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度股份會漲到100么
可能性不大
一、智度集團成立於2014年,以私募股權並購基金管理機構起步,目前管理資產規模已超過200億人民幣,踐行「產業+資本」相結合的理念,不斷完善智度產業布局,提升其綜合競爭實力,打造綜合性金融服務平台。集團旗下的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智度股份致力於演算法、大數據、AI等技術領域,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互聯網的產品與服務,現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第三方互聯網搜索流量入口公司。針對國內消費電子製造產業的持續升級,切入智能音箱、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廣闊的市場領域,為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智度集團逐步形成了金融、互聯網、智能製造三大業務板塊,構建以金融綜合服務為支撐,以互聯網和智能製造產業為兩翼的戰略布局。
二、異動原因
1.數字貨幣板塊
人民日報稱中央數字貨幣研發持續推進,近日北京、上海、蘇州、深圳、西安等城市宣布,開展新一輪數字人民幣試點。未來以央行為主導的數字化貨幣將對我國金融服務產生重大的影響,助力我國金融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升級。此外,數字化貨幣不僅對我國的支付效率和安全性有重要影響,還會對國際金融社會,貨幣體系產生影響,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時隨著時間推進,進行數字人民幣試點的地區增加,間隔時間縮短,都體現出人民幣數字化落地的進程正在加快。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將對現有的金融市場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創造全新的商業機會。智度股份2018年對比特大陸進行了投資,並於2019年完成了對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設立的Matrixport的投資。比特大陸有一種實現數字貨幣交易記錄整合的方法和裝置,因此今日漲停板。
2.電子煙
智度股份通過深圳智度惠信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參股鉑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其從事電子煙、煙油、香精的生產、銷售。作為國內老牌電子煙企業鉑德,抓住盲盒這一潮流趨勢,於近期推出了琥珀「心跳」系列盲盒,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鉑德琥珀系列產品目前市面上已有27款煙油口味,此次盲盒內的10款新增口味則已成為「隱藏熱門」。針對單一產品的口味數量增加至37款,這對品牌的研發實力有著極大考驗。 3.財務狀況 智度股份發布2021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凈利潤82,540,200.00元,每股凈資產2.8585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324.89萬元,實現扭虧為盈,增長169.41%。
拓展資料:
一、智度股份與國光電器、建設銀行簽署協議...
1、近日,智度股份(000676.SZ)發布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智度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廣州智度供應鏈金融有限責任公司與國光電器(002045.SZ)、建設銀行(601939.SH)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花都分行、建信融通以及簽署了業務合作協議,各方將共同攜手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
2、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智度供應鏈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是智度股份的控股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融資咨詢、供應鏈管理等服務,其股東包括智度股份和國光電器。此前曾外界猜測,其或為智度股份金融科技業務重要載體。
3、根據協議,智度供應鏈金融公司作為金融科技服務平台,建信融通作為建設銀行總行下屬供應鏈金融業務機構,智度供應鏈金融公司和建設銀行、建信融通進行系統對接,共同搭建網路供應鏈業務合作平台,向滿足平台自身風控要求及符合建設銀行e信通供應鏈金融業務准入標準的核心企業——國光電器——及其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的開立、拆分流轉、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服務。
