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中國歷史第一隻股票
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期權6 2025-02-12 03:54:32
股票交易刷單 2025-02-12 03:28:11
典型股票代碼 2025-02-12 02:26:09

中國歷史第一隻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21 05:48:50

『壹』 中國最早的股票是什麼時間發行的

1920年7月1日。

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採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標的分為有價證券、棉花等7類。這就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股票。

中國股票發行經歷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間還隔有汪偽政府),新中國人民政府。使用購買股票的幣種有銀兩、銀元、法幣、中儲券、關金券、金元券、人民幣。

如今,收藏界把這百餘年發行的股票進行分組:分為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新時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認購證。

2014-12-05訊:兩市巨幅震盪,上證指數收報2937.65點,上漲38.19點,漲幅1.32%;深成指收報10067.28點,上漲37.45點,漲幅0.37%;中小板指數收報5697.71點。

下跌115.38點,跌幅1.98%;創業板指數收報1581.91點,下跌39.94點,跌幅2.46%。兩市合計成交10740億,與上一個交易日放大二成多。

(1)中國歷史第一隻股票擴展閱讀:

現場開戶流程:

辦理上海、深圳證券賬戶卡

投資者可以通過所在地的證券營業部或證券登記機構辦理,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及復印件,委託他人代辦的,還需提供代辦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證券營業部開戶

(1)所需證件:投資者提供個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深、滬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

(2)填寫開戶資料並與證券營業部簽訂《證券買賣委託合同》(或《證券委託交易協議書》),同時簽訂有關滬市的《指定交易協議書》;

(3)證券營業部為投資者開設資金賬戶;

(4)需開通證券營業部銀證轉賬業務功能的投資者,注意查閱證券營業部有關此類業務功能的使用說明。

銀證通開戶

(1)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持本人有效身份證、銀行同名儲蓄存摺(如無,可當場開立)及深滬股東代碼卡到已開通「銀證通」業務的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

(2)填寫表格:填寫《證券委託交易協議書》和《銀券委託協議書》;

(3)設置密碼:表格經過校驗無誤後,當場輸入交易密碼,並領取協議書客戶聯,即可查詢和委託交易。

『貳』 中國股市是哪一年開始的

中國股市是1989年開始試行的。

中國股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

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2)中國歷史第一隻股票擴展閱讀:

股市交易規則:

T+1交割,T+1交收:交易雙方在交易次日完成與交易有關的證券、款項收付,即買方收到證券、賣方收到款項。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對A股均實行T+1交收。

漲跌幅限制: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下波動的幅度。

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漲跌幅限制為5%)

『叄』 我國發行的第一支股票叫什麼名

新中國發行的第一隻股票要在上海股市裡去找,1984年11月14日,經有關部門批准,上海飛樂音響股票誕生,這是改革開放以後國內發行的第一隻股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肆』 股票最早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由此而產生的資本短缺,資本不足便成為制約著資本主義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並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後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人。

與此同時,在清朝洋務運動的推動下也出現了中國人自己開辦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股票。1872年李鴻章、盛宣懷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發行了股票。1882年上海初步形成了證券市場,華商組織了上海「平準股票公司」,外商組織了「股票掮客公會」,這是中國出現的最早的專門從事股股票交易的機構。1891年洋商開辦上海股份公所。1902年清政府建立了上海眾業公所。1908年發生了我國歷史上股票交易的第一次嚴重的投機倒把事件。

1914年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證券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規。當時的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設在上海二馬路一帶(今九江路)。最初有會員12家,後增至15家,會員繳納12兩白銀作為公會資本,每月還要交會費2兩。交易品種包括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及外匯等等。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交易時間為上午9——11時,手續費按1%—5%收取。這標志著中國人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現代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1921年秋,風雲突變,當時上海先後興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發行股票成立了信託公司,因股票價格大幅下跌而倒閉,引起了連鎖反應,上海有近百家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只剩下包括上海貨商交易所在內的十幾家。天津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價暴跌、交易所倒閉之風的影響,於1922年停止了營業。後來人們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的倒閉風潮稱為信交風潮,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6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為了穩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軍管會接收和清理了原國民黨時期的證券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天津證券交易所,該所於1949年6月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

『伍』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股票,為何被指「搜刮民間財富」

我是「非本色」,這個問題算是問對了。

1894年(光緒二十年)8月1日,中日兩國宣戰,甲午戰爭爆發,但是清政府有限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撐起龐大的戰爭開支。為了籌集甲午戰費,清政府實施「息借商款」,開始了我國首次國內公債發行。

