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目前的股市情況怎樣
一、要學會找到根源
中國的A股分為兩種,一種叫資金市,一種叫政策市。國家出什麼政策,對應的板塊和概念就會隨之大漲,這叫「政策市」;市場主力資金運作哪個板塊個股,哪個板塊個股大漲,這就是「資金市」。
只要懂得跟隨這兩個原則,炒股就能賺到錢。其實就是知道國家政策,在這個信息時代,只要隨便翻一翻市場評論,當前政策扶持什麼板塊、市場熱點在哪些題材、正在熱炒的是哪些概念,就能一目瞭然了。
沒有無緣無故的漲,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跌,很多朋友買股票都是看這個股的走勢如何,但是走勢僅僅是一種外在的體現,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他為什麼漲,為什麼跌。
二、要學會長遠分析
所謂長遠分析,其實就是了解國家政策的發展方向,例如前段時間的可燃冰,例如現在的新能源行業,都是未來必定發展的。可能這樣說你們很難理解,舉幾個例子:當我看見霞客環保漲停板,立即就想到是國家治理霧霾的消息刺激,看見招商證券漲停板,馬上明白是暫停IPO帶來的利好,後來國家設立「上海自貿區」我馬上知道這是國家戰略,行情力度絕對可以期待,我向朋友們推薦了上海物貿,浦東金橋,後來都收獲滿滿的漲停板,當國家設立「東海識別區」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告訴朋友,密切關注航天長峰,中國衛星等幾只軍工股票,後來都漲停了。看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我能賺錢,是因為我能及時抓住新聞,並且有較高的敏感度,這都是因為我長時間的了解和研究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但是也有朋友問我,雖然我抓股抓的准,但是怎麼可能准確率這么高呢?
三、要適當藉助工具
沒錯,我又不是國家領導人班子,我怎麼可能每次跟風口都准。所以我藉助了操盤軟體工具,軟體有強大而復雜的數據分析,比人分析的要精準,而且現在的軟體帶有「一鍵看漲停」「買賣提示」等功能。有時候新手不會分析,不會找漲勢旺盛的股,那用軟體看提示就可以。那稍微有點經驗的朋友,藉助軟體就更精準了!那麼我也會經常和朋友分享使用軟體的方法。
四、炒股要多看多學
多看報紙新聞!多看報紙新聞!多看報紙新聞!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多關注報紙和新聞是最直接的辦法,因為國家的一舉一動、新出台的政策,都會在新聞里,你只要多看,多觀察,以後慢慢就擁有敏感度了。有的朋友說,工作很忙,沒時間看怎麼辦?這一點,我相信認識我的老朋友都知道,只要關注我的朋友圈,基本上就不用看報紙新聞了,我每天都會分享一些漲勢旺盛的股票以及國家的政策趨勢分析,如果你是比較懶的,那每天看我的朋友圈就行了,不要說你連這點時間都沒有,如果這樣你都不願意付出時間,那我只能說,你不適合賺錢。
『貳』 股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創階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相繼掛牌營業,股票集中交易市場正式宣布成立,中國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備了資源配置的功能。這一階段是中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項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資本市場大多處於自我演進發展狀態,資本市場體系初步搭建,整個市場規模較小,並以分隔的區域性試點為主,股票市場的發行和交易缺乏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缺乏統一規范和集中監管。同時,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在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試驗階段。
此時股市能否長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問題的困擾,姓資還是姓社,成為影響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話題。1992年1、2月間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視察時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1]此後,中國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股份製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並開始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1993年,股票發行試點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廣至全國,打開了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由此中國股市也於1996年5月迎來了大牛市行情。由於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機制和市場監控機制,高速發展的股市立即出現了許多問題,股市價格暴漲暴跌,投資者尚未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機之風盛行,黑市行為大量滋生等。打壓整頓股市也因此成為接下來的宏觀調控的內容之一。從證券監管的角度來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與地方、中央各部門共同參與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的過渡階段。股市的監管機制開始形成,監管體系初具雛形,並規定了漲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從憲法的層次上承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個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場的地位正式確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規范階段。
