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裡面的錢是給了上市公司使用嗎
股票發行時,即在一級市場里,投資者申購股票(扣除發行費用後的)的錢,歸上市公司(無償)使用。而投資者申購來的股票上市後(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的錢,與公司無關,而且公司反而還要給投資者分紅的
第一階段:公司上市融資,也就是公司發行股票,大的機構買股票,公司把得來的錢用於實業經營。
第二階段:在二級市場,我們買賣股票,並不是從上市公司那裡直接購買,而是在其他交易者手裡購買,這時的錢已經和上市公司沒關系了。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1)股票的錢對公司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2. 股市中的錢是如何流到公司手裡的
上市公司可通過IPO即首發股票上市獲得資金,也可以通過配股,定向及非定向增發股份獲得市場資金。上市公司股東還可以通過市場減持股份獲取資金後用於公司發展業務。
1、公司公開上市募資(IPO)。在公司的新股上市的時候,投資者(韭菜)申購公司的股票,把錢交給了上市公司,換來了手中的股票,而這些錢被上市公司拿去投入到經營生產中的,不會再參與股市。
2、上市公司增發、配股。公司上市了之後,如果因為經營的需要,要進行再次融資(你好意思嗎...),就會用定向增發或者配股的方式,定向增發是私底下面對資金量較大的機構或者個人,給他們一個比現價優惠一點的價格,另外發行新的股票給他們,換來他們的資金;配股的話,就是面對所有的股東,也是以一個較低的價格發行新股票。注意噢,一般來說老是再融資的公司,多數是業績不好,現金不夠,所以多半不靠譜。
3、交易收費。投資者在交易的時候,會產生手續費(傭金)、印花稅、過戶費。其中手續費給了券商,印花稅給了稅務局,過戶費給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中登公司),雁過拔毛,坐地收錢,這才是真正的股市贏家范兒。
3進水情形
進水的時候,對於股市中的股民是非常有利的,分兩種情況。
1、上市公司分紅。上市公司在取得營業的利潤後,會把利潤中的一部分進行現金分紅,這個過程,公司融資相反,錢又回到了股民身上。一般來說,能夠持續分紅的公司,都是比較靠譜的,而從不分紅的公司,除了極少數處在業務高速發展的軌道上,其他的要麼是業務不賺錢,要麼是賺了錢寧願放在賬上爛掉,也不願意分紅。
2、外部資金進場。終於講到激動人心的內容了!外部資金的進入,會抬升股價,使得幾乎所有在場的股民都收益。典型的栗子,就是牛市的時候,場外的散戶會瘋狂入市,傳說中的大媽資金會掃光低價股,他們的大舉買入,最終會造就一輪久違的盛宴。
3. 什麼是股息,股票股利對公司有何意義
股市中有許多的股票術語等著咱們去了解,各位親們決議炒股之前需求抓緊時間去了解這些股票術語,比方說股息便是常見的術語,假如你還不了解什麼是股息,能夠看看下面的相關介紹哦。
什麼是股息?
股息指的便是股票的利息,指公司依據股民出資或許占股的份額向股民配資一定份額的公司盈利。
盈利和股息是不一樣的,上市公司配資股息之後,按持股份額向股民配資的剩下贏利,這便是分紅。
一般來說,股利是配資給優先股股民的股票收益,股利在股利配資完成後,從公司剩下贏利平配資給普通股股民。
一些公司還向普通股股民派發股息,但通常用股息來結算。股息的利率是固定的,尤其是優先股。
股票股利對公司有何意義?
