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藍掌科技股票
擴展閱讀
凱天環保科技股票 2025-04-24 00:45:44
多個股票賬戶的好處 2025-04-23 23:48:11

藍掌科技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5-22 04:17:56

Ⅰ 002073是工業4.0概念股嗎_002059股票行情

軟控股份(002073)是工業4.0概念股。

德國為了振興其製造業,在美國互聯網和製造業巨頭聯合重新定義製造業的背景下,利用自身在工業軟體、工業電子和製造技術方面的優勢,推出了工業4.0計劃。有券商分析得出工業4.0涉及五個核心環節:①互聯,即CPS智能網路;②集成控制;③智能生產;④數據處理;⑤產品創新。針對這五個核心環節,受益的行業依次包括射頻識別、物聯網、感測器、機器視覺、智能機床、雲計算、3d列印、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等。目前市場還聚焦在智能製造領域,未來工業4.0將遍地開花。

1、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商上市公司:

東土科技(300353)

2009年開始布局工業互聯網,作為工業互聯網第一股,未來將通過持續的並購整合完善工業互聯網的布局,掌控工業4.0最核心的環節;通過收購拓明科技,公司可以利用其大數據技術完善其工業控制網路數據解決方案能力,有利於公司切入工業控制網路大數據行業應用領域,拓展產業鏈;通過將工業控制網路軟硬體產品及技術與拓明科技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可進一步豐富上市公司產品線,利於雙方在工業控制網路大數據挖掘、分析及應用領域共同創新,充分挖掘存量客戶需求,開拓新業務及新市場。

法因數控(002270)

公司能設計製造機械繫統、液壓系統、氣動系統、控制系統,更能針對設備所需控制系統,開發相關嵌入式工控軟體,主導產品已實現成套化、復合化、柔性化、智能化,製造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機器人(300024)

公司工業機器人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機器人單元產品已進入汽車整車、零部件等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行業。2013年上半年公司自動化凱歷基成套裝備成功應用在汽車整車測試生產線,標志著公司汽車自動化成套裝備打破國外技術與市場壟斷,進入與外資全面抗衡的階段。

智雲股份(300097)

是國內領先的成盯謹套自動化裝備方案解決商;

巨輪股份(002031)

公司通過並購德國歐吉索機床,學習德國工業4.0經驗,將德國技術進一步融匯進中國製造,著眼大型高效智能裝備成套技術,開展以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單元控制系統、柔性生產線和智能車間生產調度系統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面向輪胎和機械加工的生產需求,提供包括多種設備的標准化和非標准化集成組線的解決方案。

華昌達(300278)

公司主營業務是智能型自動化裝備系統,包括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焊裝自動化生產線、塗裝自動化生產線等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海得控制(002184)

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系統集成業務、產品分銷業務和大功率電力電子產爛燃品業務(包括風電變流器,大功率電源,整流回饋裝置)

京山輕機(000821)

主營業務包括自動化業務精密業務。自動化業務主要為工業程序自動化提供定製解決方案,包括設計及開發自動化系統、為客戶提供生產線所需自動化設備或自動化生產線等。

南京熊貓(600775)

自動化裝備產業化項目總投資6.16億元,建設期24個月,主要投向工業機器人、自動傳輸裝備、自動灌裝裝備。

軟控股份(002073)

公司主營業務為面向輪胎橡膠行業應用軟體及系統集成開發和數字化裝備製造,為輪胎橡膠製品生產企業提供全面的機電一體化、自動化、信息化解決方案。

新時達(002527)

曉奧享榮主營汽車智能化柔性焊接生產線,多功能機器人滾邊系統,機器人柔性工作單元,機器人及其周邊標准系統設備,專用成套設備,柔性傳輸裝置等成套系統等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轉讓方承諾曉奧享榮2015年凈利潤不低於1700萬元。曉奧享榮已形成完整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在機器人應用技術、系統設計技術、離線模擬技術、整線模擬技術、遠程調試和診斷技術等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上述技術能力也是未來公司在智能製造以及工業4.0業務領域拓展的關鍵所需。

藍英裝備(300293)

公司主要從事自動控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依靠在自動控制基礎技術、自動控制應用技術、產品設計能力等方面的深厚基礎,公司在輪胎、冶金、節能等自動控制應用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國內上述自動控制領域內的知名企業。其中在輪胎自動控制領域,憑借強大的產品設計能力,公司業務已由自動控制解決方案延伸至自動化設備,是我國子午線輪胎成型機主要供應商之一。2014年12月,公司於互動平台披露,工業4.0的核心是智能製造,即工業的自動化及智能化,公司主營業務及核心技術、產品符合工業4.0概念。

2、工業自動化設備零部件相關上市公司:

匯川技術(300124)

公司是專門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中高端設備製造商提供控制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有變頻器、伺服、PLC、稀土永磁同步電機、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光伏逆變器等。

英威騰(002334)

公司在工業控制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PLC、伺服驅動系統、伺服電機、主軸電機、電主軸、HMI等。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屬於控制層面的產品,相當於設備的大腦,對設備的運行起控製作用,伺服驅動和伺服電機分別屬於驅動層面和執行層面的產品,伺服驅動接受控制層下達的指令通過伺服電機精確執行。

合康變頻(300048)

公司已逐漸形成了包括高、中低壓及防爆變頻器在內的全系列變頻器產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變頻器產品線。

銳奇股份(300126)

在上海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上海銳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自營或對外投資參股、控股、參與新設等方式,開展包括智能工業機器人、感測應用等為代表的,以信息化、網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為技術方向的智能製造裝備的研發和運營業務,投資經營包括智能機器人及其核心部件、智能感測器與儀器儀表、嵌入式工業控制晶元、高速/高精製造工藝與技術、製造化信息化技術、製造過程安全與安防技術等在內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

上海機電(600835)

上海納博特斯克完成相關工商注冊,佔51%股權。此舉意味著公司開始攜手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精密減速機的全球領先者日本納博,發展精密減速機在中國業務並探索和開拓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為精密減速機及相關產品在中國研發、組裝生產、製造及服務打下基礎。

東方精工(002611)

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4912萬元收購嘉騰機器人20%股權事項完成工商登記。嘉騰機器人主營范圍為工業智能機器人及配件製造、恆溫恆濕機、電腦測試治具、工裝夾具、電子儀器儀表;銷售:電子元件、電子器件、工業軟體、合成石材料及機電設備零配件等。本次收購有助於公司自動化智能物流系統的建設,為客戶提供「包裝-智能物流」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3、輸送倉儲自動化:

天奇股份(002009)

公司主要為規模化生產的汽車、家電等行業提供自動化輸送及倉儲系統。是國內工業智能自動化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最大供應商。

三豐智能(300276)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輸送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安裝調試與技術服務,以技術為依託為客戶提供智能輸送整體解決方案。

科大智能(300222)

配電自動化系統和用電自動化系統。乾機電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生產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的設計、產品研製、系統實施與技術服務的企業,產品包括智能移載系統、智能輸送系統、智能裝配系統與智能倉儲系統等,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定製化工業生產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是我國浮動移載機械手領域的領軍企業。

4、激光裝備類上市公司:

大族激光(002008)

國內激光行業龍頭,具備年產3000台激光加工設備的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激光信息標記設備製造企業。

華工科技(000988)

公司主業分為激光裝備製造產業板塊、光通信及無源器件產業板塊、激光全息防偽產品和包裝印刷產業板塊、敏感電子元器件和感測器技術產業板塊以及物聯網產業。

亞威股份(002559)

公司是國內中高端金屬板材成形機床行業的領先企業激光裝備

智能機床類上市公司:

華中數控(300161)

公司從事數控系統及其裝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少數擁有成套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具有自主配套能力的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中、高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數控機床及紅外熱像儀。

沈陽機床(000410)

公司是國內機床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種類齊全,具備為國家重點項目提供成套裝備的能力,其數控機床技術處國內領先地位,已成為世界數控金切機床生產量最大的企業.

秦川機床(000837)

公司主營精密數控機床、塑料機械、精密齒輪件、液壓件、液壓系統、電梯曳引機及特種齒輪箱;

昆明機床(600806)

公司機床業務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其主導產品鏜床(包括卧式鏜床、落地鏜床、卧式加工中心、坐標鏜床)國內規模居第二位,技術水平居第一位,鏜床產品大型數控化比率達到50%以上,居國內首位。

Ⅱ 低碳經濟概念股有哪些

低碳概念一共有100家上市公司,其中63家低碳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37家低碳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Ⅲ 未來十倍股:小市值 冷門龍頭,5個「隱形冠軍」一直被投資者忽略

本文摘自天風證券研報《尋找A股中的「隱形冠軍」系列之一:百億市值中哪些標的被忽略了?》

1、為什麼要找「隱形冠軍」?

