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清輝:基本面仍是選股的重要思路 投資者要遠離績差股
61隻「2020級」新股業績預降 西域 旅遊 存「ST」風險
於2020年在A股上市的396隻新股中,有196股「劇透」了2020年全年的經營情況。據Wind統計,以預告凈利潤下限為統計口徑(以下統稱為「凈利潤」,均指預告凈利潤下限指標),196隻「2020級」新股中,有178股預計2020年凈利潤實現盈利。但從凈利潤增幅上看,有61股預計業績下降。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西域 旅遊 (300859)2020年業績預告觸發退市新規的相關規定,西域 旅遊 存被「ST」的風險。
18股2020年凈利潤預虧
經Wind數據統計,整體來看,196隻「2020級」新股中,有178股預計2020年實現的凈利潤處於盈利狀態。單從盈利數額來看,有109股預計2020年實現的凈利潤超億元,其中天合光能、石頭 科技 、聖湘生物、穩健醫療等8股預計實現的凈利潤超10億元。
相比之下,君實生物、神州細胞等18隻「2020級」新股則預計2020年凈利潤出現虧損,其中君實生物2020年預虧16.44億元,系目前預虧數額最高的「2020級」新股。
雖說大部分企業預計2020年凈利潤實現盈利,但在凈利潤增長幅度上差距較大。據Wind數據統計,從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來看,196隻「2020級」新股中,有134股預計凈利潤處於同比增長水平,增長幅度最大的是聖湘生物。數據顯示,聖湘生物預計2020年實現的凈利潤約為25.56億元,預告凈利潤增超63倍。仕佳光子、東方生物預告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倍。
另外,北京商報記者經Wind數據統計,196隻「2020級」新股中,還有61股預計2020年實現的凈利潤出現同比下降的情形,其中成都先導、東岳硅材、浩洋股份、派瑞股份等19股預計2020年的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超50%。
預計2020年凈利潤出現同比下降的61隻「2020級」新股中,有11股為預虧股。前述11股中,降幅最大的是優刻得。優刻得於2020年1月20日上市,該股預計2020年實現的凈利潤約為-3.6億元,預告凈利潤降幅為1798.87%。
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上市首年業績就「變臉」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不少企業業績下滑是受到疫情的沖擊。
西域 旅遊 面臨退市風險警示
上述預計2020年凈利潤虧損的18隻「2020級」新股中,西域 旅遊 面臨退市風險警示。
據西域 旅遊 披露的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0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為4900萬-5080萬元,對應實現的凈利潤為虧損4300萬-5500萬元。對於業績預虧的原因,西域 旅遊 表示,「2020年年初全國各地暴發了新冠疫情,對整個 旅遊 行業造成嚴重沖擊,上半年國內跨省組團游受限。新疆地區在 旅遊 旺季期間又突發疫情,景區關閉停業,影響尤為嚴重,直到9月初景區恢復開放,按照疫情防控嚴控要求,有序開放、控制遊客流量,且在10月下旬新疆喀什疏附縣亦發生局部疫情。綜上,由於受疫情多次反復疊加影響,導致公司業績虧損」。
據了解,西域 旅遊 於2020年8月6日上市,系創業板存量企業中最後一隻上市的新股。西域 旅遊 主營業務為 旅遊 資源的開發經營,通過對景區景點的開發,為遊客提供 旅遊 服務,公司經營區域有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天山天池景區和3A級五彩灣溫泉景區。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上市之前,西域 旅遊 的業績保持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7-2019年西域 旅遊 的凈利潤分別約為4509.23萬元、5098.96萬元、7355.04萬元。但自上市以來,尤其是疫情的沖擊下, 西域 旅遊 業績大「變臉」。
由於2020年預告業績觸發ST標准,西域 旅遊 很可能成為A股史上最快被「ST」的個股。
西域 旅遊 在公告談到,若公司2020年年度經審計後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12月修訂)》的規定,公司A股股票將在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針對公司目前業務水平恢復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致電西域 旅遊 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相關人士表示,「現在也不好說,一切還是以公告為准」。在談及疫情是否給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帶來實質性影響時,西域 旅遊 董秘辦公室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還是按照未來疫情的情況進行判斷,如果業務恢復的好,且達到相關指標就會撤銷「ST」。
