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市的「綠鞋機制」是什麼意思
"綠鞋機制"是由美國綠鞋公司(Green Shoe)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是 指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可以按同一發行價格向投資者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內,如果股票跌破發行價,主承銷商從二級交易市場買入股票,再按發行價賣給發行人,如果二級市價格高於發行價,則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並收取超額發售的費用。
「綠鞋機制」也叫綠鞋期權(Green Shoe Option or Over-Allotment Option), 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後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時採用過「綠鞋機制」發行。
一、綠鞋機制的功能:
承銷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這一功能的作用體現在:如果發行人股票上市之後的價格低於發行價,主承銷商用事先超額發售股票獲得的資金(事先認購超額發售投資者的資金),按不高於發行價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買入,然後分配給提出超額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如果發行人股票上市後的價格高於發行價,主承銷商就要求發行人增發15%的股票,分配給事先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增發新股資金歸發行人所有,增發部分計入本次發行股數量的一部分。顯然,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因此,今後對於可用綠鞋機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內,其快速上漲或下跌的現象將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價格波動會有所收斂。
二、現行市況下實施綠鞋機制存在的缺陷與弊端:
綠鞋機制並不是十全十美,在對我國股市具有的積極作用下,它具有二重性質,它的運作存在著缺陷與弊端。
1、誘導上市公司產生「投資飢渴症」,助長惡性圈錢之風。
2、弱化了主承銷商的風險意識,不利於其經營管理的改善。
3、造成市場的不平等競爭,滋生投機和腐敗。
4、市場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自律能力與市場公信力將經受嚴峻考驗。
② 新股破發意味著什麼綠鞋機制通俗解釋
上市首日觸及漲停,次日一字跌停,已經連續兩日一字跌停,總市值較上市當天收盤蒸發1000億元。前兩天頭腦發熱殺進去中國電信的股民想必已經崩潰了,中國電信一字跌停,機構提前出逃億,散戶追高被套,大罵這才是電信詐騙。由於跌停,中國電信沖上了微博熱搜。中國電信跌停的原因是什麼?
可以說股價跌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估值過高,就中國電信短期的走勢而言,明顯是被投機資金炒壞了。港股的股價是港元/股,A股發行價較港股溢價太高,中國電信元的發行價格本身就不便宜,首日漲幅推高到了如此高的漲幅,勢必引發上市首日進場的投資者在次日瘋狂拋售持股,於是就有了一字跌停的走勢。
破發意味著什麼?
經過周一和周二的連續跌停,周三中國電信跌停的可能性應該是不大了,如果周三繼續跌停,股價將會低於發行價,將會觸發中國電信的綠鞋機制。
8月24日,也就是今天上午,中國電信回應稱:公司對於股價非常關注,經營也沒有任何問題。有「綠鞋機制」,如果股價跌破發行價,公司就會採取行動。
什麼是綠鞋機制呢?
綠鞋機制也叫綠鞋期權,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後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
建議投資者在投資股票的時候還是要盡可能地進行理性價值投資,中國電信在國內運營商中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後期仍有一定的調整空間。投資者如果看好中國電信的話,建議去港股市場買入更便宜的港股中國電信,畢竟在A股買入100股中國電信股票的錢,在港股能買入200股。
如果沒有港股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可以報名參加課堂的專業港股投資課程。
③ 中國電信股票綠鞋機制結束破發,投資人該如何投資
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第一次將綠鞋機制引入A股市場並大獲全勝,使得人們對該制度在發揮穩定股價的作用方面寄予了厚望。回顧市場走勢不難看出,在“綠鞋機制”30天的保護期內:在IPO上市的前幾個交易日基本上股價表現不強;工商銀行等均未出現破發情況,“綠鞋機制”起到了一定的護盤效應;30天的保護期過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跌破發行價,工商銀行隨後16個交易日股價大漲超56%,光大銀行隨後15個交易日股價漲幅達39.88%。
④ 為什麼叫綠鞋機制綠鞋機制的原理及功能
