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李開復公司的股票
擴展閱讀
奇虎360科技股票的價格 2024-11-30 11:13:24
友寶在線股票代碼 2024-11-30 09:44:39

李開復公司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9-23 03:47:03

① 李開復創業成功的故事分享

李開復創業成功的故事

自述高中第一次創業經歷李開復:曾是搗蛋的“小皇帝”,11歲的“留學生”,奧巴馬的大學同學,26歲的副教授,33歲的蘋果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現在是創新工廠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他有著太多傳奇的經歷,為了他,兩家最大的it公司對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1977年,我第一次參與了美國junior achievement組織的“高中學生創業嘗試”課程。學生將在商業志願者的指導下創辦一個學生公司,發售股票,召開股東會,競選管理者,生產和銷售產品,財務登記,開展評估,清算公司。通過學習和實踐,來學習商業運行的方式,了解市場經濟體系的結構和它所帶來的效益。

參加這個課程,將由學生擔任員工並推選一個總裁,由總裁來設定公司名稱、產品的推出,以及目標客戶。當年,我被推選為主管市場的副總裁,負責銷售。記得那一年,我們所創立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讓學生們利用周末的時間到工廠里來加工這些鋼材,我們把鋼材切割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這個小小的金屬圓環,就是專門用來扣住餐布的環兒。當時每個周末,工廠里都集中了很多學生在做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建議讓學生家長來購買,雖然他們其實並不需要。最後,公司雖然有盈利,但是這些產品幾乎是在內部消化了。有了這次的切身參與,15歲的我忽然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其實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要有市場需求,真正好的產品是有人來拉住你的手,來懇求你,而我們的企業不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還要央求親屬給面子購買,顯然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不過,這已經充分奠定了下一次成功的基礎。1978年,火熱的激情又開始在我心中燃燒,在聯合碳化物公司的贊助之下,我決定第二次參與ja組織的“ 高中學生創業嘗試”。而這一次,與眾不同的是,我站出來競選總裁。在我慷慨激昂的演講中,我結合上一次的切膚之痛,表示“自己的產品一定要有新的創意,而不是等著顧客,用懇求的目光看著他們以施捨的心情來購買,而是帶著激動的眼神、驚喜的心情來購買我們的產品。”在這樣的煽動下,同學們一致把票投給了我,而我也第一次自豪地在公司的領導名單里寫上了,總裁:kai-fu lee。眼前的商業機會讓我鼓足了勇氣,我很慶幸我再一次選修了這門課,並真刀真槍第一次體驗了建立公司的感覺。

一直到今天,我從書櫃里翻出1979年公司的報告,看到那份已經發黃的由打字機打出的報告《jast,a junior achievement company》的時候,我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那顆年輕而狂熱的心。1978年,橡樹嶺中學里的午餐時間被校方縮短。一些同學不斷向校方反映情況未果,一時間,學校和學生處於對抗的焦灼狀態。沒有了我辦的校刊,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呢?這時候,我突發奇想,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創辦一個公司?我們可以專門生產t 恤,在t恤上寫上標語,比如“延長午飯時間”等,這樣的t恤一定會受到同學們的追捧。想法一出,和幾個死黨不謀而合。

在火熱激情的激勵下,我們迅速推選出了領導班子,除了我被推選為總裁外,負責市場的副總裁是麥克·艾森伯格,負責生產的副總裁是大衛·伊利亞斯,此外,還有負責人事的副總裁、秘書等等。作為總裁,我每周組織召開員工會議,在1979年的公司報告里,我還清楚地寫著,“1979年的嚴酷寒冬里,我們開會的地方暖氣系統發生了故障,因此,我們整個2月份的會議都被取消。雖然如此,我們的出勤率一直很高,整年的出勤率保持在86%以上。有四個員工保持了全勤,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員工對我們的使命的認可。因為員工不多,幾乎每一個員工都參與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我們最後一次會議在1979年5月3日召開。”作為公司領導人,我首先面臨資金鏈的問題。除了一個公司的贊助,我們發起了100多個股東投資我們的公司,然後找了橡樹嶺一家生產t恤的工廠為我們生產t恤。