滬深300業績近年來趨勢性占優,價值藍籌風格行情在過去幾年已多次出現持續性上漲。2020年以來,價值藍籌短期投資機會難把握,中長期內生動力相對不足。

當前背景下,相對於過去幾年持續上漲的「顯型冠軍」價值藍籌類公司,我們認為 投資估值相對便宜、基本面穩定向上、在細分賽道中處於領先地位、有一定市場定價權的「隱形冠軍」標的是一種風險收益比更高的投資策略

2、 什麼是「隱形冠軍」?

存在於哪些領域?——傳統還是新興?隱形冠軍的誕生領域不同,但總會隨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交匯而向某一方向發展;

2B還是2C?隱形冠軍多處於2B領域,是客戶背後的配套產品供應商;

所處市場領域規模是大是小?隱形冠軍業務聚焦,所在細分領域市場規模通常不大,其自身規模也多為中小型企業。

隱形冠軍所在行業多集中在製造業、化工業,不同國家隱形冠軍的優勢行業各有側重。中國隱形冠軍主要分布於長三角和珠三角,發展正當時。

A股「隱形冠軍」篩選三條標准:排名世界市場或本國前三位、罕為外界所知、年收入低於200億元;四個特點:業務聚焦、資源優勢(研發及創新能力)、業績穩增、市佔率領先。

3、 「隱形冠軍」標的篩選標准

4、 第一批「隱形冠軍」標的名單

廣州酒家 :廣式月餅龍頭&速凍食品領先

賽輪輪胎 :礦山用輪胎全球領先供應商

博實股份 :石化後段自動化龍頭&工業機器人領先

安車檢測 :機動車一體化檢測龍頭

金城醫葯 :頭孢中間體&谷胱甘肽龍頭供應商。

4、企業詳情

1)廣州酒家:廣式月餅龍頭&速凍食品領先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 1935 年,現公司於 2017 年 6 月在上交所上市(廣州酒 家,603043)。公司現已發展為深具嶺南特色的大型食品製造及餐飲服務集團,月餅產銷 量從 2012 年至 2018 年連續位居全國第一,是廣式月餅龍頭,同時大力發展速凍食品,以 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業務聚焦「廣式風味」,從餐飲和食品兩方面立足廣東,打開國內外市場。

①「餐飲立品 牌」,深耕廣州。公司起家於餐飲業務,旗下主要有自營粵式中餐「廣州酒家」、「天極品」, 另培育發展有「西西地」、「好有形」、「星樾城」等多個特色餐飲品牌,還開發了「滿漢大 全筵」「五朝宴」「南越王宴」等仿古名宴。公司於 2019 年簽署了對「陶陶居」的《合作 框架協議》,旨在推動廣州市屬老字型大小的復活再造。公司餐飲銷售模式目前以直營為主, 擁有 19 家餐飲直營店,多數位於廣州;

②「食品創規模」,走向國內外。公司食品製造 業務以月餅系列產品、速凍食品為主,臘味、餅酥、麵包、西點等多個品類為輔,擁有「利 口福」、「秋之風」、「造酥」等知名品牌。該板塊主要採取直接銷售和經銷模式,包括自有 連鎖門店、電商、商超、特通渠道及經銷商、連鎖加盟商等。目前,公司及下屬公司擁有 超 200 家餅屋(含加盟店)。其中「利口福」為公司主打品牌,在市內有眾多連鎖店及經 銷點,在國內多個省市、自治區設有總經銷,產品覆蓋中秋月餅、速凍點心、廣式臘味、 蓮蓉餡料、西餅麵包、放心盒飯、休閑食品、端午粽子等八大系列,暢銷國內並出口歐盟 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

老字型大小創新品牌連年載譽,產銷比打滿仍供不應求。 公司通過持續增加品牌影響力,不斷 擴大銷量,從而帶動產量,產銷比常年保持高位。「廣州酒家」品牌在餐飲業消費群體中 具有很高的認知度,享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並以「粵菜烹飪技藝」入選廣州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司於 2006 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2012~2018 年連續 7 年產銷量蟬聯全國首位,獲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月餅第一家」 榮譽;2017 年獲高新技術企業認證,2019 年被認定為「廣東重點農業龍頭企 業」。公司至今已培育了六代粵菜烹飪技藝傳承人及近百名粵菜名師工匠,多次代表國家、 省、市參加烹飪大賽載譽而歸。廚師團連續多年受國務院僑辦委託,作為 美食 大使代表國 家出訪拉丁美洲、大洋洲、北歐等地進行廚藝交流,弘揚粵菜文化;

為滿足消費者需求, 公司產能持續擴張 。公司在番禺、梅州、茂名、湘潭等地設食品製造生產基地,截至 2018 年年報,公司月餅系列產品產量 1.16 萬噸,銷量 1.15 萬噸,產銷比為 99.49%;速凍食品 產量為 2.06 萬噸,銷量為 2.02 萬噸,產銷比為 98.09%。根據公司 2019 年 3 月公告,在已 擴產 7040 噸的情況下,仍有不低於 2000 噸/年的月餅產能和不低於 6000 噸/年的餡料產 能在建。

多年業績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1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11.66 億元升至 25.37 億元,CAGR 達 11.75%,漲幅達 2.18 倍;歸母凈利潤自 1.48 億元升至 3.84 億元,CAGR 達 14.56%,漲幅達 2.59 倍;毛利率受益生產規模化與原材料成本控製得當使成本降低從而 實現持續提升,2018 年為 54.66%,較 2011 年增 7.38pct;凈利率多年來呈現穩中有增態勢, 2018 年為 15.11%,較 2011 年增 2.39pct。2019 年,公司打通線上渠道,雙十一天貓旗艦 店單店銷售同比上升 138%,京東渠道銷售成交額同比增幅 100%,雙十二京東渠道銷售額 同比去年增幅達 700%,在京東自營面點排名榜,公司躍升為全國第三位。12 月 17 日,公 司還與京東超市達成合作,使旗下食品老字型大小乘上電商快車,共同推進實現 2020 年銷售 額同比大幅增長。

2)賽輪輪胎:礦山用輪胎全球領先供應商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於青島成立,2011 年於上交所上市(賽輪輪胎,601058), 是國內首家 A 股上市的民營輪胎企業。公司主營輪胎的研產銷及服務,是礦山用輪胎全 球領先的供應商。

深耕輪胎行業,致力於「做一條好輪胎」。公司輪胎產品主要分為半鋼子午線輪胎、全鋼 子午線輪胎和非公路輪胎,廣泛應用於轎車、輕型載重 汽車 、大型客車、貨車、特種車輛 等領域;循環利用產品主要包括翻新輪胎、胎面膠、膠粉、鋼絲等,分別應用於輪胎替換、 舊輪胎翻新、再生膠的製造、優質鋼材生產等領域;輪胎貿易業務主要採取市場化運作方 式,采購其他公司的輪胎產品並對外銷售。

國際化和走出去是公司始終堅持的重要戰略 。 渠道方面,公司半數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暢銷歐、美、亞、非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斷擴大的海外銷售規模得益於公司全球化營銷體系的健全和完善,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 北美、非洲、東南亞、歐洲等地的銷售公司和服務中心為重點,以其他地區的銷售代表處 為輔助的覆蓋全球的營銷網路;人才方面,公司不斷向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中引入海外專 家,同時從生產工人崗位中培養和選拔優秀人才派至海外學習深造,從公司內部培養國際 化人才。

公司從兩方面構建優勢壁壘:

①從技術入手構建行業領導力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 視技術創新,每年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支持自主創新。公司是「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 研究中心」科研示範基地,截至 2018 年末,公司擁有專利約 253 項,累計參與制定或修 訂國家及行業標准 88 項。公司是國內率先研發出帶「電子身份證」的輪胎——RFID 智能 輪胎的先進技術企業,也是行業內首家採用信息化技術控制生產全過程的企業。近年來, 公司先後獲批「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企業」、「國家物 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示範企業」、「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等國家級榮譽資質;

多年業績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0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40.50 億元升至 136.85 億元,CAGR 達 16.44%,漲幅達 3.38 倍;歸母凈利潤自 1.13 億元升至 6.68 億元, CAGR 達 24.84%,漲幅達 5.90 倍;毛利率 2018 年為 19.82%,較 2010 年增 11.47pct;凈利 率 2018 年為 4.80%,較 2010 年增 2.00pct。整體來看,公司全鋼胎、半鋼胎產銷量穩步增 長,毛利率不斷提升,非公路輪胎從產量、銷量、渠道等多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盈利能 力不斷提升。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公司持續受益市場開拓以及原材料價格處於低位期, 同時越南工廠新產能運行良好,2019 年實現營收 151 億元,同比增 10.34%,歸母凈利潤 12 億元,同比增 79.60%。

