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中國軟體股票的利好
擴展閱讀
津膜科技的股票指數 2024-12-28 01:41:29
美的物業集團股票代碼 2024-12-28 00:48:39

中國軟體股票的利好

發布時間: 2024-08-26 03:36:22

Ⅰ 中國軟體這只股票現在敢買嗎

可以介入進行超短線操作

Ⅱ 中國軟體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中國軟體股票作為一種投資,可以長期持有,但要根據公司的財務狀況、市場前景和行業趨勢等因素進行評估。此外,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的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中國軟體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且前景廣闊,因此長期持有中國軟體股票是一種不錯的投資選擇。但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軟體行業競爭激烈,技術變革也非常快速,因此投資者需要持續關注行業和公司的動態,及時調整投資組合,避免因為判舉市場變化而造成投資損失。另外,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掘鍵碧資目的也是影響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投資目的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符合自己風險偏好的亮游投資標的。

Ⅲ 中國軟體這只股為何一直這么強勁

期有傳聞稱,中國軟體的暴漲源於拿到了一個船舶工業黑匣子項目的有
關大單,但是股價上漲的猛烈程度讓一些資深市場人士在私下交流中質疑此次
暴漲另有因由。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中國軟體的暴漲與CEC重大集團戰略規劃有
關。對於此傳聞,記者未能從董秘陳復興處獲得更多信息。但他表示,目前中
軟為整合集團軟體業務的一個核心。
此外,記者探尋到了自稱是與中軟股價此次暴漲有關的某游資相關人士,
但是他釋放出的看法是「股價如此成功的拉高,已經很滿意了」,還提示了注
意此股「階段見頂」的風險。
截至3月10日,中國軟體是CEC旗下全部上市公司之中股價最高的,也是唯
一一隻股價在10元人民幣以上的股票。該股票的流通盤與總股本也是CEC旗下A
股中最小的。

Ⅳ 中國軟體600536這只股票怎樣

中國軟體(600536)
投資亮點:
1、中國軟體地處北京,控股股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是國資委所屬且直接管理的全民所有制企業,總資產達396億元,實力居全國領先地位,在奧運來臨時佔得先機。
2、外包行業將是未來幾年公司成長性最好的業務。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軟國際收
購和勤環球資源公司(簡稱HGR)100%股權。HGR公司旗下多個業務實體主要從事軟體外
包業務,這無疑會給中國軟體的業績增長帶來驚喜。
3、公司於03年11月與微軟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雙方聯合開發基於微軟.NET平台和Office System的各種電子政務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負面因素:公司各項業務的持續發展及革新需大量資金的扶持。
綜合評述:公司主營軟體與信息產品開發、行業應用及系統集成服務、歐美及日本地區的軟體外包業務,產品覆蓋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行業應用軟體三大領域。後市若適當革新產業結構將再度提升企業發展空間。

Ⅳ 國產軟體龍頭股 概念股 最具潛力的股票包括哪些

用友網路:互聯網+金融業務不斷推進
中科金財:戰略合作方大手筆增持,有望加快業務合作進度
中國軟體:持續受益於國產化的基礎軟體龍頭
華宇軟體:業績符合預期,食安業務成為新增長極
浪潮信息:互聯網+IT國產化,助力公司長期發展
綠盟科技:入股力控華康,布局工控安全
啟明星辰:業績拐點凸顯,信息安全龍頭進入黃金發展期
石基信息:阿里重磅推出「未來酒店」計劃,「直連+後付」構建全新信用體驗
華勝天成:簽署中間件許可協議,TOP項目再下一城
海隆軟體:打造互聯網金融完整產業鏈,成長可期
漢得信息:難知如陰,動如雷霆,供應鏈金融曙光已見
東軟集團:看好互聯網醫療戰略加速推進,股價或已充分反映

Ⅵ 不買中國軟體股票漲,這次跌這么多,什麼原因

因為該股業績為虧損 市盈率的概念 市盈率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採用市場平均預估,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准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准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Ⅶ 中國軟體這只股票的走勢前景如何

大盤連續震盪,謹慎投資。

軟體業前景還是被看好,中國軟體又是很大的一家軟體上市公司,如果中國股票能穩定走高的話,還是逢低買進。

Ⅷ 我國軟體業發展現狀如何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軟體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國務院《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文),對我國軟體產業發展作出了全面的規劃,有力地指導了軟體產業的發展。為促進我國軟體產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前有必要進一步認清我國軟體產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把握國際軟體共享運動帶給我國的機遇,充分調動我國擁有的各種資源,提出兼具可行性和理想性的軟體產業發展戰略,走出一條既適合國情又能佔領知識經濟制高點的軟體產業發展道路。