每一件t恤上都寫著“longer lunch”,還畫著一條很長很可愛的臘腸狗。我們生產的第一批t恤是純棉的,但是,我們很快發現這樣的產品既會縮水又會褪色。於是,大家一致商討決定,只有往t恤的材料里加入35%的人造纖維或者滌綸,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又經過幾輪的試驗,我們發現,當t恤的材料由50%的棉和50%的滌綸組成時,才既不縮水,也不褪色,雖然這樣做,會使t恤的成本增加一點。當時,我們採取“直銷”的方式銷售t恤,比如找到有高中生的家庭,一家一家地去敲門推銷,這樣做雖然效果不錯,但是銷售進度確實比較慢。兩個星期下來,我們只售出了幾十件t恤,感覺不成規模,於是,在1978年的聖誕節以後,我們大膽採取了新的銷售模式,尋找批發商和專賣店。

我們一下子賣給了批發商100件,地方零售商60件。我們會給批發商10%左右的傭金。根據當年我的記載,“莎倫和謝爾莎是兩位最好的推銷人員”,因為她們開發了最新的渠道。不過,我們這批高中生終究對機器不熟悉,許多t恤在印上臘腸狗的過程中出錯而報廢。這個生產過程中存在的 “不合格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凈利潤。在當年的報告里,還清楚記錄了我們的困惑,“我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的不合格率超過了我們原定的5%的目標,高達16%。這影響了我們的利潤。”不過,每個人都帶回家很多作廢的t恤,作為幹活時穿的衣服或當成抹布。

1979年年中,我已經對建立公司的整個程序了如指掌,我第一次像模像樣地撰寫了公司的財務報告,不但包括《收入報告》、《資產負債表》、還有《清算報告》,我第一次知道了公司的運轉需要現金流的順暢,我們知道批發商對於付賬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他們需要30天才給我們結賬。我也第一次知道,當我們把商品銷售到田納西州以外的公司時,田納西州的稅率是不適用的。在寫財務報告的時候,我們驚喜地發現每個股東得到64.90美元的回報,這個結果創造了我們高中有史以來最高回報率的公司。讓我更自豪的是這個公司經過評比,得到了1978年全美junior achievement的第一名,成為了那一年的“company of the year”。

這次小小的成功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金錢的收獲,而且是收獲一種“我可以成功的”信念。它讓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寶貴的成就感,有了對生活無所畏懼的沖動,讓我大有去建立一番新天地的勇氣。就如同初到美國後,我大聲念出1/7等於多少的時候一樣,別人認為我是數學天才,而我在這種鼓勵中得到了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時刻影響著我今後的選擇、生活、行為方式。勇於選擇,有一顆勇敢的心,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② 蓋茨將價值超18億美元股票轉給梅琳達,他出於什麼目的轉給她

近日,一則“蓋茨將價值超18億美元股票轉給梅琳達”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比爾蓋茨最近呢,是給他的妻子轉了價值18億美元的股票。那麼他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據了解,是最近比爾蓋茨和他的妻子一起在社交網站上面官宣了他們要結束長達27年的婚姻的消息。他們要離婚了。而這個18億美元呢,是比爾蓋茨分過去給妻子的財產。

一.比爾蓋茨

我們知道,比爾蓋茨呢,之前是蟬聯了很多次的世界首富的,靠的就是他的微軟windows系統,我們平時使用的電腦幾乎家家戶戶都是使用的他的系統,而他呢,也是依靠微軟系統賺了非常多的錢,登頂之前的世界首富。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③ 李開復 人工智慧 有股票嗎

