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子文當過世界首富
1949年新年剛過,離解放軍的渡江戰役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在廣州的宋子文已有了去職的打算。就在蔣介石宣布「引退」的次日,在廣州綏署禮堂舉行的辭職儀式上,他以不足一分鍾的簡短致辭,為其26年的從政生涯畫上了句號。
此後,他輾轉於香港、廣州、、台北、巴黎等地,並在當年6月舉家乘機赴美。這時,他往日擁有的財富權勢及顯赫一時的榮光,都已如國民黨的江山一樣大片失去了。
從此,一段可稱為「難民」的生活開始,雖然是在一個他深愛著的國度里,但當時的美國輿論卻對其不太友好,他們一再狂炒宋子文貪污美援、中飽私囊的話題,甚至認為宋子文因此而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這一度令宋子文如坐針氈。其實,關於宋子文是世界首富的話題由來已久。
始於一則「謠言」
宋子文擁有「兩朝國舅」的顯赫身份,並長期擔任民國財長的要職,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後,人們對其私人財產的興趣似乎一夜間迸發了,各類與其財富相關的資料、數據、傳說也蜂擁而至。按照一般的看法,這一時期也正是宋子文財富暴發的開始。
1933年秋,因為在軍費問題上與蔣介石產生了嚴重分歧,宋子文又一次辭去了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的職務,一同辭去的還有中央銀行總裁、行政院院長等政府要職。他暫時遠離了民國權力的核心,政治上的失意,反而刺激了宋子文從商的興趣。這時,他利用還保留著的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的頭銜,表現出了對全國經濟建設的熱心。宋子文深知,要推行新的經濟建設計劃需要大量資金,於是籌劃成立了一傢具有強大實力的投資集團——中國建設銀公司。
宋子文的特殊身份對其發展經濟的計劃無疑會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然而阻力也是顯而易見的。宋子文設想,中國建設銀公司應該是一個集中了中外各大財團資源的投資公司,資本額1億元,由中國與英美銀行家組成。但此舉遭到了日本方面的強烈猜忌,日本駐南京領事明確反對英美等國資本參與其中。日本的訛詐政策,令英美財團只得退避三舍。無奈,宋子文的建設銀公司只爭取到中國財團的支持。
在當時的形勢下,自然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凡是宋子文的手筆,自然都會引起日本及親日派的不滿,而宋子文的經濟行為,也在不失時機地打擊著對方的利益。
中國建設銀公司成立後,宋子文雖有了中國「摩根」的頭銜,但他清楚這只是個虛名而已。他若想在經濟領域繼續呼風喚雨,絕離不開大財團的支持,而以當時中國金融界背景而言,又絕不能沒有中國銀行的加盟。中國銀行本由清王朝的「國家銀行」,即大清銀行改制而來,雖改為商辦,但其地位與實力使然,始終是事實上的「中央銀行」。因歷史的淵源,其一直為北洋系所掌控,而歷任的總裁又都是親日一派的人物。以中國銀行靈魂人物副總裁張嘉璈為例,他像宋子文喜歡美國文化一樣熱衷於日本文化,迷信日本實力,甚至平時穿和服、著木屐、說流利的日語,完全一派東洋作風,因而與歐美派隔閡很深。故中國建設銀公司成立後,中國銀行很快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宋子文深以為恨。
於是,1935年,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在漢口密謀,通過了一項對中國銀行的改組計劃。這一計劃保密工作相當出色,事前既不讓張嘉璈知情,也瞞過了汪精衛、張群、黃郛等親日派巨頭。當行政院長汪精衛得知消息時,所有文件都已敲定,這對親日派而言,不啻晴天霹靂。
當張嘉璈「潸然淚下」、痛心疾首之際,宋子文風光無限地擔任起了中國銀行董事長的職務。利用這些實力強大的金融機構釋放出的能量,宋子文終於使自己成為中國政界、工商實業界、金融界競相景仰的中國「摩根」。從此開始,宋憑借著自己掌控的經濟委員會、中國建設銀公司、中國銀行等三大工具,不斷實施對民族工商業、金融業的滲透、控制及兼並活動,並以驚人的速度,營造出一個以宋氏家族為核心的官僚買辦集團與托拉斯王國,而這也奠定了宋氏迅速發家的基礎。
當宋子文在其經濟建設規劃與追逐個人私產方面都風生水起的時候,其英美派領袖的背景、對日強硬派代表人物的聲譽,也為其招致了更多的來自日本方面及國內親日派的敵視。而日本人對於這個個性上恃才傲物、行事上有些西方自由主義做派的軍外人物,甚至比對他們最大的對手蔣介石更感到厭惡。
因而,日本及汪偽一派不斷爆料宋子文的豪門財富及其瘋狂的斂財行為,以此作為反擊。例如,1939年,在一份據說是日本特工對國民黨政府高級官員存款情況的秘密調查報告中,單宋子文一人就被披露有5000多萬元的財產存在上海的外國銀行內。戰爭期間,日本曾指控宋子文在大通國民銀行和紐約的花旗銀行存款達7000萬美元。與此同時,宋子文是當時世界首富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顯赫的宋子文集團
盡管據歷史學家考證,宋子文是世界首富的信息大都是戰時日本政治宣傳的一種手段,而且即便當時引用的作者也並不深信,但也是從那時開始,關於宋子文豪門財產的傳聞,卻方興未艾。因為,宋子文當時在經濟建設上的縱橫捭闔,在金融界的呼風喚雨以及其家族的權勢地位,顯然都太過煊赫一時了。
挾雄厚的金融資本,宋子文在經濟領域的擴張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以廣東銀行為例,在南方,廣東銀行是一家影響很大的僑資銀行。1935年秋,廣東銀行因債台高築陷入困境,宋子文利用自己的權力及影響,趁機調集資金注入,對之進行改組。他並認購20萬股,雖非最大股東,但也無人敢與其一爭高下。結果,改組後該行董事長一職,由大家「一致選舉」宋子安擔任;總經理一職則由宋子文賞給了其親信。從此,廣東銀行成為宋氏的「私家錢庄」。