從1998年開始,中國開始正式啟用法律法規手段規范管理股票市場。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國集中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國務院確定中國證監會作為國務院直屬單位,成為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同時其職能得到了加強。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現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續到2001年。然而,太過火爆的股市已經嚴重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違規行為也不斷被暴露出來,銀廣夏、藍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發生就是當時股市混亂的縮影。同時股市的作用被定義為「國企解困」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量國企進入股市尋找資金,其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以1999年7月《證券法》的頒布實施為標志,中國股票市場步入了以「規范與發展」為主題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中國股票市場的制度建設也逐步走向成熟。經過幾年的法制建設,中國證券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證券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為補充,以部門規章為主體的系統的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轉軌階段。
隨著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建設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矛盾的轉移,對股票市場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它不僅是籌資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漲還能帶來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增長,有助於改善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等。股票市場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與發展全局的高度來考慮。中國股票市場被賦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層領導提出股票市場不僅要為國有經濟改革服務,而且要為國家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服務。但是,由於此階段股票市場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設不盡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國(主要是美國)的經驗,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特殊性認識不夠,使得中國股票市場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高層次、綜合性功能的發揮仍不理想,社會各界對中國股票市場功能發揮的現狀有頗多不滿。新一屆的中國證監會開始著手完善監管體制。然而在股權分置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前提下,國家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改革並沒有收到預期的結果。這一階段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價格甚至一度低於面值,股市不僅沒有達到資源優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連最基礎的籌資功能也無法實現。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閩發、「德隆系」等證券公司長期積累的問題和風險集中爆發,是中國股票市場運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應。200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九條」),表明了政府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決心,以促使資本市場的運行更加符合市場化規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階段。
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 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
總體而言,與上述的中國股票市場的階段性發展規律相適應,中國股票市場的功能也經歷了從國有企業改革試點,建立直接融資渠道、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的基礎性功能;到促進國有企業轉機建制(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搞活國有經濟服務;再到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高級、復合性功能的逐步演進歷程。然而,當前的中國資本市場還存在著大而不強,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投資者自律、系統風險控制以及財富的不合理分配等等一系列問題,在這「新興+轉軌」的特殊階段,都會長期伴隨中國股票市場存在。因此,從股票市場成長階段的基本特徵是發展、完善和規范市場這一角度看,當前的中國股票市場仍然還處於比較稚嫩的成長期。
『叄』 請問什麼是上證公司治理板塊
指的是為進一步深化上市公司治理監管工作,與上市公司治理專項活動相呼應,並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標的產品,中證指數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將致力於不斷改善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單獨納入公司治理板塊,並編制上證公司治理指數。
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是以上證公司治理板塊的股票作為樣本股編制而成的指數。推出公司治理指數的目的是鼓勵和促進上市公司進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
上證公司治理板塊運作機構
1、上證公司治理板塊由中證指數公司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板塊評選和指數編制過程中提供支持。
