①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② 個股尾盤走獨立行情是什麼意思
就是指和大盤或所屬板塊
的價格起伏走向截然相反。
形成獨一無二的K線,
也稱自主行情。
③ 股票中常說"走出獨立行情",是什麼意思
如樓上所說
當大勢下跌,即多數多數股票趨勢不好的時候某隻股票卻一直處於盤整或者上升趨勢
反過來也一樣
不過多數情況指的前者
這時候就要對這只股票格外關注了
因為極有可能被某些機構盯上了
希望樓主也能分得一杯羹
④ 中國股市為什麼不能向美國股市那樣,走自己的獨立上漲行情
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沒有可比性的,兩大股市根本不在一個層次,美國股市在3萬點,中國股市在3000點,差距太大的真正原因是獨立行情走勢方向不同。
美國股市獨立走勢是震盪上漲的,沒有最高點只有更高點,本周美國股市繼續創歷史新高。而中國股市自己的獨立走勢就是維持震盪,來來回回的漲跌始終徘徊在3000點附近,這就是A股與美股的獨立走勢的不同之處。
正因為美國股市與中國股市獨立走勢不同,最終導致兩大股市差距越來越大,要知道美國股市能走十幾年大牛市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四:制度不完善
中國股市是發展中市場,既然是發展中市場股市各項制度就還不成熟,股市制度不成熟就說明有缺陷,有缺陷就會導致股市各種問題,有各種問題自然是漲不起來。
比如新股發行制度、退市制度、以及沒有賠償機制,這三條制度就非常不完善,導致出現欺詐上市、高泡沫上市,垃圾股不退市,中小投資利益無法保障等各種問題。
匯總分析
綜合通過以上對美國股市和中國股市進行實際分析和比較得知,美股能走獨立上漲趨勢,中國股市是跟不上節奏的,當下中國股市還不完善。
中國股市真正想要走獨立上漲趨勢,必須要政策支持,有大量資金推動,完善各項制度,讓中國股市走強價值投資之路,這樣中國股市絕對會向美國股市這樣能走十幾年獨立上漲行情。
⑤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
這是年線圖!!
看到圖中那個大陰線嘛!!
那就是2008年!!那年大跌!!08年發生奇葩的大事!
⑥ 在股票中什麼是"獨立行情"
盈利是不是憑空而來的,只要你會運用配資杠杠原理,其它的都不是事。dttsg
⑦ 為什麼中國股市就像死屍一樣走勢
A股市場今年4月初啟動了一輪牛市,上證指數從2646.8點上行至8月18日3456點,形成了雙頂形態,而後股指一路下行,連破30日、60日均線。進入9月後,A股更是頹勢難改,目前上證指數已來到3283點,無論從技術面還是從基本面,以及今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狀況看,基本上可以確定一輪牛市基本就此結束。
若真是如此,那麼中國股市的又一記錄——「最短牛市」就此誕生了,短短4個月的牛市,也的確配得上A股「奇葩」的稱號。
今年,為了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增加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渠道,解決中小微企業人的問題,證券會和管理層推出了注冊制、調整上證指數的編制和成分股等改革措施,對推動股市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A股市場也由此迎來了久違的一場牛市。
然而,A股市場的痼疾難以改變,牛市一來,大家一擁而上,轉眼股市呈現出瘋牛走勢,最後管理層出手,一篇《堅決遏制炒小炒差》的文章發表後,當日380多家公司跌停,牛市也就此戛然而止,一擁而上的結果必然是一鬨而散。
許多人將牛市終結的原因歸咎於管理層,這也是片面不理智的想法,試想在當時市場處於極度瘋狂的狀態下,如果不採取措施給市場降溫,那麼A股很可能會重現2015年股災時的場景。
事實證明,中國股市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找到市場的命脈和根基,在整個國家經濟中,處於邊緣化地位,毫無任何規律,在全球股市中,跟跌不跟漲,走不出屬於自己獨立的行情,經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大起大落,牛短熊長,既不具備「晴雨表」的功能,又起不到「發動機」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中國股市始終擺脫不了「牛短熊長」的宿命呢?筆者認為中國股市問題較多,已處於積重難返的狀態,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後天畸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定位不準確,重融資,輕投資
A股市場從建立的一開始就將重心放在融資上,重融資而輕投資、重投資而輕回報。只考慮並關注企業的上市融資情況,而忽略投資者的利益。這么做的直接後果就導致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護,股票市場的資產增值功能和保值功能無法得以體現,眾多股民成為「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如果一個市場過度地重視融資而輕視投資,那麼這個市場的基本制度一定是出現了重大偏差,這樣的市場肯定不會成為有效市場。希望管理層從股市的市場定位和頂層設計入手,糾正指導思想上的偏差,將如何更好發揮股市的投資功能和切實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作為工作重點並列入議事日程。
二、目前的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中,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太少
即便是有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一上市時股價就被炒得很高,已經提前透支了未來N年的收益。如中石油一上市股價就被炒高到48.62元,目前中石油的股價為4.39元。那些當年在此價格買入中石油的股民恐怕此生是沒有解套的機會了,正如網上流傳段子的形象比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美國股市依靠科技公司引領股市發展,形成長期牛市,而中國股市發展則仍依靠傳統上市公司。
橫向比較一下美國股市,幾十年前美國股市市值前幾位的上市公司是沃爾瑪、可口可樂,通用汽車等公司,但現在已變為前5位為蘋果、谷歌、微軟、臉書、亞馬遜為首的5大科技公司,排名第一的蘋果公司市值約10.4億人民幣,相當於A股市值的1/6,美國前5大上市公司相當於A股市值的65%。