以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例,它原是中國最大的一家煙草公司,公司老闆簡氏兄弟被稱為「煙草大王」。在30年代,它的經營與財務都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此時,宋子文以區區70萬元的代價便購買了該公司52%的股份,而這70萬元還是由廣東銀行代墊,宋子文分文未出便將南洋兄弟置歸旗下。
除此之外,宋子文還在新華銀行、中國國貨銀行、中國保險公司、上海銀行等均有一些投資。宋子文在工業方面的投資也不少,在控制了一部分金融機構後,他通常手法是把銀行的資金用於工礦和鐵路的建設投資。除中國建設銀公司對幾家鐵路和工礦的投資外,宋家還在四川絲業公司、振華造紙廠、民生公司、華豐和記紡織布廠、大中華火柴公司、華豐和記麵粉廠、中華書局等工礦企業據有一定數量的股票,宋子文和宋子良還當了這些企業的董事長或董事。而西北陝西、甘肅兩地十幾家紡織、麵粉、制葯、印刷、釀酒、採煤、火柴等工廠的機要部門也在宋氏家族的控制之下。
面對這種境地,宋子文選擇了一走了之。1949年5月16日,宋子文偕夫人乘機離開香港,去往巴黎。
杜魯門的憤怒
然而,抨擊宋子文的並不只有蔣介石和他的國民黨。當他來到美國後,這個曾經無比親密的國家,對其也不怎麼友好了。
宋子文赴美之後,依舊想如之前一樣大賣力氣為國民黨爭取美援。他曾向美國方面乞求,往台灣派出軍事代表團,以挽救國民黨軍隊的敗局。宋子文多次求見美國高官,要求美國進一步向國民黨政權提供2億美元援助。然而,所有的計劃成了宋子文的痴人說夢。最終蔣介石敗北,美國也不得不接受這一結果。
在美國輿論看來,除了歸咎於國民黨官僚系統的腐敗無能之外,在某種程度上也要歸咎於宋子文的徇私舞弊。因為,當時美國曾無比信任地將一切軍事與經濟援助都交到了宋的手中,而這些美國納稅人的錢卻如同白白地扔到了水裡一般,根本沒實現其價值。更主要的,當時美國人還認為,美國的大量援助都流進了宋子文、孔祥熙個人的腰包,變成了宋、孔家族的私人財富。就連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也大罵「他們都是賊……他們從我們給蔣送去的三十八億美元中偷去七億五千萬美元。他們用這筆錢在聖保羅搞房地產投資,他們有的房地產就在紐約市」。
國民黨政權覆亡之後,美國各種報刊都不惜以大量版面報道宋、孔家族的種種丑聞,弄得他們聲名狼藉。《華盛頓明星晚報》在一篇文章中不無調侃地寫道:「台灣的蔣介石政府與其請求美國國會的援助,不如動用私人存美的資產。蔣介石目前所急需安定金融、建設經濟等等的款項共約3億美元,實在可以由孔祥熙與宋子文兩氏私人借款,不必再向美國納稅人乞求。因為根據美國官方確切可靠的統計,孔、宋兩人在美國的銀行存款達5億美元之多,從中間借款3億給蔣介石,決不會使他們兩人當真『貧窮』起來的。」
對此,孔祥熙表示不滿並情願接受美國政府的調查。於是,50年代初杜魯門下令聯邦調查局對宋、孔財產展開了秘密調查,但不知何故,此後幾十年,美國政府一直對這次調查的結果諱莫如深。
爭論不休的身後事
1971年4月,77歲的宋子文去舊金山看望老友。晚宴上,他心情愉悅,頗有食慾,卻不幸因一小塊食物哽在氣管而溘然辭世。
很快,消息傳到了紐約——二十年來宋子文寓居的地方。紐約州政府著實一振,拋開人道上的悲憫之外,負責清算房產稅、遺產稅的政府稅務部門,一想到那些關於這位逝者巨額財富的傳說,不由生出一些不太合時宜的興奮。
於是,紐約州政府的稅務官員們,內心已然期待著令人震驚的結果,對宋子文的經濟狀況著手展開了調查。然而,事實卻令人大失所望。在紐約遺產法庭關於宋子文遺產分割執行書中,那次調查的結果被公諸於眾。那是一些對於這位傳說中的「世界首富」有些反諷、近似玩笑的信息:宋子文的非固定財產只有100多萬美元,加上二十年間大為升值的房產,也就七八百萬美元(一說其財產總值為10485729.47美元)。這樣的財產在遍地富豪的紐約簡直不值一提。
這樣的結果,當然令美國的稅務官們難以置信。「宋子文家產僅有100萬美元」的報道也隨即流傳開來,從華盛頓到里約熱內盧,從倫敦到巴黎,從馬尼拉到東京,從台灣到香港。據說當年看到這則消息的人,有的不置可否,有的則啞然失笑。
(作者:劉永峰)
有知識,你就來!網路知道日報開放入駐,還猶豫什麼,快來報名!http://..com/s/dailyRecruitment/index.html
2. 招商輪船股份股票歷史招商輪船股股票歷史行情招商輪船今天跌 原因
疫情後的經濟開始慢慢復甦,而航運價格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短期內仍然是供需錯配的局面,這也給相關航運企業帶來了紅利,招商輪船亦是如此,股價持續增長,這只股票好不好呢,投資的話是否值得呢,下面我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說明。在即將對招商輪船進行分析之前,我整理好的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戳戳這里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872年,奠定了中國近代民族航運事業。招商輪船從事國際原油、國際與國內干散貨、國內滾裝、國際與國內件雜貨等海運業務,並通過CLNG公司投資經營國際LNG運輸業務。招商輪船經營和管理著中國歷史最悠久、最具經驗的遠洋油輪船隊,是大中華地區領先的超級油輪船隊經營者,也是國內輸入液化天然氣運輸項目的主要參與者。
對招商輪船有個初步認識後,通過下面的亮點分析我們可以簡單了解一下看招商輪船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自有VLCC和VLOC船隊規模世界第一
2021年,招商輪船預計新接30萬噸級VLCC原油輪2艘,還有32.5萬噸級VLOC散貨船以及3800車位滾裝船,前者是1艘,後者2艘。其中自有VLCC和VLOC船隊規模一直努力堅持著世界第一的名次,滾裝船隊現在的規模在國內還是比較靠前的。
亮點二:行業經驗豐富,品牌知名度高
