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沖刺萬億元市值止步!寧德時代孫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麼
沖擊萬億市值的鋰電龍頭寧德時代,遭遇了一段小波折:公司旗下孫公司湖南邦普生產車間發生爆炸起火,引發資本市場關注。
就孫公司爆炸事故,寧德時代今日下午做出了回應。
據澎湃新聞報道,寧德時代方面就上述事件回應稱,公司下屬公司子公司工廠發生火災事故,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責成湖南邦普做好現場的救援與事故處理工作。當晚火勢已撲滅,目前湖南邦普正全面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原因的調查,並全力保障受傷人員的醫治。
寧德時代表示,公司已要求包括邦普在內的各單位嚴格落實安全責任,進行隱患排查,初步評估邦普工廠事故對公司生產經營業務影響有限。「在此公司也對事故產生的社會影響以及傷員和家屬深表歉意。
Ⅱ 時代中國股價連跌3天,市值蒸發因CFO個人作風問題嗎
地產行業高增長的幾年裡,時代中國的表現依然中規中矩,剛剛結束的2019年,其以783億元的銷售額踩線躋身50強。但是就在最近,一段計程車內的監控視頻讓時代中國登上了香港媒體的頭條,這家上市7年的內房企以前還從未受到過如此大的關注。據曝出監控視頻顯示,在計程車後座上,有一對男女上演“激情大戲”,絲毫不顧及司機的感受。隨後有網友指出,視頻中的男乘客疑似時代中國CFO黃永年,並將其出席業績會的照片與片段中男主進行對比,發現相似度極高。
濰柴控股集團旗下擁有全資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2家,合資公司2家,參股公司1家。其中,作為控股子公司之一的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2338 .HK;000338 .SZ,分別於2004年3月和2007年4月在香港聯交所和深證證券交易所上市;集團另一控股子公司山東巨力股份有限公司000880. SZ,於2007年4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4月,以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吸收合並湘火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為標志,集團主營業務由單一的中、高速柴油機板塊,擴展到涵蓋整車、動力總成和汽車零部件等三大業務板塊,業務區域由濰坊擴大到濰坊、陝西、株洲、上海四大主要區域板塊協同發展。
Ⅳ 布局下一波大牛股:「中字頭」央企股必將爆發
與動輒千億級、萬億級市值的民營巨頭相比,央企在2007年的一波行情之後,在市場上表現得一直不溫不火。
眼下,國企改革和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推進,在基建、軍工、能源等重要領域扮演關鍵角色的「中字頭」股票持續拉升。
這些國之重器,已經走上了快速估值修復之路。
【被低估的央企】
「截止到2021年6月份,我國中央企業的凈利潤,正式突破1萬億元,達到了恐怖的10232.1億元人民幣。」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道。
同比2020年,2021年央企收入增長了133.3%,同比2019年增長了45.4%。中央企業的各項經濟指標,都超過了同期水平,而且創下了 歷史 上同期最好的水平。
同時,據有關統計,目前央企上市資產佔比已經穩定在60%以上。A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總數超過300家,佔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接近10%,總市值則約佔A股總市值的20%。
然而,央企此前在資本市場的估值表現卻非常一般。
以PE或PB去估值衡量,央企在A股中的估值排名低於營收和市值百分比排名十個點以上,這也使得央企在A股總市值的佔比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
當前,央企控股上市企業的估值僅在中位數附近,以基建、銀行為代表的央企更是處於 歷史 的低點。銀行股近兩個月跌幅超過18%,超過八成的A股銀行股屬於破凈狀態。
央企被低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央企在融資中對資本市場的依賴程度很低,僅靠銀行貸款和債券融資基本就能滿足資金需求,只把發行股票當作一種補充,很少通過回購等方式主動維護股價。
其次,央企主要是實業類企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柱,企業的實業運行而非規模增長是央企的首要追求。在數據指標上,企業性質也決定了央企管理者對營收、利潤等實體經營數據更關心。
第三,央企大多處於能源、金融、基建等成熟行業,具有良好的安全邊際。市值的大幅波動並不利於企業形象的維護,因此,這些央企缺乏自發的市值管理目標,更加偏愛股價的穩定。
不過,伴隨著國資委提出加強央企市值管理要求,股價邏輯要變了。
【市值管理新考核】
今年3月,國資委下發了《通知》,提出央企要全面梳理上市公司投資者溝通工作情況,及時召開業績說明會,幫助投資者更好了解上市公司情況,並強調「原則上要求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參加」。
市值管理的要求是伴隨著國企改革和證券市場改革的進程推進的。2021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之年,國企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提到,要確保2021年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70%以上,在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
如果把目光投向2007年,那一輪央企走出的大行情,正是伴隨央企重組和央企整體上市這兩個在資本市場領域的政策春風所起。
當時,這個國家層面的大動作一出,市場便給予了熱烈的反饋,中船民品復盤九個交易日上漲106%,涉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整體上市的風帆股份年內翻倍。中化國際、白雲機場、電廣傳媒、經緯紡機、中成股份、中核 科技 、中技貿易等央企控股上市企業均表現強勢,央企在幾個月的時間里迎來了大爆發。