2、由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評級機構和專門研究機構等組成上證公司治理特別評議單位,對申報上市公司治理情況予以評議。
3、成立公司治理板塊評選專家咨詢委員會對評選方法、評選過程和評選結果進行審議。
(3)股票中國中治理啥情況了擴展閱讀
2007年10月9日,《上證公司治理板塊評選辦法》正式發布,並接受上市公司自願申報。截至2007年11月2日,上證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共收到255家公司的有效申報材料,並進行社會公示,進行公眾評議。最後,經過公司治理板塊專家咨詢委員會評議,確定了199家治理板塊樣本名單。
1、樣本選取辦法
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由上證公司治理板塊中的股票組成。
2、指數計算與修正
指數計算與修正,這和上證180指數的計算與修正相同。
3、定期調整
每年五到六月份,上證公司治理板塊進行重新評選,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根據重新評選結果於7月初對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進行調整。
4、臨時調整
當上證公司治理板塊股票有特殊事件發生,以致出現不符合公司治理板塊申報條件的,將盡快從公司治理板塊中予以剔除,上證公司治理指數同時進行相應調整。
『肆』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現狀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特徵和存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種類繁多,持有不同種類股票的股東對公司治理結構有不同的影響。目前在深、滬兩市上市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中,既有A股也有B股,而A股中又包括國家法人股、社會法人股、職工股和社會公眾股,B股中則包含了外資法人股、外資股、境內社會法人股、境內個人股。因此存在著眾多與公司有直接或間接利益關系的主體。這些主體持有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所有者,就應有權參與公司治理以實現自身的投資目的,但不同利益主體各自的投資利益不盡相同,難免發生利益沖突,這就使得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由於涉及面的廣泛而變得更加復雜。
2.股權結構以國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為主,尤以國家股比重最大,股權結構不合理。大多數上市公司是由國有企業改制或由國家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投資新建而來,加之《證券法》中關於企業改制過程中其國有凈資產的折股比例不得低於65%的規定,使得新公司的股權結構中表現出國有股一股獨大。而國家關於國家股和法人股不允許上市流通的規定,更從制度上確保了國有股的絕對優勢地位。由此市場上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即持有流通股的廣大股東承擔著由公司的經營業績好壞引起股價波動的市場風險,卻很難作為股東行使到參與公司治理的權利,而持有國家股、法人股的股東獨攬公司大權卻不必承擔股票市場的風險。這顯然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
3.上市公司舉債比例小,債權結構不合理。上市公司的債務多來自借款和應付款,債權籌資的比重低。由前文所知,廣義上的公司治理結構包括股權結構、債權結構和董事會結構。債權人藉助債務協議同樣也可以對董事會實施一定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會最終反映在公司的經營活動中。在國外,由於債權籌資有成本低、債權人不能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決策和年終利潤分配等優點,深受廣大上市公司的歡迎。而在我國,情況卻缺恰恰相反,盡管《證券法》中對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條件要比申請配股的條件寬松得多,可申請發行債券的公司仍寥寥無幾。歸結其原因,國家股占絕對控股地位的現狀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上市公司即使給出了10配10這樣高的配股比率,流通股的比重仍然與國家股和法人股相差甚遠,加之流通股的股東多數是中小散戶投資者,持股分散,所以配股根本無法撼動國家的控股地位。我國股東似乎完全可以忍受上市公司多年不分派股利的行為使得股票籌資成本甚至小於債券籌資的同期成本,上市公司當然會青睞於前者。
4.董事會中內部董事占絕大多數,董事會結構不合理導致權力失衡。董事從股東中選舉產生,而持股數又代表著所持的選票數,因此控股股東通過推舉代表其利益的董事參加董事會的方式掌控著董事會。我國多數上市公司中國家股占控股地位,自然代表國家的董事在董事會中占優勢,而代表法人股、社會公眾股的董事雖然人數眾多處於票數上的劣勢,這就使得董事會的投票決策機制形同虛設,出現了公司治理上的「無效區」。董事會通過聘任符合自己利益的公司經理階層,達到層層控制公司的目的。目前我國多數國有企業的董事、經理還是由控股股東委派而來,其代表股東行使的權利過大,甚至出現了不少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情況,總經理取代了董事會的部分職權,將董事會架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評價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內部控制人」,使得公司治理中的
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完全喪失效力,這樣的公司治理結構不僅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也損害了大股東自身的利益。
『伍』 中國股市過度投機的原因及治理對策
1:初始資金不要超過5000;
2:初始資金不增加的情況下禁止加碼.
3:如果你會使用Excel的話就每日分析你的資產總額和指數的關系.
4:炒股票要有作戰計劃和作戰目標(目標股票和贏利金額).然後把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例如目標是獲利1000.可以分解為:100,200,300,500,700,1000.
5:每次達到目標位後獲利了結後要做戰斗總結,和下次作戰目標以及計劃.
6:每次獲利後小小的犒勞一下自己.適當的慰問一下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這樣心中的自豪是金錢買不到的.
7.如果是剛開始買股票建議買指數基金,他的手續費較低(千分之三,還不要印花稅)還有隻要判斷對趨勢就可以操作,省下你許多時間和工夫.
以上句句是金玉良言和多年的經驗總結,復制無罪,單請註明作者cdcd888,謝謝.