招商輪船將所有精力都用在遠洋運輸業務這方面了,現在,在經營管理領域里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子公司海宏公司(AMCL)和香港明華(HKMW)這兩家專業管理公司在業內品牌口碑很好,知名度很高。子公司CLNG公司其實也是中國第一家投資大型LNG專用船的公司,也是運營管理大型LNG專用船的公司,至今保持著中國領先的地位。因為篇幅有長度規定,關於招商輪船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更詳細的情況,我將它們歸入這篇研報之中,想要查看的話,直接點擊這里就可以了:【深度研報】招商輪船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讓港口航運行業遭受到了磨難,停止生產,港口堵塞等問題使得航運停滯不前,疫情結束以後就不斷消退,港口航運才慢慢得到恢復。隨著我國疫情日漸平穩,世界范圍復產復工陸續推進,進出口數據一路向好。出口的強勢表現,促進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恢復,港口航運相關企業業績也可能大概率實現高度增長。
同時,在今年前半年,國際干散航運市場的景氣度很不錯,運價也在持續上漲,其中,波羅的海乾散貨運輸指數(BDI)均值同比上浮了229%。關於需求端,全球經濟恢復促進了干散貨貿易量回升,預計1-2年內仍將保持強有力的發展。
結合以上內容來看,隨著疫情逐漸緩和,國家航運將會逐漸恢復過來。招商輪船年代久遠,實力不俗,能夠不斷的穩定發展下去。但是文章有滯後性,有關招商輪船未來行情還想深入了解的話,趕快戳開下方鏈接領取,有專業的投顧會幫助你診斷股票,看下招商輪船有沒有存在高估現象:【免費】測一測招商輪船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3. 火柴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火柴(英文名:Match),也稱「安全火柴」。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柴是由中國人在公元577年發明的(一種引火的材料,不是火柴),當時是南北朝時期火柴,戰事四起,北齊腹背受敵,物資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種,做飯都成問題,當時後妃和一班宮女神奇地發明了火柴,不過中國古代的火柴都只不過是一種引火的材料。
十八世紀的下半葉主要是利用黃磷為發火劑。由於黃磷有毒,後來又逐漸為硫化磷火柴取代。後者雖然沒有毒,但隨時都有自燃的可能,相當危險。1833年,世界上第一個火柴廠在瑞典卑而加城正式建立,直到1855年才研製成功安全火柴,並逐漸為世界各國所採用。火柴是根據物體摩擦生熱的原理,利用強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活性,製造出的一種能摩擦發火的取火工具。
火柴盒的側面塗有紅磷(發火劑),三硫化二銻(Sb2S3,易燃物)和玻璃粉;火柴頭上的物質一般是KClO3、MnO2(氧化劑)和S(易燃物)等。當兩面者摩擦時,因摩擦產生的熱使與KClO3等接觸的紅磷發火並引起火柴頭上的易燃物燃燒,從而使火柴桿著火。安全火柴的優點是紅磷沒有毒性,並且它和氧化劑分別粘附在火柴盒側面和火柴桿上,不用時二者不接觸。所以叫安全火柴。
火柴歷史
中國南北朝(420~589)時期,將硫磺沾在小木棒上,藉助於火種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陰火」引發為「陽火」。這可視為最原始的火柴。
元末明初學者陶宗儀的《輟耕錄》中的《發燭》條說:「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熔硫磺塗木片頂端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粹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史載周建德六年,齊後妃貧者以發燭為生,豈即杭人之所制矣。」文中的發燭就是原始的火柴。
《資治通鑒》中記載:「陳宣帝太建九年,齊後妃貧苦,至以賣燭為業。」
北宋人陶谷的《清異錄》說:「夜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這是說當時民間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種塗上硫磺的杉木條引火,這也說明了原始的火柴,應該是在《清異錄》成書年代之前就已經發明,也就是公元950年前。據一則重要史料記載:「漢淮南王招致方術之士,延八公等撰《鴻寶萬畢方》,法燭是其一也,余非民所急,故不行於世,然則法燭之起,自劉安始也。」這里的法燭就是後來說的發燭,都是火柴的前身。按照高承的記述,我們可得知,原始的火柴是在公元2世紀,由早期的煉丹家所發明的。我們也知道硫磺是煉丹家的主要葯物,所以他們發明原始火柴更加合理。
到了南宋時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經到處都有出售火柴的小販。那是有人把松木削成如紙張薄的小片,用硫磺塗滿它的一端。但它不叫「火柴」,而是叫「發燭」、「粹兒」,這已經是早期的火柴了,但人們沒有注意和重視。
在歐洲,火柴出現於古羅馬時期。當時一些小販,將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這種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並不起火,而是可以用來引火。人們用鐵塊撞擊火石,讓濺出的火星落在這些木柴上,就能獲得火種。到了中世紀時期,歐洲人又用蘆葦取代了木柴,成為引火的材料。
1669年,德國人H.布蘭德提煉出了黃磷。人們利用黃磷極易氧化發火這一特性,在小木棒一端沾上硫磺,然後再沾黃磷而發光。1805年,法國人錢斯爾將氯酸鉀和糖用樹膠粘在小木棒上,浸沾硫酸而發火。這些都是現代火柴的雛形。
1826年,英國人J.沃克把氯酸鉀和三硫化銻用樹膠粘在小木棒端部作葯頭,裝在盒內,盒側面粘有砂紙。手持小木棒將葯頭在砂紙上用力擦劃,能發火燃燒。這是最早具有實用價值的火柴。
