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再次暴跌,能說明了什麼
關注股市的人應該都知道,在經歷了7月上旬的一輪暴漲之後,在7月中旬,股民們迎來了一個黑暗的時間段,因為在7月中旬,股市迎來了一波暴跌。暴跌到什麼程度呢?暴跌到把之前上漲的幅度,基本上全部跌了出去,換句話說,就是股民們之前的收益有了一個很大程度的回吐。不誇張地講,這輪暴跌讓很多股民都心生恐懼,畢竟暴跌的可都是真金白銀。那股市的這波再次暴跌,背後有怎樣的邏輯呢?出現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呢?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仔細分析一下,給出冷眼的個人觀點,當然這個觀點僅供大家業余交流學習,因為冷眼不是專家,個人觀點不能作為投資參考。
2. 股價連續暴跌背後的原因,大佬通俗講講
最近的股票市場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可以說是毫不過分了,許多股民都為此感到寒心,而導致股價連續暴跌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01、股民對股市失去了信心
股民和一些散戶是股市的主要參與者,而隨著各種不利因素的加持,股市動盪不安,股民們也開始紛紛套現。當股民對股市失去信心,持續賣出股票的時候,必然會導致股價出現連續性暴跌。並且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話,將會使得股票市場越來越慘淡。
05、經濟數據比預期要好
根據有關部門公布的2022年1-2月份的經濟數據,我們可以知道今年多項數據指標都要比預期的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6.7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7.50%,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達12.20%,基建資產投資同比增速達8.10%。金融數據的偏差會讓大家進一步看衰股票市場,失去購買的熱情。
在我看來,未來幾個月內,股價依舊會持續性下跌,只不過下跌的幅度會逐漸趨於平穩。
3. 股市大跌,女主播被虧錢的基民罵哭,股價大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股市大跌,女主播被虧錢的基民罵哭,股價大跌背後的原因自然還是和經濟有關。眾所周知,疫情還是影響到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可以說現在各行各業的境況都是喜憂參半的。股市一直以來都是漲停和跌停相伴相隨,可以說一向被視為牛股的白酒和醫葯,此次也難免被經濟大環境殃及到。
據悉,醫葯和白酒等股票的持有者,已經賠到了懷疑人生,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這兩個行業竟然還會暴跌。現在很多購買這兩類股票的股友紛紛抱團“痛哭”,損失慘重的背後是始料未及,是不敢去想。可以說醫葯和白酒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穩定的,幾乎是穩中有升,現在連茅台等基線都不斷地下滑,足以說明了股市要逆天了。
一些人一直以為只要抱緊了醫葯和白酒,肯定是可以實現暴富的,如今暴富未至,虧得一塌糊塗已經實現了。正所謂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正所謂股市有風險,不可抱著股市賺錢養家的念頭入股市,股市要有平常心,承擔的起大漲,也承擔的起暴跌,閑置資金入市最穩妥。但是,此次股市震盪,顯而易見殃及到了很多散戶的生活。
股市大跌,女主播被虧錢的基民罵哭,股價大跌和經濟息息相關!