人工智慧有很多股票,包括但不限於300222科大智能,300450先導智能,002230科大訊飛,300617安靠智電。。。

④ 李開復在創新工場為什麼沒有股份

李開復不持有創新工場任何股份,但是在育成基金的相關條款《關於北京創新工場育成慣例咨詢有限公司的董事薪酬激勵協議》中約定:
自2015年9月16日起,育成管理將其未來因持有創新工場20%的股份而獲得的相應收益(包括但不限於利潤分配收益、處置收益以及其他任何收益)作為對李開復擔任育成管理的董事的薪酬激勵。

⑤ 全球副總裁是什麼職位啊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Google公司(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國的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於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創立,以設計並管理一個互聯網搜索引擎;Google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山景城,在全球各地都設有銷售和工程辦事處。Google網站於1999年下半年啟動;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的股票在納斯達克(Nasdaq)上市,成為公有股份公司。Google公司的總部稱作「Googleplex」,位於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縣的山景城(Mountain View)。在共創辦人拉里佩奇退下後,Novell公司的前任行政總裁,埃里克施密特(Eric E. Schmidt)博士,成為了Google公司的行政總裁。Google成立的第一步始於 Google 創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在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宿舍內共同開發了全新的在線搜索引擎,然後迅速傳播給全球的信息搜索者。Google 目前被公認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簡單易用的免費服務,用戶可以在瞬間得到相關的搜索結果。 當您訪問 www.google.com 或眾多 Google 域之一時,您可以使用多種語言查找信息、查看股價、地圖和要聞、查找美國境內所有城市的電話簿名單、搜索數十億計的圖片並詳讀全球最大的 Usenet 信息存檔 – 超過十億條帖子,發布日期可以追溯到 1981 年。用戶不必特意訪問 Google 主頁,也可以訪問所有這些信息。Google公司選用「Google」一詞用來代表在互聯網上可以獲得的海量的資源。 「Google」一詞源於單詞「Googol」 ,據說是因拼錯而產生的。「Googol" 指的是10的100次冪,寫出的形式為數字1後跟100個零。該詞現在也可以用作動詞,例如「google某物」的意思是在google搜索引擎上搜索「某物」這個關鍵詞! Googol是由美國數學家Edward Kasner九歲的侄子 Milton Sirotta 發明的,後來在數學家Edward Kasner和James Newman的著作《Mathematics and the Imagination》中被引用。Google公司採用這個詞顯示了公司想征服網上無窮無盡資料的雄心。Google公司沒有採用Googol可能是因為版權的問題,而且當他們注冊Google.com的時候,Googol.com已經被注冊。 Google詞義的另一種解釋:G意義為手,00為多個范圍,L意為長,E意為出,把它們合一起,意義為:我們GOOGLE無論在哪裡都能為您找出很長的一大堆您想要的。

⑥ 馬雲拋售阿里巴巴股票!阿里巴巴要倒了

馬雲沒有拋售阿里巴巴股票,阿里巴巴不會倒。
馬雲拋售股票簡介:
馬雲在B2B公司個人持股在此次出售前就沒有超過5%,僅為象徵性持股。他曾坦承在阿里巴巴自己並沒有控股權,「我也不想以自己一個人去控制別人,這樣其他股東和員工才更有信心和干勁。」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表示,此次馬雲售出的股票只佔其個人在阿里巴巴集團持股的很少一部分,不會對阿里巴巴B2B公司產生太大的影響。同時,馬雲此次售出股票是出於其個人意願,配股事宜由高盛安排。
馬雲表示,賣一些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的股票,給自己、家人一點小小的階段性的成就感。

⑦ 李開復簡介

李開復,1961年12月3日出生於台灣省新北市中和區,祖籍四川成都,現已移居北京市。

李開復曾就讀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學博士學位,後擔任副教授。他是一位信息產業的經理人、創業者和電腦科學的研究者。