『陸』 中國目前經濟情況到底怎麼樣從目前股市來看怎麼這么不好
2011年全年GDP將在9%以上,並且呈現「前高後穩」的格局,年初由於信貸的集中釋放和政策保增長的基調沒有發生變化,出現高點,預計宏觀經濟增速在一季度環比增速達到高點逐步趨穩,之後隨著兩會召開調結構的力度增強經濟進入正常運行軌道。在拉動GDP增長的三大因素中,投資的增速會適度放緩,而凈出口給經濟導致的負面因素相比今年將大大緩解,同時消費的增長依然有可能會緩步攀升。 2011年的經濟形勢仍然被看好,而抗通脹仍是明年經濟的重頭戲 現在不是簡單的控制通脹預期,而是要應對通脹。應對通脹發改委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短期的供給等,這些都是給食品通脹有一個降溫的過程。 政策下一步如果通脹預期進一步提高的話,還是要緊縮,不存在政府容忍更高通脹這樣的說法。很多人認為政府工作會議制定的工作目標,代表了政府對通脹容忍程度有所提高。事實也證明,政府不但沒有不緊縮,而且有大幅緊縮,持續的時間也非常長。目前從偏高的水平,到明年下半年,逐漸控制到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這個過程裡面的平均價格通脹水平就傾向於比較高。也就是說不想定一個目標,或者達不到,或者如果達到了,效果反而不是很好。 對於經濟未來的走勢,明年整個態勢的預測,2011年是一個高增長,10%左右的真實GDP增長,但是通脹水平比較高,而通脹趨勢是往下走的。2012年的後年通脹局勢展望會更樂觀一點,完全是高增長,低通脹。總得來說,對未來的經濟形勢還是看好的。 2011年股指不會大漲,亦不會大跌。2011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積極穩健、審慎靈活。我國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同時,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從「穩健」二字中我們感覺到股市應有一定的機會。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讀懂政策,吃透政策,才能在股市中更好的布局。 【 大盤大幅走跌三次屢創新低,震盪築底否極泰來,即將進入超跌反彈階段, 隨時會見底回升,進入反彈;不必看得太空,警惕挖坑的誘空,可以越跌越買 】 前市來看,從其2010年7月2日的 2319 點,引發了兩個波次的反彈和回升,但在 3200 點下方的頸線位上行遇阻,大幅走跌,有了兩個多月的弱勢調整的走勢。預計未來的幾個交易日,還會延續小幅下探的弱勢整理好震盪築底,但是,時間長、幅度大的調整,已是進入調整的後半段,盤中的殺跌的動能即將會衰竭,是要警惕挖坑的誘空和誘空的挖坑的時候了。 再說,上一輪的反彈,是在 2573 點的位置開始啟動和引發的,上周五又有了一個新低 2667 點,目前上證指數已接近了這一點位。盤中的整理蓄勢,已是進入的最後一個過程,再有最後一跌,在構築了一個U字型底或者V字型底之後,大盤就有望出現重新走強的拐點,從此就能夠有望結束盤整的格局,重回升勢,開始大盤的震盪上行,反彈將隨時會一觸即發。 展望全年市場行情,由於央行在2011年初期還會有上調准備金率和加息的小幅空間,中國A股在上半年還會維持 2650 點到 3000 點的震盪的格局。又由於全球經濟有所溫和地向好,國際油價將會達到每桶 100 美元,鋼鐵將會面臨新的一輪上漲,再加上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僅僅是有些通脹壓力,中國股市在2011年,將會重回升勢地震盪上行,一舉突破 3200 點下方的頸線位,達到 3800 點的反彈高點。全年年內的走勢,僅僅是修復性的行情,因此,大盤難以出現更大大幅上漲的走勢。 再說,大盤即便還會有回調,但是下跌的幅度並不大。大盤如果要重回升勢,回到上升通道之中來,那麼,2573點的點位就不能夠跌破、被擊穿。可以認為,該點位應該是會有支撐力度的,再說,震盪築底中的大盤,前日已有了很大的跌幅,等於是「動力臂」在延長,「阻力臂」在縮短。大盤真正的反彈,將會在往下的幾天里,隨時將會要一觸即發的。 大盤在有了時間長、幅度大的弱勢調整的當下,本人奉勸各位投資者,不必再做低位區域的殺跌,開始可以越跌越買,適時擇股入場或者進行低位補倉,以迎來大盤的見底回升。但要注意盤中有些新股上市後的屢屢破發,有相當一部分的個股還是處在下降通道之中運行,只是上一輪行情發動前的低點的 2573 點的支撐,目前依然有效。因此建議,目前要看清市場的這一情形,即將會否極泰來的開始扭轉,不必再做延續的弱勢的思維才是 。(被訪問者:冰河古陸)
『柒』 中國股市的性質和中國股市運行狀況
中國股市的性質是什麼? .