美國股市已發生了一次脫胎換骨式的變革,而這5大巨頭引領的科技革命浪潮,帶來了美股長達十年的牛市。反觀中國股市市值排名前5位的上市公司沒有任何變化,仍是銀行、石油、電力等大型國企。我想,待我國股市中科技公司市值占據A股市場前5位之時,中國股市也將迎來真正屬於自己大牛市。
三、交易機制中缺乏做空機制
做空機制簡單的說,就是你認為股票會下跌,你就先在高價賣出,然後在低價買回,從中賺取差價的過程。目前我國股市沒有建立完整健全的做空機制,現階段股民只能通過融券和股指期貨參與做空。
做空機制對於股票市場有著積極的意義和作用。它有利於投資者主動規避風險和市場流動性的增加,維持股票市場的平穩運行,降低市場風險。在只能做多的單邊市場上,不可能形成做多與做空之間的良性循環關系,股市難以達到自身平衡,致使股票市場的風險不斷聚集。
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一般都有比較完善的做空機制。中國股市之所以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做空機制,是因為中國股市本來就是參照歐美股市的模式建立起來的,因為起步晚,效仿總有些顧慮,由於市場對於做空機構資金和水平的要求都很高,要達到比做多水平高N倍的水平才行。國內目前還沒有能夠達到如此水平的機構。
四、控股股東一股獨大、上市後大量減持並從中獲利的問題
中國大部分上市公司其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其對股東的義務幾乎沒有,根本不去考慮對股東的投資回報,而中小股東對上市公司元沒有任何約束能力,市場監管也處於缺失狀態。正是在此情況下,許多人將中國股市形容為賭場的比喻,卻也並不為過。
A股市場長期以來存在著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過大、通過上市從股市獲利過高的問題。這是目前中國股市迫切亟需解決的問題。上市公司大股東與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雙方在利益分配上極度不公平。
上市前,大股東持有股票的成本非常低,與廣大中小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買入的成本相比差距非常大,因此公司上市後,這些大股東可以在任何時間,大盤的任何點位,甚至可以說完全不去考慮大盤走勢,隨時隨地任意減持。
這個問題不解決,A股市場就猶如這些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提款機,而眾多上市公司都將被掏空。
五、必須盡快推出嚴格的退市制度,將退市落實到實處,清除A股市場大量的「垃圾」股票
目前,A股已在創業板先行推出了注冊制,但與注冊制相匹配嚴格的退市制度並未出台,只有形成一個有進有出、優勝劣汰、良好的市場環境,最終將好的上市公司留在股市中,將垃圾股票淘汰出局。
試想一下,為什麼國內那些不好的股票、有問題的上市公司不敢去美國上市?就是因為美國股市已經形成了一個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即便這些股票能夠上市,也馬上就會被強制退市。
一直以來中國股市已經形成了:好公司不願在國內上市,不好的公司不敢去國外上市的局面。
在過去幾十年A股市場大躍進式的上市過程中,大潮之下,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許多質地很差的問題公司,根本不具備上市條件。但為了達到上市圈錢的目的,不惜花重金包裝上市。結果導致目前A股市場存在大量的「垃圾」股票。
A股市場為何頻頻暴雷,黑天鵝事件不斷曝光,就是由於這些數量眾多的「垃圾」股票的存在所導致的。他們猶如一顆顆定時炸彈,埋藏在市場中,隨時都有可能爆炸。如不將其全部清除,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將得不到保障,並將會對A股市場失去投資信心。目前A股市場長期持續低迷乏力的走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投資者信心不足的所導致的。
目前,迅速清理這些垃圾股票,使股市形成一個優勝劣汰,有進有出的良性循環模式,已成為A股市場的當務之急。然而退市工作進展緩慢,不盡人意,2019年A股共有201家公司上市,而退市的僅有18家公司,完全不成比例。
綜上所述,回顧中國股市的成長歷程,我們會發現,中國股市始終走不出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惡性循環。即一放鬆監管股市就暴漲,一暴漲就政策打壓,實施監管,一監管就暴跌進入熊市的怪圈。管理層對股市的監管一直沒有走出這個誤區。
而整個中國股市也就隨著股市暴漲-牛市(很短暫)-監管(政策調控)-熊市(時間漫長)而循環往復,起起伏伏,度過一個又一個周期,顯著特點是「熊長牛短」。而到最終投資者會發現,即使不做任何操作,不買賣股票,到頭來股市中的資產並沒有因此而增值。
只有認真總結中國股市幾十年發展過程的經驗教訓,深刻認識證券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症下葯,有的放矢的解決目前股市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中國股市才能迎來一個長久的牛市。
⑧ 雙重利好驅動,A股獨立行情有望持續,中國股票有何優勢
我們A股的股票一般會比較穩定,A股也會有漲停和跌停的機制,所以普通散戶可以通過這種機制來保護自己。
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臨近,我們會發現包括美股在內的很多資本市場的價格在進一步降低,很多市場走出了熊市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A股市場反而走出了獨立行情, A股市場,甚至從過往的2800點漲到了3300點,並且成功在3300點佔住了位置。在這種情況之下,A股同時面臨雙重利好的驅動,所以很多人非常看好A股會走出牛市行情。
A股的獨立行情可能會走出牛市行情。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我們的A股市場已經從2800點漲到了3300點。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概念,在此過程當中,我們甚至沒有看到A股的大盤進行任何回調。有的人認為A股可能會有一定的回調預期,然而事實上, A股不僅走勢非常強勁,同時也面臨各種利好的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