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綠盟科技公司怎麼樣
測試的工作強度我不了解,但總體來說,工作壓力蠻大。不過那邊是彈性工作制。
發展前景:單純從網路安全這個行業來說,未來發展向好。而且綠盟的技術平台在國內是頂尖的,我所在分公司的技術人員,從02年開始,人員流失率為0,你可以想像一個IT公司的技術人員流失率為0是什麼概念。
工作環境:在這個行業里,綠盟是國內最好的。但是和國外公司還沒辦法比,但是好在公司比較人性化,非常注重人員培養和上升通道,管理透明,什麼情況下你能拿到什麼薪水,你能達到什麼職位,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最後還是想感慨一下,我也算安全界的老兵了,國內幾家公司都干過。但是論技術水準,論內部培養機制,論個人上升空間,這是最好的一個。公司內有很多興趣小組,研究目前非常領先的攻防技術。也有機會見到世界知名的黑客大俠,而且,碰到問題隨時可以打電話咨詢。這就是我喜歡這家公司的真正原因。
但缺點也有,網路安全市場規模不大,公司本身股權復雜。都是在宏觀上制約公司快速成長的因素。
B. 綠盟科技和美亞柏科哪個股票好
美亞柏科
3個板內 再開板不懼回調 追漲
超過3個板 等回調
C. 計算機板塊有哪些股票,計算機股票有哪些
A股中的計算機板塊有600100、600601、達實智能(002421,股吧)、東方網力(300367,股吧)、華宇軟體(300271,股吧)、金證股份(600446,股吧)等11隻個股封住漲停板,贏時勝(300377,股吧)和石基信息(002153,股吧)逼近漲停,安居寶(300155,股吧)、南天信息(000948,股吧)、綠盟科技(300369,股吧)和數字政通(300075,股吧)。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D. 綠盟科技股票今走勢如何
300369應該是繼續高位震盪。蓄勢中。建議持股觀望
E. 數據安全概念股一覽 數據安全概念股有哪些
數據處理、分析環節、綜合處理:拓爾思、美亞柏科; 語音識別:科大訊飛; 視頻識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華平股份、中威電子、國騰電子; 商業智能軟體:久其軟體、用友軟體; 數據中心建設與維護:天璣科技、銀信科技、榮之聯; IT咨詢、方案實施:漢得信息; 信息安全:衛士通、啟明星辰。 數據處理、分析環節、綜合處理:拓爾思、美亞柏科 語音識別:科大訊飛 視頻識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華平股份、中威電子、國騰電子 商業智能軟體:久其軟體、用友軟體 數據中心建設與維護:天璣科技、銀信科技、榮之聯 IT咨詢、方案實施:漢得信息 信息安全:衛士通、啟明星辰:
F. 綠盟科技(300369)股票怎麼樣
前期高送股,近期底部放量,有出貨嫌疑,但該股大的形態不錯,個人認為底部已經形成,需要反復確認夯實底部,漫長的過程
G. A股中的計算機板塊都哪些股票
硬體業有:同方股份、宏圖高科、大恆科技、方正科技、華東電腦、長城開發、長城電腦、長城信息、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七喜控股、新北洋、朗科科技。
軟體業有:易聯眾、銀之傑、廣聯達、數碼視訊、聯信永益、漢王科技、三五互聯、軟控股份、天源迪科、新世紀、海隆軟體、欣網視訊、金證股份、湘郵科技、中國軟體、恆生電子、信雅達、用友軟體、復旦復華、東軟集團、浪潮軟體、浙大網新、鵬博士、寶信軟體、工大首創、南天信息、遠光軟體、久其軟體。
H. 如何看待綠盟科技的上市是否看好其上市後的發展
不看好的原因如下:
1,企業文化方面:從華為系企業跳到這邊做市場,非常不適應這邊的企業文化(估計做研發或者技術什麼的估計比較舒服吧,原則上不允許加班,加班要寫申請,領導批了才算加班,否則就是自願,如果你是做技術的,來綠盟吧,很舒服,這就導致相應時間嚴重滯後,讓
一線做市場很痛苦)。所有部門都很強勢,商務,財務,行政,研發,個個都是大爺,只有一線銷售是孫子,在客戶跟前是孫子,在公司內部也是孫子。銷售在公司沒話語權,怎麼可能有狼性?內耗大,效率低(不是指內部斗爭,而是指內部的溝通成本太高,至於為什麼溝通成本高,後邊會有說明。)
我覺得綠盟的企業文化就是以技術為主,以綠盟為主,最後才是客戶。我個人覺得,可能綠盟覺得自己是個大公司吧?這種以自我為主導、以部門為主導的風格從個別部門的響應時間就能明顯感覺到,碰到突發情況,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自己的責任撇清,讓自己的工作量盡量少,其次考慮到的才是客戶的需求。這就讓一線很難做,客戶給一線壓力,但一線的壓力傳遞不到總部。那種無助的感覺有時候讓人覺得挺可笑:公司都不重視客戶,我幹嘛還這么著急上火?