埃夫特等9股股價「腰斬」
據Wind數據統計,自上市首日截至2月3日收盤,61隻「2020級」業績預降的個股中,有47股區間股價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具體來看,「2020級」新股中,上市首日至2月3日收盤,金富 科技 、耐普礦機、協和電子、東亞葯業等41股股價區間跌幅超10%,佔61隻業績預降股的比例約67.21%;同興環保、君實生物、寶明 科技 等25股股價跌幅超三成。
相比之下,時空 科技 、國安達、復旦張江等9股股價表現更不盡如人意,股價「腰斬」,埃夫特算是61股中的最「熊」股。據Wind數據顯示,上市首日至2月3日收盤,埃夫特股價累計下跌68.56%。
埃夫特於2020年7月15日在科創板上市,屬於智能製造裝備行業,主營業務為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機、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數據顯示,埃夫特預計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0.8億元至12.1億元,同比下降4.56%至14.81%;預計實現的歸屬凈利潤-1.9億元至-1.6億元,虧損同比增加274.86%到345.14%。
三生國健股價跌幅在埃夫特之後。數據顯示,上市首日至2月3日, 三生國健股價累計跌幅為65.8%。三生國健於2020年7月22日上市,主要從事抗體葯物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其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核心產品益賽普的銷售。上市之後,三生國健業績就大「變臉」,預計2020年業績巨虧逾1.9億元。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對於投資者來說,基本面仍是選股的重要思路,要遠離績差股。原標題:61隻「2020級」新股業績預降 西域 旅遊 存「ST」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 劉鳳茹
2. 什麼是數字文化產業
數字文化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正逐步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在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與機遇中,數字文化產業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關鍵賽道。據統計,2022年我國數字文化新業態營收總額達到5.01萬億元,其中規上企業營收為4.39萬億元,增速穩定,尤其是在2020、2021年及2023年上半年,增速分別高達22.1%、18.9%和15%,顯著高於同期我國數字經濟的整體增速。若繼續保持這一增長勢頭,預計5年內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營收將有望突破10萬億元。
四大萬億級賽道在數字文化產業中嶄露頭角,分別為內容生產、網路傳媒、設計服務和製造領域。網路傳媒和數字出版雖為萬億級板塊,但其交叉和關聯廣泛,與數字文化眾多細分領域緊密相連。若需分析,可側重於狹義的數字新傳媒與數字出版,涵蓋數字圖書期刊等。
1.1 數字營銷與互聯網廣告
互聯網廣告收入在2021年達到5435億元,互聯網營銷服務收入為6173億元,合計收入達11608億元。互聯網廣告的主要玩家為互聯網巨頭和互聯網平台企業,對沒有互聯網平台的地區而言,市場競爭會相對不利。互聯網營銷服務則以創意策劃和智能推送服務的企業為主導。
頭部企業包括拼多多、網路、知乎等互聯網平台企業,以及藍色游標、環時互動、奧美中國等營銷公關公司。
1.2 網路視聽產業
泛網路視聽產業的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7274.4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萬億元。短視頻領域市場規模為2928.3億元,佔比40.3%,成為產業增量的主要來源;網路直播領域市場規模為1249.6億元,佔比17.2%,成為拉動網路視聽行業市場規模的重要力量。短視頻用戶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68分鍾,遠超其他應用;綜合視頻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20分鍾,自2020年底開始超越即時通信排在第二位。
國內頭部企業有位元組跳動、B站、騰訊、愛奇藝等。
1.3 數字創意設計服務
