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產業鏈醫葯集團護城河深厚,科倫葯業不斷回購彰顯信心
在輸液領域,科倫葯業已佔據龍頭地位,其還構建起了從中間體、原料葯到制劑的抗生素全產業鏈護城河;而通過研發體系的建設和多元化的技術創新,其已為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立20多年來,科倫葯業穩扎穩打,通過持續的產業升級和品種結構調整,已在輸液領域占據龍頭地位。
2018年科倫葯業實現營業收入163.52億元,同比增長43.00%;實現歸母凈利潤12.13億元,同比增長62.04%。隨著公司抗生素中間體產量釋放,輸液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新產品陸續獲批上市,科倫葯業有望駛入業績增長的快車道。
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2018年科倫葯業新獲批仿製葯銷售額已接近7億元。在去年一年內,該公司有18個重要仿製葯物連續獲批生產,其中中國首仿品種4項,首家一致性評價品種4項,草酸艾司西酞普蘭4+7集采中標。後續還有數十個仿製葯正在申報生產當中,未來一到兩年內有望獲批生產。而科倫葯業也有望成為中國仿製葯龍頭企業。
渤海證券近日指出,隨著醫葯行業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仿製葯及高值類耗材價格下行大勢所趨,具有突出臨床價值的創新葯品種或將長期受益。因此建議投資者關注包括科倫葯業在內的,以發揮原料葯優勢、建立仿製葯產品集群的原料葯制劑一體化企業。
而科倫葯業近期來的連續回購行為,也為公司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持續注入信心。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該公司累計實施回購數量為375.6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比例為0.17%,成交最高價為23.9元/股,成交最低價為21.23元/股,支付總金額為8545.93萬元(包含交易費用等)。
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科倫葯業是一家高度專業化的創新型醫葯集團,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後,科倫立即啟動百億產業投資計劃,開始實施「三發驅動、創新增長」的發展戰略。
所謂「三發驅動」,即第一台發動機是通過持續的產業升級和品種結構調整,保持科倫在輸液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第二台發動機是通過對優質自然資源的創新性開發利用,構建從中間體、原料葯到制劑的抗生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第三台發動機是通過研發體系的建設和多元化的技術創新,積累企業基業持續發展的驅動力量。
在該戰略的指導下,科倫葯業成為了一家盈利能力強勁,技術優勢突出,護城河深厚的領先醫葯集團。
目前科倫葯業生產和銷售包括大容量注射劑(輸液)、小容量注射劑(水針)、注射用無菌粉針(含分裝粉針及凍乾粉針)、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覆膜透析液以及原料葯、醫葯包材、醫療器械,以及抗生素中間體等共計568個品種981種規格的產品。
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科倫葯業擁有124個品種共292種規格的輸液產品、393個品種共636種規格的其它劑型醫葯產品、51個品種共53種規格的原料葯、10個品種的抗生素中間體、4個品種共7個品規的醫用器械,是中國輸液行業中品種最為齊全、包裝形式最為完備的醫葯製造企業之一。
大輸液一直是該公司的主要業務。2018年科倫葯業輸液產品實現營業收入98.80億元,同比增長30.37%。該業務毛利率達到71.18%,行業內市場佔有率超過40%。
此外,2017年和2018年科倫葯業還有7項腸外營養輸液產品獲批,隨著相關產品的持續豐富,未來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而通過投資石四葯股權,科倫葯業進一步夯實了行業龍頭地位。從產品結構來看,該公司銷售的中高端可立袋、軟袋,不斷取代中低端的塑瓶、玻瓶,有望持續提升大輸液營收和盈利能力。
據業內人士介紹稱,經過「限抗」、門診限制輸液等政策帶來的行業調整,大輸液行業逐步築底,底部基本能夠反映剛性的需求。因此,在下半年市場「吃葯」行情繼續的情況下,科倫葯業有望迎來一波強勢增長。
重研發業績待釋放
隨著國家「4+7」帶量采購政策逐漸落地,中國醫葯行業開始進入了挑戰與機遇並存的行業變革新時代,創新將成為醫葯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路徑。
成立20多年以來,科倫葯業持續發力研發,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穩定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也為高研發投入創造了良好條件。
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科倫葯業研發投入超過40億元,僅2018年一年的研發投入就達到11.14億元,這個金額在所有A股醫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六。2012年至2018年內,公司研發支付復合增長率達到31%。此外,公司研發費用支付占歸母凈利潤比值達到72.98%,在同業公司中排名第一位。
