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95年中國的股票
擴展閱讀
銀行能開股票賬戶 2025-01-15 09:34:57
股票代碼含義8開頭 2025-01-15 09:33:31
千方科技股票預測 2025-01-15 09:00:06

95年中國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9-20 15:34:42

1. 九五年的股市行情是牛市還是熊市

人們預料股票市場行情可能出現的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經歷了94年的迭盪起伏後,95年大盤起伏較小,全年基本上在一個大箱體里震盪,震幅減小。
1995年1月3日:開始實行T+1制度。
1995年1月23日起,深交所採用成份股指數。1994年7月20日是基準日, 基準日指數為1000點。」
3月底:證監會主席易人,由周道炯替代劉鴻儒。
談1995年股市行情,不能不談國債期貨。1995年2月23日,是國債期貨市場開市以來行情變化最大,最激烈,形勢最險峻的一天。327品種異常波動,尾市空方大筆封殺,令市場目瞪口呆,措手不及。上交所宣布,23日下午16時22分13秒以後的「327」品種的所有成交無效。該部分成交不計入當日成交量范圍之內。事後查明,327事件是由少數交易大戶蓄意違規,操縱市場,扭曲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所引起的國債期貨風波。國債期貨327事件,以萬國證券為代表的空頭和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頭在國債期貨市場對賭存款貼補率;萬國證券賭輸違規砸盤。萬國證券老總管金生因此坐牢。
1995年3月底, 周道炯接替劉鴻儒人證監會主席。
3月底至5月底,管理層關於規范期貨而下發的通知,決定等就有30項之多,不過期市又上演「多殺多」劇情,市場已失去理性

2. 90年代的中國股票機制是怎麼樣的以前是T+0嗎

90年代初,開始是施行T+0回轉交易方式,1995年基於防範股市風險的考慮,滬深兩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又由T+0回轉交易方式改回了T+1交收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2001年2月滬深兩市的B股市場對內放開,依然執行著T+0回轉交易方式。這樣,內地投資者在滬深兩市做A股、B股交易時,分別執行著T+0和T+1兩種交收模式,因此有人建議兩市盡快統一此項制度。

2001年12月滬深兩市B股由T+0調整為T+1。同時,可轉債交易制度卻從T+1調整至T+0。《證券法》第106條也明文規定:「證券公司接受委託或者自營,當日買入的證券,不得在當日再行賣出」。這從法律角度規定了我國股市的交易採取T+1方式

3. 中國股票市場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股市從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而真正開始是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與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證交所的成立與營業開始讓股票可以集中進行交易,因此中國股市嚴格來說是從1990年12月開始的。之前雖然已經有了股票,但沒有政府幹預是不規范的。
深圳證券交易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成立以後,中國股市才真正拉開了交易的序幕。同時證監會的成立,也讓中國股市朝著正規、法制的道路發展。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4. 1991年到1996年各年中國股票總市值是多少

這是1991年至1996年的中國股票總市值,來源於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統計年鑒,單位是億元
年份 深市 滬市 合計
1991 79.76 29.43 138.62
1992 489.75 558.40 1606.55
1993 1335.32 2206.20 5747.72
1994 1090.49 2600.13 6290.75
1995 948.62 2525.66 5999.94
1996 4364.57 5477.81 15320.19