李開復曾在蘋果、SGI、微軟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擔當要職。2009年9月從谷歌離職後創辦創新工場,並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2013年9月,李開復對外宣布罹患淋巴癌。

2013年10月21日稱最近化療後身體檢查結果有幾項指數未降反升,需要更加嚴格的遵照醫囑,專注於治療和休養。不得不大幅度減少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

2015年2月13日,據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王肇輝的朋友圈狀態顯示,李開復在患病離開北京17個月後回到了創新工場的北京辦公室,與員工進行交流。

2015年11月6日,由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北京)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於今日在股轉系統披露公開轉讓說明書,正式沖刺新三板。

拓展資料

早年經歷

966年,李開復在台灣就讀小學,1972年,李開復跟隨哥哥至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就讀初中、高中,1983年從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19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當年被《商業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學創新獎」。

離職創辦創新工場

2009年9月4日,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將於今天正式離職。

2009年9月7日,李開復宣布創立「創新工場」。

李開復在此前首先獲得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Peter Liu)的支持,然後李開復在一個星期之內,拜訪了12位投資者,其中包括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和Youtube創始人陳士俊。

⑧ 李開復為什麼離開蘋果

李開復(三十一)離開蘋果公司
從1995年開始,我參加了許多矽谷高層合作的會議,我結識了很多SGI的領導,有一天,來自SGI的邀請悄然降臨了。

我接到SGI公司人事部的電話,對方說,「我們現在正在擴張和改組整個公司,公司有很多新的計劃,我們的項目有互動電視、3D動畫和網路伺服器。你過來看看吧,我們目前想收購一些公司,你可以告訴我你想做什麼,然後我們針對你的興趣對公司進行改組。」

這樣的盛情邀請,再一次讓我心嚮往之。因為一般公司的「挖角」都是有一個職位空缺,然後公司有針對性地請人來「填充」這個職位,很少有公司針對你的特點和興趣,專門為你量身定做一個職位。

和SGI多次交流後,我表示我對互聯網最有興趣,希望能夠負責公司的互聯網業務。SGI做到了它的承諾,把所有互聯網業務改組成為一個新的部門,由我擔任副總裁兼總經理。他們給了我很好的薪酬,但更關鍵的是,他們尊重我的意見,讓我「設計自己的工作」。

1996年6月,我向阿梅里奧提出辭職。他對我說:「你是我們產品部門最好的兩位領導之一。你不要走,你開條件吧。」但那時,我已經對公司徹底灰心了,我告訴他我去意已決,感謝他的挽留。7月,我離開了這個我曾經熱愛的、為之奮鬥了6年的公司。

很多年後,經常有記者朋友問起我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感受,我想,這6年時光對於我來說是彌足珍貴的,作為我工作過的第一家商業性的公司,蘋果給了我足夠的空間與很好的機遇,去學習和成長。

也是在蘋果,我完成了從研究到產品的轉型。我深深感受到了「用戶第一」的重要性。這對我以後的工作,有著深深的影響和啟發。另外,經過6年在蘋果的浸潤,我理解,蘋果的平等、自由、民主的風氣固然好,但是,公司還是需要一個有戰略眼光的決策者,需要一個核心人物來維護公司的文化。

1996年,喬布斯成功地重返蘋果公司的領導崗位,他讓蘋果公司奇跡般地起死回生,人們驚呼:蘋果的靈魂回來了!喬布斯大刀闊斧地改革,認真地研發新的產品,iMac、iPod、iTunes、iPhone……蘋果又變回了那家讓全世界尖叫的、超乎想像的公司。在他的領導下,蘋果公司的股票上漲了12倍,這件事被一名傳記作家稱為「商業舞台上最偉大的第二幕」。