1831年,法國人C.索里亞以黃磷代替三硫化銻摻入葯頭中,製成黃磷火柴。這種火柴使用方便,但發火太靈敏,容易引起火災,而且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因黃磷有劇毒,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
1845年,奧地利人A.施勒特爾研製出赤磷(也稱紅磷),它是黃磷的同素異形體,性能比較穩定,且無毒。1855年,瑞典人J.E.倫德斯特倫創制出一種新型火柴,它是將氯酸鉀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火柴梗上,而將赤磷葯料塗在火柴盒側面。使用時,將火柴葯頭在磷層上輕輕擦劃,即能發火。由於把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分開,大大增強了生產和使用中的安全性,稱之為安全火柴,應用廣泛。
1898年,法國人H.塞弗納和E.D.卡昂以三硫化四磷取代黃磷製成火柴,稱為硫化磷火柴。這種火柴與黃磷火柴一樣隨處可以擦燃而沒有黃磷的毒性,但仍不如安全火柴安全。
火柴工業開創於歐洲。1833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廠建立於瑞典卡爾馬省的貝里亞城。1865年,火柴開始輸入中國,當時稱之為「洋火」或「自來火」。中國的第一家火柴廠是衛省軒於1879年在廣東省佛山縣創辦的巧明火柴廠。到1900年,中國共開設了19家火柴廠。1921年,劉鴻生在蘇州創辦鴻生火柴廠,改進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產管理,生產出質優價廉的「美麗」牌火柴。劉鴻生於1930年又創建了上海大中華火柴公司。1949年後,中國火柴生產逐步實現了機械化和半自動化。1967年,第一台火柴自動連續機試製成功。1982年在濟南火柴廠建成了中國第一條連續生產線。
2012年9月6日,河北泊頭火柴有限公司將舉行資產處置拍賣會,最後一批設備被拍賣,這標志著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徹底走進歷史。河北泊頭火柴有限公司前身為泊鎮永華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12年,時任民國代總統的馮國璋以四萬元現洋入股公司,改寫了國人依賴「洋火」的歷史,建國後一度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當地文物部門對「泊頭火柴」的主要火柴生產設備進行了保護,並將設立專門的展館進行展示。
4. 火柴大王劉鴻生的子女後來怎麼樣了
劉鴻生曾說:「我一生有兩個得意的投資,一個是工礦企業,一個是子女教育。」
劉鴻生有10個兒子3個女兒,他對子女的教育安排無一例外都是去國外留學。4個兒子留美,4個兒子留英,2個兒子留日,3個女兒分別留學美、英、日。當時送一個留學生再培養成才,幾乎相當於興辦一個中型企業的資金。劉鴻生對此在所不惜,在這位上海大亨的考慮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將來不管哪一國的勢力來統治,我總有我的子女出來應付局面。我將不惜工本讓你們學成世界上最有用的學問,回國以後,可以分別負責經營我的企業。」
劉鴻生根據子女們各自所長,安排兒子們學經濟、法律、銀行、管理、工程、會計、機械等專業,而女兒們則學家政、營養等專業。子女回國以後,劉鴻生把他們都放在底層小職員位置上加以鍛煉,這樣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科學的專業知識指導。
10個兒子被劉鴻生安插在劉氏企業不同行業的公司裡面。長子劉念仁進入大中華火柴公司,老四劉念智進入中華碼頭公司,老八進入章華毛紡織廠。不久,劉念仁成為劉氏企業中僅有的可以代替劉鴻生簽字付款的人。
抗戰時期,劉鴻生的第八個兒子劉念信從美國回到重慶,派在毛紡織廠當技術員。有一次同廠長發生了爭執。劉鴻生知道後,立即責備念信說:「你在廠里必須遵守廠里的制度,必須尊重廠長的意見,我不許可你在廠里擺小老闆架子。」
劉鴻生子女們也都理解父親的苦心,認真地從基層做起,熟悉情況,積累經驗,體察艱苦,鍛煉自立能力。後來的歷史證明,劉鴻生的13個子女無一驕奢、庸碌,便是劉鴻生不惜工本苦心教育的成果。
次子劉念義1931年赴英國倫敦劍橋大學讀書。畢業回國後,被父親安排到上海大中華火柴公司任查賬員。在基層鍛煉三年後,他才被委以重任,當上了大中華火柴公司總經理。同時,先後兼任上海永豐房地產公司董事、永業房地產公司董事長、上海熾昌興牛皮膠公司總經理、青島火柴公司總經理和香港大中華火柴公司總經理。
上海解放後,劉念義被推選為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籌備會常務委員,並去香港陪伴劉鴻生返回祖國,受到周恩來的接見。此後,在認購公債、抗美援朝中起帶頭作用。1951年任上海市火柴工業同業公會主任委員。同年起任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常務委員。1952年、1953年參加第二、三屆赴朝慰問團。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線頒布,3次申請將企業實行公私合營。合營後1956年8月,被任命為上海火柴公司經理,同年11月,任上海市火柴塑料工業公司經理。1959年11月,增選為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第三屆副主任委員,後連任第四、五屆副主任委員。1965年10月任上海市日用化學工業公司經理兼華光火柴廠經理。
四子劉念智在英國留學7年,1936年回國後,劉鴻生安排他到中華碼頭公司當一名普通的會計員,並且一再叮囑不得特殊對待。他告訴兒子「向碼頭上一切人學習,只有學會真本領,才能擔當大事情」。在萬里遷廠的路途中,劉念智勞苦功高。建國後,劉念智歷任上海章華毛紡織廠經理、上海市毛麻工業公司副經理、全國工商聯第五、六屆副主席、上海市第八、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實業公司董事長等職。