2018年,科倫葯業獲得創新葯物臨床試驗批件5項,其中創新小分子2項,生物大分子3項,向美國FDA提出創新葯物IND申請1項,並已獲准開展臨床研究;KL-A167進入關鍵臨床Ⅱ期,KL-A166注射液在中、美同步進行I期臨床研究標志著科倫葯業的葯物研究邁出了國際化堅實步伐。
大批人才的引進也為科倫葯業的研究發展注入動力。2017年8月,科倫研究院啟動了「百名博士招募計劃」,面向國內外各大院校及科研機構招募百名優秀博士及博士後。截至2018年年底,科倫葯業博士博士及以上學歷人員有223人;本科以上學歷人員數量為4781人,占總員工數比例為23.92%。豐富的人才儲備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該公司項目儲備豐富,以仿製葯為代表的新品種不斷獲批。一方面科倫葯業可以通過持續的品種申報,形成產品集群,藉助公司強大的招標准入及銷售能力,實現銷售的迅速增長;另一方面,該公司可以積極推進一致性評價,參與集中采購貢獻增量,同時加強上游原料的掌控,形成一體化競爭優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入推進,環保態勢持續趨嚴,原料葯及中間體的行業進入壁壘進一步提升,未來有成本優勢的企業有望進一步勝出,而以科倫葯業為代表的構築起強大護城河的企業發展前景廣闊。
Ⅱ 多隻醫葯股遭遇董監高減持,恆瑞醫葯為何卻沖破歷史新高
在中國平安(601318.SH)、海爾智家(600690.SH)等一批藍籌股重金回購和增持的大背景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醫葯中的明星股——恆瑞醫葯(600276.SH)雖遭遇董監高減持,卻依然創出了 歷史 新高。
相對於其他藍籌股十幾倍甚至只有幾倍(主要是銀行股)的估值,恆瑞醫葯和愛爾眼科的靜態市盈率分別已經逼近70倍和90倍,在董監高的減持下會類似當年馬化騰減持騰訊控股(00700.HK)後股價繼續不斷走牛,還是從此走下神壇?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醫葯股走勢分化,高估值和低估值的品種都有,帶量采購等政策出台後,部分企業產品價格受壓,導致了過去一年多的調整,當前投資者更應當選擇有良好成長性而估值較低的品種。
董監高高位減持
恆瑞醫葯一直是A股市場常青樹,跟貴州茅台(600519.SH)、格力電器(000651.SZ)等藍籌股一樣,長期以來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不過不同的是,恆瑞醫葯的市盈率長期以來就幾乎沒有低於50倍。
6月25日,恆瑞醫葯公告稱,截至6月25日,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蔣新華、周雲曙、蔣素梅、李克儉、劉疆、袁開紅、戴洪斌、沈亞平、孫緒根、陶維康、周宋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共181.65萬股,占總股本的0.0411%。孫傑平、鄒建軍尚未減持公司股份。
上述減持價格在每股59元到68元之間,不過到7月2日,恆瑞醫葯已經突破70元/股的 歷史 新高。
早在3月28日,恆瑞醫葯就披露了《董監高減持股份計劃公告》,而截至6月25日,蔣新華等13名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合計減持股份數量已達到計劃減持數量的一半,本次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海通證券分析師余文心表示,重磅創新葯的上市有可能驅動恆瑞醫葯業績出現向上拐點,預計2019~202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21、1.58、1.81元。基於創新葯產業趨勢的不斷強化,恆瑞醫葯作為創新葯行業龍頭,無論是品種和數量還是研發投入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參考可比公司估值,給予2019年50~55倍市盈率比較合理,對應合理價值區間60.50~66.55元。
7月2日突破70元 歷史 新高後,恆瑞醫葯股價已經超越余文心給出來的合理價值區間。
此外,機構重倉的醫葯股當中,美年 健康 (002044.SZ)也出現了主要股東和董監高的減持。上海天億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1月30日以超過14元/股賣出5.54億股。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5月22日,都有董監高不斷減持套現。
愛爾眼科、華蘭生物高管「計劃賣」而「沒有賣」
相比之下,愛爾眼科(300015.SZ)和華蘭生物(002007.SZ)就出現了高管「計劃賣」而依然「沒有賣」的情況。
愛爾眼科作為2009年創業板第一批上市的明星股,相對2012年底的 歷史 低點上漲近20倍,回報遠超創業板首批上市的其他公司。在科創板已經全面開啟的今天,如何尋找下一隻愛爾眼科,成為了資深投資者每天熱議的話題。
相比恆瑞醫葯董監高果斷套現,愛爾眼科的高管聲稱准備賣但依然沒有動手。
愛爾眼科2月26日公告稱,持有343.72萬股(占總股本比例0.144%)的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韓忠計劃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4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0.017%)。不過6月20日愛爾眼科公告稱,截至6月19日,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韓忠未減持愛爾眼科。7月2日愛爾眼科突破32元/股的 歷史 新高,靜態市盈率已經逼近90倍。