在此之前,清政府的籌款方式一般為借外債,另外就是國內籌款--捐輸。據《那桐日記》載:(1894年)8月17日,戶部司官奉堂官命令,集合京城諸多票號、銀號26家借款。到了26日,戶部候補主事裕紱呈遞一項條陳,重點之一就是籌款,條陳稱:「自海上軍興,海口又皆封禁,不獲已為權宜之計,借款英商,此策之下又下焉者也。蓋一借洋款,則海外皆知,與其謀及外洋,不若籌之內地。(戚其章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作為戶部司官的裕紱,非常清楚清政府解決財政的手段:在急需用款時,常向洋商特別是英商借款。而《翁同龢日記》載:(1894年8月)30日,戶部尚書翁同龢致信司官那桐,稱「商款不宜撥歸內府,恐為言者所摭」。

據此推測,戰爭導致戶部無法劃給內務府相應的款項,不過,翁同龢不建議向外國借款,只有籌借內商款,並由內務府籌款。


昭信股票實物圖

從償還情況來看,「息借商款」的信用度還是較高的;而「昭信股票」基本沒有按照部定章程認真償還,一部分作為報效,據民國《安縣志》載:「自王公以下京外文武大小各有情願報效,不願領本息者,准其具呈繳票,按給獎敘」,有的地方「所收之款究置何處,今無檔案可查」根本不想還;還有的地方以增廣學額的辦法抵償,據《平度縣志》載:「以股票易實銀歸為辦學之款」。

無法「善終」的發債行為,嚴重透支著清政府的公信力,梁啟超認為「政府財政上之信用孚於其民」,可見,大清王朝已經走向暮年。

寫了這么多,飄過的也給個苦力贊唄。

『陸』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股票上市後為什麼沒人要

1872年發行的「輪船招商公局」股票

上圖就是「中國第一股」的票樣,只看上面的文字代表的意味,足有亮瞎時下股民雙眼的效果。

大清朝廷「札飭商辦」,用今天的話講是「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造試點」;直隸總督李鴻章出手「奏准設局」,則「李鴻章概念股」,比「黃光裕概念」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輪船運漕」,每年幾十萬兩白銀旱澇保收,絕對的「高科技政府項目」,比起掛風帆的沙船運漕,妥妥的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加混改」題材集於一身,又是國內獨家「特許經營」輪船(當時的高科技)運輸企業,剛一出生就捧上了金飯碗,更何況1000兩一股的股票,先交500兩就能拿走,無論盈虧,股東每年都有1分的官利,也就是年固定股息10%。

這樣的個股,上市之後,是不是得連續10個漲停板才靠譜?

不幸的是,輪船招商局初創之時,招股極其困難,按照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的說法是「招股年余,無人過問。」

在此之前,李鴻章對於自己這套「官商合辦」的手段頗為自得,於1872年12月23日《試辦輪船招商局折》中述及:

「迭據稟稱:會集素習商業殷富正派之道員胡光墉、李振玉等公同籌商,意見相同,各幫商人紛紛入股,現已購集堅捷輪船三隻。」

可見李鴻章對於胡雪岩(胡光墉)主動當「肥羊」給予了厚望,起碼做個千金馬骨,引領商人入股也是正辦。不想事到臨頭胡雪岩以「畏洋商嫉忌,不肯入局」,搞得李鴻章只好從天津練餉錢中撥出20萬串(編者註:還記得盛宣懷的煤礦本錢吧?),不足部分,讓總辦朱其昂(註:沙船商人)自掏腰包墊付,經營更是舉步維艱。

原因何在?

以胡雪岩為首的買辦、錢商,按照今天的說法是「銀行家」,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李中堂要和你合作「高新技術產業」,說好聽是生意,說不好聽了就是命令,真進了董事會,反倒要跪著聽招呼,何苦來哉?