那麼為什麼叫綠鞋機制?綠鞋機制的原理及功能是什麼呢?一、為什麼叫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及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以為該機制最早是被美國波士頓一家綠鞋製造公司所採用,所以得名綠鞋機制。
二、綠鞋機制的原理及功能
新股發行的參與者一般包括三個方面:股票發行方、股票主承銷商以及投資者。綠鞋機制就是一種屬於主承銷商期權,即承銷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當然也可選擇放棄行權,這取決於新股上市後的走勢。
股票上市後無非是上漲或破發兩種情況。若股價上漲,那麼承銷商可以行權,要求上市公司多發行15萬股給投資者,承銷商從中賺取更多手續費,上市公司也可以募集到更多資金。多發行的股票可以緩解供不應求的狀況,起到平抑股價的作用。
若上市後破發(發行價高於市場價),那麼承銷商會放棄行權,而是在二級市場以低於IPO的價格買入股票,再以以IPO的價格還給發行公司,從而賺取發行價與市場價之間的差額,這種人為的買單可以起到拉高股價的作用。
綠鞋機制的主要作用是穩定新股價格,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後股價大漲或大跌,給予參與一級市場申購的投資者更多信心。
以上關於綠鞋機制的原理及功能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⑤ 綠鞋機制股票能買嗎
綠鞋機制也稱超額配售選擇權,上市公司可以授予了聯席主承銷商不超過發行股份數量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能在新股上市後一定程度維護股價穩定,就是說使用綠鞋機制,可以讓股價低迷的時候不至於暴跌,能夠維持在一個底部徘徊。
所以說,綠鞋機制不僅可以穩定股價,而且可以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
但是綠鞋機制有效期只有30日,有效期一過,股價若還是下跌,就比較危險了。所以說,綠鞋機制穩定股價只能穩住一時,要防止新股破發關鍵是不宜高價發行。
總的來說,它可以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有助於調節融資規模和供求平衡,但其實它也不是絕對的利好,對於打新的投資者來說,只是讓我們的虧損減小,很難從中獲利。而且長期來看,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股票價格依舊會回歸到正常水平。
⑥ A股綠鞋機制是什麼
綠鞋機制也叫作超額配售權,是新股發行時可以選擇的一種額外的發售方式, 這次中國電信在A股上市就用到了綠鞋(超額配售權)。 在A股 歷史 中算上這次一共也就經歷過5次綠鞋,使用頻率不高。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綠鞋機制的原理。
1.可以額外發行15%的股份公司要在A股上市就會涉及發行新股,這個過程就好像是公司把新製造出來的股票賣給股民。股民們支付價款給公司,公司拿著籌集到的錢用於生產發展。股民們拿著從公司「買」來的股票再到二級市場上賣給其他股民,或者一直不賣吃分紅直到覺得股價的上漲幅度達到預期後再賣。
公司能夠賣給股民的新股是有數量限制的, 比如某家公司經過批准能夠籌集100億元資金,打算每股發行價定為10元,那麼就得發行10億股新股。 這是一般模式,如果採取了綠鞋機制則可以額外再發行15%的新股, 對於這家公司來說也就是1.5億股新股,一股10元意味著可以額外再籌資15億元。
2.額外發行的股份和資金並不是立馬交給股民和上市公司的普通的新股在公司上市第一天就給到了中簽股民,認購新股的錢也給到了上市公司。之後股民們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手裡的新股,而公司拿著錢擴大生產規模。
綠鞋(超額配售權)的那15%新股暫時不會給到中簽者,付出的價款也暫時不會交給公司,而是均暫時放在幫助公司完成新股上市發行的承銷券商那裡。 這樣一來,承銷券商手上暫時擁有15%的新股和一大筆認購款,什麼時候給到對方、到底給多少要根據之後的情況來定。
(1)股價沒有跌破發行價
如果公司的新股上市後一路猛漲,價格始終比發行價高的話,券商將選擇執行綠鞋機制,也就是讓手裡暫存的15%新股流入二級市場。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 可以額外募集到15%的資金·。以上面的例子為例,1.5億股綠鞋產生的新股會交給中簽者,公司額外融資到了15億元資金,加上原來的100億元總共拿到115億元的融資款(未扣除發行費用)。
對於中簽者來說: 公司股價始終保持在發行價以上,拿到中簽的新股後可以立馬在二級市場上賣掉,每一股賺到的收入=市場價-新股發行價。
對於承銷券商來說: 幫助公司額外發行了15%的新股可以拿到對應的傭金(傭金是按照發行股份籌集到的資金總額按比例計算的)。
(2)股價跌破了發行價
如果公司新股上市後在30日內跌破了發行價,則券商不再將額外發行的新股投入到二級市場(簡單理解為作廢),而是用暫存在其賬戶上的那15%新股對應的認購款到二級市場上買來股票交給中簽者。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 15%額外發行的新股作廢、拿不到額外發行募集到的15億元資金,總共募集了100億元。
對於中簽者來說: 雖然拿到了股票但市場價跌破了發行價,他們原來可是以發行價認購新股的,因此產生了虧損。每一股虧損金額=新股發行價-市場價。
對於承銷券商來說: 雖然沒有賺到額外發行新股的傭金,但賺到了差額收益。這是因為券商給那些由於綠鞋機制而中簽的股民的股票是從二級市場上以低於發行價的價格買來的,而賬戶上的暫存款是按照發行價收來的,兩者之間存在差價,也就是承銷券商賺到差額利潤。