一、我國軟體產業發展的形勢
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和靈魂,其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必爭的焦點和戰略制高點。為搶得發展先機,樹立在全球軟體產業鏈中的有利地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制定了立足本國國情的軟體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採取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適合本國特點的發展道路。例如,美國走的是「全面主導」的發展道路,占據全球軟體產業鏈的最上游位置,以標准化的產品和服務規范和引導位於中下游的軟體產業門類,瞄準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贏得了巨額的產業利潤。日本和韓國充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走的是「國內優先」的發展道路,主要針對國內市場,出口在國內整個軟體產業總額中所佔的比重較少。以色列重點強調軟體產業開發,充分發揮俄羅斯移民的智力資源,將全球領先的軍用軟體技術知識轉化為民用,在數據、信息安全和無線通訊領域等軟體細分市場取得了領先地位。愛爾蘭利用其很低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吸引跨國公司在愛爾蘭本土建立生產基地,逐漸成為軟體跨國公司在歐洲的運營中心和軟體集散地。印度規避了國內市場狹窄、信息化基礎薄弱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大力發展軟體外包服務和離岸開發業務,大型軟體企業為跨國公司承包價值鏈高端產品和服務,中小型軟體企業提供諸如解碼、編程和測試等價值鏈低端服務,創造了比較龐大的軟體出口額。
相比之下,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明確清晰的軟體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在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方面還沒有真正到位,發展環境還沒有實現優化,再加上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國產軟體的發展規模和速度還不能為國民經濟提供足夠的支撐,使得我國在軟體產業發展方面,處在世界發達國家和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夾縫」之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未見縮小,反而有日益擴大之勢。長此以往,如果不從根本上加快軟體產業的發展,我國將痛失佔領國際競爭制高點的大好時機,形勢的緊迫性和嚴峻性可想而知。

(一)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低微,與周邊國家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
2000年,全球軟體及服務業市場總收入為5960億美元,其中,我國軟體產業銷售額為71.7億美元,佔全球軟體產業總額的1.2%,相當於美國的1/40,日本的1/8,也低於愛爾蘭的1.5%,印度的1.48%,韓國的1.39%(見表1)。
表1 中國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
(單位:億美元)
中國 美國 日本 愛爾蘭 印度 韓國 全球
1999年 53.2 2200 540 84 67.5 59 5274
所佔份額 1.0% 42.0% 10.2% 1.6% 1.3% 1.1% 100%
2000年 71.7 2400 572 89 88.5 83.2 5960
所佔份額 1.2% 40.2% 9.6% 1.5% 1.48% 1.39% 100%

資料來源: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編:《2000年度中國軟體產業研究報告》,2001年4月。
從總量以及所佔比例來看,2000年,我國軟體產業佔全球市場的份額雖然與周邊國家如印度、韓國所佔的份額相差不多,比愛爾蘭略低0.3個百分點,似乎差別不大,但是考慮到軟體產品質量、軟體開發的規范程度、軟體出口或滿足國內市場的程度等方面,我國與這些周邊國家以及愛爾蘭相比則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單從出口來看,2000年我國軟體出口約4億美元,僅是印度的1/15。我國軟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以及與周邊國家的差距,與我國作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很不相稱。

(二)軟體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較低,發展速度不能適應國家信息化的要求
2001年,我國軟體產業總額佔GDP的比重為0.78%,遠低於發達國家6%的平均水平,也低於韓國的1.96%,印度的16.7%,與國家信息化對軟體產業的需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1996~2001年,我國軟體產業國內市場增長速度分別為46.8%、31%、26.4%、27%、33%、34%,年均增長率約為30%,雖然高於世界軟體產業的平均增長速度,但比印度軟體產業起飛時期低20個百分點,比愛爾蘭低50個百分點,難以滿足國家信息化建設對軟體產業的要求。

(三)軟體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但國產軟體的市場份額十分有限
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建設,這無疑為軟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軟體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但是,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並沒有形成對國產軟體有效的需求,反而有助於跨國公司在我國的發展。如微軟公司的在華業務,兩年內增長了2.5倍,是微軟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最快的部分,而國產軟體的市場佔有率僅維持在30%左右的水平,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軟體產業幾乎全面處於全球軟體產業鏈的中下游地位,在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發展方面受制於人,在國內市場國際化的大環境中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另一方面,目前的政府采購從盡量節約財政資金方面考慮得多,而在通過啟動政府采購為國產軟體創造市場空間方面考慮不夠,未能給國產軟體以有力的實質性扶持。