華蘭生物的情況類似愛爾眼科,2018年12月8日公告稱,副總經理安文琪擬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8.47萬股,占總股本比例不超過0.0091%。不過今年7月2日華蘭生物公告稱,截至7月1日,減持計劃期滿,安文琪未通過任何方式減持。
而在機構重倉的醫葯股當中,長春高新則有董監高的增持。長春高新在6月14日公告稱,於6月13日收到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通知,基於公司發展的良好態勢及對未來發展的充足信心,出於對估值的理性判斷,董事長馬驥等8名團隊成員於當日增持了公司股份,數量在1600股到3800股之間,價格均低於300元/股。7月2日長春高新突破356元/股。
復星醫葯則受到大股東增持。7月2日晚間復星醫葯公告稱,自2018年7月3日至2019年7月2日(含當日),復星高 科技 增持復星醫葯2396.43萬股,累計增持金額摺合5.63億元,累計增持股份比例占截至2018年7月3日總股本的約0.96%。截至2019年7月2日收市,復星高 科技 持有復星醫葯9.7億股,占截至當日總股本的約37.87%。
科創板或帶動創新葯標的估值提升
當前醫葯股走勢分化,有估值較高的恆瑞醫葯和愛爾眼科,也有估值只有20倍左右的一些個股等,未來醫葯股將會何去何從?分析人士認為,科創板可能帶來部分創新葯企業估值的提升。
萬聯證券分析師姚文表示,由於近期行情整體回落,醫葯板塊目前整體估值已回落到合理區間,而且科創板已正式落地,其中生物醫葯板塊是重點領域方向,從而有望帶動A股中優質創新醫葯標的估值提升。第二批帶量采購大概率在下半年啟動,但市場對此早有一定預期,下半年行業出現超預期的利空事件影響的概率較低。創新葯企和具備成本優勢的仿製葯企有望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創新葯外包產業鏈、連鎖葯房、高端醫療消費及高端醫療器械等部分細分領域未來也仍將保持較高行業景氣度。
廣證恆生分析師趙巧敏表示,創新型生物醫葯公司是科創板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創板的正式開板,國內更多的生物醫葯公司在充足資源的支持下大有可為。醫葯股未來的風險因素包括,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政策會帶來不確定性風險,以及近期醫葯政策頻發,可能給醫葯板塊帶來下行壓力。
Ⅲ 雙鷺葯業大股東回購社會公眾股票是不是看好公司長遠發展還是有其它目地
雙鷺葯業大股東回購社會公眾股票一般是降低股票的實際流通比例,會對以後的股票會出現利好現象,當然也有可能公司或許有事宜,包括業績方面有提升。
Ⅳ 醫葯股有哪些
醫葯股有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環生物制葯有限公司,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江蘇聯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沃華醫葯。
1、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港交所股票代號:02607;上交所股票代號:601607)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全國性國有控股醫葯產業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覆蓋醫葯研發與製造、分銷與零售全產業鏈。
根據2013年中國企業聯合會評定的中國企業500強排名,公司綜合排名位居全國醫葯行業第二,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在醫葯產品和分銷市場方面均居領先地位的醫葯上市公司,入選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樣本股,H股入選恆生指數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國指數(MSCI)。
2、北京四環生物制葯有限公司始建於1988年,股票代碼為000518,簡稱「四環生物」,是我國最早從事基因工程葯品和診斷試劑的研究、中試、生產和銷售,集科、工、貿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我國最早的基因工程葯物產業化基地之一。
3、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以預防治療和診斷護理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
旗下擁有11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和國葯控股、國葯股份、天壇生物、現代制葯、一致葯業5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集團營業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潤總額年平均增幅44%,總資產年平均增幅35%。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是中國唯一一家超千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