回頭看這一輪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需要重視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公司市值指標的重要性上升。
市場同樣做出了反應。
中國船舶集團控股的中國船舶、中國海防、中國重工等央企和軍工概念股上漲趨勢明顯;由中遠海控旗下的中遠海控、中遠海發、中遠海特等航運股票成為近期熱門股票;而航天彩虹、中航電子、中國電建、中化國際、中國中冶等央企控股的上市企業同樣表現強勢,年內股價整體漲幅超過了30%。
當前,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資產總額、利潤分別佔到央企整體的67%和88%。2020年中央企業一年當中實施混改超過了900項,引入 社會 資本超過2000億元。
央企對市值管理的重視程度正在上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將有望在估值修復的過程中,完成市值規模的快速擴張。
【中堅力量】
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骨乾和中堅力量,其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如今也不容忽視。
首先,營收盈利能力出色的央企,在順周期板塊輪動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伴隨著經濟的逐步復甦,身處基建、製造、能源等領域基本面良好大型央企,借力順周期,在板塊輪換的過程中以多年以來低估值的優勢,完成股價的逆勢上漲。
其次,央企的實體業務能夠沿著高確定性的政策主線,緊緊跟隨著國家宏觀層面的戰略部署和安排。
與民營企業相比, 央企的經營活動和投資布局直接服務於國家戰略,在政策和監管方面通常不太會發生重大的臨時性變化。 一方面,這些企業通常在重要領域占據著絕對優勢地位,另一方面,其發展方向與國家戰略高度相關,享有著政策的利好。
例如,國資委明確提出央企要高質量實施好「十四五」規劃,針對物流平台、製造業升級、數字化轉型、減排降碳等領域的發展方向做出了明確的指導,而央企能夠第一時間捕捉到政策指導傳遞出的信號。
第三,大型央企市值體量大,表現穩健,許多公募基金與海外投資機構的目光已經鎖定在了能力突出的央企股票。
以央企控股公司主導,近期熱門的軍工行業為例,截止到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倉持股中軍工持股總市值1132.12億元,創 歷史 新高。其中,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軍工股持倉總市值為80.64億元,持倉佔比為1.87%。二季度加速配置,軍工行業持倉規模環比增加26.72%,持倉比例3.85%,超配0.79%,多隻個股獲得外資加倉。
央企在實業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僅2020年,從新冠滅活疫苗研製到嫦娥五號登月任務完成,從北斗系統順利開通到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些大國重器真正起到了頂樑柱作用。
隨著央企融資效率升級,股東投資回報的躍升和國家發展的提速,這些央企正在完成實體經營和資本運作的同步。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A股的央企大時代已經來了!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Ⅳ 多因素推動地產股集體大漲,結構性政策、因城施策並舉改善市場預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12月21日,地產股掀起漲停潮。截至收盤,香江控股、泰禾集團、宋都股份、嘉凱城、藍光發展、京投發展、大悅城等20餘只房地產開發股票漲停。融創中國、祥生控股、朗詩地產、旭輝控股、時代中國等港股也迎來大漲。
據東方財富板塊排行,21日A股漲幅前三的行業為房地產服務、房地產開發和裝修建材,漲幅分別為7%、5.7%和3.6%。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認為,地產股大漲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央行下調LPR,近日央行、銀保監會發文支持優質房企並購出險和存在困難的房企優質項目等。李宇嘉表示,疊加各地開始出台政策紓困樓市,大致可以判斷樓市政策暖風會越來越大。
李宇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目前房地產整體風險預期還比較大,政策從以往的需求端直接刺激轉向結構性紓困。「從政策底走向市場底還會經歷比較長的時間,今年12月到明年1-2月市場都會比較差。」李宇嘉說。
結構性政策持續正向引導行業預期
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年期LPR為3.8%,較上月下調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65%,連續20個月未變。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認為,本次LPR報價下調的直接原因是近期降準的引導, 5年期以上LPR繼續維持不變,表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房貸利率造成普降影響。但信用寬松窗口正在開啟,在「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要求下,開發貸和按揭貸都有適當放鬆的可能性。
從市場情況來看,部分地區房貸利率已經開始回調。貝殼研究院監測的103個城市12月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64%,二套利率為5.91%,均較11月回落5個基點,其中有40%的城市房貸利率環比下降。四季度以來,首套、二套房貸利率較9月高點累計回調10個、8個基點。12月平均放款周期為57天,較11月縮短11天。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指出,103個重點城市房貸利率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放款周期縮短到2個月以內。在「良性循環」指引下,信貸環境的持續改善將對年底市場成交帶來利好,帶動市場底部修復。
