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向「zyq135333」請教: 關於金融資產會計分錄
看著你著急交作業,雖然不是問我,還是回答下吧。
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90000
借:投資收益
1200
貸:銀行存款
191200
2。借:投資收益
10000
貸:應收股利
10000
3.借:應收股利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4.借:銀行存款
22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成本
190000
貸:投資收益
30000
第二題:
借:持有者到期--面值
500000
借:持有者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6730
貸:銀行存款
526730
2。見附件
(注意附件里的表格可能和你教材中的不一樣,你自己調整一下)
3.借:應收利息
40000
貸:投資收益
31603.8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8396.2
收息時:借:銀行存款
40000
貸:應收利息
40000
第二年,第三年的計算公式和上面一樣。也就是算應收利息用面值乘以票面利率,投資收益是用期初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持有者到期調整是兩者的差額(算的數和附件里的不一樣,是小數尾差造成的)
4.收回本金
借:銀行存款
500000
貸:持有者到期投資-面值
50000
最後一期利息
借:銀行存款
40000
貸:應收利息
40000
第三問: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65500
貸:銀行存款
65500
借:應收股利
1000
貸:投資收益
1000
收到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股利
1000
公允價值變動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95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500
出售時;借;銀行存款
86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655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9500
貸:投資收益
750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500
貸:投資收益
9500
第四問
借:長期股權投資
7500
貸:股本
250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000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60
貸:銀行存款
60
第五問
借:固定資產清理
1900
借;累計折舊
600
貸:固定資產
25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3600
貸:銀行存款
1500
貸:固定資產清理190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00
附件: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計算.xlsx
『貳』 cpa會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題 求解啊多謝~
(1)20×7年7月1日購入債券: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
應收利息
3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2000
貸:銀行存款
105000
(2)20×8年1月1日確認利息收益,利用插值法求得實際利率為2.64%:
借:應收利息
3000
貸:投資收益
269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307
20×8年7月1日確認利息收益:
借:應收利息
3000
貸:投資收益
268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315
20×9年1月1日確認利息收益:
借:應收利息
3000
貸:投資收益
2676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324
20×9年7月1日確認利息收益:
借:應收利息
3000
貸:投資收益
2668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332
(3)20×7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變動:
此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00000+2000=102000,公允價值為1010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0
20×8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變動:
此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01000-307-315=100378,公允價值為1025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122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122
20×9年9月1日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1028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
--利息調整
722
--公允價值變動
1122
投資收益
956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122
貸:投資收益
1122
『叄』 9.2010年1月10日,星海公司以每股6.50元的價格購入B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10 000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2010年4月5日B公司每股分派現金股利0.10元,因屬於2009年股息,需要調整購股成本:6.5-.1=6.4元
2010年6月30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7.5-6.4=1.1元
『肆』 會計的問題
第一題:
1、2008年1月10日
交易性金融資產入賬價值=6.5*10000=6500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65000
投資收益 500
貸:銀行存款 65500
2、2008年4月5日
應收股利=0.1*10000=1000
借:應收股利 1000
貸:投資收益 1000
收到股利: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股利 1000
3、2008年6月30日
公允價值變動=(7.5-6.5)*10000=1000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00
4、2008年9月25日
借:銀行存款 86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65000
——公允價值變動 10000
投資收益 110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00
貸:投資收益 10000
持有至到期第一題:
應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50000*6%=3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50000
——利息調整 2000
——應計利息 3000
貸:銀行存款 55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第二題:
應計利息=50000*6%=3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50000
——應計利息 3000
貸:銀行存款 52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000
自己做的,有問題在溝通
『伍』 幾道中級財務題。求解。
樓主早上好!學派檀檀很高興能在網路知道上為樓主解答疑惑。檀檀先來做樓主的第一大題和第二答題吧,樓主來和檀檀活動腦袋吧。
第1大題:
(1)1月10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65000
投資收益 500
貸:銀行存款 65500
(2)4月5日
借:應收股利 1000
貸:投資收益 1000
(3)5月4日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股利 1000
(4)6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00
(5)9月25日
借:銀行存款 86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65000
—公允價值變動 10000
投資收益 110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00
貸:投資收益 10000
第2大題:
(1)
借:原材料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貸:銀行存款 11700
(2)
A 借:在途物資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