4、 協議約定,智度供應鏈金融公司與建設銀行達成系統直連合作,雙方將共同推動中小型核心企業及其產業鏈上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由智度供應鏈金融公司向建設銀行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全流程貿易數據可信存證、核心企業的自動確權、標准化應收賬款憑證的自動開立及穿透多級供應商的拆分支付服務等。
5、 業內人士表示,這是智度股份首次與國有大行合作,意義重大。依託建行優勢資源,智度供應鏈金融公司可以為全國范圍的中小微供應商金融賦能,體現了公司相關技術的可靠性,為公司未來金融科技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6、公司表示,這是智度供應鏈金融公司首次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達成深度合作,智度區塊鏈產業應用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項目落地,對於智度股份而言,建設銀行總行加入智度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是公司繼拿到廣東省金融局牌照之後,在區塊鏈應用業務的又一里程碑。
B. 國光電器持有那些公司股份
摘要 智度股份(000676.SZ)11月1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持有國光電器53,846,999股,是國光電器的第二大股東。公司投資國光電器是看好國光電器的發展前景,有利於加深雙方合作基礎,實現「軟硬」結合,盡快推進和落實相關產業的戰略部署。
C. 智度股份可以長期持有嗎
智度股份可以長期持有。智度股份(000676),已連續上漲3天,近期的平均成本為6.31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中期趨勢:-長期趨勢:迄今為止,共6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4.85億股,流通A股40.65%。該公司運營狀況尚可,多數機構認為該股長期投資價值較高,投資者可加強關注。所以智度股份可以長期持。
D. 智度股份有多少比特大陸股份
截止於2019年11月,智度股份投資股權情況:比特大陸,6875萬元,佔比0.083%。
智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互聯網相關業務。公司主要產品或服務有移動互聯網廣告、網路游戲、搜索引擎廣告代理、精準廣告、供應商銷售競價平台服務、社會化營銷、娛樂影視跨界營銷、互聯網軟體應用分發。
E. 數字貨幣股票龍頭股有哪些000676
龍頭股:智度股份(000676)、浙富控股(002266)、銀之傑(300085)。
代碼名稱:
000676智度股份;
002266浙富控股;
300085銀之傑;
600517國網英大;
601107四川成渝;
300468四方精創;
300099精準信息;
300418昆侖萬維;
002197證通電子;
300773拉卡拉。
【拓展資料】
數字貨幣(digital money,electronic money或electronic currency)是一種以數字形式存在的貨幣(與紙幣和硬幣等實物不同)。它展示了類似於實物貨幣的屬性,但可以允許即時交易和無邊界所有權轉移。實例包括虛擬貨幣、密碼貨幣以及中央銀行發行的在計算機資料庫中記賬的貨幣(包括數字基礎貨幣)。像傳統貨幣一樣,這些貨幣可能被用來購買實物商品和服務,但也可能在某些社區被限制,例如在網路游戲中使用。
電子黃金是第一種廣泛使用的互聯網貨幣,於1996年推出,並在美國政府於2008年關閉之前增長到幾百萬用戶。電子黃金郵件列表的用戶使用術語「數字貨幣」來描述各種工具中的對等支付。1997年,可口可樂可以使用移動支付從自動售貨機購買。[7] 貝寶在1998年推出了以美元計價的服務。2009年,比特幣問世,標志著區塊鏈分散式數字貨幣的開始。它沒有中央伺服器,也沒有有形資產作為儲備。總部設在區塊鏈的數字貨幣也被稱為密碼貨幣,事實證明它不允許政府試圖對其進行監管,因為沒有中央組織或個人有權關閉它們。
數字貨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的網路泡沫。另一個著名的數字貨幣服務是自由儲備,其成立於2006年;它允許用戶將美元或歐元兌換成自由儲備美元或歐元,並以1%的費用相互自由兌換。一些數字貨幣業務被認為被用於龐氏騙局和洗錢,並被美國政府起訴在沒有MSB許可證的情況下運營。[9] q幣或QQ幣,是在騰訊QQ的信息平台上被用作一種基於商品的數字貨幣,出現於2005年初。q幣在中國非常有效,據說由於投機,它們對人民幣產生了不穩定的影響。
F. 幫忙分析一下「智度股份」股票是什麼情況
樓主圖片中股價快速上升後在22.68元處是放量滯漲的說明獲利盤的大量賣出,而隨後盡然跳空低開放量下跌說明主力只想賣出沒有再次做多的意思,綜合分析前期上漲可能是短線游資借利好拉升快進快出的。
