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目前即期外匯交易的外幣幣種和兌換人民幣的相關規定
即期外匯交易(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s):又稱為現貨交易或現期交易,是指外匯買賣成交後,交易雙方於當天或兩個交易日內辦理交割手續的一種交易行為。
主要貨幣交易特性:
美元
美國經濟實力為世界之最,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最高。90%的外匯交易貨幣對都有美元。所有新興市場都將它們的貨幣和美元聯系起來,美元對美國股市和債券市場的變動相當敏感,因此從美國自身利益角度考量美國對美元匯率的態度對把握匯率走勢就非常重要。
例如,1985年「廣場協議」,當時美國面臨過高美元匯率導致的創歷史記錄的巨額貿易赤字,而日本投資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1985年9月,美國施壓,同日、德、法、英達成五國聯合干預市場的協議,各國拋售美元,使美元有序下跌,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最終美元持續大幅貶值,美元對日元在此後不到三年時間,貶值50%。持有美元資產的日本投資者損失慘重,日元匯率的大幅上漲也最終促使日本經濟陷入長達十餘年的衰退,日本對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挑戰也一敗塗地。
此外,2004年10月後美元一波大幅下跌,歐元創造了歷史新高1.3670。其間歐洲方面一再呼籲干預美國干預匯率,以避免歐元匯率過高導致歐元區經濟增長受挫。但美國方面只是口頭申明堅持強勢美元政策,但不願聯合入市干預,因為美元貶值對美國緩解貿易赤字有利。結果市場更添做空美元信心,年底前美元一路大跌不回頭。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了解美國方面對匯率走勢的真正意圖對於投資者是何等重要。
美國國內金融資本市場發達,與同全球各地市場關系緊密,且國內各市場也密切相關。因為資金隨時能在逐利目的下,在匯市、股市、債市間流動,也能隨時從國內流向國外,這種資金的流動對匯市影響的重大影響不言而喻。比如,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的漲跌,對美元匯率就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匯市關注點在美國利率前景時。因國債對利率的變化敏感,投資者對利率前景的預期的變化,敏銳地反應在債市。如果國債收益率上漲,將吸引資金流入,而資金的流入,將支撐匯率的上漲,反之亦然。因此,投資者可以從國債收益率的漲跌來判斷市場對利率前景的預期,以決策匯市投資。
歐元
歐元佔美元指數的權重為57.6%,比重最大,因此,歐元基本上可以看做美元的對手貨幣,投資者可參照歐元來判斷美元強弱。歐元的比重也體現在其貨幣特性和走勢上,因為比重和交易量大,歐元是主要非美幣種里最為穩健的貨幣,如同股票市場里的大盤股,常常帶動歐系貨幣和其他非美貨幣,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因此,新手入市,選擇歐元做為主要操作幣種,頗為有利。
同時,因為歐元面市僅數年,歷史走勢頗為符合技術分析,且走勢平穩,交易量大,不易被操縱,人為因素較少,因此,僅從技術分析角度而言,對其較長趨勢的把握更具有效性。除一些特殊市場狀況和交易時段,如04年底,歐元在聖誕和元旦的節假日氣氛和交易清淡狀況下,對歷史新高做出突破,後續行情表明此為假突破,是部分市場主力出貨的狡猾手段。一般而言,對重要點位和趨勢線以及形態的突破,可靠性都是相對較強的。
一國政府和央行對貨幣都會進行符合其利益和意圖的干預,區別在於各自的能力不同。上面提到美國方面,因其國家實力和影響力,以及政治結構帶來政府對貨幣的干預能力頗強,可以說,基本上,美元的長期走勢可以按照美國的意圖,而歐元區的政治結構相對分散,利益分歧較多,意見分歧相應也多。因此,歐盟方面影響歐元匯率的能力也大打折扣,根本不能與美國方面同日而語。當歐美方面因利益分歧在匯率上出現博弈時,美國方面占上風是毋庸質疑的。正如前面所說,04年歐元上漲過程中,歐盟方面的口頭干預只能對歐元短線的走勢產生影響,沒有實際入市干預,也是因為歐洲方面明了,如無美國方面的配合,效果也是不如人意的。
澳元
澳元是典型的商品貨幣,商品貨幣的特徵主要有高利率、出口占據國民生產總值比例較高、某種重要的初級產品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貨幣匯率與某種商品(或者黃金價格)同向變動等等,澳大利亞在煤炭、鐵礦石、銅、鋁、羊毛等工業品和棉紡品的國際貿易中占絕對優勢,因此這些商品價格的上漲,對於澳元的正面影響是很大的,另外,盡管澳洲不是黃金的重要生產和出口國,但是澳元和黃金價格正相關的特徵比較明顯,還有石油價格。例如,近幾年來代表世界主要商品價格的國際商品期價指數一路攀升,特別是04年黃金、石油的價格大漲,一路推升了澳元的匯價。
此外,澳元是高息貨幣,美國方面利率前景和體現利率前景的國債收益率的變動對其影響較大。
英鎊