4. 一個股票的上漲下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股票上漲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即資金面和籌碼面的相對比例的市場內部因素。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 :
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以下三類:市場內部因素,基本面因素,政策因素。
(1)市場內部因素它主要是指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即資金面和籌碼面的相對比例,如一定階段的股市擴容節奏將成為該因素重要部分。
(2)基本面因素包括宏觀經濟因素和公司內部因素,宏觀經濟因素主要是能影響市場中股票價格的因素,包括經濟增長,經濟景氣循環,利率,財政收支,貨幣供應量,物價,國際收支等,公司內部因素主要指公司的財務狀況。
(3)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國內外重大活動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政府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經濟政策的變化,新頒布法令和管理條例等均會影響到股價的變動。
影響股票價格重要經濟因素:
股票價格是指在證券市場上買賣股票的價格。實際上股票只是一種憑證,本身並沒有價格,它之所以具有價格,能夠在市場上進行買賣,是因為它可以給持有者帶來股息收入。股票內在的價值的大小取決於未來預期實現盈利、貼現率和未來反復的年限。企業未來盈利越多,其現值越大,股票價格也越高,而貼現越高,股票內在價值就越低,股票價格也越低。所以,在西方股票市場上,人們都密切注視著企業未來盈利的狀況。但事實上,股票價格的確定十分復雜,因為人們對一個企業未來盈利狀況的看法並不全相同,有估計得比較悲觀,股票在他們眼裡的價值就低些,就要賣出;有的認為企業有發展的希望,股票在他們眼裡價值就高些,就要買進。當買者多於賣者時,股票的價格就上升;當買者少於賣者時,股票的價格就下跌。所以,股票的市場價格與內在價格更多的時候表現為一致,投資者往往尋找那些內在價值大於市場的股票。
這樣以來,就使股票的市場價格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它不僅要受各種經濟因素的影響而且要受政治局勢、政府政策、投資者心理、報刊雜志的消息以及謠言等社會因素的影響。下面著重分析一下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經濟因素。
一、股息
投資者之所以購買股票,是因為它能帶來不低於存款利息的股息。股份公司發行股票的數量,不是取決於它的實際資本擁有量,而是取決於股息的派發量。股息越高,購者越踴躍,股票的價格也越高。但是,股息的增加又取決於企業收益的增長。如果企業發行股票的數量增加了,而增資後的利潤卻為同步增長,股息將無法維持原有水平,必然要減少,股票價格也會隨之下降。歐美國家的一些企業,為了不斷發展業務,使企業收益日益增長,把公司的凈利潤大部分或全部留下,以擴大資本積累,用於生產和經營,只發放少量股息或不發放股息,並且,國家在稅收制度上也積極整套這樣伏。由於企業的股票以即使不發或少發股息,這種股票對投資者也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金融資本和稅收
股份公司常常向銀行借款,隨著借款額的增多,銀行對企業的控制也就逐漸加強並取得了相當的發言權。在企業收益減少的情況下,雖然他們希望能夠穩定股息,但銀行為了自身的安全,會支持企業少發或停發股息,因而影響了股票的價格。稅收對投資者影響也很大,投資者購買股票是為了增加收益,如果國家對某些營利事業在稅收給以優惠,那麼就能使這些企業的稅後利潤相對增加,使它們的股票升值。
三、經濟周期
在經濟繁榮時期,企業盈利多,股息高,股票則猛漲;在經濟危機時期,企業生產萎縮,股息下降,股價則猛跌;在經濟蕭條時期,股價漸有轉機;在進入復甦時期後,股價又開始上漲。所以,資本主義股票價格的變動,一般是與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相適應的。
四、通貨膨脹
社會貨幣供應量的增減是影響股票價格的原因之一。通常,貨幣供應量增加,社會一部分閑置資金就會投向證券交易,從而抬高股價;相反,貨幣供應量減少,社會購買力降低,股價也必然下跌。由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大而導致的通貨膨脹,在一定限度內對生產有刺激作用,因為它能促進企業銷售收入和股票投資名義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銀行利率不隨物價同比例上升的條件下,人們為了保值,將不再熱心於存款,而轉向投資股票,使股票價格再提高。但是,如果通貨膨脹上升過猛,甚至了超過兩位數,那麼將造成人們實際收入下降和市場需求不足,加劇生產過剩,導致經濟危機,使股票價格下跌。
五、貼現率與利率
