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映科技為什麼股價不漲
華映科技為股市漲跌平凡 ,最近也不穩定,不是光出現利好消息就能上漲的。
一、華映科技股東戶數增加2.92%
華映於2021年10月25日在深交所互動披露,截至2021年10月20日,公司股東人數為5.67萬人,較上期(2021年9月17日)增加1611人,增幅為2.92%。華映科技股東數量高於行業平均水平。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20日,電子行業上市公司股東平均人數為5.33萬人。其中,公司股東人數在1.5萬至3萬之間,佔比最高,佔28.66%。自2021年6月10日起,公司股東人數增加,區間增加1.68%。2021年6月10日至2021年10月20日,股價下跌15.87%。截至2021年10月20日,公司最新總股本為27.66億股,其中流通股本為27.63億股。每戶持有流通股數量由前期的5.02萬股減少至4.87萬股,每戶流通股市值為11.11萬元。
二、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
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800萬~ 1500萬元,由盈利轉為虧損。每股基本虧損0.0029元~0.0054元。去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為0.212元。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於2020年第三季度出售子公司華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報告期內無相關類似收入;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堅持「大面板、小模塊」戰略,提高產業協同性,增加產品附加值,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成本控制,單位成本下降,有效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毛利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並轉為正數。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450萬元至550萬元。
福建省工信部發布《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於印發2021年省級科技創新重點項目的通知》(閩龔欣科技〔2021〕476號),華映科技「中型嵌入式觸控面板模塊器件技術研究項目」通過審核篩選,成功入選工信部2021年度省級重點科技創新項目。
⑵ 什麼叫被動被動減持股票
被動減持股票是相對主動減持而言,比如指數基金中一個股票的比重有確定的比例,市場環境變化時候為了確保比例或者市值不變,會被動的減持。或者是配資購買購票的時候,在達到平倉線的時候也會被動的減持。
⑶ 被動減持股價怎麼走
你好,沒有絕對的可能。一般是利空。股價會下跌的多。因為減持分為主動減持和被動減持,被動減持指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被動下跌,會帶來較多的不利影響,例如資金鏈斷裂、投資出逃、信譽損失等等。
這個時候很多股民會對投股公司產生質疑,以至於產生一連串問題,所以很容易導致利空。但是有些上市公司公關能力強的話,也可以穩住股民,緩解股市危機。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⑷ 控股股東被動減持,股價還會漲嗎
在股市中,一旦上市公司出現減持,股價一般都會下跌。特別是被動減持,股民肯定會覺得是公司出了問題。但有時被動減持後股價反而大漲,這是又是什麼原因呢?
被動減持後股價為什麼大漲?
在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減持股票的話,對股票來說是利空消息。在短線上表現的不明顯,因此對於股價的影響並不大。特別是如果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比較好的話,那麼也是有可能股價上漲的。
當股票出現被動減持,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慌。可以先去觀察該上市公司的操作動向,將今後的動向搞清楚再決定是持有還是賣出。同時也可以去尋找其他的更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當上市公司被動減持發生之後,投資者要先研究減持份額,了解總市值以及流通市值的比例,從而計算出對於股價的影響有多大。
股東被動減持股價大漲的現象產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對於遭股東被動減持的公司,意味著利空出盡,宣洩了利劍懸空的拋壓力量。
2、成為主力資金通過大宗交易接盤股東拋售的便宜籌碼,但這反而表明公司股票籌碼再一次集中,利空變成利好。
3、在減持中,有的股東通過過橋交易,將股份低價轉讓給特定的接盤方,從而降低應繳的所得稅。如果將股份轉讓給親友可以保留這部分股份收益權,未來股價上漲時再從二級市場賣出,增值部分不用再繳所得稅。
4、上市公司股東將股份出讓給特定中介機構,從中介機構購回,實現洗股。洗股後限售股變為普通股,未來可以不受限制,可以根據二級市場上的情況擇機賣出。
⑸ 被動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被動減持是因為這一項減持不是出於股東的意願,而是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進行減持,並且是非本人操作,被動減持股票是相對主動減持而言,比如指數基金中一個股票的比重有確定的比例,市場環境變化時候為了確保比例或者市值不變,會被動的減持。或者是配資購買購票的時候,在達到平倉線的時候也會被動的減持。這種減持一般被認為是一種利空,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拋出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下跌。
但是,如果股東被動減持是來進行員工股票激勵、或者在上市公司在擴張發展時,需要大量地資金進行資本運作,控股股東利用股票減持來進行實業的投資,則有可能是一種利好消息。
當然,在股票減持時,下方存在較大的買入單,則股價受此影響並不會出現下跌的情況;個股在大股東減持階段,市場行情較好,或者出現一些重大利好消息,則會導致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地買入,從而推動股價上漲。
減持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方式:
1、集中競價減持