4、江蘇聯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製造和銷售化學原料葯、化學葯制劑及有機中間體的股份制醫葯企業,2003年3月4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A股股票2000萬股,並於3月19日成功上市,股票簡稱:聯環葯業,股票代碼:600513。
5、沃華醫葯於1959年1月在萬和堂葯庄中葯加工部與山東省昌濰中心葯材公司飲片加工組的基礎上,組建了山東省濰坊中葯廠。
2002年2月改制為濰坊沃華醫葯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1月24日公司股票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濰坊市首家上市的醫葯企業,2008年8月8日,沃華醫葯股票成功定向增發。
Ⅳ 恆瑞醫葯回購股票一般漲還是跌
疫情的來臨讓醫葯產業成為了市場關注的重中之重,就在這20年來醫葯行業都有著爆發式的增長趨勢,目前疫情的反復再次使得醫葯行業繼續成為市場熱點,下面就來講講醫葯行業的創新葯械龍頭--恆瑞醫葯。
在給大家科普恆瑞醫葯前,推薦給大家我整理好的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直接領取:寶藏資料: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恆瑞醫葯主營業務涵蓋了葯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葯、手術用葯和造影劑的研究和生產基地之一。公司產品涵蓋了抗腫瘤葯、手術麻醉類用葯、特色輸液、造影劑、心血管葯等眾多領域,產品布局已經很好了,無論是抗腫瘤、手術麻醉、還是造影劑等領域市場份額在行業都是數一數二。
接下來就來聊一聊公司的長處吧~
優勢一:產品結構優化,推動業績增長
公司收入結構更加先進了,仿製葯業務收入的減少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創新葯業務收入增加的補充。從創新葯業務方面來說,創新葯的銷售情況越來越好,讓公司的業績不斷增加,進一步優化了公司收入結構。對研發投入和海外研發布局,公司也是持續地加大投入。
優勢二:研發力度加大,鞏固公司龍頭地位
公司在研發上所花費的費用不斷上漲,公司報告期內研發費用258,050.8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48%,占公司銷售收入比重 19.41%。公司目前 16 個重要產品研究進展中,已有 8 個項目進行臨床Ⅲ期試驗。報告期內,公司獲得產品注冊批件 14個,包括 5 個創新葯批件及 9 個仿製葯批件;獲得臨床批件 41 個;獲得一致性評價批件 10 個。公司未來創新產品管線將會繼續豐富,固定好自身創新龍頭地位,提起來自身市場競爭力。
優勢三:國際化布局持續推進
公司首個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肝癌國際多中心Ⅲ期研究已完成海外入組,並啟動了美國 FDA BLA/NDA 遞交前的准備工作。隨著公司國際化戰略不斷推進,公司研發團隊與國內團隊溝通合作也緊接著提升起來,公司海外業務逐步實現對外擴張,同時也很有希望更進一步擴充自身研發長處,完善自身創新產品,促使公司業績得以增厚,未來公司將逐步從「中國新」邁向「全球新」,有望成長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制葯大平台。
篇幅有限,恆瑞醫葯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具體內容,具體內容都在下面的研報里,大家可以移步到這里:【深度研報】恆瑞醫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目前的行業基本面還是可以的,消費升級和人口老齡化產生了剛性需求,從長遠來看很是很不錯的:
(1)政策方面:在政策密集出台,帶量采購常態化的影響下,行業分化持續加速,倒逼企業向創新轉型;已經建立起了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充分貫徹大力推動研發的政策方針,在我國醫葯創新行業正處在發展的最佳階段,並開始向國際化邁進;
(2)消費升級:由於我國的經濟水平在持續增長,醫葯產業在消費升級當中能獲得新的機會,持有自我消費屬性且規避醫保控費政策的疫苗等葯品細分領域發展持續穩定。
三、總結
總的來說,我認為恆瑞醫葯公司作為醫葯行業中的創新葯的龍頭企業,在此行業變革之際有望迎來高速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倘若想要知道恆瑞醫葯未來更准確的行情,建議大家點擊下方鏈接,有專業投顧幫你診股,看下恆瑞醫葯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恆瑞醫葯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Ⅵ 創業板醫葯股有哪些
打開股票軟體——隨便選一支醫葯股(如雲南白葯)——按F10——點行業地位——以300開頭的都是創業板的醫葯股,所有的創業板醫葯股都有
Ⅶ 中國市場回購股票例子
中國資本市場早期已發生過的幾起股份回購案例
1,最早的股份回購案例----豫園股份案例
中國最早的股份回購案例當屬1992年小豫園並入大豫園的合並回購.有人認為這可以看作中國股市第一例為了合並而實施股份回購的成功個案.大豫園作為小豫園的大股東,把小豫園所有股票(包括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悉數回購並注銷,採取的是協議回購方式.程序上經股東大會批准,合並後新公司再發新股,並承諾小豫園股東有優先認股權.因限於當時的外部環境,這一合並回購談不上什麼商業色彩,政府行為起了重要作用.