5. 請問1995年前,A股共有多少只股票上市

不包括95年有259隻,包括95年的話有280隻。

6. 中國股票發展史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創階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相繼掛牌營業,股票集中交易市場正式宣布成立,中國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備了資源配置的功能。這一階段是中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項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資本市場大多處於自我演進發展狀態,資本市場體系初步搭建,整個市場規模較小,並以分隔的區域性試點為主,股票市場的發行和交易缺乏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缺乏統一規范和集中監管。同時,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在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試驗階段。
此時股市能否長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問題的困擾,姓資還是姓社,成為影響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話題。1992年1、2月間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視察時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1]此後,中國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股份製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並開始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1993年,股票發行試點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廣至全國,打開了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由此中國股市也於1996年5月迎來了大牛市行情。由於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機制和市場監控機制,高速發展的股市立即出現了許多問題,股市價格暴漲暴跌,投資者尚未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機之風盛行,黑市行為大量滋生等。打壓整頓股市也因此成為接下來的宏觀調控的內容之一。從證券監管的角度來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與地方、中央各部門共同參與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的過渡階段。股市的監管機制開始形成,監管體系初具雛形,並規定了漲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從憲法的層次上承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個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場的地位正式確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規范階段。
從1998年開始,中國開始正式啟用法律法規手段規范管理股票市場。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國集中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國務院確定中國證監會作為國務院直屬單位,成為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同時其職能得到了加強。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現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續到2001年。然而,太過火爆的股市已經嚴重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違規行為也不斷被暴露出來,銀廣夏、藍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發生就是當時股市混亂的縮影。同時股市的作用被定義為「國企解困」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量國企進入股市尋找資金,其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以1999年7月《證券法》的頒布實施為標志,中國股票市場步入了以「規范與發展」為主題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中國股票市場的制度建設也逐步走向成熟。經過幾年的法制建設,中國證券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證券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為補充,以部門規章為主體的系統的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轉軌階段。
隨著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建設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矛盾的轉移,對股票市場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它不僅是籌資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漲還能帶來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增長,有助於改善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等。股票市場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與發展全局的高度來考慮。中國股票市場被賦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層領導提出股票市場不僅要為國有經濟改革服務,而且要為國家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服務。但是,由於此階段股票市場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設不盡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國(主要是美國)的經驗,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特殊性認識不夠,使得中國股票市場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高層次、綜合性功能的發揮仍不理想,社會各界對中國股票市場功能發揮的現狀有頗多不滿。新一屆的中國證監會開始著手完善監管體制。然而在股權分置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前提下,國家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改革並沒有收到預期的結果。這一階段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價格甚至一度低於面值,股市不僅沒有達到資源優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連最基礎的籌資功能也無法實現。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閩發、「德隆系」等證券公司長期積累的問題和風險集中爆發,是中國股票市場運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應。200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九條」),表明了政府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決心,以促使資本市場的運行更加符合市場化規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階段。
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 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2]由於股票市場的改革和創新,資本市場由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和審視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7. 中國股票哪年開始的

1989年。
中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拓展資料】
交易規則:T+1交割,T+1交收:交易雙方在交易次日完成與交易有關的證券、款項收付,即買方收到證券、賣方收到款項。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對A股均實行T+1交收。漲跌幅限制: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下波動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漲跌幅限制為5%)。
股市特點: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因而在2011年,中國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幾年前的原點2228點。

8. 我想知道從95年開始到現在,漲幅最大的5隻股票是那些它們分別各漲了多少倍

2007年十大牛股

最繁華十大牛股漲幅超10倍

盡管2007年上證指數的漲幅不及2006年,但今年的大牛股卻遠遠超過去年。據記者統計,10大牛股今年最大漲幅均在1000%以上,去年最大牛股泛海建設665.08%的漲幅大大低於今年十大牛股最後一名中孚實業1026.39%的漲幅。(為便於計算,以下股價均為復權價)

1.ST仁和股票超男最大漲幅1667.39%

ST仁和今年將烏雞變鳳凰的故事演繹到了極至,自2006年4月28日停牌以後,ST仁和於今年3月29日復牌,上演了驚人的報復性補漲行情。其股價盤中最大漲幅高達1314%,全日收盤仍上漲1225%;即使按照自然除權價計算,全日收盤漲幅仍高達917.4%,創造了中國A股市場股改復牌的最大漲幅紀錄。

重組後,公司的主業從化纖業轉向醫葯業,而公司股價也繼續上漲,至今年5月25日,該股復權最大漲幅達1667.39%。值得一提的是,ST仁和今年藉助快樂男聲大肆宣傳,成為了「名氣最大」的股票,這讓該股成為了股票市場的超男。

2.東北證券最大漲幅1625.02%

2006年9月,A股市場的股權分置改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錦州六陸突然傳出消息——東北證券將借殼該公司上市。從此,該股便連續打了11個漲停,直到股改停牌。2007年8月底,完成重組的東北證券復牌,首日股價便由16.34元跳空上漲至131.49元。隨後,該股最高又漲至164.74元,最大漲幅達1625.02%。

3.廣濟葯業最大漲幅1412.98%

2006年12月29日股價為7.01元,2007年8月31日股價最高達106.06元,廣濟葯業今年最大漲幅達到1412.98%。值得一提的是,和東北證券、ST仁和等重組+股改的股票不同,廣濟葯業股價上漲完全是受益於行業因素——公司主要產品核黃素價格大幅上升,直接導致公司業績大增。

有意思的是,除了股價大漲一舉成名之外,廣濟葯業今年被市場廣為人知的,還與聯合證券前醫葯行業研究員宋華峰的名字有關——該研究員一面以本人的名字開戶參與廣濟葯業的炒作,一面發布所謂廣濟葯業價值被低估的研究報告,致使廣濟葯業股價短期內翻番,構成了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日前,深圳證券交易所調查了這起惡意操縱市場的行為。聯合證券也已經開除了宋華峰,並沒收了其股票買賣非法所得。

4.ST棱光最大漲幅1387.60%

ST棱光停牌已達一年半之久,2006年4月27日該股被暫停上市,當時該股以漲停收盤,股價僅1.21元。停牌期間,該公司經過上海建材集團一攬子的重組,上海建材集團將其持有的上海洋山港基混凝土有限公司49%股權、上海浦龍混凝土製品有限公司50%股權和上海阿姆斯壯建築製品有限公司20%股權評估作價1.11億元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作為股改的對價。