進行集中競價減持的,90天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1%,且需要提前15個工作日進行公告。公告行為無疑將帶來信號作用,15個工作日後券商的減持價格可能已經較低,同時能減持的份額也有限。
2、大宗交易減持
進行大宗交易減持的,90天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且受讓方6個月內不得轉讓,減持份額有限且難度較高。
3、協議轉讓
進行協議轉讓的,單個受讓方受讓比例不得低於總股本5%,且受讓方6個月內須遵守90天集中競價減持不超過總股本1%的規定,並履行公告義務。協議轉讓劃定了轉讓規模下限,對於執行股權質押協議而言難度很高。
⑹ 由於股價連續下跌,持股5%以上控股股東被動減持對股價的影響是什麼
對於股價連續下跌只是5%以上的控股股東,被動減持的話,他們對股價的影響會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會更加的下定。
⑺ 華映科技這股票怎麼樣能買進嗎
暫時不買了, 弱勢下跌過程中,可逢高賣出,暫不考慮買進。
中期:
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趨勢。
長期:
迄今為止,共5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0.18億股,占流通A股7.29%
⑻ 國資為什麼要控股華映科技
由於華映科技經營業績不佳,股票價格跌幅較大,且控制權歸屬仍存在不確定性。為維護華映科技的穩定發展,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國資企業)計劃對未轉讓的部分實施以股抵債等方式予以承接。
【拓展資料】
6月10日,華映科技發布關於豁免股東承諾的公告,宣布豁免股東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在受讓「渤海信託·華映光電集合資金信託」受益權時所做的承諾,即不進行以股抵債、將收益權轉讓給其他非關聯企業。公告顯示,因債務逾期,華映科技大股東華映百慕大質押公司的28,260萬股,占華映科技總股本的10.22%,被法院裁定拍賣,但是多次流拍。
在此期間,福建電子信息集團積極與其他非關聯國有企業接觸協商,但由於華映科技經營業績不佳,股票價格跌幅較大,且控制權歸屬仍存在不確定性,協商中的非關聯國有企業對華映科技未來的經營情況難以預測,也遲遲未能決定予以受讓。為維護華映科技的穩定發展,福建電子信息集團計劃對未轉讓的部分實施以股抵債等方式予以承接,並表示將努力改善華映科技的經營業績,提升管理能力。根據公告,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將對近日流拍的15,300萬股,占華映科技總股本的5.53%,向渤海信託發出接受以股抵債的指令;對於仍處在拍賣中的12,960萬股,占華映科技總股本的4.69%,待最終流拍後(變賣期至7月23日止),向渤海信託發出接受以股抵債的指令。
據高工新型顯示了解,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及其相關方合計持有華映科技413,233,534股,持股比例14.94%。若成功通過司法劃轉5.53%股權,福建電子信息集團持股比例將提升至20.47%,而華映百慕大持股比例將下滑至19.32%。
在此基礎上,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後續如果能順利通過司法劃轉4.69%股權,持股比例將提升至25.16%,華映百慕大持股比例將下滑至14.63%,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將成為華映科技實際控制人。即使4.69%的股權拍賣成交或受益權被有意向的非關聯國有企業進行受讓,華映百慕大持股比例也將下滑至14.63%,屆時福建電子信息集團亦有可能成為華映科技實際控制人。
⑼ 被動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一般來說被動減持是利空消息,因為被動減持後,大量的資金會流出股市,這樣一來上市公司的股價就會下跌。而且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會讓其他的投資者跟風出逃,這樣可能還會引起股價暴跌,因此被動減持大部分時候都是利空消息。
如果上市公司運營情況良好,股東是因為自身的原因減持,那麼引起短期的股價回落後,股價還會上漲,這時候就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減持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方式:
1、集中競價減持
進行集中競價減持的,90天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1%,且需要提前15個工作日進行公告。公告行為無疑將帶來信號作用,15個工作日後券商的減持價格可能已經較低,同時能減持的份額也有限。
2、大宗交易減持
進行大宗交易減持的,90天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且受讓方6個月內不得轉讓,減持份額有限且難度較高。
3、協議轉讓
進行協議轉讓的,單個受讓方受讓比例不得低於總股本5%,且受讓方6個月內須遵守90天集中競價減持不超過總股本1%的規定,並履行公告義務。協議轉讓劃定了轉讓規模下限,對於執行股權質押協議而言難度很高。
⑽ 股票被減持意味著什麼
被動減持就是減持股票不是自己操作,是指某股票大股東在該股票價格高位時質押了所持股票,然後該股票一路下跌,到了質押平倉線不得不平倉賣出股票了,也就是股市中的所謂「被動減持」。由此看來,大股東被動減持通常意味著大股東資金可能出現資金周轉不了等問題,這樣對上市公司股價常產生負面影響,後期股價下跌概率比較大。但是,由於被動減持的原因以及後期效果不同,有時候大股東被動減持股票,也會引起股票價格上漲。
【拓展資料】
被動減持,對股價影響總體偏空。大股東減持對投資者信心是打擊,需求降低,供給更大於需求,股票價格也就會更大幅度的下跌。在此情況之下,減持還是因為質押等原因出現的被動性減持,對股價的壓力就會比較大。所以,每當出現大股東減持的消息,不僅個股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挫,如果減持比較集中,還會對整個股市產生沖擊和影響。從這方面來說,大股東被動減持股票往往意味著股價下跌。
但在有些時候,大股東被動減持股票,也會引發股價上漲。其中的邏輯往往包括,市場情緒上的利空出盡,有時反而成為主力資金通過大宗交易接盤股東拋售的便宜籌碼。而在減持中,有的股東以過橋交易,將股份低價轉讓給特定的接盤方,從而降低應繳的所得稅。大股東減持股票,也可以通過中介機構購回運作,洗股後將限售股變為普通股,往後甚至可以不受限制擇機賣出。
大股東被動減持股票,分為很多情況,對股價的影響也要根據不同情況而定。比如說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重要股票持有人以及公司高管進行純粹的套現行為,這種情況短期可能影響價格波動,但是長期來看,其影響效果並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