英鎊是曾經的世界貨幣,目前則是最值錢的貨幣,因其對美元的匯率較高,因而每日的波動也較大,特別是其交易量遠遜歐元,因此其貨幣特性就體現為波動性較強,而倫敦做為最早的外匯交易中心,其交易員的技巧和經驗都是頂級的,而這些交易技巧在英鎊的走勢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英鎊相對歐元來說,人為因素較多,特別是短線的波動,那些交易員對經驗較少的投資者的「欺騙」可謂屢試不爽。因而,短線操作英鎊是考驗投資者功力的試金石,而那些經驗和技巧欠缺的投資者,對英鎊最好敬而遠之。
英鎊屬於歐系貨幣,與歐元聯系緊密。因英國與歐元區經濟政治密切相關,且英國為歐盟重要成員之一。因此,歐盟方面的經濟政治變動,對英鎊的影響頗大。例如,法國和荷蘭的公投反對通過歐盟憲法,造成的政治動盪,歐元大幅下跌,就拖累了英鎊跟隨下跌。
此外,英國發現北海石油,使其成為G7里少數能石油自給的國家,油價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還利好英鎊,相對日元,那英鎊對日元的交叉就有較好的表現。
日元
因為日本國內市場狹小,為出口導向型經濟,特別是近十餘年經濟衰退,出口成為國內經濟增長的救生稻草,因此,經常性地干預匯市,使日元匯率不至於過強,保持出口產品競爭力成為日本習慣的外匯政策。日本央行是世界上最經常干預匯率的央行,且日本外匯儲備巨大,干預匯市的能力較強,因此,對於匯市投資者來說,對日本央行的關注當然是必須的。日本方面干預匯市的手段主要是口頭干預和直接入市。因此,日本央行和財政部官員經常性的言論對日元短線波動影響頗大,是短線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也是短線操作日元的難點所在。
也正因為日本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聯系,特別是與主要貿易夥伴,如美國、中國、東南亞地區密切相關。因此日元匯率也較易受外界因素影響。例如,中國經濟的增長對日本經濟的復甦日益重要,因而中國方面經濟增長放緩的消息對日元匯率的負面影響也愈來愈大。
日本雖是經濟大國,但卻是政治傀儡,可以說是美國的小伙計,唯美國馬首是瞻。因此,從匯率政策上來說,基本上需要符合美國方面的意願和利益。如1985年的「廣場協議」正是政治上軟弱,受制於人的結果。因此,上面所提到的干預匯率,也只能是在美國人「限定」的框架內折騰了。
石油價格的上漲對日元是負面的,雖然日本對石油的依賴日益減少,但心理上依舊。
加元
加元也屬於商品貨幣,是西方七國里最依賴出口的國家,其出口占其GDP的四成,而出口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和海產品。同時,加元是非常典型的美元集團貨幣(美元集團是指同美國經濟具有十分密切關系的國家,這主要包括了同美國實行自由貿易區或者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以加拿大、拉美國家和澳洲為主要代表),其出口的80%是美國,與美國的經濟依存度極高。
表現在匯率上,就是加元對主要貨幣和美元對主要貨幣走勢基本一致,例如,歐元對加元和歐元對美元在圖形上保持良好的同向性,只是在近年美元普遍下跌中,此種聯系才慢慢減弱。
另外,加拿大是西方七國里唯一一個石油出口的國家,因此石油價格的上漲對加元是大利好,使其在對日元的交叉盤中表現良好。
紐西蘭元
紐西蘭從1840年開始為英國的殖民地,最終宣布獨立,其建國歷史不超過兩百年,這個位於南太平洋的國家面積大約二十七萬平方公里,人口約有三百六十六萬,具備天然環境良好、氣候適宜、農業發達、資源豐富以及政治局勢穩定等優越條件,使紐西蘭享有南太平洋樂園的美譽。
過去二十年紐西蘭成功轉型,由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變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經濟體系。該國經濟仍然以出口農牧和旅遊業為主,而貨品和服務出口占國民生產總值30%。紐元和澳元一樣屬於高利率貨幣。 紐西蘭中央銀行是紐西蘭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成立於1934年,並在1936年收歸紐西蘭儲備銀行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並每半年發布一次貨幣政策報告。
瑞士法郎
瑞士是傳統的中立國,瑞士法郎也是傳統的避險貨幣,政治動盪期能吸引避險資金流入。另外,瑞士憲法曾規定,每一瑞士法郎必須有40%的黃金儲備支撐,雖然這一規定已經失效,但瑞士法郎同黃金價格仍具有一定心理上的聯系。黃金價格的上漲,能帶動瑞郎一定程度的上漲。
瑞士是一小國,因此,決定瑞郎匯率的,更多的是外部因素,主要的是美元的匯率,另外,因其也屬於歐系貨幣,因此,平時基本上跟隨歐元的走勢。
瑞士法郎貨幣量小,在特殊時期,特別是政治動盪引發對其大量的需求時,能很快推升其匯率,且容易使其幣值高估。
Ⅱ 請問「2005年中國的財經決策者下很大決心把人民幣從與美元的事實上的掛鉤中脫離出來」是怎麼一回事
也就是我國放棄了跟美元的固定匯率,人民幣匯率開始進入有限額(規定了每天的波動范圍)的自由浮動,並且不再以美元來衡量人民幣的匯率,而根據一籃子貨幣(也就是歐元、英鎊、日元等其他只要貿易國的貨幣)來綜合衡量人民幣的匯率,從此,人民幣進入升值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