⑨ 曠視科技老總李開復因為口誤道歉,會對公司產生什麼後果

這個問題如今引起很大爭議,大家對於這件事情,自然是十分關注。公共人物沒有隱私權,這話可以說一點都不假,事情源於9月12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一個公開會議上表示。自己早先幫助,曠視科技公司找了一些合作夥伴,像美圖和螞蟻金服等,讓他們拿到大量人臉數據,並且幫助他們在摸索過程中,找到了有價值的商業化方向。

另外這些事情,真的有必要解釋,否則有可能會導致外界懷疑。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敏感話題,有些用戶可能會懷疑,相關企業是否泄漏自己隱私數據,引發危機公關話題。匯豐銀行不就是“前車之鑒”,不良影響真的是太大。

⑩ 有人知道當初李開復為什麼離開微軟嗎

李開復加盟Google絕對是讓人們震驚的,要知道他是從微軟的全球副總裁的位置上離開的,並且是加盟到一個讓比爾·蓋茨都覺得是自己最大競爭對手的公司里去了,難怪微軟不惜付諸於法律把李開復和Google都告上了法庭。可以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時間,李開復事件成為一個旋渦的中心,吸引了人們的極度關注和視覺神經。一個曾經顯赫的人做出的一項決定,沒想到能帶來如此大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只因為他來自於微軟的高層,同時投靠了一個競爭對手的懷抱。仔細品味,其中內涵不可謂不深,李開復究竟為什麼會做出這樣一個決定呢?Google能成就其夢想嗎?

喜新厭舊 為何晚節不保?

閃電般離開微軟,加盟Google,這件事發生在李開復的身上,多少是令業界震驚的。李開復如此之儒雅、睿智,向中國大學生大力倡導誠信之風的人,為何也做了他人之「槍子」,晚節不保?要知道,李開復曾經明確表示過,微軟將是他的最後一站,為什麼又突然變卦了呢?究竟是什麼讓李開復選擇了Google?

最冠冕的說法是,李開復早就想回中國了。「雖然被調往美國,我很多心思還是在中國的,因為這是我的故土」李開復說加盟Google的根本原因是思念故土,思念中國的青年,「這些年,我寫過4封信、很多文章、辦了一個網站裡面有一個論壇、過段時間還要出一本書,這些都是為了中國的青年。」筆者不懷疑李博士的坦誠和一片遊子之情,只是選擇Google多少讓人覺得有點不武?要知道Google是微軟的競爭對手,李博士在微軟又曾經身居要職。而且單純地打出思鄉牌,也讓人覺得李博士是在博取民族情感。

況且,李博士雖然有思鄉之情,但也希望能找到一個理想的棲息地。「如果為了回國而找一個枯燥的職位也不是我的本意」,這個職位必須要「首先要能回到中國,其次必須要符合自己追求激情的信念」。筆者也相信李開復跳槽是為了「讓每一位用戶都接觸並使用上最先進的技術,同時我也想為中國的發展和創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加盟Google使我有機會實現上述兩個目標,我現在非常期望返回中國,開始我新的工作生涯。」

我們也可以想像在微軟那個復雜的地方,李開復有著很多離開的理由,但是筆者覺得閃電般離開是不可取的,一個普通的員工離開一個普通的崗位還需要提前一到三個月告知上級部門,更何況李開復已坐到如此之重要、如此之高的位置上,他的離去不應是閃電般的,而且是投奔直接競爭對手。難怪微軟要憤怒了。

「幾年前,人們都說,能乾的人嚮往微軟,想進入微軟,而現在,人們看到,能乾的人嚮往Google,想進入Google。這也不奇怪,在技術和市場瞬息萬變的信息領域,沒有永遠的領先者。微軟面臨Linux等開源軟體的挑戰,它的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發展緩慢下來了,股票、期權的價值不那麼吸引人了;反之,Google則顯示出很大的活力和吸引力。」倪光南對李博士的離去感到可以理解。學界的認同,也為李開復的中國之旅奠定了基礎,雖然目前李開復還不能回來展開工作。

