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出讓子公司股權所得,轉讓時已經繳納所得稅,這部分收益進賬後,還要繳納月度所得稅嗎
股權轉讓過程中,轉讓方需要交納各種稅費。具體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當轉讓方是個人
如果轉讓方是個人,要交納個人所得稅,按照20%繳納。
二、當轉讓方是公司
如果轉讓方是公司,則需要涉及的稅費較多,詳見參考資料《公司股權轉讓的稅費處理》。具體如下:
(一)內資企業轉讓股權涉及的稅種 公司將股權轉讓給某公司,該股權轉讓所得,將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契稅、印花稅等相關問題:
1、企業所得稅
(1)企業在一般的股權(包括轉讓股票或股份)買賣中,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廢止)有關規定執行。股權轉讓人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盈餘公積金應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不得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2)企業進行清算或轉讓全資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業時,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改組改制中若干所得稅業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8)97號,廢止)的有關規定執行。投資方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應確認為投資方股息性質的所得。為避免對稅後利潤重復征稅,影響企業改組活動,在計算投資方的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從轉讓收入中減除上述股息性質的所得。
(3)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5號)第三條規定,企業已提取減值、跌價或壞帳准備的資產,如果有關准備在申報納稅時已調增應納稅所得,轉讓處置有關資產而沖銷的相關准備應允許作相反的納稅調整。因此,企業清算或轉讓子公司(或獨立核算的分公司)的全部股權時,被清算或被轉讓企業應按過去已沖銷並調增應納稅所得的壞帳准備等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的數額,相應調減應納稅所得,增加未分配利潤,轉讓人(或投資方)按享有的權益份額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和損失的所得稅處理
(4)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是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後的余額。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5)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而發生的股權投資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但每一納稅年度扣除的股權投資損失,不得超過當年實現的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191號)規定:
(一)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二)自2003年1月1日起,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3、契稅
根據規定,在股權轉讓中,單位、個人承受企業股權,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不發生轉移,不征契稅;在增資擴股中,對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入股或作為出資投入企業的,徵收契稅。"
4、印花稅股權轉讓的征稅問題
股權轉讓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或託管的企業發生的股權轉讓,對轉讓行為應按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3‰的稅率徵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二是不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或託管的企業發生的股權轉讓,對此轉讓應按1991年9月18日《國家稅務總關於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號)文件第十條規定執行,由立據雙方依據協議價格(即所載金額)的萬分之五的稅率計征印花稅。
(二)內資企業股權轉讓的所得稅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18號,廢止)的規定:
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是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後的余額。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被投資企業對投資方的分配支付額,如果超過被投資企業的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金而低於投資方的投資成本的,視為投資回收,應沖減投資成本;超過投資成本的部分,視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B. 母公司出售子公司的股權需要繳稅嗎
母公司出售子公司的股權,如果是有收入,應該是要繳納相應的稅款的
C. 母公司上市子公司能跟著受益嗎
母公司上市後,對子公司有一些利好的影響,但是,母公司上市對子公司的其他股東而言,受益的幾率會很少。
因為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而成立子公司時,是母公司與其他投資者共同出資,大家只是在子公司享有平等的權益,不享受母公司的權益。
發行的股票是母公司的股票,投資者買的也是母公司的股票,而非子公司股票,所以從這方面來說,上市對子公司的其他投資者不會有大幅股本升值的空間。
(3)母公司出售子公司股票收益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通常通過其股票(而不是付現金)的形式來購買其他公司。如果公司在股市上公開交易,那麼其他公司的股東在出售股份時會樂意接受上市公司的股票以代替現金。股票市場上的頻繁買進賣出為這些股東提供了靈活性。需要時,他們可以很容易地出賣股票,或用股票做抵押來借貸。