政府幫助上市公司融資[圈錢].投資人得不到回報.只有賭股價差價.變為賭場.政府是參與這場游戲的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當股市大跌時.喊幾句口號.出幾個錢.股市應聲而漲;當股市高漲時.唱幾句利空.發幾只股票.大盤嘩啦啦而下;
中國股市的現狀從2005年上證指數900多點,上升至2007年9月的6100點,又下降到2008年6月的2700點指數看,從成交量一天達4000如何看待不健康的問題,需理性、客觀、公正地分析。從中國18年的股史看,可從兩大時期;股市中具有的特點;股市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股市中的積極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一).中國股市的兩大時期和影響中國股市的發展,許多專家、學者根據自己評估劃分了多個階段。很有道理,也很有說服力。我想從股改的前後階段來劃分二大時期中國股市改制二大時期的顯著區別是,解決了中國上市公司一股獨大、同股不同權;中國股市將進入全流通的時代。上市公司成為全流通的企業目前,股市的急劇波動,是在新的歷史階段出現的新問題。如大小非的巨量減持而引發的股市波動等,是在解決了舊的歷史問題後而迎來的新的現實問題為使股改成功的光環能在股改的第二階段,即全流通階段能以為續。必須對當前股市的有關方面進行客觀分析和評估,才能真正找到中國股市存在的問題(二).中國股市的特點中國股市在管理層的積極治理和股民的積極參與下,道路坎坷、經歷風霜。時有陰天,多有陽光。發展至今,趨勢向好。認真研究當今股市1.從時間上看,是年輕市中國股市發展僅有17年的歷史。從時間上看,比起先進或成熟的資本市場是非常年輕的。2.從操作上看,是投機市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都具有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的特徵;有投資和投機的特徵。而中國股市長期投資者少,短期投資者多3.從治理上看,是政策市從中國股市誕生之日起,股市的發展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其解決希望在於政府幹擾。至目前為止,股市的問題仍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出手解決4.從融資方面看,是圈錢市作為一個資本市場,其資本功能就是企業能在市場上進行融資,達到發展企業的目的。客觀地看,從建市起,國家央企的發展和解困5.從健康上看,是問題市中國股市發展至今,盡管政府和職能部門非常重視,非常關心和非常愛護;非常重視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特別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6.從管理上看,是部門市中國股市的主管部門是「證監會」。從近幾年股市的上下波動來看,能影響股市運行的部門有央行、財政部、稅務總局、國資委
『捌』 中國中期股票什麼情況
近期的平均成本為11.86元,股價與成本持平。多頭行情中,目前處於回落整理階段且下跌有加速趨勢。今日該股跌停,資金流入量較多,但換手率為1.066%,交易活躍度一般。該公司運營狀況尚可,暫時未獲得多數機構的顯著認同,後續可繼續關注。
相關資訊:
中國中期中止收購國際期貨
2019年5月6日晚間,中國中期發布公告披露,公司將迎重大資產重組,擬發行股份購買國際期貨70.02%股權,作價35.01億元。同時,公司計劃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募資不超過12億元。中國中期重組國際期貨連續劇迎來「第四季」。(中國中期先後在2008年、2012年、2014年三次對國際期貨發起收購,最終均以失敗告終)。
股價表現平淡 業績遭「滑鐵盧」
中國中期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下降76.72%,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6.70%,業績大幅下滑。
『玖』 關於關閉中國股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歷史,這樣記錄了這場鬧劇的始末:1999年5月19日,上證指數由1057點大漲至1109點,由此開始長達兩年的「人造牛市」,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達到牛市峰值2245點,2005年5月27日,上證指數跌穿「519」起點至1051點,至此,這個「人造牛市」以投資者的背棄和管理層的絕望而告終結。