與此同時,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央行與銀保監會聯合出台通知,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重點房企風險處置項目並購的金融支持和服務,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並收購一些出險和經營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
中指研究院分析認為,該通知的出台,將積極推動化解當前多發的房企流動性風險,並且在不改變房地產融資政策大方向的前提下,對房企融資進行定向放鬆。優質企業可抓住融資窗口期積極尋找優質項目,出險房企要利用政策和市場條件穩妥處置問題項目、風險企業項目。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與金融系教授況偉大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房地產債務風險是房地產風險的主體和防範重點,一旦房地產債務大規模違約,產生信用風險,會對整個經濟部門造成沖擊甚至危機。
實際上,12月3日銀保監會就指出,要在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做好對房地產和建築業的金融服務。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重點滿足首套房和改善型住房按揭需求,合理發放放個地產開發貸款、並購貸款,促進房地產行業和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為促進合理購房需求正常釋放,後續5年期LPR利率也有調降可能。
李宇嘉則表示,政策將繼續扶持房地產,但屬於結構性政策,目前降低LPR僅針對一年期,一定程度上表明宏觀層面仍避免發出明顯刺激市場回升的信號。
多地多政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近期央行、銀保監會等多次發聲糾偏房地產政策,正向引導房地產行業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要加強預期引導,強調要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在需求端,近期多地推出多種政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包括提供購房補貼,發放優惠券,對購房契稅進行補貼,放寬公積金貸款限制等。
其中發放購房補貼最為常見。多地針對人才、新市民、三胎家庭等特定人群發放購房補貼。
如12月13日蕪湖印發青年英才購房補貼發放細則通知,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發放購房補貼,最高補貼房款的10%。10月11日寧波發布奉化區人才購房補貼公告,為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8-100萬元的購房補貼。南通海安為支持二孩、三孩家庭購房,每平方米分別補貼200元和400元;哈爾濱則將購房補貼的范圍擴大到人才和新市民;長春為人才和進城農民提供購房補貼,人才和農民每平方米的購房補貼分別為50元和80元。
多地為鼓勵購房發放優惠券。如12月9日桂林發布文件,提出為12月在桂林五區購買新房的購房者發放消費券,金額為成交合同額的1%,可在本地商貿企業購買百貨、家電、車輛等,並對銷售面積靠前的項目進行相應的消費券獎勵。推出類似做法的還有長春等地。
除此之外,多地為降低購房成本,對購房者進購房契稅補貼,如12月10日衡陽發布新房和地下車位財政購房補貼實施方案,對滿足條件的購房者補貼15%-50%的新房契稅補貼和80%的地下車位契稅補貼。推出類似政策的還有開封等地。
適度放寬公積金貸款限制或定向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也是刺激合理住房消費的常見舉措。如12月13日惠州發文允許人才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可足額申請高級人才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額度,夫妻雙方合計最高貸款150萬元等。哈爾濱放寬二手房公積金貸款房齡年限要求等。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多地針對性鼓勵合理住房需求,尤其是人才的住房需求,是基於希望支撐和拉動地方產業、推進職住平衡目標的考慮衍生而來,一定程度上會對樓市帶來一定利好,但影響有限。
許小樂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後期可能還會有城市繼續跟進購房優惠補貼政策,相關政策會有一定的持續性,目的是改善市場預期,提振居民住房消費信心,最終促進樓市回歸平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11月30日,河北保定發布全面推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取消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商品房項目的限價和限購政策,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20%。
況偉大認為,限購、限貸是真正能體現房住不炒的一個重要決策。支持改善性住房在內的居民合理購房需求,並不意味著熱點城市會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熱點城市供求關系緊張,要通過較高的二套房首付限制,來重點滿足首套房的住房需求,一旦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可能會加劇目前基本住房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也與共同富裕的要求相悖。只有供求關系寬松的城市,才可能適當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
Ⅵ 港股內房股走低,龍湖集團跌超7%,導致該股票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8月29日上午,港股內房股走低,龍湖集團跌超7%,旭輝控股集團、新城發展、龍光集團、綠城中國、雅居樂集團跌超4%,時代中國控股、祥生控股集團、萬科企業、合景泰富集團等跟跌。那麼導致股票下跌的原因有哪些呢?