貸:銀行存款 11700
B 借:原材料 10000
貸:在途物資 10000
(3)
A 不作處理
B 借:原材料 10000
貸:應付帳款----暫估入庫 10000
C 借:原材料 -10000
貸:應付帳款----暫估入庫 -10000
D:借:原材料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
貸:銀行存款 11700
第3大題先留給樓主好好想想,檀檀期待樓主能突破自己,明天檀檀再來和樓主核對咱們的第2個大問題。和樓主分享下檀檀的學習經驗,檀檀在大學學習會計的時候除了看會計書本、每天做題之外還會經常去大家論壇下載一些非常不錯的會計學習資料,空閑時拿來學學,這些讓我收獲頗豐,樓主也可以去大家論壇逛逛,明天,我們不見不散,檀檀熱切盼望看到樓主做的題和樓主付出的努力。
『陸』 星海公司將A商品按50000元出售,增值稅銷項稅額為8500元,A商品賬面成本為6000元,已計提跌價存貨准備12000
1確認銷售A商品的收入
借 銀行存款 58 500
貸 主營業務收入 5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 500
2結轉A商品銷售成本和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借 主營業務成本 48 000
存貨跌價准備 12 000
貸 庫存商品 60 000(我懷疑你賬面成本少輸入了一個0吧,核對一下)
『柒』 2x18年3月25日,星海公司按每股3.50元的價格購人每股面值1 元的A公司股票10 000股並
(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4000
投資收益 250
應收股利 1000
貸:銀行存款 35250
(2)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股利 1000
『捌』 求中級財務會計業務,涉及多種方面,越多越好
題9·計算分析題】甲公司2008年12月份發生與銀行存款有關的業務如下:
(1)①12月28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開出的480萬元轉賬支票,交存銀行。該筆款項系A公司違約支付的賠款,甲公司將其計入當期損益。
②12月29日,甲公司開出轉賬支票支付B公司咨詢費360萬元,並於當日交給B公司。
(2)12月31日,甲公司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為432萬元,銀行轉來對賬單余額為664萬元。經逐筆核對,發現以下未達賬項:
①甲公司已將12月28日收到的A公司賠款登記入賬,但銀行尚未記賬。
②B公司尚未將12月29日收到的支票送存銀行。
③甲公司委託銀行代收C公司購貨款384萬元,銀行已於12月30日收妥並登記入賬,但甲公司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④12月份甲公司發生借款利息32萬元,銀行已減少其存款,但甲公司尚未收到銀行的付款通知。
要求:
(1)編制甲公司上述業務(1)的會計分錄。
(2)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題21·計算分析題】2010年1月1日,甲企業應收賬款余額為3000000元,壞賬准備余額為150000元。2010年度,甲企業發生了如下相關業務:
(1)銷售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價款為5000000元,增值稅額為850000元,貨款尚未收到。
(2)因某客戶破產,該客戶所欠貨款10000元不能收回,確認為壞賬損失。
(3)收回上年度已轉銷為壞賬損失的應收賬款8000元並存入銀行。
(4)收到某客戶以前所欠的貨款4000000元並存入銀行。
(5)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應收賬款進行減值測試,確定按5%計提壞賬准備。
要求:
(1)編制2010年度確認壞賬損失的會計分錄。
(2)編制收到上年度已轉銷為壞賬損失的應收賬款的會計分錄。
(3)計算2010年年末「壞賬准備」科目余額。
(4)編制2010年年末計提壞賬准備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玖』 中級財務會計的題目,求大神詳細解答~
以下為詳細計算過程,分為四個答題:
第一題:
1、購入債券的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5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673
貸:銀行存款 52.673
2、以下為採用實際利率法編制債券收入與攤余成本計算表:
年份 年初攤余成本 利息 投資收益 年末攤余成本
2007 52.673 4 3.160 52.673-(4-3.160)=51.833
2008 51.833 4 3.110 51.833-(4-3.110)=50.943
2009 50.943 4 3.057 50.943-(4-3.057)=50
3、以下為各年年末確認債券利息收入的分錄:
2007年末
(1)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貸:投資收益 3.16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0.84
(2)借:銀行存款 4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2008年末
(1)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貸:投資收益 3.11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0.890
(2)借:銀行存款 4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2009年末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貸:投資收益 3.11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0.890
4、債券到期收回本金和最後一期利息的分錄:
借:銀行存款 54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50
第二題:
1、購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2100
貸:銀行存款 12100
2、宣告發放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500
貸:投資收益 500
3、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500
貸:應收股利 500
4、市價變動:
借:其他綜合收益 10500
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0500
5、出售股票:
借:銀行存款 13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3000
第三題:
1、購入債券的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5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673
貸:銀行存款 52.673
2、以下為採用實際利率法編制債券收入與攤余成本計算表:
年份 年初攤余成本 利息 投資收益 年末攤余成本
2007 52.673 4 3.160 52.673-(4-3.160)=51.833
2008 51.833 4 3.110 51.833-(4-3.110)=50.943
2009 50.943 4 3.057 50.943-(4-3.057)=50
3、以下為各年年末確認債券利息收入的分錄:
2007年末
(1)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貸:投資收益 3.16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0.84
(2)借:銀行存款 4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2008年末
(1)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貸:投資收益 3.11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0.890
(2)借:銀行存款 4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2009年末
(3)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貸:投資收益 3.11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0.890
(4)債券到期收回本金和最後一期利息的分錄:
借:銀行存款 54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50
第四題:
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85000
投資收益 800
貸:銀行存款 85800
2、借:應收股利 1000
貸:投資收益 1000
3、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股利 1000
4、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變 1000
5、借:銀行存款 86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變 1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85000
投資收益 1000
(9)星海公司將A公司股票出售擴展閱讀:
財務會計是企業會計的一個分支。
財務會計是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
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