由終點到起點,雖然極富戲劇性,但遠遠不是「519」鬧劇的全部。在這一場近乎「完美」的市場崩潰背後,一場時代的正劇已然安全地謝幕。這個正劇,才是中國股市六年來眼花繚亂的演出背後,最值得觀賞的部分。最近的一則新聞提示了這個正劇的本質。據《證券市場周刊》報道,從1998年到2002年被關閉之前的四年多時間中,南方證券的多名高管通過各種渠道向境外轉移資金達7.8億美元之巨。這些巨額資金悉數落入私人之手,已經無法追回。1998年到200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牛氣最盛的時候,而絕非巧合的是,南方證券也是這一時期中國證券市場中最為賣力也最為耀眼的主力之一。南方證券在「519」牛市中的所做所為,透露了「519」行情一個難以與外人道及的秘密:所謂「519」牛市,不過是一場財富轉移游戲的代名詞。它既不是出自對中國經濟長期看好的預期,也不是源於市場力量所製造出的那種投機性波動,而是完全扣合了中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直延續至今的一個時代主題:財富再分配。
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伊始直到90年代中期,是中國市場力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勃興而鼎盛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的草根市場階級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可供開拓的市場空間開始變得日益狹小,市場利潤也開始急劇攤薄。值此之際,通過體制提供的尋租空間開拓「政治利潤」,就成為一種極具誘惑力的選擇。這種「政治利潤」不僅意味著對增量財富的一種再分配,也同樣意味著對前20年改革所創造的存量財富進行一次總體的再分配。而中國新興的證券市場,為實現這種「政治利潤」提供了絕佳的舞台。這不僅是因為中國證券市場具有高度的壟斷性質因而可以控制財富分配的流向,也同樣是因為證券市場作為要素市場具有的特殊便利性,在這個市場中,巨額的財富轉移在轉瞬之間就可以完成。這樣,90年代後期的中國證券市場,實際上就變成了當時如火如荼的財富再分配運動的一個道具。這也是中國證券市場「519」行情的一個重要的歷史背景。中國股市的一個公認的顯著特徵是畸高的換手率,但在我看來,這反映的並不是中國人有多麼強的投機心理,而是反映了這樣一種更加隱秘的事實:轉型期的中國證券市場更多地已經淪為一個洗錢場所。交投越是頻密,洗錢就越是方便,就越是安全。基本上可以肯定,「519」牛市肇始於中國轉軌體制中長期積累起的一種財富再分配沖動。我願意指出,起始於90年代後期的這場財富再分配運動並沒有止步於中國證券市場的熊市,它其實也是推動中國今天房地產泡沫的一個重要動力。
理解中國證券市場90年代後期發展的另外一條線索,是中國的經濟增長。高速的經濟增長,一直是中國改革一個重要的合法性來源。沒有經濟增長,中國的改革幾乎一天也難以維系。改革越是深入,改革對經濟增長的這種依賴就越是加重。但在90年代中期之後,中國市場化進程所激發的自主經濟增長動力開始逐漸削弱,而1997年之後的亞洲金融危機更加劇了這種趨勢。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維持經濟增長於不墜,就必須傾全力調動要素資源以維持強制性的經濟增長。由於中國的國有銀行體系還未從90年代初期中國經濟過熱所造成的壞賬深淵中恢復元氣,為這種強制性經濟增長提供金融支持的重擔,就毫無選擇地落在了中國新興的證券市場肩上。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應該清楚地記得,就在1997年,金融監管當局還在拚命打壓證券市場,並將這個成績抬高到「預防了金融危機」的高度加以炫耀,但短短兩年之後,政府對證券市場的態度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個中原因正在於,有人開始意識到,強制性的經濟增長迫切需要中國證券市場提供慷慨的金融支持。於是,一場不加掩飾的陽謀被毫不猶豫地發動了。受到恭維和引誘的投資者像羊群一般魚貫而入。然而,一旦證券市場承擔了政策性的目標,證券市場的嚴重扭曲和資源錯配就是一個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也只是或遲或早的事情。