3)博實股份:石化後段自動化龍頭&工業機器人領先

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起家於哈爾濱,現公司於 2012 年在深 交所上市(博實股份,002698)。公司主營大型智能成套裝備及環保工藝裝備的研產銷, 並提供設備相關的配套增值服務,是國內石化化工後處理成套裝備領域龍頭,在高溫礦熱 爐機器人領域技術世界領先。

立足傳統石化後道自動化領域,穩抓新興機器人產品機遇。公司傳統主打業務為石化領域 顆粒料碼垛自動化成套設備,可為下游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化肥、精細化工等化 工行業固體物料後處理提供全自動解決方案。多年來,該業務持續向糧食、食品、飲料、 建材、港口、飼料等具備全自動稱重包裝需求的領域拓展;石化後道自動化領域技術積累 為公司業務向高端工業機器人產品同源異用延伸打下基礎,現已在多個領域摘奪業界魁首、形成業績新增長點:

①在冶金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電石爐前高溫作業特種機器人產品 可替代人工操作實現高溫危險作業。同時,公司持續推進各類礦熱爐、合金冶煉各環節機 器人研發,部分產品已進入調試階段;

②在高端醫療領域,公司通過投資試水高端醫療 機器人,先後投資多家醫療公司,所涉項目包括微創腹腔手術機器人研發、圖像引導放療 精準定位系統研發、遠程輔助椎弓根微創植入機器人研發等;

同時,為滿足下遊客戶其它 後道處理需求,公司

①在節能環保領域收購奧地利 P&P 公司以獲取廢酸處理技術,相關 業務現已實現快速增長;

②在智慧物流領域推出智能貨運移載設備配套智能信息化系統 可實現物流倉儲入庫、庫存、出庫自動化。目前,公司主要市場以國內為主,其產品銷往 國內除港、澳、台外所有省區,並出口至歐洲、亞洲、非洲等區域十餘個國家,下遊客戶 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寰球工程、中泰礦冶、君正集團、益海嘉里等行業巨頭。

公司廠房及產線設施齊備,奠定打造智能製造「精工利器」基礎。

生產方面,公司現已建 成超過四萬平米的生產製造和總裝調試車間,擁有百餘台生產加工裝備和實驗檢測設備。 截至 2018 年底,公司智能成套設備核心產品及配套服務年產值達 4.13 億元;

研發方面, 公司融合產業資源積累與哈工大雄厚學科優勢,自主研發的多項技術和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要產品性能指標已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根據專利匯網 站數據,截至 2019 年,公司已累計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專利項 225 項,其中實用新 型 99 項、發明公開 76 項、發明授權 47 項、外觀設計 3 項。同時,公司有相當數量的核 心技術靠保密措施以專有技術形式存在,技術壁壘堅實。

公司在業內具有技術權威性 ,已 負責、參與制定多項行業及國家標准,包括行業標准 JB/T《碼垛機通用技術條件》、國家 標准《碼垛機安全要求》《碼垛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公司屢獲殊榮,龍頭地位受政府 和市場認可。公司是國家認定的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承擔 國家級和省部級多個重大項目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任務,公司技術中心於 2018 年被認定 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公司是中國機器人 TOP10 峰會成員、恰佩克 「一般行業十大系 統集成商」、中國機器人峰會「百佳機器人系統集成商、「中國人工智慧企業百強」、2017 中國智能製造百強,並上榜「福布斯中國上市潛力企業 100 強。」此外,公司獲得 科技 部 等政府機構專項資金支持,已展開由多個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領域系統研發及示範應 用項目。此外,公司持股 16.54%的思哲睿醫療(公司)開發的微創腹腔手術機器人已成功 完成全球首例 5G 遠程手術。

受益於石化行業下遊客戶穩定以及業務領域延伸,公司業績與盈利能力於 2015 年後企穩, 進入上行快軌 。2011-2019 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 CAGR 分別為 11.86%、9.45%。 公司 立足原有業務技術、客戶資源優勢,發展產品配套服務、機器人、環保減排等戰略新興業 務,開辟冶金、食品、物流等領域新市場,業務升級成效於 2015 年後逐漸顯現,營業收 入、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2015-2019 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 CAGR 增長率預計 分別達到 19.43%、15.06%。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預計實現營收 14.6 億元,同比增 59.43%; 歸母凈利潤 3.1 億元,同比增 70.18%,新業務增長勢能已顯現。

4) 安車檢測:機動車一體化檢測龍頭

深圳市安車檢測股份有限公司 2006 年起家於深圳,現公司於 2016 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安車檢測,300572.SZ)。公司是國內機動車檢測領域整體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是機 動車檢測一體化領域龍頭。

機動車檢測領域一體化供應商,產品線實現全覆蓋,產業鏈從上游設備向下游運營延伸 。 公司專注於機動車檢測領域並持續創新,產品線全面覆蓋機動車檢測系統、檢測行業聯網 監管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智能駕駛員考試與培訓系統,可為機動車領域車輛 製造、維修、檢驗、研究、監管、駕考培訓等各類機構客戶提供涵蓋產品與系統方案設計、 安裝集成、運營維護及行業監管等環節的全面解決方案。其中機動車檢測系統方案是公司 核心支柱業務,2018 年收入為 4.89 億元,營收佔比達 92.7%,市場佔有率達 12.83%;該 業務板塊中新車下線檢測設備屬高端產品,未來有望突破國外巨頭壟斷、實現國產替代; 其他聯網監管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等業務受益於政策扶持及行業壁壘較高,也 具備較大潛力。

公司積極推進業務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改善業務結構、完成產業閉環 。公 司於 2018 年起通過一系列收購切入下游 汽車 檢測站業務領域,先後投資興車安檢(70%)、 中檢集團(75%)、深圳安車升輝(20%),迅速獲取檢測站、開拓機動車市場,公司自上游 設備向下游運營延伸勢頭基本形成。優質老牌檢測站在客源及客流量上具備明顯優勢,加 之檢測站成本較為固定,2018 年公司收購的檢測站業務毛利率達 56.17%,高於原有核心業 務車輛檢測系統毛利率 7.5pct。2020 年 1 月 8 日,公司擬作價 3.44 億元一次性收購山東 正直五家公司 70%股權,進一步切入二手車交易服務、機動車保險代理業務領域,正式完 成產業鏈閉環。公司銷售渠道從分布上看鋪設完整,截至 2018 年已覆蓋全國華東、華中、 西南、東北、華北、華南、西北等多個地區。

公司在研發能力、生產技術、產業布局等方面建立了較高壁壘。 研發和技術方面,公司是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視創新,研發費用占總營收比例穩定在 5%-7%之間,此外,公司通 過成立持股平台公司使公司技術人員間接持有公司股份,形成員工與公司共同發展的長效 激勵機制,現已形成較為成熟的 R&D 流程和高效率的研發團隊,人均產出持續提升、工 程師紅利充分釋放,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教練機器人訓練系統技術、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 系統等多項核心技術水平領先全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擁有 61 項專利及 54 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並擁有多項非專利技術。產業布局方面,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同 時提供機動車檢測系統全面解決方案、智能駕駛員考試與培訓系統解決方案、機動車尾氣 遙感監測解決方案與機動車行業聯網監管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也是國內唯一布局機動車 檢測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公司曾獲評「中國汽保 30 強」、「中國汽保最具成長性企業」、 「中國汽保 科技 創新優秀企業」。公司憑借自身競爭壁壘,保持收入增速和體量雙雙領先 於同行。

多年業績高速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1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1.56 億元升至 5.28 億元,CAGR 達 18.97%,漲幅達 3.37 倍;歸母凈利潤自 0.22 億元升至 1.89 億元,CAGR 達 28.34%,漲幅達 5.73 倍;公司 2018 年以前收入增速一直高於同行業機動車檢測系統收 入增速,體量上同樣領先於同行業公司並以每年 25%以上的增速增長,2017 年-2018 年達 到高於行業近三倍,意味著公司跟隨行業發展並加深市場佔有率。

公司毛利率高於行業平 均且穩定保持在 45%以上 ,2018 年為 49.04%,較 2011 年增 2.16pct;凈利率於 2017 年 後超過 20%並穩定上升,2018 年為 23.69%,較 2011 年增 9.68pct。公司毛利率有望伴隨自 主研發能力提升帶動產品升級進一步提升,而凈利潤上升或代表公司所在車輛檢測行業仍 有發展空間。根據公司 2019 年度業績快報,2019 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 9.73 億元,同比 增長 84.30%,主要來源於機動車檢測系統及檢測行業聯網監管系統的銷售。歸母凈利潤 1.89 億元,同比增長 50.51%。