2,回購後再增發的第一起案例----陸家嘴案例
1994年9月陸家嘴以公司土地尚未完全投入開發\國家股的部分資本仍然虛置\並且股權結構不合理為由決定採用協議回購方式實施減資計劃,即以每股2元的價格回購國家股2億股,隨後又增發B股(流通股),使社會公眾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15%"的要求.此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減資回購從而規范股權結構並不是最終目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國家股減資回購,再增發一定數量的流通股(B股),即回購不是為了減資,而是為了進一步增資擴股.在這個意義上說,股份回購成為一種策略性的資本運營手段.
3,鄭州百文案例
1996年一位個人投資者曾持有7.43%的鄭州百文股票,大大超過當時《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中的關於個人持股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千分之五比例的規定.按照當時的處理規定應由公司購回這部分超出比例的股票.但即使是按買入價格或市場價格中的較低價格,回購這部分股票所支付的巨資亦會對鄭州百文的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後來這一部分股票事實上是通過二級市場強制性拋出的.
4,湖北興化案例
湖北興化是1989年成立的股份制試點企業,1996年1月作為歷史遺留問題股上市.然而,在上市前的數年時間里,該公司曾相繼購回要求退股的四百餘名職工的44萬股本公司股票,然後又於1996年通過第三方將這部分回購來的股票以市價轉讓,獲利2000多萬元.由於湖北興化的這一行為違反了前述國家有關規定,因此被證監會處罰沒收回購股票所得.
5,雲天化案例
1999年4月,雲天化公司董事會宣布將以不低於該公司1998年末每股凈資產的價格(至少要出資4.02億元),向大股東雲天化集團回購其持有的2億股國有法人股,占雲天化總股本的35.2%.公司董事會於2000年9月21日公告,公司將於2000年11月4日之前,以自有資金,完成對第一大股東雲天化集團公司2億股國有法人股的協議回購,回購價以經確認的每股凈資產2.83元為准,回購金額56600萬元.此次回購部分佔公司總股本的35.20%.回購股份被注銷以後,雲天化總股本為36818.18萬股,其中國有法人股佔72.84%,社會公眾股佔27.16%.
對雲天化集團來說,此次以每股2.83元的價格轉讓2億股,與發起設立時每股1.01元的凈資產比較,在3年中增值180.19%,年投資收益率為60.06%,如再考慮到歷年分紅,投資收益率更是高達72.27%,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大幅增值.回購完成後,集團公司在股份公司中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同時,獲得的5.66億元現金,又可以投入其它項目.對雲天化來說,公司的主業市場極度疲軟,此次回購不失為一條迅速提高公司業績的捷徑;從目前的財務狀況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僅為10.85%,明顯偏低,公司的流動資產總額為7.90億元,其中貨幣資金高達5.24億元,這也說明公司資產流動性好,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股份回購.通過本次股份回購,有利於公司在證券市場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為公司的健康,規范發展奠定基礎.此次回購,公司的中報每股收益可以提高到0.285元,凈資產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0.08%,公司股票的"含金量"將大大提高,這也為廣大股東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 滬昌特鋼案例
1999年11月28日,公司董事會通過以資產回購國有法人股議案:以公司11394萬元不適資產向控股大股東上海五鋼(集團)有限公司回購部分國有法人股並注銷股本,總股本將縮小.回購價格以不低於每股凈資產確定.該案例雖然到目前為止尚未實施,但其重要意義在於是中國股市第一次提出以資產回購股份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對改善上市公司資產結構具有明顯積極作用
。