今年10月26日,該股實施股改,當日不設漲幅限制。投資者被壓抑了一年的熱情被一下子釋放了出來,當日該股直接高開於10.89元,隨後大幅上漲觸及最高價格18元,盤中最高漲幅高達1387.6%。

5.ST浪莎最大漲幅1379.80%

和2006年十大牛股川股占據兩席的情況不同,去年川股瀘州老窖和鵬博士一齊上榜,今年十大牛股唯一和川股扯得上關系的就只有ST浪莎了。該股是之前的川股ST長控變身而來的。該股曾經在2002年創下每股虧損達11元之巨的紀錄,隨著資產重組和股權分置改革塵埃落定,終於「脫胎換骨」。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2.84億元,如果按照目前6071.13萬股總股本計算,每股收益就高達4.67元。「重組」又一次讓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烏雞變鳳凰」。

今年4月13日,股改後的*ST長控(後更名為「*ST浪莎」)復牌,開盤當天漲幅最高達1379.80%。*ST長控的大漲「驚動」了上交所。下午,該股應交易所要求被臨時停牌。隨後,該股開始為瘋狂買單,從4月20日起,該股連續出現了12個跌停,股價從85元附近一路跌至最低43.72元才打開。

6.鑫富葯業最大漲幅1328.52%

鑫富葯業是醫葯行業誕生的又一隻大牛股。該股今年大幅走牛主要也是得益於業績的大幅增長。雖然鑫富葯業的產品結構比較單一,主營產品為D-泛酸鈣和D-泛醇。但2007年D-泛酸鈣的價格發生了大幅度上漲,給鑫富葯業帶來高額利潤。公司半年報顯示,營業總收入為33429.22萬元,同比增長92.68%;實現凈利潤8803.01萬元,同比增長1325.90%,每股收益0.92元。

此外,公司還是高轉贈的代表,公司在今年實施年報10轉贈4股派2.5元和中報10轉贈10股的兩次高送配,因而得到了市場的追捧。在兩大因素之下,公司股價從年初的9.5元,最高漲至135.71元,期間最大漲幅達1328.52%。

7.ST金泰最大漲幅1179.68%

雖然最大漲幅僅1179.68%,但單就走勢而言,ST金泰才是今年當之無愧的第一大牛股——該股創造了連續42個漲停的紀錄。去年底,該股收於2.08元。今年7月9日,停牌4個月的ST金泰發布公告,表示將定向增發不超過80億A股,發行對象為不超過10家特定投資者,其中,控股股東新恆基集團及關聯公司以旗下價值221億元(未經審計)的地產項目資產認購70億股,發行價為3.18元/股;另外向其他特定投資者發行的10億股將被現金認購,預期募集資金25.65億元。公告披露的當天,*ST金泰恢復交易,由此正式拉開連續無量漲停的序幕,算上停牌前的漲停,至8月31日,該股最多時合計42個漲停,全年最大漲幅達1177%。不過,隨後該股又一路跌停,最低在16元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ST金泰在A股市場製造神奇的同時,也牽出了A股市場最牛的散戶——個人投資者劉芳在該公司未公布資產注入消息前,股價還在3元左右徘徊時,持有312.24萬股,成為*ST金泰第一大流通股股東。其最多時獲利近億元。

8.海通證券最大漲幅1082.52%

海通證券是又一隻券商借殼上市造就的大牛股。今年1月4日,當時還叫都市股份的該股復牌,宣布海通證券將借殼上市,隨後就一路漲停,並創出連續14個漲停的非ST股漲停紀錄。其股價也從停牌前的5.8元漲到了22.01元。14個漲停後,該股的表演還沒結束,稍做調整後該股空中加油,股價一路上漲,最高時漲至68.53元,最大漲幅達1081.55%。

9.錫業股份最大漲幅1054.45%

錫業股份,是今年有色金屬涌現的眾多百元股之一。該股受益於國際有色金屬商品期貨的大牛市,公司業績較去年增長150%-180%。在此之下,該股從年初的8.87元,最高漲至102.40元,最大漲幅近1054.45%。然而,相比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公司業績的上漲遠遠不夠。也正是由此,該股成為了調整中最慘的百元股——從10月8日見到最高價102.2元起,最低跌至52.50元,最大跌幅近50%,幾乎被腰斬。

10.中孚實業最大漲幅1026.39%

昨天收盤價為26.43元,和其他股票相比。中孚實業很難讓人將其與十大牛股的稱號聯繫到一起。不過,復權後計算,該股從年初的7.69元最高漲到86.62元,最大漲幅達1026.39%。該股同樣是有色金屬行業的代表,同時也是10送10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