5)金城醫葯:頭孢中間體&谷胱甘肽龍頭供應商

山東金城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4 年起家於山東淄博,於 2011 年 6 月在創業板上 市(金城醫葯,300233),主營醫葯中間體、生物原料葯、終端制劑等葯品的研產銷。公 司是全國最大的頭孢類醫葯中間體生產企業、國內唯二擁有谷胱甘肽原料葯批文的生產商。

起家於醫葯中間體,通過獲取資質及合作方式使業務逐漸向下游延伸。公司中間體產品包 括頭孢粉針制劑、頭孢側鏈中間體等,廣泛應用於下游主流抗生素制劑,客戶包括印度卡 瓦倫特、阿拉賓度、義大利 ACS DOBFAR 等海外製葯巨頭以及齊魯安替、廣西科倫、焦作 麗珠等國內知名頭孢菌素類葯物生產商。自 2014 年起,公司先後收購上海天宸葯業(現 上海金城葯業)、中山道勃法(現金城金素)等終端制劑生產商, 以獲取批文資質進入下 游頭孢制劑領域。

2016 年,與客戶 ACS DOBFAR SPA 達成合作、構建抗生素領域中間體 出口-原料葯進口-制劑生產銷售的產業鏈閉環。2017 年,公司通過收購朗依制葯(現金誠 泰爾)實現向婦兒科終端制劑領域的業務延伸; 公司同樣通過獲取特色原料葯稀缺資質, 以推進對多肽類特色生物制葯產業鏈的構建

公司特色原料葯產品主要為谷胱甘肽原料葯 及腺苷蛋氨酸。其中谷胱甘肽為主打產品,該技術由公司於 2009 年從日本株式會社鍾化 簽訂《技術許可合同書》獲得。2012 年,公司獲得我國葯監局批文。目前公司已成長為谷 胱甘肽原料葯領域龍頭,並積極展開在下游保健品、飼料、生物肥等領域產品的應用 探索 ; 同時,公司以合作方式前瞻布局創新葯領域,於 2018 年與東方略達成合作、獲取美國宮 頸癌病毒治療性疫苗和 Toca511&TocaFC 基因療法治療惡性腫瘤等項目在國內產業化的優 先權,相關產品應用前景廣闊。公司在開辟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在繼續加強海外新客戶拓 展,產品遠銷日本、德國、義大利、韓國、印度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稀有批文獲取+技術資源加持+產能持續擴張,構築公司護城河

資質方面,公司通過收 購終端制劑廠商已掌握涵蓋主流頭孢制劑、婦科及免疫領域產品生產批文,旗下近二十家 子公司各制劑生產企業均已通過國家 GMP 認證;

生產方面,公司產能持續提升,截至 2018 年,公司醫葯中間體、生物制葯及特色原料葯、醫葯化工產品年產量分別達 4478.98、219.65、 8787.61 噸;

技術方面,公司擁有國家級和山東省級的技術中心,並已搭建專注於頭孢類 醫葯中間體、生物制葯、終端制劑領域研發團隊,並與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大學科研 院所達成長期合作。截至 2019 年中,公司共擁有授權專利 125 項,其中發明專利 112 項, 實用新型 12 項,外觀設計 1 項。

公司價值受到國家和行業認可。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 業、國家火炬計劃企業、山東省 科技 攻關計劃實施單位,公司「第三代頭孢抗菌素中間活 性酯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於 2012 年獲得國家 科技 進步二等獎。公司上榜「中國制葯 工業百強」、「中國醫葯行業成長 50 強」、「中國化葯百強」、「最具創新力上市公司」等, 公司子公司金城柯瑞被國家工信部評為「第三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公司醫葯中間體傳統業務長期穩中有增,下游終端制劑業務成長迅速 。2010-2018 年,公 司營收 CAGR 達 18.78%,歸母凈利潤 CAGR 達 12.26%。公司於 2014 年後著力向下游延伸, 使終端制劑業務快速成長為公司業務新支柱,再推業績大幅增長。公司盈利能力整體呈上行趨勢,受益高毛利產品佔比持續提升,公司毛利率 2018 年為 50.07%,較 2010 年提升 21.25pct;凈利率常年保持在 10%上下。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公司年內主營業務經營情 況良好,醫葯化工板塊市場保持穩定,生物特色原料葯、頭孢粉針制劑等產品銷售也較去 年同期實現平穩增長。剔除 2018、2019 兩年子公司金城泰爾商譽計提減值 1.22、2.9 億元 暫時性影響,公司 2019 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 4.21 億元,同比增 9.12%。

寫在最後:

Ⅳ 新能源概念是那些股

58隻新能源概念股一覽表(2006-4-24 15:42:31)

太陽能

G天威(600550)形成太陽能原材料、電池組件的全產業布局

小天鵝(000418)大股東參股無錫尚德太陽能電池

岷江水電(600131)參股西藏華冠科技涉足太陽能產業

生益科技(600192)控股的東海硅微粉公司是國內最大硅微粉生產企業

維科精華(600152)成立的寧波維科能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動力、太陽能電池

安泰科技(000969)與德國ODERSUN公司合作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

長城電工(600192)參股長城綠陽太陽能公司涉足太陽能領域

樂山電力(600644)參股四川新光硅業主要生產多晶硅太陽能矽片

華東科技(000727)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生產商

春蘭股份(600854)大股東計劃投資30億開發新能源

威遠生化(600803)實際控股股東新奧集團從事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生產

力諾太陽(600885)太陽能熱水器的原材料供應商

西藏葯業(600211)發起股東之一為西藏科光太陽能工程技術公司

新華光(600184)太陽能特種光玻基板

特變電工(600089)控股的新疆新能源從事太陽能光伏組件製造

航天機電(600151)控股的上海太陽能科技電池組件產能迅速提升

南玻A(000012)05年10月擬首期2億元建設年產能3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線。

交大南洋(600661)控股的交大泰陽從事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

杉杉股份(600884)參股尤利卡太陽能,掌握單晶硅太陽能矽片核心技術

王府井(600859)全資子公司深圳王府井聯合了中國最大的太陽能專業研究開發機構--北京太陽能研究所成立了北京桑普光電技術公司

風帆股份(600482)投巨資參與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

風能

金山股份(600396)風力發電,風力發電設備安裝及技術服務

湘電股份(600416)控股股東與德國萊茨鼓風機有限公司簽訂了合資生產離心風機協議,目前風電資產主要在控股股東中

粵電力(000539)風力發電

特變電工(600089)與沈陽工業大學等設立特變電工沈陽工大風能有限公司

京能熱電(600578)為國華能源第二大股東,間接參與風能建設

東方電機(600875)風電設備製造

核能

中核科技(000777)大股東為中國核工業總公司

中成股份(000151)與清華大學等共同研究開發核能源,科技含量高

G申能(600642)投資33601萬元收購核電秦山聯營公司12%股權以及投資10559萬元收購秦山第三核電公司10%的股權

地熱

京能熱電(600578)為北京地區主要供電單位,具備地熱發電和風力發電等題材

乙醇汽油

豐原生化(000930)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應單位

華潤生化(600893)控股股東華潤集團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和黑龍江華潤酒精二大定點企業。

廣東甘化(000576)利用甘蔗、玉米等可再生性糖料資源生產燃油精,成為汽油代替品

華資實業(600191)利用可再生性糖料資源生產燃油精,成為純車用汽油代替品

榮華實業(600311)賴氨酸(豆粕的替代品)新增產能最大的企業之一

華冠科技(600371)在國內率先擁有了玉米深加工多項最新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氫能

同濟科技(600846)公司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合資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開發燃料電池電動車。

中炬高新(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萊生產動力電池

春蘭股份(600854)春蘭集團研發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動力型高能鎳氫電池

力元新材(600478)主要生產泡沫鎳

稀土高科(600111)利用1997年首次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開發鎳氫電池項目

鋰電池

澳柯瑪(600336)子公司澳柯瑪新能源技術公司為鋰電池行業標准制訂者

杉杉股份(600884)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TCL集團(000100)子公司生產鋰電池

維科精華(600152)成立工業園,生產動力電池、鋰電、太陽能電池等項

垃圾發電

歲寶熱電(600864)參股公司黑龍江新世紀能源有限公司主營垃圾發電

東湖高新(600133)主營轉變為生活垃圾發電、生物質能源等在內清潔再生能源業務

凱迪電力(000939)公司在垃圾發電領域處領先地位

泰達股份(000652)公司雙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入商業階節能

LED照明

方大A(000055)氮化鎵基半導體照明材料及其器件項目技術和規模居國內領先水平

聯創光電(600363)國家"銦鎵氮LED外延片、晶元產業化"示範工程企業

華微電子(600360)半導體電子大功率器件生產基地

上海科技(600608)合資的子公司主營高亮度藍光、綠光、白光LED晶元規模化製造和封裝

長電科技(600584)與北京工大智源科技組建光電子公司,研製高亮度白光晶元

ST福日(600203)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合作投資氮化鎵基高亮度晶元與發光器件項目