時過境遷,劉鴻生的後代散居海內外。在劉氏後輩中,身在美國的嫡孫劉作偉成為了有名的「毛巾大王」。
劉作偉是中美剛建交後第一批中國大陸留學生。他在美國讀完航空學本科後,由於沒有綠卡,加之航空業屬於敏感專業,找對口的工作自然成為一種奢望。後來,他和妻子用一條小小的毛巾打開了事業的突破口。
劉作偉夫婦的第一筆訂單是為一家猶太人公司贏得了一樁從中國進口毛巾的生意。此後不久,劉作偉夫婦和人合夥買下這家猶太老闆的公司。從此毛巾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劉作偉的美國客戶既有像沃爾瑪、Target這樣的大連鎖商場、Ross這樣的折扣店,也有進口商、大型百貨公司。
因為有位號稱「火柴大王」的著名企業家祖父劉鴻生,劉作偉也被冠上了「毛巾大王」的美稱。劉作偉說:「自己沒從爺爺那裡分得一分錢,但做生意的天分肯定是遺傳自爺爺。」
和祖父一樣,劉作偉在許多生意環節上永遠是事必躬親。比如去工廠查看面料,和美國的買家見面,做產品演示。「每個環節上都不能出錯,記住你只有一次機會,失去了也許就沒有了。」劉作偉說。
時隔半個多世紀,曾經的上海大亨與今日的毛巾大王,同樣的企業意識和經營頭腦,在祖孫倆之間實現了跨越時代和地域的美妙傳承。
5. 招商輪船股份股票怎麼樣招商輪船今年主力成本招商輪船什麼時候派息分紅
疫情過後經濟開始好轉,而航運價格價格隨之水漲船高,在短期之內依舊是供需錯配的局面,這也給相關航運企業帶來益處,招商輪船也是如此,股價不斷地漲,這只股票具體內容是什麼呢,投資的回報高不高呢,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在開始介紹招商輪船之前,我先讓大家看看我准備的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一下就能夠獲取具體名單:寶藏資料!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872年,奠定了中國近代民族航運事業。招商輪船從事國際原油、國際與國內干散貨、國內滾裝、國際與國內件雜貨等海運業務,並通過CLNG公司投資經營國際LNG運輸業務。招商輪船經營和管理著中國歷史最悠久、最具經驗的遠洋油輪船隊,是大中華地區領先的超級油輪船隊經營者,也是國內輸入液化天然氣運輸項目的主要參與者。
掌握了一些招商輪船基本情況後,下面通過亮點分析招商輪船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自有VLCC和VLOC船隊規模世界第一
在2021年來臨之際,招商輪船想著接手2艘30萬噸級VLCC原油輪,包括32.5萬噸級VLOC散貨船1艘,3800車位滾裝船2艘。其中自有VLCC和VLOC船隊規模在世界上連續保持著第一,滾裝船隊的規模在國內也是屬於領先的。
亮點二:行業經驗豐富,品牌知名度高
招商輪船一心都撲在了遠洋運輸業務上,目前在經營管理方面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子公司海宏公司(AMCL)和香港明華(HKMW)這兩家專業管理公司在業內品牌口碑很好,知名度很高。子公司CLNG公司其實也是中國第一家投資大型LNG專用船的公司,也是運營管理大型LNG專用船的公司,截止目前都還保持著中國佼佼者的地位。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招商輪船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通過這篇研報對它們進行了整理,戳一下這里就能看到:【深度研報】招商輪船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讓港口航運行業受到了嚴重沖擊,不得不停工停業,港口擁堵等問題使得航運停滯不前,等疫情結束了以後陸續消退了下去,港口航運才慢慢恢復。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呈現向好的態勢,全球復產復工陸續推進,進出口數據成穩步上升態勢。出口的強勢表現帶來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恢復,港口航運相關企業業績將來也可能會大幅度提高。
另外,2021年上半年,國際干散航運市場景氣度較高,運價在持續提高,其中,波羅的海乾散貨運輸指數(BDI)的平均值同比提升了229%。在需求端方面,全球經濟復甦使得干散貨貿易量有了一定的回升,預計1-2年內仍將保持強勁。
綜上所述,隨著疫情的消退,國家航運將慢慢得到恢復。招商輪船源遠流長,實力不賴,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不過,文章多多少少是存在滯後性的,有關招商輪船未來行情還想深入了解的話,直接戳開下方鏈接,有專業的投顧會幫助你進行診股,看下招商輪船估值是是不是高了:【免費】測一測招商輪船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6. 世界上第一家百年火柴廠成立時間是1997年1933年還是1896年
原始時代,人類需要燃燒時,只有鑽木取火或敲擊石塊,打出火花來。
直至19世紀,才有人發明引火盒,盒子裡面裝有浸過硫酸的石棉,接著拿一根木條,沾上硫磺、氯酸鉀和糖,當木條碰到硫磺,便會發生化學作用,發生火花。
但這種火柴仍相當笨拙,直至1827年,英國葯劑師瓦克爾,用沾有化學葯品的木條,在砂紙上一擦,就立刻產生火花。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根摩擦火柴了。
火柴是由誰發明呢!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國在公元577年發明的,當時是南北朝時期 火柴,戰事四起,北齊腹背受敵進迫,物資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種,燒飯都成問題,當時一班宮女神奇地發明了火柴,不過我國古代的火柴都只不過是一種引火的材料。其後在馬可波羅時期傳入歐洲,後來歐洲人就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一度被中國人稱為「洋火」的現代火柴。「洋火」能借著摩擦生火。而發明這種火柴的人是英國的沃克,他在1826年利用樹膠和水製成了膏狀的硫化銻和氯化鉀,塗在火柴梗上並夾在砂紙上拉動便產生火。