微軟很在乎 蓋茨很生氣

李開復的離去對微軟的打擊不可謂不大,高層離去,選擇的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比爾不生氣是不可能的。眾所周知,李開復在業界、學術界威望都很高,而且他在大公司也有很多人脈,所以微軟才會這么急。微軟求助於法律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微軟在起訴書中稱,李開復早有投奔Google的想法,在今年4月中旬首次與Google接觸,並在6月開始休假,緊接著在7月5日,他便通知上司Eric Rudder,自己不會再回微軟。

微軟稱,李開復與微軟簽訂了保密協定,協定內容包括:在離職一年之內,不得從事與微軟展開競爭的工作。微軟律師說:「(李開復的行為)簡直是對他與微軟所簽協定最肆無忌憚的侵犯,他現在的職位與當初在微軟所從事的工作構成了最直接的競爭關系。」微軟明確表示:「作為公司高層,李開復博士了解微軟在搜索技術和中國業務戰略方面的商業機密。他所接受的職位,是為一個直接的競爭對手做同樣的技術和戰略,這與他所簽訂的合同責任是不相符的。」微軟還表示,這一行為與微軟員工簽訂的保密協議、非競爭協議是相違背的。這也是為什麼法院開出臨時限制令的原因了。

李開復的離職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鯰魚效應,據悉,微軟公司先後已經有上百人加盟Google,只不過李開復是其中行政級別最高的一位。微軟怎麼能不惱火?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市場,微軟與Google已經成為勁敵。隨著Google在搜索領域的異軍突起,引起了微軟帝國的足夠重視,微軟也一直試圖在這個領域有所斬獲,但李開復的離去在一定程度上對微軟在這個領域的耕耘造成了影響。

對於一直在科技領域保持霸主地位的微軟來說,李開復的「背叛」無疑是不可饒恕的,因此微軟最終希望通過法律途徑為自己討回公道。來自法庭的最新消息顯示,法庭做出一項裁定,李開復博士現在暫時不能履行Google雇其去從事的工作。最高法院法官Steven Gonzalez發出一項臨時限制令,禁止李開復在Google從事任何與其在微軟工作領域相似的產品、服務和項目,包括互聯網和桌面搜索技術。雖然官司還沒有最終的定案,但微軟起碼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先機。

當然,Google有自己的看法,在法庭做出裁定之後,Google隨即表示,「雖然我們並不認為這個臨時性限制命令有必要,我們很高興法官意識到Google和李博士所需要做的只是要避免李博士做任何與他之前在微軟的項目有競爭性的事務。正如我們一直所說,我們本來就沒有這樣的意向讓他做這些事情。法官同時也要求微軟更清楚地闡明他們認為李博士在微軟曾經做過的、並將會與Google有沖突的事務。我們期待著微軟執行此要求,給出清晰的說明。」事實上,Google對微軟起訴早已預料到了,因此在運籌處理中也就游刃有餘多了。

Google靠什麼吸引了李開復?

Google到底靠什麼讓李開復義無返顧地選擇離開微軟呢?難道僅僅是李博士的一個中國情結嗎?顯然不完全是。起初市場傳聞是獵頭公司在其中運作,並傳出1.3億的獵頭費用等等。但很快李開復就自報了自己並不是通過獵頭公司而加盟Google的,「因為我和Eric認識了那麼多年,如果這樣還要聘請獵頭等於白白把錢送給別人」。李開復稱加盟Google是他自己通過Email開始的。

李開復所說Email的對象就是Google現任CEO Eric,實際上李開復和Eric是多年的朋友。李開復在蘋果任副總裁時曾與Sun公司合作開發一個基於Java的多媒體技術,要挑戰微軟,當時與李開復搭檔的Sun公司負責人就是Eric。數輪郵件之後,李開復和Eric開始了電話交談,李開復擔心的是Google的這個中國總裁會不會是業務型的,如果是業務型的也不符合李的本心。「Google在中國主要工作是工程研究院,因為中國的人才非常優秀,尤其是上海交大的中國大學生奪得了世界編程大賽的第一使得大家對中國的人才刮目相看」,Eric的答復消除了李開復的基本擔心。