綠色照明

浙江陽光(600261)公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節能製造廠商,也是飛利浦貼牌燈的最大生產商

佛山照明(000541)照明產業龍頭企業,開發新一代節能熒光燈

建築節能

雙良股份(600481)公司是溴化鋰製冷機國家標准制定者,國內最大的溴化鋰製冷機製造商之一,該產品具備節能環保優勢

清華同方(600100)清華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提供建築節能系統

方大A(000055)開發高科技節能環保幕牆

杭簫鋼構(600477)建築節能鋼結構示範單位

Ⅳ 藍籌股是什麼意思

藍籌股就是指股票市場上最值錢的股票,即那些市值較大,分紅派息穩定,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但是A股市場的藍籌股和國際上的藍籌股還是有差別的,由於A股的分紅機制不夠完善,導致很多投資者利用藍籌股當作是賺差價的根據。

藍籌股分為:一線藍籌,二線藍籌,權重股,還有績優股等。

1、權重股

市值較大、業績穩定、在行業內居於龍頭地位並能對所在證券市場起到相當大影響的公司的股票被稱為「權重股」。

權重股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白酒、家電等。典型的權重股:工商銀行、貴州茅台、格力電器等。

2、一線藍籌

一般來講,一線藍籌是指業績穩定,流股盤和總股本較大。一般一線藍籌和權重的分別並不大,比如說工商銀行,既是權重股又是一線藍籌。

這類股票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牽一發而動全身。

3、二線藍籌

二線藍籌是指在市值、行業地位上以及知名度上略遜於以上所指的一線藍籌公司,是相對於幾只一線藍籌而言的。

其實有些公司也是行業內部響當當的龍頭企業,但因為是對於整個A股來分類的,所以就可能會被分到二線藍籌中,如果單從行業內部來看,它們又是各自行業的一線藍籌,比如江西銅業。

想必許多人都聽到很多股評家嘴中說過的「二線藍籌」這個詞,舉個列子:

比如一線城市(一線藍籌股)。首先,它的城市面積版圖大(股本多,市值大),像北京的面積能抵得過好幾個二線城市。

其次,GDP高,財政收入多(漲勢好,股價經常創新高);第三,社會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健全(分紅派息高,而且穩定)。而二線城市則在以上幾個方面都不如一線。

在股市中的意思則是,一線藍籌的投資機會已經到了後期,估值已相對較高(相當於一線城市人口接近飽和、交通壓力、環境污染等問題嚴重),可以考慮一些市盈率低的二線藍籌投資機會。

二線藍籌股和一線藍籌股其實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相對來說一線的藍籌股表現更加強勢。

(5)藍掌科技股票擴展閱讀:

紅籌股是指:

紅籌股指在境外注冊的,並在中國香港注冊的股票,它的區分方式有以下兩種:

1、業務范圍:如果某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最大盈利業務)在中國大陸,那麼該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紅籌股。

2、權益多少:如果某公司股東權益來自中國大陸的大多數,或者該公司最大股東權益具有中國背景,那麼該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紅籌股。

紅籌股和藍籌股的區別:

藍籌股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較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上形成了「藍籌股」。 藍籌股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改變及經濟地位的升降,藍籌股的排名也會變更。

Ⅵ 老虎證券發布2017最熱港股排行榜嗎

12月13日,知名美港股券商老虎證券(Tiger Brokers)發布2017最熱港股排行榜,騰訊控股(00700)、融創中國(01918)、中國恆大(03333)位列前三,成為今年最受投資者關注的港股公司。

據悉,本次榜單以老虎證券超百萬用戶在tiger trade中添加關注個股的數據為基礎,結合老虎社區個股信息數據,加權計算兩個指標遴選出投資者最受關注的港股公司,具有相當的代表性。

汽車板塊的增長,主要源自內地居民消費力的增強。中國汽車保有量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很大的上漲潛力,盡管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有些許變化,但是港股的汽車企業涵蓋了從傳統到新能源、從低端到高端的不同需求。

吉利汽車(00175)年內漲幅超過300%,在這個市值體量上也算是一大奇跡。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分析,吉利汽車(00175)2016年總銷量上漲50%,盈利增長100%,不出意外的話,2017年盈利還要再翻一番,亮麗的業績成為其上漲的最主要動力。

據悉,本次是老虎證券(Tiger Brokers)首度發布港股關注指數。2016年5月,老虎證券(Tiger Brokers)首次上線港股業務,目前已經實現了「一個賬戶玩轉美港股」。2017年,其在港股正股基礎上,上線了港股衍生品港股窩輪、牛熊證交易功能,並提供免費的LV2行情,目前是華人地區最大的美港股券商。

Ⅶ 北汽新能源如何跌落谷底:從獨角獸、第一股,再到追趕者

到了2020年,北汽自主在北京地區要全面停售燃油車,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停售燃油車。

——前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




本文字數8609字

閱讀時間22分鍾


在2018年北汽集團召開的一場 「北汽集團再度晉級世界500強新聞發布會」 ,會上時任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先生提出,


「北汽就是走新能源化創新之路,燃油車不玩了,北汽沒戲,或者戲也不大」。 與 此同時徐和誼先生還公開表示,「到了2020年北汽自主在北京地區要全面停售燃油車,到了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停售燃油車。



如此有自知之明,又如此的自信,他比楊笠口中的那個男人還要優秀


但是徐董事長一定預料不到,他的夙願並沒有成真。2020年的北汽自主在北京地區如果不是靠著燃油、新能源並網銷售,可能在大本營北京都要出讓大半市場。北汽新能源在短短兩三年時間里都經歷了什麼呢?


徐董提出的新能源取代燃油

是否夜郎自大?


北汽新能源是2009年時就成立的國內最早涉足新能源的車企之一,同時北汽還是首個獲得新能源 汽車 生產資質、首家獨立運營、首家進行混改所有制改革和首批試點國有企業員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 汽車 企業。



新能源領域資深企業,北汽發展新能源領域的自信不只是來自「全球500強企業」的底氣,更是因為有多年行業積累的經驗。


憑借著地處北京的出色戰略眼光, 北汽新能源在2018年成功借殼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能源企業, 不僅自家的EC和EU系列新能源車型常年霸榜新能源銷售榜,同時 北汽新能源從2014-2019年連續7年銷量全國第一。


「什麼叫做「站在風口,豬也會飛」」



北汽新能源完美詮釋了這一句話,作為最早站上風口的新能源企業,北汽新能源在市場、政策兩邊的收獲可謂盆滿缽滿。 2019年12月,單月銷量都能突破1.9萬輛!


要知道那年受補貼退坡以及大市場環境的影響,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體量不增反降4.0%,全年僅銷售了120.6萬輛。



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2020年這股風小了,入局的狼多了,北汽新能源這只大肥豬就處於虎視眈眈之中。


傳統 汽車 領域比亞迪、廣汽新能源開始全力沖刺,新勢力品牌蔚來、小鵬、理想們正舉起銷量大刀三英戰特斯拉。新能源市場進入了一個火熱的時期,作為曾經的王者,北汽新能源毫無徵兆就被市場拋棄。


北汽新能源2020年全年累計實現銷量2.59萬輛,累計同比暴跌82.79%! 從2019年依然站在巔峰,到2020年瞬間跌入谷底,北汽新能源雄風挺立的周期這么短暫嗎?和2019年單月1.9萬輛的銷量相比,2020年簡直成了笑話。



也許在明眼人看來,北汽新能源的衰退是必然的,但衰退速度如此之快,衰退結果如此慘烈還是給吃瓜群眾增添了不少意外之喜。為了揭露 北汽新能源衰退背後的秘密, 筆者決定做回事後諸葛來尋根溯源。



北汽或許是國內最復雜的車企,畢竟難有人說得清楚「北汽」究竟包含了什麼。


在北汽集團的大框架下,有 北汽製造、北京 汽車 、北汽新能源、極狐 汽車 、北京賓士、北京現代、北汽福田等等超過10家 汽車 品牌, 甚至包括北京通航這樣的航空公司都有,還有北汽鵬龍、華夏出行等等出行相關行業品牌。



可以說北汽集團覆蓋的交通出行產品陣列之廣,是國內大部分 汽車 集團無法企及的。 集團下的眾多品牌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北京 汽車 處於怎樣的地位呢? 北京 汽車 和北汽新能源又是什麼關系? 對於錯綜復雜的北汽,我們有必要抽絲剝繭的來解讀。


北京 汽車 成立於2010年9月,是北京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汽集團)乘用車整車資源聚合和業務發展的平台。 這就意味著北汽集團從2010年開始不直接涉足整車業務,並將相關業務下放給北京 汽車 這一子公司。



也就是說,我們熟悉的一些北汽合資公司,例如 北京賓士、北京現代等等,他們的合資對象都是北京 汽車 。 雖然是子公司,但不同於一汽轎車在一汽集團中的地位,北京 汽車 在集團內部的地位可以改用獨攬乘用車板塊大權來形容。


在與合資公司的基礎之外,北汽還有自主品牌的業務,而這正是北京 汽車 復雜的地方。


例如我們現在在道路上看到的 北汽自主品牌 ,有懸掛「北字」標、「北字」藍標、「北京」標、「BEIJING」標等等眾多logo的車型 ,甚至有些車同款不同標。他們究竟是同屬一家,還是各自獨立呢?