上述兩種情況中,股價大漲的時候三方都很開心,不過在二級市場上高價買入股票的投資者不劃算了,因為一下子多出來15%的股票投入市場,供給多了股價極有可能會下跌。
股價跌破發行價時上市公司沒能拿到額外融資的15億元,不虧不賺;中簽者虧了;承銷商依然能賺錢。對於二級市場來說,券商大量買入股票會使得市場價上漲,說不定漲回了發行價。
從中可以看出綠鞋機制的目的實際上是調節二級市場股票的市價, 上市後30日內漲太多了就增加股票數量抑制股價進一步上漲、跌破發行價則用資金買入股票抬升價格。
說白了就是變著法子讓你掏錢買股票!
⑦ 什麼叫綠鞋機制綠鞋機制有什麼作用
「綠鞋機制」也叫綠鞋期權(Green Shoe Option or Over-Allotment Option), 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後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時採用過「綠鞋機制」發行。
來源
"綠鞋"由美國名為波士頓綠鞋製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的俗稱。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後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採用「綠鞋」可根據市場情況調節融資規模,使供求平衡。
作用
它的功能主要有:承銷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
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因此,今後對於可用綠鞋機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內,其快速上漲或下跌的現象將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價格波動會有所收斂。
原理
超額配售選擇權是指發行人在股票上市後一段時間內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按照慣例,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即主承銷商按不超過包銷數額115%的股份向投資者發售。
在本次增發包銷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內, 當股票股價上揚時,主承銷商即以發行價行使綠鞋期權,從發行人購得超額的15%股票以沖掉自己超額發售的空頭,並收取超額發售的費用。此時不必花高價去市場購買,只需發行人多發行相應數量的股份給包銷商即可。實際發行數量為原定的115%.
當股價下跌時,主承銷商將不行使該期權,而是從股票二級市場上購回超額發行的股票以支撐價格並對沖空頭(平倉),以賺取中間差價。此時實際發行數量與原定數量相等,即100%。由於此時市價低於發行價,主承銷商這樣做也不會受到損失。
⑧ 我國A股 哪些IPO 用到了「綠鞋機制」(也就是超額配售選擇權)
在中國IPO歷史上,2006年工商銀行IPO中曾設置過這項機制。但工行上市時由於當時市場較好,最終發行時並未啟動「綠鞋」。2010年農行IPO首次真正使用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又稱「綠鞋期權」,學名叫「超額配售選擇權」。最早由美國名為波士頓綠鞋製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是發行人賦予主承銷商的一種權利。獲此權利的主承銷商可以根據市場認購狀況,在股票上市後的一段時間內(一般為30天),相機要求發行人額外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通常數額不超過本次發行的15%),或者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也可兩者兼而有之。
綠鞋機制主要在股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後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
2006年9月19日起施行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中第48 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
(1) 概念界定
超額配售選擇權是指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
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即主承銷商按不超過包銷數額115%的股份向投資者發售;
在本次包銷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內,主承銷商有權根據市場情況,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購買發
行人股票,或者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
主承銷商在不用自有資金的情況下,通過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平衡市場對該只股票的供求,起到穩
定市價的作用;
超額配售選擇權這種發行方式只是對其他發行方式的一種補充,即可用於上市公司增發新股,也可用
於首次公開發行。
(2) 實施