(四)缺乏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核心競爭力薄弱
為了保障安全,有些國家如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在軍事部門中完全使用自己獨立研製的操作系統。但是,在我國,國外軟體產品占據了2/3的國內市場,其中在系統軟體方面幾乎沒有我國自主版權軟體的立足之地,國產支撐軟體只是鳳毛麟角,應用軟體同樣面臨劇烈競爭。缺乏基礎和核心技術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自主創新能力弱,不僅使得大量利潤流入外國企業,嚴重影響我國軟體產業的積累和再循環能力,而且還嚴重威脅著我國的信息安全。一個國家的信息產業在別國提供的核心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長此以往,對於國家利益、國防安全都是非常危險的。

(五)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無力與跨國公司抗衡
據CCID(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統計,至2000年底,我國從事軟體開發、研製、銷售、維護和服務的軟體企業有3,000家左右,加上兼營軟體的企業,總數大約有5,000家。
我國軟體產業規模結構的特點是以中、小企業為主,50人以下的企業佔55%左右,50~200人的企業佔42%左右,1,000人以上的僅有中軟總公司、東大軟體、用友軟體、北大方正等十幾家公司。2000年,我國軟體產業人均產值平均不到15萬元人民幣,而微軟每年人均產值高達62萬美元,這表明我國軟體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處於較低水平,市場競爭力不強。
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是導致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軟體技術人員約有19萬人左右,此外,還有30萬人在從事計算機應用、科研與教育工作。但是,我國軟體技術人員中絕大多數是從事程序開發、技術支持和服務的人員,軟體產業發展所急需的系統分析師、架構設計師、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和技術工人的數量非常匱乏,無法滿足軟體產業發展對各層次人才的需求。在典型的知識型產業中缺乏急需的專業知識型人才,再加上「一低兩高」(勞動生產率低,人力成本高,開發成本高)的現狀,發展速度之慢也就不足為怪了。

(六)國家軟體產業政策在落實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國務院《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在促進我國軟體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將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該文件規定的政策並沒有完全得到落實,同時還有一些問題在落實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
例如,在投融資方面,該文件規定的由國家扶持的軟體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基金至今尚未組建。由於軟體企業固定資產少、無形資產比重大,缺少可供抵押或質押的資產,很難爭取到銀行貸款。在軟體企業上市方面,國家各部門制訂的政策法規相互矛盾,現行的政策法規阻礙了軟體企業的上市融資之路。同時,由於軟體企業的規模較小,前期研發投入過大,而且研發費用很難轉化為固定資產,與傳統製造業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同時發行股票的規模也無法放大,因而,在目前實行股票發行核准制的情況下,證券公司在推薦軟體企業發行股票方面積極性不高,軟體企業上市存在實際的困難。另外,國務院18號文件中關於軟體企業在資產評估中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以及軟體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等規定缺少實施細則。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現有的軟體產業政策是從軟體產品銷售收入比例和自產軟體產品銷售收入比例等方面來界定軟體企業,而將軟體服務業、軟體產業孵化器、軟體企業的分支機構以及國產軟體的代理和分銷商排除在外,實際上使軟體產業鏈條上各環節、各要素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導致有些環節發展滯後,成為整個軟體產業發展的「掣肘」。
關於軟體采購方面,目前政府采購主要是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目的設計,對通過政府采購為國產軟體發展創造市場空間的政策目標考慮不夠,缺乏指導政府采購的標准規范和產品、服務目錄。
關於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目前版權法的執行仍未取得預期效果。據美國SIIA(軟體與工業信息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越南和中國是世界上盜版率最高的兩個國家,1994年兩國的盜版率分別為100%和97%。隨著政府對知識產權的重視,近幾年兩國的盜版率已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98%和91%左右。據統計,1999年,中國軟體業因盜版而損失的金額高達6億多美元。盜版率居高不下,不僅嚴重製約了國內軟體企業的發展,損害國家形象,也嚴重影響了跨國公司和風險投資進入中國的積極性。

二、我國軟體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我國軟體產業處於軟體發達國家和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夾縫」之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在軟體產業這個國際競爭的前沿領域將無所作為。20世紀90年代末期,印度在相對貧瘠的國內經濟基礎上實現了軟體產業的騰飛,在高科技產業和知識經濟的核心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印度在不具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尚且實現了軟體產業的跳躍式發展,而我國呢?擁有印度無法比擬的國民經濟信息化程度、信息產業規模、國內市場潛力以及綜合經濟實力,這無疑增強了我國在發展軟體產業方面的決心和信心。

