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欣銳科技股票牛叉診股
擴展閱讀
銀聯商務的股票代碼 2025-01-10 23:37:33
海林暖通公司股票代碼 2025-01-10 22:55:28

欣銳科技股票牛叉診股

發布時間: 2024-03-19 17:13:52

① 欣銳科技中簽號出爐 新股欣銳科技中簽號有哪些

欣銳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定價發行搖號中簽結果公告

② 欣銳科技2021年賣了多少套OBC

311,327套,
新銳只有8%多一點的份額,有點少。
欣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月(股票代碼:300745),公司是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核心業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科技部863項目和國家發改委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主承接單位。

③ 深圳欣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深圳欣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01月11日,法定代表人:吳壬華,注冊資本:12,473.37元,地址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塘嶺路1號金騏智谷大廈5樓。

公司經營狀況:
深圳欣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處於開業狀態,公司在A股板塊上市,公司擁有417項知識產權,目前在招崗位38個,招投標項目1項。

建議重點關註:
愛企查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該公司存在:「自身風險」信息122條,涉及「立案信息」等。

以上信息來源於「愛企查APP」,想查看該企業的詳細信息,了解其最新情況,可以直接【打開愛企查APP】

④ 軍工概念股有哪些 軍工股票龍頭優選

國金證券(11.69 +1.21%,診股)認為,軍工資產證券化將沿「系統到總體、邊緣到核心」的路徑推進,當前正是核心軍品上市的重要時點。建議優先關注有明確資產證券化目標且背靠核心軍品資產的受益標的。重點推薦航天科技、中船重工、中船工業及中國電科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航天動力(16.81 +0.24%,診股)、中國衛星(27.46 +0.51%,診股)、中國重工、中船防務(25.97 +0.70%,診股)、傑賽科技(22.32 +0.40%,診股)、國睿科技(26.05 +0.77%,診股)。此外建議關註:中國動力、中電廣通(30.94 +0.52%,診股)、中國船舶(600150)、中航電子(15.15 +0.00%,診股)、光電股份(17.92 -0.33%,診股)。
長城證券則表示,看好軍工股三條投資主線。第一,受益於國防武器裝備升級的標的,包括航天強國{航天電器(25.2 停牌,診股)、航天電子(15.31 +0.39%,診股)}、遠洋海軍{中國重工、中電廣通(600764)}、戰略空軍{中航黑豹、中直股份、中航機電、中航光電(28.92 +0.28%,診股)}和國防信息化{國睿科技(600562)、四創電子(61.02 +0.20%,診股)、雷科防務(10.10 +1.10%,診股)}。第二,受益於研究所改制和混改等政策提振的標的,包括中航機電、中船科技(16.32 +0.93%,診股)、中船防務。第三,內生增長穩健、估值較低的民參軍標的,包括日發精機(8.98 +1.70%,診股)、新研股份(14.51 +0.28%,診股)、金盾股份(38.50 +5.54%,診股)、神劍股份(6.57 +1.08%,診股)。
個股點將台
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為我國直升機和通用、支線飛機重要的科研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直升機行業唯一上市標的和中航工業直升機板塊上市平台。分析認為,中航工業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先後停牌,顯示中航工業改革步伐加快。由於集團內直升機總裝資產均尚未注入上市公司,中直股份有整體上市想像空間。
機構研究人士指出,直升機是事關國家安全、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高科技戰略產業,軍民兩用性質決定了它的不可替代作用和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戰爭形態變化和非傳統威脅提升,起降靈活、反應迅速的軍用直升機在兵力投送方面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國防安全對直升機具有迫切需求。中直股份作為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具有較強的先發優勢。
國睿科技(600562)
公司為我國雷達行業領軍企業。近日,子公司恩瑞特取得民用航空局頒發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導航監視設備使用許可證》,證書編號:Z-S-PSR-(GLC-33)-NRIET,分析認為,此次正式使用許可證的獲得為公司繼續開拓一次監視雷達市場提供了重要的資質保障,同時也顯示了公司在空管雷達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此外,公司作為中電科14 所旗下唯一上市公司,仍存在較大的資產注入預期。
申萬宏源(5.70 +0.35%,診股)指出,公司的空管雷達在軍民航市場地位日益凸顯,未來三條主線推動空管雷達市場快速增長,公司作為軍方和民航空管雷達產品主要提供商之一,將直接受益。主線一:我國民航、通用航空機場建設加速發展,對機場等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在同步增加。主線二:前期投入使用的軍民航機場空管雷達逐漸進入更換期。主線三:目前我國民用空管設備大部分仍依賴進口。目前國內公司在二次雷達的技術與國外已無差距,未來空管設備進口替代對國內企業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