發行人計劃實施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應當提請股東大會批准,因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而發行的新股,
計入作為本次發行的一部分;
發行人應當披露可能增發的股票部分所募集資金的用途,報股東大會批准;
主承銷商應當向證監會提供充分依據正比公司建立完整內部控制,遵循內部『防火牆』原則; 實施方案應當在招股意向書和招股說明書予以披露。
(3) 行權
主承銷商在決定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時,應當保證僅對參與本次發行申購且與本次發行無特殊利益關
系的機構投資者作出延期交付股份的安排;
行權期內,如果發行人股票市場交易價格低於發行價格,主承銷商用超額發售股票獲得的資金,按不
高於發行價的價格,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購買發行人的股票,分配給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 行權期內,如果發行人股票市場交易價格高於發行價格,主承銷商可以根據授權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
分配給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發行人獲得發行此部分新股所募集的資金;
超額配售選擇權的行使限額,即主承銷商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購買的發行人股票與要求發行人增發的
股票之和,應當不超過本次包銷數額的15%;
超額配售選擇權的行使,可以根據市場情況一次或分次進行。
⑨ 股票綠鞋機制什麼意思
綠鞋機制,起源於美國,算是一種輔助新股發行的機制,因美國波士頓綠鞋製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率先使用而得名。
1995年中國B股首次採用綠鞋機制。2001年9月中國證監會發布《超額配售選擇權試點意見》。
2006年超額配售選擇權納入《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承銷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
拓展資料:
? ? 運作原理:
? ? 工行2006年IPO時採用過「綠鞋機制」發行。隨後農行、郵儲等上市時均引入了該機制。以農行為例,在發行結構中有如下表述:
? ? 這段話有3個關鍵信息:1.發行初始規模和綠鞋全額行使後的發行規模,若初始發行規模為發行後總股本的10%,綠鞋全額行使的情況下實際發行規模可達發行後總股本的11.5%;2.超額配售權比例,根據監管要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可採用超額配售權,且超額部分不得超過本次初始發行規模的15%;3.超額配售權所有人——聯席主承銷商,即是否要使用超額配售權,是主承銷商說了算的。
? ? 1.如何實現15%的超額配售?
? ? 「綠鞋機制」分為兩種操作方式:第一種操作方式是在發行新股的時候,按照100%的發行規模發行,不超發15%的「綠鞋」部分。公司會與基石投資人簽署「延遲結算協議」(DeferredSettlementAgreement),也就是公司先拿基石投資者的錢,但是暫時先不給基石投資者股票。
? ? 第二種方式是在沒有基石投資者的情況下使用,就是在發行新股的時候,依然發行100%的發行規模,同時公司向大股東額外借相當於發行規模15%的股票,通過承銷商一並將115%的股票配售給機構投資者。
? ? 無論是何種發行方式,在該環節的結果均是發行人發行了初始規模的股票,承銷商拿到了115%的錢,然而第一種方式下投資者只拿到100%的股票而第二種方式下拿到了115%的股票。
未使用超額配售權的情況非常好理解,即承銷商按照100%的規模發行,不涉及15%超額的部分,與不帶綠鞋機制的發行無差。
? ? 行使了超額配售權的情況下,可根據綠鞋行使與否分為兩類情況。(1)綠鞋未行使,該種情況是指承銷商後續在二級市場買入與超額配售份額相當的股票,交付給基石投資者或者歸還大股東。一般在股價破發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該種情況,承銷商以低於IPO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而初始收到的資金是IPO的價格,因而承銷商會獲取一定的差價。(2)綠鞋行使。無論是全額行使還是部分行使,都是指承銷商在二級市場未買入股票或未買入與超額配售部分數量相當的股票,因而發行人需要增發相應份額以完成股份交付。該種情況下,發行人的最終發行數量會超過初始發行量,且一般在股價高於IPO價格時出現。
? ? 3.為什麼要引入「綠鞋機制」?
? ? 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在超額配售的情況下,如果股價破發,承銷商有動力去二級市場進行買進,賺取二級市場股價和IPO價格之間的價差,從而起到一定的「護盤」效果。
? ? 在「綠鞋機制」中,各個玩家會產生一個共贏的局面。首先,上市公司可以通過「綠鞋機制」穩定股價和後市表現。其次,穩市商可以通過差價進行套利;即便未「護盤」,觸發「綠鞋機制」和「超額配售」,同為承銷商的穩市商也可以賺取1.5%~3.5%的承銷費用和1%的經紀費用。
? ? 所有參與IPO的投資者,無論是基石,還是機構配售和散戶打新,都可以通過「綠鞋機制」享受更加穩定的後市表現和更加可觀的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