雖然國家統計局並未將所有創意設計服務納入統計,僅統計了數字創意設計的營收,但估計數字創意設計服務約占整個設計服務三分之一。2021年,全國規上創意設計企業營收為19565億元,占規上文化企業營收比重為16.4%,增速16.6%,比2019年增長29.5%。近年來,受房地產去泡沫影響,傳統建築設計出現斷崖式下跌。
國內頭部企業包括鋒尚文化、奧雅設計、*ST長動、風語築、力方科技等。
1.4 數字文化製造
2022年,我國文化製造業實現營收51932億元,預計數字文化製造佔比在1萬億元以上。數字文化新業態營收佔全部文化產業營收的比重為30.3%,考慮到我國文化製造業的數字化程度偏低,預計未來數字化佔比將逐年提升,並超過50%以上。
具有代表性的細分領域包括智能電視、智能投影、智能音箱、演出設備(含舞台燈光)、潮玩、電子樂器(智能鋼琴、電子琴、智能吉他及其他智能樂器)、游藝設備、消費級無人機、遊艇、超高清視頻、列印機、VR設備等。
1.4.1 智能電視
2021年中國智能電視市場規模增長為1524.01億元,同比增長1.93%,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1631億元。
國內市場主要品牌有小米、海信、海爾、創維、TCL、康佳、長虹等。
1.4.2 智能投影
2022年,中國智能投影市場(不含激光電視)銷量達到617.8萬台,銷售額達到125.3億元,同比增長7.9%。
國內市場主要品牌有極米、當貝、堅果、峰米、小米、微影、愛普生、明基、轟天炮等。
1.4.3 智能音箱
2021年我國智能音箱市場規模為78.85億元,同比增長14.99%。
國內頭部企業包括天貓精靈(阿里)、小度科技(網路)、小愛音箱(小米)、漫步者等。
1.4.4 演出設備(含舞台燈光)
2019年度,我國演藝設備市場規模近2000億元,其中舞台燈光設備超400億元,佔比22.02%。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超2500億元,舞台燈光設備達到728.89億元,佔比27.58%。
截至2022年2月21日,舞台燈光注冊企業數量排名前五的地區分別是北京、廣東、上海、湖南、江蘇。
國內主要企業有廣州浩洋股份、利亞德光電、洲明科技、浙江大豐舞台設計、湖南明和光電等。
1.4.5 潮玩
中國潮玩市場已超過日本,2020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71億元。
國內頭部企業包括泡泡瑪特、尋找獨角獸、夢幻祭、原神、萬代等。
1.4.6 電子樂器(智能鋼琴、電子琴、智能吉他及其他智能樂器)
2021年中國電子樂器產量和需求量分別達2450.66萬個和1183.92萬個,市場規模達58.63億元。
國內主要企業包括深圳小葉子音樂科技(TheONE)、江蘇吟飛科技、廣東揭西縣美科電子Meike、揭西縣永美實業、東莞美派Midiplus、廣州音樂貓樂器科技等。
1.4.7 游藝設備
2016-2018年間,我國游藝設備營收規模從128億增長至164億,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滑至97億元,2021年市場回暖至105億元。
2021年6月9日,游戲游藝設備生產公司華立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游戲游藝設備上市公司。
1.4.8 消費級無人機
2015-2021年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從125億元增長至391億元,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68億元。
國內主要企業有大疆、道通等。
1.4.9 遊艇
2021年,國內遊艇產業總產值達2500億元,解決就業崗位240萬個。
國內主要企業有海星遊艇集團(Heysea)、廈門瀚盛遊艇、廈門唐榮遊艇、福建愛萊格遊艇、廈門飛鵬遊艇、杭州華鷹遊艇、珠海佳航遊艇等。
1.4.10 超高清視頻
超高清視頻應用於安防、醫療、文化等多個行業,其中屬於文化娛樂業部分,超過千億。
預計到2023年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
國內主要企業包括海信視象、京東方、聯發科技等。
1.4.11 列印機
列印機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76.5億元增長到了352.1億元,預計在2025年,中國的列印機市場規模將達到408.4億元左右。
國內做列印機上市公司有藍光發展、大族激光、華工科技、寶鈦股份、博實股份、鼎龍股份、雲海金屬等。
1.4.12 VR設備
2022年中國VR50強中有28家營收破億,預計2025年有望帶動萬億級規模市場。
國內主要企業有網路、HTC、PICO、大朋VR、創維、愛奇藝VR、當紅齊天等。
以上僅列舉了部分賽道,數字文化產業細分領域豐富多樣,市場規模龐大,賽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持續增長,數字文化產業將在經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3. 有誰知道啟迪控股參股的企業具體都有哪些