工業上的火柴:火柴工業開創於歐洲。1833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廠建立於瑞典卡爾馬省的貝里亞城。1865年,火柴開始輸入中國,當時稱之為「洋火」或「自來火」。中國的第一家火柴廠是衛省軒於1879年在廣東省佛山縣創辦的巧明火柴廠。到1900年,中國共開設了19家火柴廠。1921年,劉鴻生在蘇州創辦鴻生火柴廠,改進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產管理,生產出質優價廉的「美麗」牌火柴。劉鴻生於1930年又創建了上海大中華火柴公司。1949年後,中國火柴生產逐步實現了機械化和半自動化。1967年,第一台火柴自動連續機試製成功。1982年在濟南火柴廠建成了中國第一條連續生產線。
7. 火柴的火柴歷史
中國南北朝(420~589)時期,將硫磺沾在小木棒上,藉助於火種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陰火」引發為「陽火」。這可視為最原始的火柴。
元末明初學者陶宗儀的《輟耕錄》中的《發燭》條說:「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熔硫磺塗木片頂端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粹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史載周建德六年,齊後妃貧者以發燭為生,豈即杭人之所制矣。」文中的發燭就是原始的火柴。
《資治通鑒》中記載:「陳宣帝太建九年,齊後妃貧苦,至以賣燭為業。」
北宋人陶谷的《清異錄》說:「夜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這是說當時民間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種塗上硫磺的杉木條引火,這也說明了原始的火柴,應該是在《清異錄》成書年代之前就已經發明,也就是公元950年前。據一則重要史料記載:「漢淮南王招致方術之士,延八公等撰《鴻寶萬畢方》,法燭是其一也,余非民所急,故不行於世,然則法燭之起,自劉安始也。」這里的法燭就是後來說的發燭,都是火柴的前身。按照高承的記述,我們可得知,原始的火柴是在公元2世紀,由早期的煉丹家所發明的。我們也知道硫磺是煉丹家的主要葯物,所以他們發明原始火柴更加合理。
到了南宋時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經到處都有出售火柴的小販。那是有人把松木削成如紙張薄的小片,用硫磺塗滿它的一端。但它不叫「火柴」,而是叫「發燭」、「粹兒」,這已經是早期的火柴了,但人們沒有注意和重視。
在歐洲,火柴出現於古羅馬時期。當時一些小販,將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這種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並不起火,而是可以用來引火。人們用鐵塊撞擊火石,讓濺出的火星落在這些木柴上,就能獲得火種。到了中世紀時期,歐洲人又用蘆葦取代了木柴,成為引火的材料。
1669年,德國人H.布蘭德提煉出了黃磷。人們利用黃磷極易氧化發火這一特性,在小木棒一端沾上硫磺,然後再沾黃磷而發光。1805年,法國人錢斯爾將氯酸鉀和糖用樹膠粘在小木棒上,浸沾硫酸而發火。這些都是現代火柴的雛形。
1826年,英國人J.沃克把氯酸鉀和三硫化銻用樹膠粘在小木棒端部作葯頭,裝在盒內,盒側面粘有砂紙。手持小木棒將葯頭在砂紙上用力擦劃,能發火燃燒。這是最早具有實用價值的火柴。
1831年,法國人C.索里亞以黃磷代替三硫化銻摻入葯頭中,製成黃磷火柴。這種火柴使用方便,但發火太靈敏,容易引起火災,而且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因黃磷有劇毒,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
1845年,奧地利人A.施勒特爾研製出赤磷(也稱紅磷),它是黃磷的同素異形體,性能比較穩定,且無毒。1855年,瑞典人J.E.倫德斯特倫創制出一種新型火柴,它是將氯酸鉀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火柴梗上,而將赤磷葯料塗在火柴盒側面。使用時,將火柴葯頭在磷層上輕輕擦劃,即能發火。由於把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分開,大大增強了生產和使用中的安全性,稱之為安全火柴,應用廣泛。
1898年,法國人H.塞弗納和E.D.卡昂以三硫化四磷取代黃磷製成火柴,稱為硫化磷火柴。這種火柴與黃磷火柴一樣隨處可以擦燃而沒有黃磷的毒性,但仍不如安全火柴安全。
火柴工業開創於歐洲。1833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廠建立於瑞典卡爾馬省的貝里亞城。1865年,火柴開始輸入中國,當時稱之為「洋火」或「自來火」。中國的第一家火柴廠是衛省軒於1879年在廣東省佛山縣創辦的巧明火柴廠。到1900年,中國共開設了19家火柴廠。1921年,劉鴻生在蘇州創辦鴻生火柴廠,改進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產管理,生產出質優價廉的「美麗」牌火柴。劉鴻生於1930年又創建了上海大中華火柴公司。1949年後,中國火柴生產逐步實現了機械化和半自動化。1967年,第一台火柴自動連續機試製成功。1982年在濟南火柴廠建成了中國第一條連續生產線。