考察軟體產業在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以色列、愛爾蘭等國家成功的發展道路,我們可以發現軟體產業具有與一般製造業不同的規律。很多以資金密集型為特徵的製造業,如機電、汽車等,在世界各國之間的轉移基本上呈現「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規律。但是,軟體產業完全有可能同時在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這主要是因為推動軟體產業和傳統製造業成功的關鍵資源不一樣,傳統製造業的關鍵成功資源是資金,而軟體產業的關鍵成功資源是知識型的人力資源。所以,發展中國家完全有可能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再加上政府推動和政策支持,與發達國家在這個領域一爭高下。
同時,以Linux為代表的開放源代碼運動的興起以及網路計算機(NC)的推廣,為軟體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Linux是一種將源代碼完全開放的UNIX類操作系統,由於它的開放性和技術的先進性,並宣布遵循自由軟體聯盟(CNU)的GPL協議,贏得了一批富有市場經驗的軟體開發廠商的支持,從而使Linux能快速傳播和發展,開始對微軟造成直接威脅。目前Linux在全球已有約1,000萬用戶,在網際網路伺服器上所用的操作系統(OS)上已居首位,佔有率達28%。IDC(國際數據公司)預計,五年後Linux將躍居全球操作系統市場的第二位。
以Linux為代表的源程序公開軟體,給現有的軟體產業體系帶來了巨大沖擊,其必將影響世界軟體產業的發展。例如:開放源碼可能成為軟體發展的重要模式;以網路為核心的開放式的嶄新開發模式逐漸形成;改變軟體產業的「游戲規則」。
隨著網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NC(網路計算機)已成為計算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特別適合中國國情,具備大力推廣的條件。目前NC已從單一的瘦客戶機擴展到便攜、移動、無線的網路訪問終端,其用戶群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推廣NC的條件已逐漸成熟。NC對CPU的性能要求不高,我們可以大力推動基於Linux的CPU晶元的開發,努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CPU設計產業。
另外,軟體已成為各行各業企業管理、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的核心,是技術創新、商業競爭的有力工具。軟體行業也不再僅局限於計算機行業之內,而已滲透和分布在其他行業之中,軟體的產品形態呈多樣化。嵌入式軟體市場正在升溫,一種是面向消費者的市場,如行動電話、手持設備和信息家電;另一種是面向工業應用的市場,如工業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儀器。這是一個相當分散的市場,由於嵌入式軟體往往在專用微處理晶元上運行,因而不易形成統一的獨占性市場。
因此,我國要改變在全球軟體產業鏈中的地位,尤其是改變在系統軟體市場中的被動局面,存在很多難得的機遇。重要的是我國要抓緊時間,不能再沉湎於於事無補的過多的爭論。目前,最緊迫的事情是,盡快確定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戰略,充分調動發揮我國擁有的優勢,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唯其如此,我國軟體產才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跨越式發展,達到國務院18號文件中規定的目標,躋身於世界軟體大國之林。

三、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道路
前面我們考察了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以色列和愛爾蘭等國的軟體產業發展道路,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國軟體產業今後應該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一個明顯的結論是,我國絕對不可能照搬別國的模式。我們自有我們的國情,自有我們獨特的優勢資源,因而,在發展軟體產業的道路選擇問題上,我們要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

(一)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互動
這里的「國家行為」並不僅僅是指國家要制定合理的軟體產業扶持政策,主要是指要通過國家投入、組織和引導來推動軟體產業的發展。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我國的信息產業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國提供的核心技術的平台上,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使之產業化,並為之提供市場空間,這是我國在國家層面上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不能把發展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希望寄託在軟體企業的身上。這是因為,第一,發展具有自主版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不像軟體服務業那樣,單靠優秀的人才資源就可以做得很好。操作系統和支撐軟體等系統軟體產品,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業門類,只有國家才能集中大量的資金資源和人才資源,以國家為主導,統一組織和協調,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指望單個的企業或企業之間的聯盟就可以解決軟體的核心問題是不現實的。第二,目前我國軟體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金不雄厚,根本無力解決發展系統軟體所需要的龐大資金和面對巨大風險,同時,資本的逐利性也不可能要求軟體企業主動站在國家的角度上為國家「排憂解難」。第三,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形勢逼人,只有動用國家的力量,集中國家的資源,像我國當年研製「兩彈一星」那樣,採取非常規的運作方式,迅速縮短我國軟體產業在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方面與軟體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才能擺脫長期以來我國在國際軟體產業鏈中的被動地位和尷尬局面。
當然,在發展軟體產業方面要體現國家行為,並不意味著國家直接用行政手段來干預,而是以國家為主導,採取市場運作和商業化的形式,比較可行的操作辦法是:國家投入巨資,以國家為主導,同時吸收社會各界包括軟體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甚至跨國公司的資金,直接組建實體,從事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研製、開發、生產和銷售,在該實體內容形成從研發到產業化的「一條龍」,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研發和產業化脫節的「痼疾」。