客戶是什麼,客戶是上帝啊,很明顯,滯後的響應時間、部門間工作的推諉表明綠盟的領導層不這么認為。否則就不會每年都承諾總部會進一步加大對分支的支持力度了。每年都這么說,而實施上的支持力度到底增加沒增加呢?誰也不好說。
2012年初新上的ERP,簡直就是坑爹貨,不知道老沈怎麼想的,花錢弄出來這么個玩意兒。本來溝通成本就很高,弄這么一套ERP,溝通成本更高了。如果一線銷售要簽訂一個合同,從最開始的客戶建立到發貨完成,整個流程需要將近30個人次(甚至更多)的審批,這還是一路綠燈的情況下,如果碰到哪裡需要修改,或者某個環節的相關人沒及時批復,時間會拖的更久。聽說有幾個合同因為綠盟流程太久,甲方不簽了。到嘴的鴨子飛了,你讓銷售心裡怎麼想?
ERP這個東西又從側面應證了:在綠盟潛意識里,自己的流程比客戶的需求重要。(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上市的緣故,各種流程都要非常嚴謹)
2,銷售額方面:2012年銷售額不太好,2013年統計數據還沒出來。不多評價,至於最後的報表如何,中國股市嘛。。。
未來的銷售額方面,運營商還是主力,只要運營商依然堅挺,綠盟技術不產生崩塌的危險,報表都應該不會很難看。安全服務及攻防這樣瑣碎又有點技術含量的東西,國外廠商太貴,國內廠商做的好的又不多。在這一塊也是綠盟的優勢,而且我個人覺得綠盟安全服務這一塊現在有越做越強的趨勢。
問題在於,公司似乎對未來其他的業績增長點沒有認真考慮過,所謂的下一代防火牆,業內弄這玩意的太多了,真正貢獻收入的核心用戶,在國家沒有政策明確排斥國外品牌的前提下,短期內不會大規模采購,況且前邊還有天融信這樣的老牌(我個人沒把天融信當成競爭對手,這公司的故事說起來又是個長篇,挺為這個公司惋惜)。
至於綠盟的拳頭產品,該買的客戶都買了,又不是快消品,再怎麼牛的產品也不可能一年換一套吧?中間的這個空檔期,看不出有什麼非常強悍的產品來協助保持增長率。很多公司做下一代防火牆的主要原因就是很難在舊有設備上找到新的增長點,而防火牆市場大的驚人,所以安全廠商在一起努力傳遞下一代防火牆的概念。
再來說業內,虛擬化和雲這么大的市場,綠盟似乎還沒弄出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拳頭產品,或者說:整個安全行業似乎都拿不出什麼硬菜,所謂的這些雲安全,內行人看來都是舊瓶裝新酒,這樣的新酒跟客戶的粘合度又不是非常高,算得上錦上添花,但稱不上雪中送炭。虛擬化和雲的大規模應用,會把傳統廠商的份額蠶食。當然虛擬化和雲給安全廠商帶來的威脅不只是對綠盟一家,其他友商都差不多。
3,人員情況:人員流失總體情況不了解,2013年我所在的分支離職率接近20%。臨近年底,又走了幾個技術。除了談話,也沒見採取什麼增強凝聚力和提高員工忠誠度的措施。
4,高層領導:沒見過高層領導,但我個人覺得,老沈也不是一心一意把心思放在這份事業上的人。有些企業的領導能讓人看到確實是在踏踏實實的做事情,你能看到他們的抱負,比如馬雲之類,有些企業領導雖然比較少在媒體上看到,但做的事情確實讓人感覺到在很穩健的一步一步朝著企業的願景前行,比如任正非。可從老沈的身上,我看不到這兩點,或許是我現在太年輕還看不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