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迪控股)成立於2000年7月24日,其前身是成立於1994年8月的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啟迪控股是一家依託清華大學設立的綜合性大型企業,是清華控股旗下四大引領型企業之一,是北京清華科技園開發、建設、運營與管理單位,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938)的第一大股東。公司旗下控參股企業200多家,管理總資產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啟迪控股的旗艦產品清華科技園(TusPark)北京主園區,園區總面積77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超過400家。目前,清華科技園已經成為跨國公司研發總部、中國科技企業總部和創新創業企業的聚集地。其他產品還有科技園區、科技地產、金融控股、科技實業、教育培訓、文化傳媒和創新研究。
4. 王濟武的人物履歷
1970年,出生於南京、鎮江之間的句容市。
1988年,步入清華經管學院88級2班學習。
1993年,本科畢業後,進入北京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總公司(現為首開集團)工作,在東花市、浙江村、幸福村等地擔任拆遷辦主任,此後,歷任拆遷辦主任、銷售經理、財務主管、總經理、董事長等諸多職位。
1995年,為了規范房地產交易文件,運用法學素養及銷售經驗為主管部門起草了《國家商品房銷售標准合同》。
1996年,為國務院調研組起草了《如何為中低收入者解決住房?》等重要文件。同時,還為國家經濟適用房政策出台以及北京「回龍觀100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試點項目的建立貢獻智慧。
1998年,受北京市政府委派前往香港從事金融工作。
1999年,向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提出「建立金融窗口,服務首都經濟」、「京津合作,構建大物流產業圈」等方案設想,並最終順利獲得通過。隨後,受委託負責此項目的具體操辦工作,並先後任職於香港北京控股集團戰略部、香港京泰實業集團投資策劃部。此後的工作中,截止2008年,在全國性刊物發表論文超過10萬字。
2000—2002年,擔任香港京泰證券公司董事總經理、副總裁。兩年間帶領團隊促成了「同仁堂」、「首信」等多個北京市國企海外融資、海外上市,參與了京港經濟對話與交流合作、北京物流港等項目,並與新加坡交易所合作開創了北京企業新加坡上市之旅,組織首家赴新加坡上市的北京企業——「華地控股」的路演工作。
同期,王濟武與一些大學同學大膽創新,嘗試以清華思維建立數理模型投資股票。他與團隊主要骨幹之一、君安證券操盤手余建新先生,充分消化吸收清華校友劉迅、王勁松等人的經驗,開發了一套體現價值投資的「股票投資電腦模型」軟體。
2003年,王濟武創立「駿馬科技」公司。
2003年7月,「非典」結束後不久,王濟武回到自己喜愛的房地產「老本行」,創立了香港百駿(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並迅速投資北京昌平「碧水庄園A區」項目。
2009年百駿(中國)投資控股中國知名傳媒企業——道康傳播機構,並成功推出中國第一本地產財經月刊《地產觀察》雜志,成為同時涉足地產投資和地產文化產業的實業家。
2010年百駿(中國)下屬的北京浩洋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的西單銀座項目竣工,成為北京西單地區新的商業綜合體地標建築。
在2010年至2011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年期間,王濟武先生攜夫人馬曉明女士慷慨捐助清華大學的校園建設,和大學文化建設項目。資助清華大學幼兒園的園舍升級工程,資助清華大學面向社會推廣清華精神的《水木清華》雜志的編輯部,成為清華大學校友中回饋母校,回報社會的典範之一。
2012年7月2日,王濟武擔任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黨委書記李勇,啟迪控股董事長梅萌,副董事長、新任總裁王濟武以及啟迪控股總部、在京分支機構、外地分支機構主要領導,啟迪控股總部退休人員代表,總部全體員工以及各分支機構員工代表共計30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啟迪控股常務副總裁李志強主持。王濟武對清華大學和啟迪控股董事會所給予的信任表示感謝,對把握機遇將啟迪控股和清華科技園的發展推向新的高度充滿信心。
2013年5月10日,王濟武擔任紫光股份董事長。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會議選舉王濟武先生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5月15日,紫光股份發布相關公告,啟迪控股受讓紫光股份5152萬股股份的過戶登記手續已經辦理完畢,啟迪控股成為紫光股份第一大股東。至此,啟迪控股形成「一主一院四大三小一上市」的現代科技服務業務格局,管理和控制總資產逾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