2012年9月6日,河北泊頭火柴有限公司將舉行資產處置拍賣會,最後一批設備被拍賣,這標志著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徹底走進歷史。河北泊頭火柴有限公司前身為泊鎮永華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12年,時任民國代總統的馮國璋以四萬元現洋入股公司,改寫了國人依賴「洋火」的歷史,建國後一度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當地文物部門對「泊頭火柴」的主要火柴生產設備進行了保護,並將設立專門的展館進行展示。
8. 招商輪船股票成交量為什麼那麼大招商輪船2021年一季報牛叉診股招商輪船股票
疫情風波過後,經濟復甦伴隨著航運價格價格的水漲船高,目前在短時間內仍處於供需錯配的局面,這也有利於相關航運企業的發展,招商輪船也是如此,股價不斷地漲,這只股票怎樣呢,有沒有投資的價值呢,下面我給大家講解一下。在准備對招商輪船進行介紹之前,我將製作好的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名單提供給大家,點一下這里就能夠獲得詳細名單:寶藏資料!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872年,奠定了中國近代民族航運事業。招商輪船從事國際原油、國際與國內干散貨、國內滾裝、國際與國內件雜貨等海運業務,並通過CLNG公司投資經營國際LNG運輸業務。招商輪船經營和管理著中國歷史最悠久、最具經驗的遠洋油輪船隊,是大中華地區領先的超級油輪船隊經營者,也是國內輸入液化天然氣運輸項目的主要參與者。
大概分析了招商輪船後,通過下面的亮點分析我們就能知道招商輪船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自有VLCC和VLOC船隊規模世界第一
展望2021年,招商輪船計劃著要新接30萬噸級VLCC原油輪2艘,另外還有3艘船,就是32.5萬噸級VLOC散貨船1艘,3800車位滾裝船2艘。其中的自有VLCC以及VLOC船隊規模持續保持在世界第一,滾裝船隊規模在國內領先於同行。
亮點二:行業經驗豐富,品牌知名度高
招商輪船長時間的專注於遠洋運輸業務,而且在經營管理上已經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優點,子公司海宏公司(AMCL)和香港明華(HKMW)這兩家專業管理公司在業內品牌口碑很好,知名度很高。中國第一家運營管理和投資大型LNG專用船的公司,就是子公司CLNG公司,迄今為止,始終保持著中國領先的地位。因為篇幅有限,有關招商輪船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更全面的情況,我將它們歸納進了這篇研報之中,戳一下這里就能看到:【深度研報】招商輪船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給了港口航運行業一個重大打擊,停工停業,港口擁堵等一系列問題引發航運停滯不前,疫情結束了之後陸續消退了下去,港口航運才一步步恢復了起來。得益於疫情態勢的成功遏制,全球復產復工陸續推進,進出口數據未來可期。出口的強勢體現,迎來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恢復,港口航運相關企業業績也可能大概率實現高度增長。
同時,在今年前半年,國際干散航運市場行情好,運價持續提高,其中就波羅的海乾散貨運輸指數(BDI)的平均值同比增加了229%。在需求端方面,在全球經濟恢復的帶動下,干散貨貿易量獲得了一定的回升,預計1-2年內,將繼續保持強勁趨勢。
綜上,隨著疫情退去,國家航運將逐漸恢復到原來。招商輪船不光歷史悠久,而且實力相當優秀,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但是文章有滯後性,那些想更准確地知道招商輪船未來行情的朋友,直接打開下方鏈接,有專業的投顧替你診股,看下招商輪船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招商輪船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9. 劉鴻生的人物經歷
劉鴻生,祖籍浙江定海。19世紀劉鴻生的祖父劉維忠在上海寶善街開設了一家供人看戲飲茶的丹桂茶園。生意還算興隆。鴻生父劉賢喜,經人介紹,在招商局的輪船上做總賬房,除了每月優厚的薪水,還經常利用輪船往來的便利條件夾帶私貨販賣,從中牟利,因此家庭生活還算富裕。劉鴻生7歲那年,父親突然病逝。盡管哥哥繼任了父親的輪船賬房職務,收入卻減少了;同時,也由於祖父年邁,無力經營茶園,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全家十幾口人生活十分拮據。雖然家中交學費已經十分困難,母親仍然不願意讓聰明好學的兒子失學。她想方設法,讓劉鴻生繼續讀書,13歲他進聖約翰中學。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他發憤苦讀,各門功課一直名列前茅,不但可以免交昂貴的學費,而且每月能領到獎學金。大學二年級時(1906),美國校長決定送他到美國去學習神學,學成回校擔任牧師兼教英文。他因不服從校長培養他當牧師的安排被開除。1906年,劉鴻生由上海聖約翰大學輟學﹐至職業學校任教,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老閘巡捕房做教師﹐老閘巡捕房做教師。1908年﹐考入上海英租界會審公廨當翻譯。約半年後﹐轉入意籍律師穆安素事務所工作。1909年(宣統元年)﹐入英商開平礦務局﹐任上海辦事處任推銷員﹐為開平煤打開銷路。1911年﹐升為開平礦務局(1912年後,改稱開灤礦務局)買辦﹐設立帳房﹐賺取傭金。隨後﹐又與上海義泰興煤號合作﹐經銷開灤煤﹐分取利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租船隻﹐由秦皇島裝載開灤煤運滬銷售﹐約有三年時間﹐賺銀百萬余兩。1918年為擴展煤炭經營﹐他與義泰興煤號等伙設義泰興董家渡煤棧﹐並委託英商殼件洋行經理碼頭業務。