至於說暴利誘惑就更是談不上了,10%的年收益率,在李中堂看起來是不少了,畢竟當時廣大農村的土地利潤率只有4%左右,但在胡雪岩、李振玉、南潯四象八牛之類的大商人眼裡,根本就不夠看。

當時僅僅內地貿易的利潤率即可達20%,國際貿易的利潤率更多達40%,沿海商人平均利潤率也能到30%左右。(郝延平[美]:《中國近代商業革命》)

在正常貿易之外,還有白銀銅錢兌換的投機、銀兩與銀元的投機、票據的投機等等伴生的機遇,胡雪岩、李振玉都是錢商出身,可謂此道的行家裡手,操盤利潤還要翻番。

因此,不僅胡雪岩等人不玩,江浙買辦圈子也少人問津「輪船招商公局」這個「大型壟斷國企」,原因很簡單,沒人願意自掏腰包給李鴻章製造一個「愛國大玩具」,同樣的「玩具」,在前幾章里就提到過,盛宣懷的湖北煤礦、鐵礦,終究只是個騙財政撥款的故事罷了。

李鴻章是一個合格的官僚,此路不通換條路,「官商合辦」不可取,「官督商辦」行不行?江浙商人不熱心,廣東買辦行不行?

1873年5月,掛牌開張半年的「輪船招商公局」又換了牌子,改名「輪船招商總局」,企業改為「商辦」,規定商股自負盈虧,官方只起監督之責,前期付出了巨大成本卻辦不成事兒的總辦朱其昂退居會辦,李中堂嫻熟地完成了一次「卸磨殺驢」。

接任總辦的是廣東香山商人唐廷樞,他的身後跟著兩位名人——香山人鄭觀應、香山人徐潤,香山買辦小圈子基本掌握了輪船招商總局,此後十餘年間,局面完全翻轉。

1875年,在英國太古、怡和輪船公司,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等外商聯手壓運價的惡劣形勢下,輪船招商局盈利15萬余兩;1876年,盈利34萬余兩;1877年,輪船招商局斥資200多萬兩白銀買下旗昌輪船公司,仍盈利45萬余兩;1879年,運價回歸正常,盈利翻倍,直超76萬兩。

公司治理水平飛躍,盈利能力節節攀升,1874年輪船招商局又開始發放10%的高額股息,利好消息不斷,股價卻仍然不溫不火。1876年,已經改小面額到100兩1股的招商局股價仍在40-50兩徘徊。

奇怪嗎?根本不需要喊冤,因為當時外資企業的股票也沒幾個人看得上,簡言之,市場沒培育起來。

『柒』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發行、第一支上市、第一支被帶ST帽子的股票分別是誰

摘要 尊敬的先生/女士[愉快],您好,我是金融領域專家王銀萍老師,網路認證金牌答主,國家一級金融分析師。有八年的工作經驗,接下來很高興為您服務,需要一些時間整理答案,請您稍等片刻,會整理好答案給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愉快][愉快][愉快],因客戶較多,如有追問,將依次解答,望您諒解。

『捌』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什麼股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位於武夷路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經營成套設備並承包賓館、影劇院、體育館等音響設施的設計、安裝工程,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

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

(8)中國歷史第一隻股票擴展閱讀:

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擁有「亞」牌、「Sylvania」兩大百年品牌,國內擁有一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和一個全球產品檢測中心以及九大研發生產基地,分別是上海亞明、北京申安、江蘇亞明、四川亞明、山東亞明、湖北申安亞明、江西申安亞明、河南亞明、遼寧申安亞明。

上海亞明燈泡廠有限公司創建於1923年,是中國第一家民族照明企業,也是中國第一隻燈泡的製造者。「亞」字品牌更是近一個世紀家喻戶曉的著名民族品牌。

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壯大,公司業已成為集研發、製造、營銷和工程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照明企業,形成了光源、電器、燈具、零部件產品系列,並以技術雄厚、規格齊全、質量上乘、服務優質而享譽海內外市場。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新中國第一支股票誕生記

參考資料來源:飛樂音響-公司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飛樂音響-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

『玖』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什麼名字和什麼時候發行的

1984年發行中國第一支股票飛樂音響
「老八股」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直接產物。1984年11月「飛樂音響」公開發行股票50萬元,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隻股票,猶如建立新中國證券市場的一支嚆矢。次年,「延中實業」和「愛使電子」分別發行股票500萬元和40萬元; 1987 年,「真空電子」和「飛樂股份」分別發行1000萬元和210萬元; 「豫園商場」於 1988年發行129.1萬元,「申華實業」(當時名申華電工聯合公司)發行46 萬元。 1992年2月,「真空電子」又發行首隻B股。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時,上述八家公司成為上交所首批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因而獲得了「老八股」的雅號。面對投資者旺盛的投資熱情,有限的幾只股票供不應求,「老八股」著實熱鬧了一番,成為第一批老股中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