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上市公司股票跌了由誰來付錢
擴展閱讀
武漢長飛科技的股票代碼 2025-02-09 13:13:29
我來貸公司股票代碼 2025-02-09 13:00:50

上市公司股票跌了由誰來付錢

發布時間: 2022-08-13 20:32:36

『壹』 股票下跌了,哪錢到哪裡去了

股市的漲跌從根本上來說是市場供求關系作用的結果,但是在現實當中股價卻常受少數機構、資金大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力和莊家)的操控,尤其是在我國不完全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健全的股市裡更表現得尤為明顯。不完全市場經濟一個根本的內在因素就是信息的不對稱,何為不對稱信息呢?不對稱信息是由2001年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和邁克爾•斯彭斯提出來的,用在股市裡不對稱信息說簡單一點就是只有極少數人知道、絕大多數股民不知道,而知道的人就可以賺不知道的人的錢的信息,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內幕消息、絕密消息等。
在股市上有個28原理,就是20%的人賺80%的人的錢,這20%的人就是掌握股市上不對稱信息的人,也就是主力、莊家,這80%的人就是普通的股民了。所以做為普通散戶股民來說,要想做短線炒股賺錢就必須要跟庄、跟主力,尤其是在熊市,如果這個基本的思路都不清楚,單靠著道聽途說或者是自己胡亂猜測買賣股票,那麼到頭來只會敗得一塌塗地,永遠只有給別人抬轎的份。
那麼在股市上主力和莊家主要有哪些呢?我們又如何跟庄呢?一般來說,目前中國股市上主要有以下幾大莊家和主力,券商賬戶、法人賬戶、社保基金、私募基金、QFII(境外資金)、保險基金。社保、保險:老百姓的錢,只能贏不能虧,是最值得信賴的莊家;QFII:是最高貴的莊家——境外炒股基金技術高、對政策把握能力強,是先知先覺抄底逃頂的高手;私募游資:最神秘的莊家,以穩、准、狠的「敢死隊」精神名揚股市;券商基金:最有實力的莊家,老百姓的錢、實力最強,機動性差,主要是做長線的。我們股民要跟庄,就是要知道以上那些莊家的買賣信息,而股市上具體的買賣信息,如具體賬戶、機構、金額、席位進出情況等,只有一個機構知道——那就是證券交易所。所以股民跟庄只有兩條途徑:一,自己有人在證券交易所,能為你及時提供莊家、主力最新買賣信息,這個途徑對絕大多數股民來說是很難做到的;第二,通過一些與證券交易所有業務聯系的金融理財機構,尤其是那些專門為股民提供理財咨訊服務的商業金融理財公司、網站等,比較權威的有金融界、二十一財經網、新浪、東方財經網等。這些業內比較權威的公司通過與證券交易所合作,每年給證券交易所多少「合作經費」來換取最新的莊家、主力買賣信息以便開展業務,應該來說提供的信息對廣大股民是由比較大的價值和意義的。
所以,如果你想炒股賺錢、或者正在蠢蠢欲動,就必須找到一個靠山,使你能跟對庄、跟緊庄。
您說的股票下跌了,錢到哪裡去了?就是到了那些莊家、主力錢包里去了。
以上是鄙人對股市的一些淺見,有興趣的歡迎指教、交流。
QQ:761446085, MSN:[email protected]

『貳』 如果買一隻股票跌了,跌的錢哪去了誰得了

看看這個故事你就清楚錢到哪去了。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叄』 股票跌了 錢給誰賺去了

錢都給已經提前兌現的人了,你沒有賣股票,不能表示有的人沒有賣。提前知道股票要跌,或者判斷股票要跌提前走的人是賺錢的人。 祝你好運!

『肆』 股市大跌,錢都去哪裡了,誰是最終受益者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伍』 討論上市公司股票在下跌差價屬於誰這錢到哪去了

如果股價將來不再升上來了.跌去的部份就消失了.蒸發了.舉個例子:
南車發行價2元.(假如).開盤價3.5元.擁有原始股的人掙錢了.開盤後,股價下跌.哪新的接盤人,新買入者就虧了.原始股持有人掙錢了.
但如果股價一直跌.跌到三塊,二塊,甚至一塊.這時候都沒有人掙錢了.試問.還有0和游戲嗎.
再舉個極端的例子吧.前幾個月,招行權證從二元多一直跌到1厘錢.也就是跌沒有了.明白了嗎.

『陸』 股票分紅後,股票下跌,錢誰拿了

股票市場享有收益的本質就是分紅,只不過現在市場一般是以炒作價格來賺取差價,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通常股東得到分紅後會繼續投資該企業達到復利的作用

『柒』 炒股那資金來源哪個。如果股票跌了,該陪給哪個。

炒股票的資金大部分來自股民,機構投資公司,和上市公司本身,股市投資相當於一個平台,好比就跟一個大水缸,要炒股你先放本錢這邊比喻成水,投資者在這個水缸進進出出,如牛市大家都掙錢,掙誰的錢?答市場的錢,因為投資者沒有變現的時候得到的只是一組數據,如果大家都去取錢那股價自然就都下來了,那套住錢自然就賠給掙錢的人機構公司和市場,市場這個大水缸永遠都在,除非國家完蛋不然一直都會存在

『捌』 股票跌了錢去哪了

股票跌了錢去了公司手裡。股票跌了約等同於投資了這個公司的錢,被虧損了。購入某隻股票就等同於持有該公司的股份,公司股票下跌通常是由營收能力下降所致,買入股票的資金就相當於投資了這個公司,公司不斷實現盈利,股票就會上漲或者參與分紅,如果公司不斷虧損或者不盈利,反應在股市中就是股票下跌。
股票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流動性收緊、負面消息、股價高估、經濟波動等。當流動性收緊時,通常意味著未來的通貨膨脹上升,所以一般都會下跌;公司最擔心的就是負面信息,一但出現任何負面信息,都會影響公司的業績,對於所有投資人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會賣出股票,導致股價下降。過高的股價估值實際上並不能直接導致股票價格下跌,不僅如此,甚至在短期內,股票會漲,實際上是投資者觀點的改變,意識到了股價高估才會導致股價下跌;經濟是一直處於波動狀態,所以難免公司的業績也會隨之起伏。
拓展資料:
股票的含義: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