樓主你說的圖片中現在的圖形又和前期上漲相似去判斷股票的漲跌或是買入不對的,因為1近期22元附近有大量的套牢盤等待解套,2目前大盤遇到阻力方向不明,3大盤依然處於熊市中結合這三點我認為知度股份不值得關注更不值得參與,除非你有可靠的內幕。
建議樓主找低位基本面良好強於大盤沒有太多平台壓力的股票關注。
G. 上海萊士背後的男人們:個個都長袖善舞
血製品龍頭上海萊士,最近可謂吸盡了資本市場的眼球。
迎接擬343億元收購外資GDS重大利好的,是連續十個跌停;相較於巔峰時期的逾1200億元,上千億市值已然灰飛煙滅。
個中緣由,還要從站在這家上市公司背後的男人們說起。
兩位實控人
鄭躍文,1962年1月出生,現任科瑞集團董事長,並任科瑞天誠董事局主席、上海萊士董事。
Kieu Hoang(黃凱),1944年7月出生,美國國籍,現任萊士中國有限公司董事。
自2008年上海萊士上市至今,公司控股股東從未發生過變更。而對於上述兩個實控人,要說到真正的創始人,卻是這位美籍越裔——黃凱。
早年在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的相關血製品的工作經驗,為黃凱以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上世紀80年代,黃凱決定創建自己的血漿公司——稀有抗體抗原供應公司,並開始收購血漿中心。到1985年,他已經在美國各地擁有11個血漿中心。
資本的不斷積累,黃凱開始了國際擴張。
1987年,受污染的蛤蜊致使中國甲肝疫情爆發。藉此機會黃凱進入了中國,那時,外國公司不得持有中國公司50%的股份,於是黃凱在1987年與上海血液中心展開合作。後來,在1992年,黃凱准備創辦上海萊士便引入了鄭躍文的科瑞天誠。
經過幾年的不斷壯大,2008年上海萊士在深證交易所上市。
黃凱擁有血製品產業的先進技術,而另一位實控人鄭躍文,乃是混跡在資本市場老手,也是上海萊士千億市值締造者。
相關人員透露,雖然表面上科瑞天誠與萊士中國股權上幾乎勢均力敵,然而掌握上市公司命運的卻是鄭躍文。
鄭躍文在2013年引入了市值管理團隊.
千億市值的背後推手
「老闆找了專門的團隊做市值管理,從100億的市值確實做到了1000多億。」這是上海萊士內部員工的一句話。
而這些背後的推手,有三個不得不提的人——吳旭、林明樟、曾令山。
林明樟、曾令山於2012年12月入股科瑞集團,成為第二、三大股東(5個月後上海萊士便開始上演一些列並購)。
從工商信息進一步查證,林明樟、曾令山與吳旭三人關系密切,聯合控制了多家企業。
根據天眼查信息,林明樟在海南新溫泉賓館有限公司出任監事,而該公司對外投資了一家名為「海口新溫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企業,該企業的法人代表又是曾令山。再看海南新溫泉賓館的上層股東,分別是海南旭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吳氏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而吳旭時為海南旭龍集團的董事長及法人代表。
在林、曾二人出現後,吳旭也空降「科瑞系」,並替代了鄭躍文的管理層角色,成為了科瑞天誠法人代表兼董事長。
而說到這位「吳旭」,也是位有故事的人。
2000-2005年的A股市場,思達高科(現名「智度股份」)頗引人注目,此股先是在2000年4月快速從3元/股拉起至17元/股,後又在高位「橫盤」了近5年之久,然後突然於2005年6月30日暴跌回3元/股,引發市場一片嘩然。
據當年媒體報道,吳旭被認為是這只股票當時的幕後運作者,除了思達高科之外,其操盤還包括佛山興華(000658)、四環生物(000518)、九江化纖(000650)等。吳旭甚至曾經還一度控制了富成證券、泰陽證券等金融機構。
此後,吳旭因大熊市而隱退,在2012年年末再次踏入A股資本市場。
締造千億「萊士」
鄭躍文為其搭台,吳旭唱戲,可以說「甚是精彩」。
上海萊士在登陸資本市場後的前5年,可謂「波瀾不驚」,市值從2008年的48億元爬升到2012年底的61億元,這樣的表現並不驚艷。
吳旭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2013年7月,上海萊士發起了對邦和葯業的收購。
邦和葯業的體量相當於上海萊士的1/3左右。無疑,收購邦和葯業對上海萊士的市場佔有率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吳旭採用過橋收購的方式,先利用科瑞天誠用現金從標的控股股東(傅建平與肖湘陽)受讓其持有的邦和葯業31.17%的股權。接著,引入第三方——新疆華建,使其用現金從邦和的小股東處受讓31.83%的股份。前兩步交易完成後,邦和葯業的股東結構從原來的「1大N小」(傅建平46.53%、肖湘陽21.64%、九鼎等其他小股東31.83%),變成了科瑞天誠、新疆華建、傅建平三人幾乎並列的格局(各佔31%左右)。最後,上海萊士以發行股份購買100%的邦和葯業股份,將邦和葯業「注入」上市公司。
採取過橋收購是因為當時上市公司賬上現金不足,若採用大比例增發,無法滿足邦和葯業眾多小股東們的套現訴求,而且勢必對大股東科瑞天誠的股權造成稀釋。
2013年12月,上海萊士股價在重組利好的刺激下,節節高升,沖上了7.8元/股(前復權)的 歷史 性高位,較年初的1.9元/股的價格翻了4倍,市值也一舉從2013年初的80億元爬升到了200億元的水平.