筆者將北汽自主根據近些年 歷史 發展分別為「北汽紳寶」、「北汽新能源」、「北汽越野」以及「BEIJING」四個部分。



「首先說說「北汽越野」」


相比於「井岡山」牌轎車, 1966年國內首款越野車「北京212」風靡全國讓北京 汽車 製造廠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因此越野車部門在北汽集團中一直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 而在北汽成立北京 汽車 自主部門的時候,自然而然將越野車劃撥到過來了。



但北汽越野與北京 汽車 放在一起的話,兩者品牌地位還是不對等的。畢竟前者可是有BJ90這種售價過百萬的頂級越野車,而北京 汽車 主打的是20萬元以內的入門車,兩者這么放在並不會成為彼此的助益。 2018年11月,北汽集團將其現有最後一張 汽車 生產牌照讓渡給了北汽越野。



到了2019年1月2日,北汽集團在北汽越野生產基地舉行召開了北汽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成立大會, 正式將其剝離北京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自此,北汽越野成為了一家集研發、采購、製造、營銷等為一體的獨立運作公司。


如果以前買BJ40的話,是車頭掛「北京」標,而方向盤上依然是「北字」標,而現在買BJ40則是完完全全的「北京」標了。



「那麼北汽新能源和北京 汽車 的關系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北汽新能源官網上的介紹描述,

北京新能源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新能源,證券名稱:北汽藍谷,證券代碼:600733)是一家新時代下的國有控股高 科技 上市公司和綠色智慧出行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注釋:「北汽藍谷」是北汽新能源證券名稱,在涉及財報等方面資訊時 大多會啟用該正式名稱,北汽藍谷包含了北汽新能源、極狐 汽車 、Lite等多個品牌,本文著重探討北汽新能源主品牌。


也就是說,北汽新能源是相對獨立的一家主打新能源領域的企業,並在2019年成功上市,所以它其實是獨立運作的。而且要算成立時間的話, 北汽新能源成立於2009年,比北京 汽車 還早。


但北汽新能源和北京 汽車 的關系可非兩家獨立公司這么簡單,在後面我們還會重點解讀它們的關系。



「還剩下的「北字」標和「BEIJING」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截止2018年的時候,北汽自主品牌業務有 北汽 汽車 (紳寶品牌)、北汽越野、北汽新能源(包含ARCFOX和Lite倆品牌)、昌河和威旺品牌。


而北汽紳寶正是那個懸掛「北字」標的自主品牌核心產品(因為設計造型原因,坊間喜歡給這個logo冠以「豬鼻標」之稱)。而「BEIJING」標是將北汽紳寶與北汽新能源並網後重新設計的品牌logo。



2019年10月15日,北汽紳寶和北汽新能源正式確認合並,啟用新品牌logo「BEIJING」,並發布新品牌首款量產純電動車EU7以及全新概念車。 隨著北汽資源的整合,2009年北汽以2億美元收購的薩博核心知識產權而開發的「紳寶」系列也就走入了 歷史 。



為什麼要合並呢?這點其實從財報之中就能夠看出原因。


根據北京 汽車 財報顯示, 北汽紳寶2016年累計銷量22.45萬輛,而到了2017年則是腰斬式下滑到了10.83萬輛,2018年北汽紳寶銷量11.44萬輛,同比有所回暖。 而2018年北京 汽車 的銷量是15.79萬輛,2019年為16.7萬輛。雖然總體有所增長,但基本還是和北汽新能源持平。


注釋1:在2018年下半年,北汽紳寶先後推出了全新產品智道和智行兩款轎車和SUV,但並沒有如預期般帶來銷量的爆發;

注釋2:北京 汽車 主要由北汽紳寶和北汽越野兩部分組成,其中北汽紳寶占絕大多數銷量;


另一邊北汽新能源的情況如何呢? 2018年全年累計銷量15.8萬輛,2019年銷量15.1萬輛, 這市場體量和北京 汽車 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營收方面,北京 汽車 品牌2019年營收196.07億元,同比增長17.87%,毛利為-47.2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34.47%。北汽藍谷方面2019年營收235.89億元,歸母凈利潤0.92億元,同比增長25.54%。


前者巨虧,後者巨賺,形成了巨大的差異


在銷售網路方面,截止2018年,北汽新能源共有經銷商503家,僅2018年就新增了223家;北京 汽車 截止2017年擁有一級經銷商420家,2018年並無明顯增長數據;


數據是直觀的,不論在市場影響力,還是營業能力來說,在重組之前北汽新能源都是不遜色北京 汽車 的存在,整合資源也就順理成章。


關於北汽這一年之間發生的一拆一合一停看似簡單,可涉及的業務變更可不少。例如經銷商網路如何分配?


在合並之前,北京 汽車 和北汽新能源都有獨立經銷商網路,前者產品包含紳寶和越野,後者主打新能源系列產品。 而現在存在的北京 汽車 經銷商分為「BEIJING」、「北汽新能源」、「北京」三個品牌, 至於銷售產品類目,則看各自網路的授權許可權。



「北汽集團自業務整合後,在營銷團隊和渠道方面都獲得了加強和提升,並優化了超過700家經銷商」, 這是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李一秀先生在2019年合並後透露的信息。


「我有一個朋友系列」


筆者一位朋友,從2016年加盟至2020年的經銷商總經理告訴筆者, 業務重組並沒有官方表述的那麼理想。 原來過去基於集團戰略發展的原因,北京 汽車 和北汽新能源的經銷商大多毗鄰,守望相助。


而在品牌合並後,針對經銷商網點是只要更換全新「BEIJING」品牌logo即可無條件同時銷售燃油與新能源產品,加上北汽越野還沒完全獨立,產品目錄還是相當豐富的。一時間不少銷售網紛紛變更新logo。



這就導致了全國不少 汽車 城的街道上會出現兩家臨近的「BEIJING」品牌4S店,再加上合並後2020年北京 汽車 的銷量並不理想,因此 惡性競爭讓不少經銷商打退堂鼓。


根據筆者在相關網站上查閱的信息顯示, 截止發稿前,北京 汽車 在全國的4S門店數量為222家, 囊括了「北汽新能源」、「BEIJING」和「北京」三個品牌的門店。大規模的退網對一個 汽車 品牌的打擊毫無疑問是致命性的,對此北京 汽車 做了什麼呢?


根據筆者朋友的描述,為了即使止住退網趨勢,北京 汽車 內部出台了針對4S店經營的政策,只要經銷商維持經營,部分經營成本,例如員工工資,將由北京 汽車 給予補貼,補貼比例高達50%!


政策是給力的,但奈何市場體量難以為繼,朋友還是在2020年選擇了退網


掌握中國新能源 汽車 發展政策發展風向的北汽新能源本應成為北京 汽車 的救命稻草。


根據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數據顯示, 2020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銷量達到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 而北汽藍谷的產銷快報顯示, 2020年北汽新能源的累計銷量為2.59萬輛,同比下滑高達82.79%。 要知道2019年北汽新能源可是創造了1.9萬輛的的單月。



2018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累計銷量15.8萬輛,2019年銷量15.1萬輛,並連續第7年問鼎中國新能源市場銷量桂冠。 而到了2020年,各大榜單上已經見不到北汽新能源的名字,銷量就彷彿雪崩一般的暴跌了。



2021年7月算是北汽新能源值得開心的一個月份了, 這一月北汽新能源的銷量達到了3491輛,同比增長73.77%,環比大漲120.3%, 這是今年目前為止最好的一個月。


今年1-6月,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6595輛,也就是平均1100輛/月的表現。


8月27日,北汽藍谷披露公司半年報,報告顯示,北汽藍谷的經營面持續惡化並未得到改善。 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24.37億元,同比減少21.69%;凈利潤為虧損18.13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8.63億元,同比縮窄2.68%!