此後﹐他又在上海及長江下游各埠與人廣設銷煤機構。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提倡國貨﹐抵制外貨﹐使民族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1920年1月﹐劉鴻生在蘇州與人伙設華商鴻生火柴公司﹐資本12萬元﹐他佔3/4。這是劉鴻生資本向工業企業轉化的起點。此後﹐他又獨資或與人合資設立華商上海水泥公司﹑中華煤球公司﹑大華保險公司﹑華豐搪瓷公司﹑章華毛絨紡織公司﹑中華工業公司﹑華東煤礦公司﹑中國企業銀行等。到1931年底為止﹐劉鴻生的企業投資(包括公司股票﹑合資股份及船舶碼頭三項)已達745萬余元﹐被稱為中國的「煤炭大王」﹑「火柴大王」。1932年11月﹐出任國營輪船招商局總經理。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鴻生在日本侵略軍佔領區內的企業受到損失。1938年6月他出走香港﹐旋轉赴內地。在內地和香港再與民營企業或官僚資本合資設立華業和記火柴公司﹑大中華火柴公司﹑中國火柴原料公司﹑中國毛紡織公司﹑西北毛紡織公司等。還擔任國民黨政府火柴專賣公司總經理﹑全國專賣總局局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劉鴻生於1945年10月回到上海﹐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執行長兼上海分署署長、經濟部計劃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政府咨議委員。1946年春,他在淪陷區的企業全部收回。但除火柴和碼頭業有暫時的發展外﹐其餘企業經營都很困難。1948年8月,國民黨政府實行「金圓券」政策(見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的通貨膨脹)﹐劉氏企業遂全部陷於癱瘓。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劉鴻生曾一度跑到香港。同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劉鴻生於1949年10月由香港回到北京,受到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親切接見,並與他進行誠懇、坦率的談話,使劉鴻生受到很大鼓舞。
劉鴻生回到上海﹐1949年12月,他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兼財經委員會委員和生產救災委員會委員。劉鴻生對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短期內制止通貨膨脹和穩定物價的措施由衷欽佩,決心為上海水泥公司等企業從速復工努力工作。1950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同年10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1950年12月,韓戰爆發,中國人民開展抗美援朝運動,劉鴻生在工商界中帶頭捐獻飛機大炮,並動員劉氏企業在捐獻中盡最大努力,上海水泥公司董事會與全廠職工一起積極響應,共捐獻人民幣20.17億元(舊人民幣)。
1953年下半年,中共中央發布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總任務,劉受到鼓舞,表示自己的企業要爭取第一批申請公私合營。1954年1月18日上海水泥公司召開董事會,在劉鴻生的提議下;作出創造條件盡早實現公私合營的決議,並向政府提出申請。是年7月1日,獲准公私合營。當年,劉鴻生有8個企業實現公私合營。1956年初,劉氏在各地價值2000餘萬元的企業全部實現公私合營。1953年10月當選為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1954年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劉鴻生歷任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委,民建上海市分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第一屆上海市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二屆委員、上海市一屆三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上海市政協第一屆常委。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兼上海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市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失業工人救濟委員會經濟審核委員會主任等職。
劉鴻生待人寬厚,而教子嚴格。他認為「知子莫若父」,要求子女學有所長,虛心向他人學習,成為有知識、有學問、有專長的人才。他說:「只有學會真本領,才能擔當大事情」。子女從國外留學回來,他規定必須在企業里從普通職員做起。由於其嚴格督教,子女多有成就,有的成為技術業務專家。1956年,當劉鴻生病重彌留之際,還諄諄囑咐子女們,把所余的全部定息獻給國家。他在去世前半個月,接受《人民中國》雜志記者的采訪,發表《為什麼我擁護共產黨》的談話,講述他40多年來坎坷的經歷,以親身感受,揭露帝國主義與中國官僚資本壓迫和摧殘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種種行徑,生動地說明中國民族資本家只有跟著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1956年10月1日,劉鴻生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