(二)軟體產品和軟體服務並重
有人認為,目前我國應側重發展軟體產品,提高我國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而讓軟體服務業保持自然增長狀態。又有人認為,目前我國軟體產品與軟體強國相比落後一大截,無法在短時間內超越,與其在系統軟體領域內從事沒有多少成功幾率的拼搏,還不如側重發展服務業,這既可以鍛煉人才,又可以創造就業,還可以為將來側重發展軟體產品奠定基礎,同時還順應了目前出現的軟體服務業領先的發展趨勢。
筆者認為,上述兩種觀點均有失偏頗,沒有全面地考察問題的實質。筆者之所以提出「軟體產品和軟體服務並重」的觀點,是與「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互動」的看法一脈相承的。國家與企業在發展軟體產業的道路上既有分工,又是互動的。國家可以運用國家的意志,集中投入,採取實體經營的形式,將來自國家和社會的優勢資源整合在一起,集中攻克軟體產業中的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建立自己獨立的產品體系。同時,國家在信息化建設中,給軟體企業創造市場機會,推動軟體服務業的成熟壯大。而企業呢?主要集中於軟體服務領域,大力發展信息系統集成、ASP、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數據中心與資源外包、數據加工與處理、軟體測試、信息系統咨詢與評估、信息系統工程監理、軟體與信息系統管理人才工程化培訓等業務,為軟體產品的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積累專門知識和軟體人才。國家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有條件的軟體企業大力發展軟體服務業,以此來提升企業素質。同時,鼓勵有條件、有意願的軟體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定製軟體和服務市場,學習和掌握國家軟體市場運行規則和業務流程,積極參加CMM認證,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促使軟體企業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提高國際化素質。

(三)重在開發國內市場
毫無疑問,我國軟體產業的國內市場空間是非常巨大的。我國應當以電子政務、電子金融、企業信息化、社會保障為重點,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我國自主版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行業應用軟體、信息安全軟體等產品,通過巨大的內需來拉動軟體產業的快速發展。
電子政務涉及到信息技術的各種產品和技術,推動行業企業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所採用的技術和產品對社會具有廣泛的示範性和引導性。由於我國電子政務具有的安全性、個性要求、本地化等特點,國產軟體企業將在該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盡快制訂統一的電子政務標准規范,提出推薦政府采購的產品或服務目錄,避免各級和各地政府部門在電子政務的實施方面「一哄而上」,各自為戰,削弱電子政務對國產軟體的拉動作用。
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迅速,截至2000年底,銀行系統已擁有大中型計算機700多台套,小型機6,000多台套,PC及伺服器50多萬台,自動櫃員機(ATM)近3萬台,銷售終端(POS)22萬台,電子化營業網點覆蓋率達到95%以上,金融電子化的硬體建設將帶動金融領域應用軟體的大發展。數字化電子貨幣、網上支付、安全認證等電子金融的功能將直接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目前,我國擁有15,000家大中型企業和1,100多萬家小企業,這些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急迫,同時,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實施的需求將日益旺盛,企業信息化潛在市場規模日益龐大,同時,加入WTO也將要求我國企業按照國際規則開展商務活動,這必將加大對企業管理軟體的需求。現在管理軟體開發出來的有效用戶只有中小企業總數的5%左右。企業信息化將直接帶動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等軟體的發展。

(四)建立產業自主體系
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建立產業自主體系,需要從國家層面上來加以組織、協調和引導。目前,Linux在全球的興起為我國逐步打破WINTEL體系,建立基於Linux的系統軟體產業體系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我國軟體產業自己的標准體系,占據全球軟體產業鏈的最上端,最終發展成為可與美國抗衡的軟體強國。

【參考文獻】
[1]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編.2000年度中國軟體產業研究報告[R].2001,(4).
[2] 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全面推進我國信息產業的改革與發展——吳基傳部長在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的報告[R].2002-01-28.
[3] 王文京談軟體產業和軟體企業經營[DB/OL].新浪網站,2001-12-09.
[4]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軟體業「十五」專項規劃思路[DB/OL].www.ccidnet.com,200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