讓悲慘銷量雪上加霜的是

自家龐大產業規模的赤裸對比


目前 北汽新能源在河北、青島、江蘇以及北京擁有四大生產基地,設計年產能約25萬輛,而如今的銷量僅為產能的10%, 如此之低的產能利用率,也許要不了多久北汽新能源會資產拋售以補貼營收?





根據乘聯會批發數據顯示, 2021年1-7月極狐阿爾法T累計批發銷量1,191輛,極狐阿爾法S累計批發銷量604輛, 這樣的數據在眾多新勢力品牌中,就是處於邊緣化的狀態。


從曾經的7冠王,到如今的舉步維艱。對北汽新能源的境遇筆者不免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風口上的豬」,政策扶持下的好日子


「如何快速拿到新能源政策補貼?那是油改電工程的輝煌歲月。」


早在前面的內容筆者就說過北汽新能源其實是一隻「站在風口上的豬」,產品基本沒經過多少研發投入就將其推向市場了。 北汽新能源主打的EU/EC/EX/EV系列電動車中大部分就是拿北汽紳寶燃油車做了簡單的電路改造,就成了一台可以合法上路的電動車。


這批車在網路上被戲稱為「合法上路的老年代步車」,記住,這並不是一種褒義。


換而言之,北汽新能源雖然有較長的發展 歷史 ,但其產品力一直是上不來檯面的。那麼 北汽新能源靠什麼做到連續7年摘奪銷量桂冠的?很簡單,政策。


作為一家坐標北京的車企,北汽對於政策的把控與解讀一直是行業領先的。在提倡發展新能源之初,國家對敢於先行試點新能源的企業給予了非常豐厚的補貼。


2017年北汽新能源應收國家補貼資金 27.71億元 ,應收地方補貼 21.88億元 ,

合計高達 49.59億元 !!!

2017年全年北汽新能源營收 114億元 ,

補貼佔比,也就接近一半而已。


於此同時,2017年北汽新能源在研發上的投入僅為1500萬元



相較於豐厚營收來說,真可謂是鳳毛麟角。有個諷刺的對比,即使是經營不善的海馬 汽車 ,同年研發費用都有2.54億元。所以對於此時北汽新能源的描述,沒有比「站在風口上的豬」更合適的了。


一直到了2019年,北汽新能源在研發上的投資才比較像樣:


2019年,北汽新能源研發投入了15.06億元,在營收中佔比6.55%(年營收235.89億元),這一年北汽新能源投資20.51億元的試驗中心正式啟用。


試驗中心的88個實驗室覆蓋了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輕量化、整車應用六大關鍵核心領域。這樣看來,北汽新能源總算有「中國新能源領軍企業」該有的樣子了。



沒對比就沒傷害,我們再看看國內其他企業的研發投入狀況:

「2017年,廣汽集團斥資30億元在國內率先開發出純電專屬平台,

並投資45億元建成中國第一個純電專屬工廠。」

並投資45億元建成中國第一個純電專屬工廠。

新勢力方面:


「蔚來 汽車 2019年研發投入44億元,2020年研發投入24.88億元;

小鵬 汽車 2019年研發投入20.7億元,2020年研發投入17.26億元;

理想 汽車 2020年研發投入10.2億元;」


上述幾家企業,即使到了2020年市場規模、公司體量也沒法和北汽新能源相比較。但即便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在研發上的投入也不是北汽新能源能比的。也就是說 北汽新能源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遠遠達不到主流新能源品牌該有的表現, 最多和理想 汽車 這種非正統新能源車廠比高低。


按前面所說,北汽新能源是吃了政策補貼新能源的福利,才能創造這么好的營收。但對於北汽新能源這么一隻大豬來說,只有這一個政策風口還不足以讓它起飛。畢竟補貼政策是要你把車賣出去之後才會支持你, 如果沒產量,沒銷量,政策憑什麼支持?


善於解讀政策北汽新能源就借著另一個風口的風勢順利讓產品有了銷路, 共享出行。



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新能源 汽車 的時候,就明確提出了 汽車 新「四化」, 「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 ,而「共享化」,就為北汽新能源帶來了銷路的靈感。


「共享出行對於計程車市場頗有建樹的北汽新能源來說,這個操作成本並不高」


在2018年底,北汽新能源低價出售旗下呂狗租車,接著又與滴滴出行合作將EU5打造成網約車專屬,還推出新的共享 汽車 平台「輕享出行」。



而作為網約車的主推車型,EU5也貢獻了北汽新能源的絕大多數銷路。 這款車在2019年時銷量超過了9萬輛,佔全年品牌銷售比例59.8%(全年銷量15.06萬輛) 。也就是說,在不直面銷售市場的前提下,北汽新能源通過「to B」的渠道就完成了大半的銷售目標。


在一次北汽新能源的推介會上,總經理助理卜紅升就公開透露, 公司產品私人購買與單位購買、租賃的比例為 3:7!


銷量有了,補貼自然輕松到手


那你知道為什麼北汽新能源的車被稱作「合法上路的老年代步車」嗎?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 2017年-2018年,中國新能源市場A00/A0級車型的累計銷量比分別為75.44%和65.11%。 也就是說入門級純電動車是新能源市場的絕對助理, 以2018年為例,北汽EC3就成了銷量最大的電動車型, 累計年銷量9.06萬輛。


這是一款車長僅3,684mm,軸距不過2,360mm的A00級小車。搭載一塊30.66kWh的三元鋰電池,可實現NEDC工況下261km的續航。該車市場指導價12.19萬元,補貼完售價6.58萬元。在大部分消費者眼中,這就和一輛老年代步車無異了。



新能源補貼政策到了2019年迎來了一次較大的變動

1.2019年純電動 汽車 國家補貼降幅大於50%;

2.插電混動車型國補從2.2萬元降至1萬元(純電續航大於50km);

3.取消地方補貼;


政策的變動是為了激勵各大車企去提升自家新能源的技術,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對於續航里程、電池密度等核心技術指標的要求只會越來越嚴格。到了2019年,不少入門級電動車的補貼要麼被取消,要麼大幅減少。


根據2019年政策指示,NEDC續航低於250km的電動車將不再列入補貼名錄, 還好北汽EC3跨過了這個門檻,依然能拿到補貼。但是2018年時這車還能拿到3.4萬元的國家補貼,到了2019年只能拿到1.8萬元補貼。



到了2020年,新能源 汽車 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中則要求純電乘用車工況法續駛里程不低於300km。而北汽EC3並不符合2020年政策的要求,也就拿不到補貼。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時依然能保證較大的銷量規模,而到了2020年之後,立馬呈現腰斬式下滑。


成也政策,敗也政策


北汽新能源的沒落之路,可以看作是一段新能源發展 歷史 的縮影。那對於如今四面楚歌的北汽新能源來說,還有機會嗎?


東邊不亮西邊亮,口風轉向服務


從車企的角度來說,北汽新能源以及北京 汽車 是挺失敗的。但對於政策的解讀與更新,讓它在行業之中一直保持著話語權。


2020年5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了將換電站的建設作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鼓勵成立獨立運營的充換電企業。 這份報告等於為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又開辟了一條新賽道。而這次的風口,恰巧又被北汽新能源碰上了。



相比於共享出行,北汽新能源換電服務開展的時間還要更早。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前,北汽新能源已經在全國19個城市投放了1.8萬輛換電計程車,累計配套換電站超過200座。


到了2020年年底,BEIJING 汽車 4.0版換電站正式推出,這個版本的換電站的特點如下:

1、換電效率大幅提升,單次換電時間30秒,換電全程由3分鍾縮減到1.5分鍾;

2、4.0換電站儲備有60塊電池,與3.0版本的28塊相比,增加了一倍多的電池儲備;

3、配套更完善,例如毗鄰公共衛生間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更全面出行服務平台;


不論從換電效率還是服務能力來看,BEIJING 汽車 4.0版換電站都遠遠優於時下風頭正盛的蔚來換電站。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 截止2020年結束,全國共有換電站555座,其中北汽新能源在全國19座城市建設的換電站接近250座。 這就意味著全國接近一半的換電站都掌握在北汽新能源手中,不得不說這是個巨大的話語權。


但北汽新能源發展一直以來都有個很大的問題,缺乏個人用戶


也許共享出行領域能幫助品牌前期積累用戶與市場,但後期持續 健康 的增量必定來自個人用戶市場。而在換電站方面北汽新能源同樣面對這樣的困境,計程車和網約車市場已經趨於飽和,要想發展只能立足個人用戶。


2021年過半,北汽新能源在4.0版本換電站的更新以及普及方面幾乎沒有進展。


反觀另一個大力發展換電站的車企蔚來 汽車 ,在2021年9月之前,已經在全國建成400座換電站,過去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新增了100座新站。 而根據蔚來規劃,在2025年時要在全球落成4000座換電站。


在新能源全行業發展方面,北汽新能源已經狠狠被蔚來這些後生仔甩在身後了。如果不出意外,換電站這個風口過後北汽新能源可能再也等不到下一個風口了!