貼現是銀行放款的一種形式,貼現率與存款利率有密切的聯系。存款率越高,貼現率也越高。由於股票的價格與企業未來預期盈利成正比,與貼現率(利息率)成反比,所以貼現率(或利息率)的提高,會導致股票價格的下降。但西方國家往往在銀行利率上升時,股票市場依然活跌,原因是投資者常常在兩者之間選擇:銀行存款風險小,利率高,收入穩定,但不靈活,資金被固定在一段時間內不能挪作他用,並且通俗讀物以抵銷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而股票可以買賣,較為靈活,風險雖大,但碰上好運,可獲大利。所以,在銀行利率提高的情況下,仍然有一些具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者熱心於股票交易。
六、科技發明
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時期,新產品的開發顯得越來越重要,股價也會受到它們的強烈沖擊。
5. 比亞迪蒸發666億市值!股票大跌背後,什麼才是根本的原因
2011年以來,比亞迪的汽車銷售不斷減少,汽車質量經常出問題,所以致使比亞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大跌; 2011年6月30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發行,正式回歸a股。
6. 今日股市暴跌原因
因為今天要漲啊,股市有波動才回有利潤,你賺的就是波動的差價
7. 股票大跌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在出現虧損和資金短缺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往往會出售部分股票以填補資金短缺。但是,持續低價拋售股票可能導致市場恐慌,導致大量拋售股票,導致股價暴跌。外部環境還不錯。只是公司的基本面沒有惡化,股價還在下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往往與估值因素密不可分。當一個行業或公司處於風口時,它會在估值相對較高時購買,並且其背後的風口通過或收益實現時,存在估值回歸的可能性。這提醒我們,我們打算在中長期持有的標的物也必須參考估值因素。
自股市加速上漲以來,一直沒有像樣的調整。市場的上漲節奏開始出現明顯的加速跡象,在此期間,市場實現了跨越式上漲。然而,在此期間,市場並沒有進行適當的調整。同時,在目前高杠桿工具全面激活的環境下,市場的持續下跌無疑會導致融資板塊的瘋狂外逃,容易導致市場的大規模踩踏效應。因此,在這種效應的影響下,也直接加劇了市場的震盪趨勢。顯然,在這個時刻,對於那些使用高杠桿工具的投資者來說,如果操作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平倉甚至倉位爆破的風險。因此,隨著市場下跌的進一步延續,也促進了市場恐慌的進一步升級。
8. 2009年8月以來股票大跌有幾點原因
看空因素
1. 市場缺乏熱點和新催化劑。
2. 融資和再融資壓力。
3. 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局面被打破。
4. 基金倉位已高,難以繼續加倉。
流動性壓力成為了引發股市調整的最大因素。盡管央行不斷解釋,但缺乏流動性方面的實質性利好使得資金出逃仍在繼續。短期內指數將面臨3000點考驗,由於3000點正數平台的心理支撐作用,以及3000點附近成交密集區的支撐作用,預計指數在房地產和外貿受益股的推動下,在3000點位置將有一段時間的橫盤。
但如果市場沒有實質性的利好放出,跌破3000恐怕也只是大概率事件。
9. 2007.2.27股市大跌的原因
從國際環境看
格林斯潘對於美國經濟走勢看跌,香港恆生指數的下跌關聯效應,對於國內股市的下跌有引發作用。
從國內環境看
首先,此次暴跌的時間點值得注意,2007年2月16日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宣布2月25日開始實施;2月26日滬深兩地股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揚;接著2月27日股市暴跌;通過交易監控可以看出基金在出貨和換倉的舉動,市場敏感系數增加。板塊輪換勢必帶來寬幅震盪
其次,3100點是否能成為股指的上限市場沒有達成共識,但是3100點的風險共識卻已經達成;基金開始調整股票配置,累計巨額資金的成交量,也顯示出部分基金出逃的跡象。證券公司高調宣布股指直沖「4000點」和「十大金股」的背後是為基金出貨、散戶入市接盤做策應。
從市場消息看
1、A股股值期貨4-5月推出;港交所擬重啟商品期貨,4-5月或推H股金融指數期貨
2、兩會期間考慮台海形勢最壞打算的對策
3、尚福林主席可能離職
4、可能將要徵收資產增值稅(資本利得稅)
5、春節期間新華社論:重溫美國歷史上兩大股災,
6、小非最近的連續減持,而且可流通的鎖定股票越來越多
7.機構遭遇贖回或者換倉,引發的拋盤
從市場預期看
雖然股民理性的認為,近期股指上漲過快,但是依然有源源不斷的居民儲蓄進入股市,形成理性認知和非理性行為的矛盾,全民皆稱為股民和基民的時刻已經到來,這一刻也表明股指短期內的頂部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