公司常常會通過認股權或股本性質的得利來吸引高質量的員工。這些安排往往會使員工對企業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因為他們能夠從公司的發展中得利。上市公司股票對於員工有更大的吸引力,因為股票市場能夠獨立地確定股票價格從而保證了員工利益的兌現。
公開上市可以幫助公司提高其在社會上的知名度。通過新聞發布會和其他公眾渠道以及公司股票每日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商業界、投資者、新聞界甚至一般大眾都會注意到上市的公司。
D. 母公司銷售給自己的合資子公司怎麼計算銷售收入
股東權益(即凈資產)=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是反映的是所有的股東包括母公司與少數股東一起100%的股東所持股份的總體所有者權益合計數。
即所有者權益合計=母公司股東權益合計母+少數股東權益。
股東權益包括實繳股本和留存收益。
股東權益是指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即凈資產值),或公司資本。
拓展資料:
股東權益是一個很重要的財務指標,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資本。
當股東權益小於零時,公司就陷入了資不抵債的境地,這時,公司的股東權益便消失殆盡,如果實施破產清算,股東將一無所得。
相反,股東權益金額越大,該公司的實力就越雄厚。
股東權益比率應當適中。
如果權益比率過小,表明企業過度負債,容易削弱公司抵禦外部沖擊的能力,而權益比率過大,意味著企業沒有積極地利用財務杠桿作用來擴大經營規模。
股東權益比率也叫凈資產比率,是股東權益與資產總額的比率,該比率反映企業資產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時一些公司不是由於股東權益比率過低而導致虧損,而是由於行業不景氣導致虧損。這樣的公司較容易實現扭虧。
留存收益是指企業從歷年實現的利潤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於企業的內部積累,包括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類。 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
公司制企業的盈餘公積包括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
法定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的比例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盈餘公積。
任意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提取的盈餘公積。
企業提取的盈餘公積經批准可用於彌補虧損、轉增資本或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等。
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餘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後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
相對於所有者權益的其他部分來說,企業對於未分配利潤的使用有較大的自主權。
它來源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凈利潤,包括企業的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其中盈餘公積金是有特定用途的累積盈餘,未分配利潤是沒有指定用途的累積盈餘。
E. 母公司可以將股權收益權無償轉讓給子公司嗎
這是可以的,完全可以轉讓給香波的母公式,而且他轉讓是沒有規定的。
F. 在不喪失控制權的前提下,1.母公司出售子公司一部分股權給另一個子公司
是的,在不喪失控制權的前提下,第一種情況母公司出售子公司一部分股權給另一子公司,和第二種情況母公司出售一部分子公司的股權給集團以外的公司,賬務處理程序沒有區別,都是把轉讓價和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理由:母子公司和集團外部的公司都是法人單位,具有同樣的法律地位,承擔一樣的民事責任。
G. 投資的子公司一直盈利,母公司投資收益如何處置
投資的子公司一直盈利,母公司投資收益應當,借:投資收益,少數股東損益,年初未分配利潤 。由於母子公司按權益法進行核算,所以在母公司的賬上也會確認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並這部分投資收益與自己公司利潤合並,一起再進行提取盈餘公積、應付利潤。
合並利潤表是反映以母公司為核心的企業集團在某一特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的報表。它是在母公司和需納入合並范圍的子公司的個別利潤表的基礎上,再抵銷個別利潤表所包含的企業集團內部母子公司之間影響企業集團利潤總額計量的內部交易事項編制的。
子公司是在國際商務中指由母公司投入全部或部分股份,依法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東道國法人企業。
「子公司」的對稱。指一個在國內或國外擁有其他公司的大部分股票的公司。受其控制的公司就稱子公司。子公司也可能有自己的子公司,也就是母公司的孫公司。
H. 出售子公司多股價影響,上市公司出售子公司會對上市子公司造成什麼影響
摘要 你好,這個造成的影響,如果上市公司出售子公司的這個股份,就會導致上市公司母公司的股價下跌。第2條因為你對自己的公司都沒有信息出售股票,可見你遇到了麻煩第二或者是第三等級的嗯這個外債或者是其他的危險,這個就很困難了。
I. 母公司持股比例變動的出售子公司股份
母公司在持有子公司50%以上股份時,也可能因缺乏資金,或子公司的經營情況不盡人意,出出售其中一部分股份,但出售後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仍超過50%,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母公司出售一部分子公司的普通股,其性質與處置非流動資產一樣。母公司要將已售子公司普通股份的賬面價值從長期股票投資賬戶中減去,賬面價值與所取得的價款間的差額調整投資收益。所出售股份的投資成本可按個別認定法或先進出法計算確定。在出售一部分子公司股份後,母公司應按新的持股比例確認投資收益。在編制合並報表時,基本的抵消與調整分錄不變,只是少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利潤有了增加,即按新的少數股權比例確認少數股東利潤和少數股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