不得不說,北汽新能源太聰明了,同時也太自信了。不論身處北京,還是行業積累,都讓它有驕傲的資本。但同時,它也忽略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性。


不進則退,當你把小聰明放在如何鑽政策空子的時候,

壯大的只是自己累贅的肚腩,而非讓你自行高遠的健足。



*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探討;如發現錯誤內容,感謝指證


審閱:張建忠

撰稿:林映輝

整理:陳燕楠


Ⅷ 為什麼妙可藍多股價會跌妙可藍多2021年業績預測妙可藍多股票牛叉同花順

乳酪產品已經非常受消費人群歡迎了,當中一定要提的是乳酪行業的領軍羊妙可藍多,它受到了蠻多人的追捧,但是在股票市場中是否會被看好呢,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准備介紹妙可藍多前,我整理好的食品加工製造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食品加工製造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以乳酪為核心的特色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也從事液態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製品貿易業務。公司生產產品包括馬蘇里拉乳酪、乳酪棒、兒童成長杯、乳酪風味酸乳、乳酪醬、純牛奶、酸奶飲品等,其中乳酪棒、馬蘇里拉乳酪、各類液態奶為報告期內的主要經營產品。公司主要貿易產品包括奶粉、黃油、乳酪、植物油脂等。


大致地說明一下妙可藍多後,接著依據優勢解析妙可藍多是否值得大家投資。


亮點一:產能充足,業績有望迎來大幅增長


渠道方面,經銷收入佔比75%,北區有近半數的佔比,中區經銷商有強悍的盈利能力,南區有大空間能夠拓展。產能方面,公司現有年產能5.2萬噸,在建產能13.63萬噸,規劃籌建產能4.25萬噸,基於2020年收入及產能情況,如果能保持2020年的產銷率和產能利用率,估計後備產能將為公司帶來135億元的收入增長空間。


亮點二:產品不斷豐富,推出常溫乳酪


妙可藍多一直在做新品,其中包括兒童乳酪棒香草冰淇淋新口味、「每日芝食」、成人乳酪條等,從而把消費市場擴大。另外,公司已經在准備要推出常溫乳酪棒了,常溫乳酪終端市場和低溫乳酪比較起來更大,常溫乳酪棒有望成長為下一核心大單品。新品的持續推出,預計將為公司乳酪業務成長提供多元增長極。公司產能陸續激活也將保證銷售供應端,將進一步支持公司乳酪業務的規模擴張,因為無法在這全說完,倘若各位想深入掌握更多關於妙可藍多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具體內容這篇研報當中,點一點就能查閱:【深度研報】妙可藍多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近來幾年,我國乳酪市場成長了不少。獲悉,2017年,人均乳酪消費量不滿0.1公斤,而2020年這個數字已實現增長,達到0.23公斤。乳酪又被稱為「奶黃金」,1kg乳酪一般由8-10kg鮮奶濃縮而成,營養極其豐富。經過近兩年的發展,我國乳酪行業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國內自主品牌方興未艾。


預計到2025年,中國乳酪市場規模將達288-333億元,CAGR15.2%-18.6%,其中零售端、餐飲端分別預計達到193-204億元、95-129億元,CAGR分別為17%-18%、12%-19%。我國乳酪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未來5-10年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大關。有"奶中黃金"美譽的乳酪正進入發展黃金時期。


總體而言,妙可藍多作為乳酪行業的佼佼者,在目前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優勢,發展空間也比較大。只是文章存在時滯效應,若是需清楚知道妙可藍多未來行情,按下面這個鏈接,有專業人士為你診股,看下妙可藍多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妙可藍多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Ⅸ ST股 S股 S*ST 藍籌 紅籌 分別是什麼意思我是新手股民

st股為虧損股,s股為未股改的股票,s*st為未股改的連續2年虧損股,藍籌為業績好的股票。紅籌指在我國大陸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或其控股公司發行的股票。
每年有不少ST股票的投資者失敗,但少有人能夠清楚了解什麼是股票ST,下面有詳細解說。
希望大家耐心的把我下面講的看完,需要特別注意第三點,稍有疏漏會釀成大錯。
在對股票ST進行詳細的解析之前,先給大家分享今日機構的牛股名單,趁還沒被刪前,快來領取:速領!今日機構牛股名單新鮮出爐!
(1)股票ST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會出現?
ST 就是Special Treatment的縮寫,指的是滬深兩市交易所給那些運營出現異常的公司實行的特別處理,在股票的名字前添加「ST」作為警示,俗稱戴帽,以此來警示各位投資人員小心投資這種類型的股票。
要是這個企業的虧損達到了三年,那就會改成「*ST」,表示個股有退市的風險,碰上這樣的股票更得要小心。
這樣的上市公司除了帶帽,還要考察一年時間,處於考察期的上市公司,股價的日漲跌幅不能超過5%。
那場極其聞名的就是2019年康美葯業的300億財務造假案例,,ST康美是往日的A股大白馬在案件發生之後變成的,連續收獲的15個跌停板和43天蒸發超374億的市值,都是在這次案件後發生的。

(2)股票 ST如何摘帽?
在考察期間時,假設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務狀況恢復了正常、審計結果表明財務異常的狀況就已經消除,仍為正值的的公司凈利潤,是在扣除了經常性損益後依舊為正值,並且公司還持續地運轉正常,這樣的話就可以向交易所申告啟請撤銷特別處理。
對於俗稱的「摘帽」,就是在通過審批之後被撤銷掉的股票名稱前面的ST標記。
通常之下一波上漲的行情是在摘帽之後迎來的,我們可以多加關注這類股票,順帶賺點小錢,應該怎麼第一時間獲得這些摘帽信息呢?下襪態如面這個投資日歷絕對能幫助你,比如哪些股票進行分紅、分股、摘牌等信息,每天都會提醒的,有沒有鏈接呢?就在下面: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3)對於ST的股票該怎麼操作?
萬一手頭里的股票不走運變成了ST股票,那必須重點關注5日均線,然後把止損位設置在5日均線之下,萬一股價真的跌破5日均線,一定要迅速清倉,及時出局,這樣可以閉扒避免持續跌停時被牢牢套死。
另外還有一點,不建議投資者去建倉帶ST標記的股票,因為每個交易日,帶ST標記的股票最大漲跌幅只有5%,操作起來要比其他的股票復雜,想把握好投資節奏還是很困難。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麼操作,這款股票神器請收下,把股票代碼填進去,就能馬上收到股票的相關信息:【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Ⅹ 量子晶元龍頭股有哪些

量子龍頭股票包括華工科技、神州信息、華夏幸福、漢纜股份、皖能電力、藍坦困盾股份。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糾纏效應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作為量子論與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型通訊方式,以其絕對的安全性為信息安全帶來了革命式的發展。

拓展資料

一、龍頭股是指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二、龍頭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期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如11月初飛樂音響。如12月17日的冠農股份。再如12月2日出現的新龍頭太原剛玉,它符合剛講的龍頭戰法,一是從漲停開始,且籌碼穩定,二是低價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動才4.5億,周二才6.4億,從底部起漲,炒到翻倍也不過10億,也就是說不到2-3億的私募資金或游資就可以炒作。四是該股日周月KDJ同時金叉,說明該股主力有備而來。五是該股在大盤恐慌末端,逆市漲停,此時大盤還在下跌,但並沒有影響此股漲停。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龍頭的起漲過程,也說明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盤下跌,沒有龍頭出現。飛樂股份也是此走勢。

三、21世界註定是量子的時埋敗代,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徹底顛覆信息時代的科技。藉助於量子計算機的超強運算能力,半個小時內便可用基因程序克隆出完整的彎信顫生命體,電磁波植入記憶與基因程序植入記憶是兩種不同的記憶植入方法。量子糾纏的應用讓星際旅行成為現實,而外星入侵者的到來,迫使人們去尋找進入平行宇宙和鏡像宇宙、掌握暗物質科技的方法,以拯救這星球蟲洞基地中有一具外星生物的遺骸,有一群對科技沉迷的小伙,基地外有一對由外星基因與人類基因混合誕生的情侶,古城堡中的外星隱形飛碟、狠毒的鎧甲人、火星基地、八卦門閱讀此書,我將帶你進入幻象的世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