完成收購後,沒等過幾個月,吳旭又開始籌劃吞並同路生物。而這一次,吳旭以上海萊士擬並購標的同路生物法人代表的身份浮出水面。
此次收購,上海萊士不再像上次那麼拮據,之前收購的成功使上市公司的股票大漲,上海萊士的股東在股價高點進行質押套現,然後再投入到A股「血王」的製造中去。
2014年12月初,同路生物交易獲得了證監會的批准,12月20日,雙方完成了交割。上海萊士的股價在並購同路生物的利好刺激下再次發動,從2014年初的7元/股(前復權)左右的價格翻倍漲至年末的14元/股。這意味著其市值較完成邦和葯業交易時又翻了一倍,達到400億元。
血製品企業的稀缺性和產品的剛需屬性,不斷推高重組中的上海萊士的市值。
即使面對之後的2015年股災,上海萊士的股價也依舊堅挺。
大致計算一下,上海萊士從2012年12月的60多億市值,暴增到2015年5月高峰時的1200億,暴增逾15倍。
吳旭與鄭躍武
鄭躍文有一個弟弟——鄭躍武,網上對於其相關資料少之甚少,不過卻在富春環保這只票上多次出現,當然,股神上海萊士也在其中。
此次投資富春環保雖然是高位接盤,然而吳旭團隊上演了一場操盤大戲。
2015年6月,正值大盤走高見頂之前,上市公司與鄭躍武從二級市場入手富春環保,高位接盤。對於當時的股災,任何人都無力回天,能做的也就是如何降低損失。
3個月後,吳旭等人預測大盤見底,於是再次出手富春環保,入手2000萬股股票,將富春環保股票的平均成本大幅拉低,之後便在每次股價階段性上漲時賣出。神奇的是,每次交易的點都卡的這么准,都是高位出貨。這里或許就能聯想到吳旭等人的團隊的操作。最終鄭躍武也在2017年初股價處於高位的時候出逃。自此之後富春環保的股價一蹶不振,從2017年跌到現在。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3月4日,鄭躍武突然入手300股上海萊士的股票,第二天,鄭躍武又出售的這些股票。至於其中到底有什麼故事,我們無從得知。
不過確定的是,4月份,上海萊士發布了重組的利好消息,從這個瞬間結束的內幕交易來看,或許鄭躍武有一個不省心的弟弟吧。
怨誰?
無疑,主政的吳旭等人對上海萊士前期的市值管理堪稱教科書級別,炒股的收益也確實拉動了公司業績,不過這些來的太容易的利益,也造就了今天「跌跌不休」的惡果。
對標僅有180億市值的天壇生物,2017年上海萊士血製品營收19.15億,而天壇生物血製品營收15.13億,這個曾超千億市值的上海萊士的主營營收,在比較之下少的可憐,這也說明曾經輝煌的千億市值,也只是虛的。
將重心放到炒股,忽略主業。
毫無疑問,股票玩的這么溜的推手們,也是將上市公司推向危機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