不管這個目標是為國有企業解困,還是為社保基金籌資,抑或是更加名正言順的經濟增長。事實上,這種低級錯誤,中國的國有銀行系統早就不止一次地犯過。不幸的是,中國新興的證券市場又一次愚蠢地重蹈覆轍。從中國金融體系不斷重復同一錯誤所顯示的「固執」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一種壓迫性的體制力量在起作用。雖然近一年多來,政府在重建中國股市的過程中表現出了罕見的決心和勇氣,但在「國九條」之中,人們依然能夠看到資本市場承擔政策性功能的影子。如果說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承擔的是為國企解困、為拉動內需服務等政策性功能的話,那麼現在,中國資本市場可能正在承擔起為央企服務、為國有銀行解套的歷史性任務。這是「國九條」之中委婉傳達出的一種值得警惕的信號。
在中國證券市場中,一直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中國證券市場沒有能夠反映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但如果你真正洞悉了中國證券市場,你就會發現,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比中國證券市場更貼切地反映轉軌中國的基本面了。通過權力壟斷進行財富再分配,通過金融支持維持強制性的經濟增長,是90年代末期之後中國經濟領域兩個最重要的主題,或者說最具有壓倒性的時代任務,而90年代末期以來的中國證券市場所服從、所服務的,正是這樣一個基本面。我們當下目睹的這個證券市場,就是被90年代末期以來強制性的金融支持以及野蠻的財富再分配掏空之後的一個空殼。當大量的財富已經順利出局的時候,留給中國股市的惟一結局就只能是熊市。顯然,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們常說的那種狹隘的GDP基本面。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股市可以成為我們觀測中國轉軌動向的一個非常有用的領先指標。透過這個指標,我們的確觀測到了一些不祥之兆。
中國證券市場一直有「政策市」的綽號。這表達的是投資者對政府政策又愛又怕的心理。1996年12月16日的特約評論員文章,讓投資者怕之極,1999年6月15日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又讓投資者愛之極,這種歷史經驗構成了中國政策市的心理基礎,也以漫畫的形式凸現了政府政策在證券市場中一言九鼎的作用。不過,觀察近年來的中國證券市場,我們能夠看到一條清晰的政策效力遞減的曲線,及至「國九條」出台後的一年多的中國證券市場實踐中,政府政策更成為一種名副其實的反向指標。政府越是出台利好,投資者就越是害怕,生怕後面藏著某種更深的「陰謀」。這固然說明了中國投資者在逐漸成熟,但在另一面,它可能也昭示了一種更加嚴重的危機:政府在證券市場中的信用正在急速流失。
政府信用的流失,是中國證券市場多年熊市產生的一個極具破壞力的副產品。它與熊市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其破壞力,目前已經開始在中國股市中發酵。
統計表明,目前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已經降到14.6倍,如果考慮到30%左右的對價,市盈率將進一步降至11.5倍,這遠遠低於標普500的19倍,道瓊斯指數的市盈率為18倍,納斯達克指數的市盈率高達48倍,它甚至也遠遠低於被公認為市盈率水平極低的恆生指數的15倍。但就是在這種市盈率水平下,滬深股市仍然狂瀉不止。對這個現象,許多人表示迷惑不解。但如果我們從政府信用的角度看問題,困惑可能就會迎刃而解。在一個政策反復、流弊叢生的市場中,股票價格會出現「負」的信用溢價,換句話說,與信用較好的證券市場相比,具有同樣投資價值的股票在價格上會出現向下的修正,會低於那些信用較好的市場。道理非常簡單,人們不相信你的市盈率是真是假,必須提高保險系數。中國證券市場幾乎完全失去控制的下跌狀況表明,政府信用的流失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峻得多。這可能意味著,中國政府日後對中國證券市場的治理將更加艱難。信用不存,市場經濟就如無根之草,遑論資本市場這種完全靠信用維系的市場體系。