隨後,李開復認識到Google的企業文化。「首先Google公司從硬體到軟體都是自己做的,這非常符合一個計算機科學家喜歡從硬體到軟體啥都自己做的習慣」,「其次是Google的氣氛非常平等,我曾經問過一個300多人的項目組有幾個領導,結果得到的答復是只有一個,這簡直就是一個真正的研究院,誰有好的項目就投票加入,做著做著就出現了新的項目。如果說IBM、微軟這種公司類似工廠,Google更加類似大學,想法和做法都自由,沒有太多的束縛。」

李博士認為更合理更優秀的文化氛圍加速了他迅速做出抉擇,很顯然,李開復對這樣的環境太嚮往了,也正是這種充滿激情的研究環境促使李開復最終放棄了微軟,投靠了Google。

創智人生 有沒有誠信危機?

李嘉誠曾經說過,誠信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實力和信心的象徵。中華民族自古就講究誠信,強調人無信不立。「季布無二諾,侯羸重一言」,先賢的高風亮節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李開復說做人的信條:」家父給我最珍貴的遺產是十個字,『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相信李博士是渴望能製造最大影響力的,因此對自己曾經的承諾也才會失信。李開復強調「我有選擇的權利,我選擇了Google,我選擇了中國,我要做有影響力的事。」顯然,在微軟的發展達到某種極限之後,他渴望更廣大的發展平台。

「如果敗訴了,我也不會後悔。」李開復短暫的北京之行向媒體表達了自己的信心和決心。對於官司,李開復表現坦然,「通常做了虧心事的人才需要保持沉默或者不予回應,希望大家相信我的抉擇是可以接受的,時間會解決這些問題。」李開復表示:在Google,我能通過學習新的創新模式,成為最好的自己。他表示,是Google的企業文化深深地吸引了他,Google的「新一代技術」和那種對創新的熱情、Google對大眾利益的追求以及Google的「激情魔力」。正是這些優勢讓李開復放棄了曾經的諾言。

李開復坦言「Google最看重我的絕不是技術,最主要是我對人才的影響力」,Google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自己加盟會為Google在中國建立系統的人才招聘和培養計劃,把Google中國做成一個本地化的公司,李開復強調,「這不是從其他公司(例如微軟)挖人,是培養人。微軟過了20年還是一個偉大的公司,但現在的Google公司相對於微軟來說,就像當年的微軟相對於IBM公司。Google公司更符合互聯網時代,我期待在創業似的空間開拓事業。Google中國機會難得,追隨我的心,我就到了Google。」

有人覺得李博士選擇離開微軟也無可厚非。畢竟一個研發人員就該不斷地挑戰自我,只要不帶走微軟的研發機密,就可以跳槽。而且要選擇最好的環境,否則等於扼殺科研人員的生命。況且,微軟本來就是以打擊競爭對手而著稱的企業,不斷收購有創新的企業,不斷打擊競爭對手,以掌握絕對的市場。Google對微軟的壟斷形成了最大的威脅,來自於Google的創新和對用戶的尊重。

Google始終未能進入中國市場,挑選一個更有個人魅力的人是必然的。李開復的老闆目前沒有給他明確的目標——招多少人,取得什麼樣的業績。只是要求「招人不能降低標准,可以無限制地招人。」李開復希望從學校應屆畢業生中招聘他的中國搜索研發團隊。他招人的主要標準是:聰明人,有創意的人,誠信的人。對於誠信,李博士其實也很在乎。時間能化解一切,死水不可能微瀾,因為有跳動,也才有了發展的漣漪,相信Google的中國之行能讓我們更有時間來體味和觀察李博士的這次舉動。
參考資料: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9/13/content_3484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