據龍湖集團自己回應是主要源於市場驚慌,而龍湖並不在意。
龍湖集團在8月10日夜間召開了中小型投資人會議電話作出了回復。“(股票下跌)關鍵是源於市場慌亂,龍湖針對股票下跌並沒太在乎。”龍湖集團監事會主席兼董事會主席吳亞軍在該會議中表明,並稱在經營情況上,龍湖集團表現的一直很平穩。
Ⅶ 中國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的股票代碼
中國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的股票代碼
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有家新時代集團控股有限公司(NEWTIMESGROUPHOLDINGSLTD.),應該是你想找的,它的情況如下:【股票編號】00166【股票名稱】新時代集團控股有限公司(NEWTIMESGROUPHOLDINGSLTD.)【集團網址】166hk
Ⅷ 新時代控股集團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還沒有上市。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下稱新時代集團)於1980年由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成立,1999年由解放軍總裝備部移交中央企業工委管理,2003年成為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企業。2010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新時代集團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聯合重組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重組後,新時代集團成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二級子公司。
新時代集團成立以來,以投資和委託貸款形式支持了近千家企事業單位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進入新世紀後,新時代集團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聚精會神抓發展,千方百計創效益,歷經二次創業和跨越式發展,經營業績連年翻番,綜合實力日益增強,主要財務指標一直處於行業優良水平,連續6年獲得國資委年度業績考核b級。在2008年國資委財務績效評價中,被列入23戶優秀央企之一。重組後三年,新時代集團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經濟增加值等主要經營指標分別保持了年均增長15.2%、20.5%和19.5%的快速發展。
目前,新時代集團形成了大健康業務、國際化業務、商業物業經營業務等業務格局,同時積極布局資源循環利用及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業板塊。為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新時代集團圍繞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主業,著力調整經營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積極開拓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打造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和綜合實力的產業集團。新時代集團在國內外設有一批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實行母子公司管理體制,總部設在北京。
Ⅸ 怎樣解決我國國有上市公司「一股獨大」所造成的控股股東主導型內部人控制問題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很多的不足,上市前大部分是由國企轉制而來的,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企業增強競爭力、保持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針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建議。
1我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
1.1股權結構存在「一股獨占、一股獨大」的問題
在國有股「一股獨占、一股獨大」的情況下,董事會是由第一大股東所控
制的,第一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越多,其所佔有的董事會席位也越多,而這第一大股東一般是國家股或受政府控制股的法人。在此股權結構下,在董事會中形成了代表國家股或政府控制的法人股的「關鍵人」控制局面,這就很難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而現在的上市公司雖然吸收了一些非國有股份,但其中不少公司由於國有股所佔份額仍然過大,非控股股東在董事會中的發言權很小,他們的利益住在難以保證。1.2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問題」
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絕大部分是由國企改制而來,由國有資本相對或絕對控股。國有上市公司作為名義上的現代股份公司,雖然都設立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所組成的企業組織管理機構,但其中大部分公司的董事會和經理層成員兒乎是由原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原班人馬組成,絕大多數公司的監事會主席都是工會主席或黨委領導。在這種存有明顯缺陷的組織結構下,經理層受不到嚴格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的產生和當前,我國的國企上市公司已成為國有經濟的骨幹力量,但國企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完善,在公司控制權配置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認為,要處理好國企上市公司控制權配置的問題,首先應抓好股權控制結構這一重要環節,進而不斷完善國企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增強國有經濟的實力。
國企上市公司股權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及後果
(一)內部人控制
我國的國企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既不同於英美式的股權分散模式,也不同於德日式的法
人間交叉持股的股權集中模式,而是「一股獨大」式的國有股權高度集中,並進而出現內部人控制現象。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為公司領導層形成內部人控制提供了土壤。由於我國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化改造時大多採取了剝離非經營性資產、以原國有企業作為唯一發起人組建股份有限公司的辦法,國家在大多數國企上市公司中擁有高度集中的股權。在這種情況下,原國有企業作為上市公司的唯一發起人或絕對控股股東,在「資本多數表決制」的規則下,很容易控制董事會的選舉權。董事會中除少數董事由其他人擔任外,大部分成員都是原企業的領導,董事長大多為原企業的廠長或經理。有的公司董事會成員則是由政府部門指派。政府部門除了向公司派董事、董事長外,甚至還向公司派(總)經理、副(總)經理,打亂了公司控制權的配置規則。一般來說,國有股、法人股越集中,內部人控制就越強。
通過觀察滬深股市可以發現,經過股權分置改革,中國股票市場進人全流通時代後,上市公司股本被人為地割裂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但是,全
流通市場環境並未改變國企上市公司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局面,尤其是在股權分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