在轉軌國家,由於市場本身無法產生信用,只能依靠政府向市場注入信用,以推動市場化的迅速擴展。中國證券市場前十幾年的發展就是靠政府不斷注入信用而被推動的。政府注入信用以推動市場擴展,可以為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也很容易造成信用的嚴重透支和濫用。如果將政府信用看做一種公共產品的話,那麼,我們在中國證券市場顯然已經看到了一場典型的公共品的災難。在中國資本市場,這種災難正在迅速轉換為政府治理的災難,並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未來最為凶險的敵人之一。其實,今天這種災難我們多年之前就已經提前預告:「一輪煽人的牛市之後,毀滅的將不僅僅是虛擬的市值,而是實實在在的公共財富……資產的損失還可以計算,但政府信用的喪失卻很難挽回。正是在這里,政府為此輪牛市付出了最為昂貴的代價。」我一直將現在的行情叫做 「還債行情」,現在的熊市只是在還以前的債務。「519」在歷史上留下的黑洞有多大,熊市就會有多深。在其中,政府作為最大的債務人,處境將會異常艱難。從股市作為中國轉軌的先行指標的角度看,這種治理災難又何嘗不是對未來中國經濟前景的一種灰暗的預示?股市,可能是中國經濟最先敗露的一個秘密。
信用,作為現代市場體系須臾也不能離開的基礎設施,是證券市場得以存續及發展的根本,如果監管部門繼續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治理上採取機會主義式的相機決策,那麼,我就要坦率地說,中國股市的熊市可能還遠遠沒有到頭。所幸的是,在股權分置的試點中,我們已經看到了監管部門正在表現出某種戰略家的品格。這種跡象可能是中國監管部門決意在資本市場上重建信用的一個起點。重建中國股市,必須首先重建信用,而重建信用,必須首先從監管者本身做起。不如此,我們就無法切斷中國資本市場的漫漫「熊」途。
重建信用尤其是重建政府信用,只是重建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一步。它是一個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要想建立一個真正的現代資本市場,必須有一個健康的外部環境加以配合。在這方面,中國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絕大多數中國證券市場的研究者都喜歡帶著顯微鏡去尋找中國證券市場內部的制度缺陷,但實際上,扭曲中國證券市場最大的干擾因素來自外部。中國證券市場不是可以獨立於外部環境而單獨生存的系統,而是被外部環境所決定的。現在,不少人都開始明白,沒有一個健康的法治環境,我們是無法建立起一個真正的證券市場的。即便強行建立起來,也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一有風吹草動,便會轟然倒塌。我們不知道熊市何時可以終止,但我們知道這樣一個歷史事實:還沒有任何一個法治匱乏的國家建立過有效的資本市場。在此之前,我們還可能看到股市的上漲,甚至看到牛市,但這並不表明,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
吳敬璉:中國股市應當關閉
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日前做了一場關於大歷史環境下法制化建設與社會發展方面的報告,其把國內當前焦點的股權分置的方案問題放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來看待,最後指出,中國股市的歷程猶如18世紀的英國股市一樣,如果在沒有信託責任的社會環境下,不如關閉算了。
他說,紐約的股市是靠其嚴厲的監管,倫敦是靠的信託和良心的傳統。這些因素都是長期的發展,積累而完成的,是不可移植的。.當前的中國股市,兩者皆缺,在一個官商勾結,管理鬆懈,良心丟失的市場上,你怎麼可能指望股市的健康成長。中國當前的經濟表面上繁榮昌盛,社會天下太平,但其表面下隱藏了最動盪不安的基因。改革走到今天帶給我們社會的也許是嚴重的動盪與不安。其最後指出:中國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法制建設的進程,有嚴格的法律來約束無序的社會,***,***只是法制化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來源IP:
『拾』 中國中冶為什麼沒人治理典型的中國股市圈錢!
這種情況很多啊,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