6.麗珠集團於 1993 年10 月28 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經營范圍
以醫葯為主,兼營化工、食品、房地產、旅業、信息等。公司是1992 年成立的股
份公司,主要生產和經營醫葯產品等,現生產的主要產品有麗珠得樂、麗珠腸樂、
麗珠康泰必妥等。1993 年成為醫葯行業首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A 股和B
股股票均掛牌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以葯物制劑為主體,生物
工程、抗生素及第三產業多元化經營的醫葯綜合型股份制企業集團。2008 年6
月初, 沉寂已久的B 股市場被麗珠B 的一則公告激起波瀾, 麗珠集團宣稱, 其B
股價格被嚴重低估, 影響企業形象, 為了提振股價, 該公司擬以總額不超過1.6
億港元回購部分B 股, 回購價格不超過16 港元/股, 約1000 萬股。回購股份分
別約占公司已發行B 股股份和總股本的8.18%和3.27%。麗珠B 股2008 年6 月
19 日收盤時價僅11.7 港元,16 港元的回購價加比溢價達36.7%。在集團6 月20
日的股東大會上,回購案獲得了99.72%的高票通過,麗珠集團成為了中國市場
首個實施B 股回購的公司。
Ⅷ 昭衍新葯股票交易走勢昭衍新葯核心價值分析昭衍新葯股票最新消回購息
聊到這幾年比較受歡迎的板塊,醫葯股絕對算得上是異軍突起的"黑馬"。在全球各地疫情不斷爆發的情況下,醫葯股的良好發展勢頭依然能保持下去。
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很有資歷的企業--昭衍新葯,看一下這支股的行情怎麼樣。
在談昭衍新葯這只股之前,這里有一份醫葯行業的優質股名單,就在下方鏈接里:建議收藏!醫葯股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昭衍新葯全稱是北京昭衍新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間是1995年8月,是國內最早進行新葯葯理毒理學評價的民營企業。
昭衍新葯主要業務是為客戶提供研發項目個性化方案設計、葯物篩選、葯效學研究等一站式的葯物評價服務,以及開展實驗動物、食品動物評價、農葯評價、醫療器械評價等服務項目。
知曉了昭衍新葯的基本情況之後,下面我將把分析昭衍新葯的核心競爭優勢有哪些放在重點:
1、規模優勢
在國家十二五專項的支持下,昭衍新葯順應時勢,打造出了符合國際規范要求的GLP體系的臨床前安全評價技術平台,同時,也是我國僅有的擁有兩個GLP機構的專業化臨床前CRO企業,還有我國規模最大的葯物安全性評價機構就是昭衍新葯的子公司--蘇州昭衍。
除此之外,昭衍新葯在動物飼養管理設施、功能實驗室、專業人員配備、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等方面均處於國內臨床前CRO企業領先地位,可以提供給客戶規模化、高質量的服務。
2、客戶資源優勢
昭衍新葯的客戶包括華蘭基因、江蘇恆瑞醫葯、浙江海正葯業等在內的三百多家制葯企業及科研院所,在同一時間段,昭衍新葯還與國內外多家著名制葯企業達成了長期的穩定合作關系,並且在國內外製葯企業及研究機構中形成穩定的客戶市場。
這些客戶資源確保了昭衍新葯穩定的業務來源,進一步奠定了企業在葯物臨床前研究服務行業的首席地位。
昭衍新葯的優勢分析這里就不多介紹了,想了解更多信息千萬不要錯過學姐概括的這份研報,直接點擊鏈接就能查看了:【深度研報】昭衍新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在政策推動、市場關注度高等背景下,現下CRO行業的發展前景一片欣欣向榮,根據前瞻研究院數據,2013-2017年我國CRO 行業規模符合增長率算下來有24.4%,2017-2022 年復合增長率實現了 27.7%,行業持續保持高增速,空間極大。
身為CRO產業的優秀者,葯物安評、葯物警戒等臨床前業務擁有訂單可確定性高、業務量大等好處,未來很有希望能保持住25%以上的高增速。
昭衍醫葯主要從事葯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服務,僅在2019年收入佔比就高於98%。隨著對上下游業的產業進行延伸,成功打造了包括葯物安評、葯物警戒、早期臨床等一站式服務平台,在專業能力、產能、業務范圍等方面都已經做到了全國龍頭,非常有可能成為臨床前服務龍頭公司。
綜上所述,昭衍醫葯的發展是非常值得看好的。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醫葯行業未來的行情,可以直接點擊鏈接:【免費】測一測昭衍新葯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