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6年我國股票的總市值是多少
1991-2019歷年中國A股總市值歷史數據一覽表
年份 總市值
1991 109.19億
1992 1048.14億
1993 3541.52億
1994 3690.61億
1995 3474.28億
1996 9842.38億
1997 17529.23億
1998 19505.63億
1999 26471.17億
2000 48090.94億
2001 43522.19億
2002 38329.12億
2003 42457.71億
2004 37055.56億
2005 32446.01億
2006 89441.35億
2007 327291.31億
2008 121541.05億
2009 244103.91億
2010 265422.59億
2011 214758.09億
2012 230357.62億
2013 239077.19億
2014 37.11萬億
2015 53.13萬億
2016 50.76萬億
2017 56.70萬億
2018 43.49萬億
2019 59.29萬億
備註:數據僅作為參考使用。
② 中國07年股市6124點總市值多少
6124時,2007年10月16日滬深兩市共有1471隻股票,總市值35.6萬億元;市值之殤:8年損失23萬億。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上證指數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7年10月16日上午10點03分,上證指數在群情激奮中登頂6124.04點的歷史高位。由2005年中的998點一路上漲,歷時29個月,以逾6倍的漲幅,完成了一次波瀾壯闊之旅。
(2)中國年度股票總市值變化擴展閱讀
啟動2006年到2007年這一輪大牛市的三個基本要素:
第一,宏觀經濟面要趨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高增長率,上市公司總體經營業績良好;
第二,貨幣政策要比較寬松。寬松的貨幣政策為此次牛市提供了良好的資金渠道;
第三,要有略微的通脹。通脹速度太快不行,那樣的話會危及基本面,吞噬公司的業績利潤;而略微的通脹是牛市所必需的。
因為略微的通脹,可以促使居民考慮理財保值的重要性,居民在權衡利弊之後,會把銀行存款搬到資本市場上以求保值和升值,這樣,股市流動性的資金就會多起來,繼而推動牛市的發展。
③ 中國a股總市值是多少
2017年8與17日止滬市的總市值是315006.46億元,深市總市值是228,611.70 億元。合計一起是543618.16億元。
④ 2010年到2012年的我國股票市值各是多少
2010年上海總市值17.9萬億流通市值14.23萬億,深圳總市值4.36萬億,流通市值3.26萬億。
2011年上海總市值14.8萬億流通市值12.28萬億,深圳總市值3.15萬億,流通市值2.52萬億,
2012年上海總市值15.86萬億流通市值13.42萬億,深圳總市值3.41萬億,流通市值2.77萬億。
⑤ 那中國三大股票過去五年每年的市值都是多少
你問的三大股票是哪三大股票?如果是上證指數前三大權重的股票那麼就是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還有你問的是總市值還是流通市值?
過去5年年末總市值分別是:
2013年:1.41萬億、1.26萬億、0.81萬億
2012年:1.60萬億、1.37萬億、0.86萬億
2011年:1.67萬億、1.34萬億、0.76萬億
2010年:1.87萬億、1.27萬億、0.76萬億
2009年:2.30萬億、1.60萬億、----
⑥ 2021年中國股市總體情況
截止2021年1月底,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為42674億股,深圳證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共有18994億股,總計61668億股。
截止2021年,我國股票市場共有流通總市值64.81萬億元,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38.26萬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26.55萬億元。
拓展資料: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
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
股票一旦發售,持有者不能把股票退回給公司,只能通過證券市場上出售而收回本金。股票發行公司不僅可以回購甚至全部回購已發行的股票,從股票交易所退出,而且可以重新回到非上市企業。
購買股票是一種風險投資。股票作為一種資本證券,是一種靈活有效的集資工具和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自由買賣、自由轉讓進行流通。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剩餘資產分配權。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⑦ 中國股市總市值是多少
據 彭 博 社於上周末發 布的 數 據 顯 示,中 國 股市市值在2015年翻了一番多,首度突破了10萬億美 元大關,而這一關口是在12日突破的。
中 國 股 市 市 值的迅 猛增長令人震 驚。去年11月,以美元計的中國股市市值才剛剛 超過日 本股 市。如今,兩者之間的差距已達到5萬億 美 元。在12個月的時間里,中 國 股市市值增加了6.7萬億美元,這一增加值 超過了除美 國外的任一 國 家股 市的總市 值。僅在2015年,中 國股 市市 值(以美 元 計)就增加了102.4%,增幅遙遙領先於其他任何一國的股 市。
⑧ 查詢我國2008年到2019年的GDP與對應的股票總市值
2019年中國的GDP總額為99萬億元,A股的股票市值佔GDP的60%以上,美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66%,日本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20%,德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06%,法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09%。
通過對股票市場上證指數(SHANGZH)、國內生產總值(GDP)之間關系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股票市場與我國的經濟增長目標(GDP)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也不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這說明從長期來看,我國的股票市場還沒有完全反映國民經濟增長「晴雨表」的功能。這也能從我國這幾年的股市走勢中看出,2001年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每年都保持在7%以上的增長水平,但股市卻連年下跌。由此也可以驗證上述模型結果的正確性。
第二,貨幣政策過多地顧及股票市場不僅會喪
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且會影響正常市場秩序的建立。無論是在美國、日本,還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貨幣當局(或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越來越受到股票市場的影響,尤其是在低通貨膨脹期間。但無論如何,中央銀行絕不能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決策的參照指標,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作用應是中性的。
第三,目前我國股票市場還處於幼稚期———無論從市場的交易品種、組織機構、投資結構,還是從市場規范化程度、市場監管水平來看,我國股票市場距離成熟的市場還有較大的差距。今後,我國股票市場應該在規范中發展,重點應放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要注意防止和消除股市泡沫,弱化股票市場的融資或「圈錢」職能,強化股票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促進企業改制和加強企業監控功能。此外,要盡快推出創業板市場,完善三板市場,恢復櫃台交易市場,健全市場推出機制,逐步解決國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以股票指數期貨為突破口積極發展金融期貨市場。
⑨ 1991年到1996年各年中國股票總市值是多少
這是1991年至1996年的中國股票總市值,來源於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統計年鑒,單位是億元
年份 深市 滬市 合計
1991 79.76 29.43 138.62
1992 489.75 558.40 1606.55
1993 1335.32 2206.20 5747.72
1994 1090.49 2600.13 6290.75
1995 948.62 2525.66 5999.94
1996 4364.57 5477.81 15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