1.股票股利的發放使股民無需配資現金就能夠共享公司的收益,使公司能夠保守很多現金,便於再出資,有利於公司的久遠開展;
2.在盈利和現金股利堅持不變的情況下,發行股票股利能夠下降每股股票的價值,招引更多的出資者。
3.股票股利的發放往往向社會傳遞著公司將繼續開展的喜憂參半的信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出資者對公司的決心,安穩了股價。
4.發行股票股利的本錢高於發行現金股利,這將添加公司的擔負。
好了,對股息的介紹就到這兒了,其實指的便是股票利息,比方想進行股票配資,就需求承擔利息和手續費,購買了公司原始股票上市後,原始股民們每年都能分到股息。想學習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請關注咱們。
4. 公司上市是如何使用股市中的錢
上市公司無法在每天股價的變動中獲利
上市公司缺錢時可以進行再融資,也就是公開增發股票,一般比現價折90%左右的價格增發股票,這個時候公司股份增加,而上市公司得到了錢。發行股份數量相同下,公司股價越高,得到的資金越多,這是公司唯一獲得市場資金的機會。
5. 買股票的錢是去哪了,賣股票的錢又從哪裡來這中間資金的流動跟上市公司有什麼關系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公司發行股票是為了融資。一般的股票交易中,買股票的錢是給賣股票的人了,賣股票的錢當然就歸賣股票的人了。上市公司發行了股票,這個資金和上市公司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可能影響股價,進而影響上市公司的市值,即總資產。還有不明白,繼續提問。
6. 那麼股民買了股份公司的股票,是不是股民買股票的錢直接就打到公司賬戶了
不是的,股票交易後,股東買進賣出,交易金錢是通過銀行在股東之間流通,不直接成為公司的資本。
股價,與公司經營效益相關,公司發展好,股票買多賣少,股票供給小於需求,股價升高。股東在買賣中獲差價得利。公司只有在一級市場賣出股票,金錢才成為公司的資本(股本)。一級市場的交易有兩種方式,可以首次發行,可以增資。
公司希望股價升高的動力在於:公司增資的方式是增發股票數,則每股代表的價值越高,融資越多。或者換句話說,公司希望融資達一定金額時,每股代表的價值越高,需要新發的股票數量越少。公司為什麼想在增資時發行盡可能少的股票?因為新增股票,例如原來股票數總額100股,股東a有50股,其持股比例50%。現在增加100股,股東a此時持有50股,持股比例只有25%。新增股票時原有股票持股比例會被稀釋。
股票本質上是公司所有權憑證,公司設立的時候,投資人們一起將資產或者資金放到公司賬戶,並按照出資比例各自獲得一定數量的股票,除此之外,增發新股也會把資金計入公司的凈資產。
在這之外,我們平常接觸的到的股票交易,都是公司原有的股東把自己持有的股票全部或者一部分賣給其他投資者,買的人獲得股票,賣的人得到資金,只是兩個新舊投資者之間的交易,和公司無關,公司自身的資產和股票總數都不會發生變化。
(6)股票的錢對公司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二級市場交易者的資金流向:一部分作為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進入了上市公司(其中一部分還是券商的費用);一部分給了減持的原始股東變現;一部分給了國家交印花稅;一部分給了交易所交過戶費;一部分給了證券公司交傭金;如果沒記錯應該還有一部分通過交易所給了中登公司交結算費。然後就是一部分作為「賺了錢取出來的二級市場交易者」的利潤。
所以從轉入賬戶的時候你的錢就在第三方存管,是不經過證券公司的,買賣的股票也是存在券商在中登的窗口,券商相當於是中介,不會也沒有許可權主動去干預你的股票,公司也是一樣的,一旦上市,股票就在交易所自由交易流通,和他沒有往來的關系。
7. 股票與公司的關系
股票是股東對相應公司具有所有權的憑證,而公司則可通過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股價上漲,不管股票是否流通,股東所持有股票市值都增加了,股東的錢這時確實也變多了。對公司經營本質上沒什麼影響,但從公司價值來說,影響就大了,股價上漲,公司市值增加,公司本身的價值也就增加了。
補充,一般來說,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募集到的資金就是發行流通的那部分股票獲得的。不同的是配股與增發。他們募集到的資金只是配股或增發那部分股票所籌到的錢,而不是通過所有流通股募集到的,他們以前就有流通股。
8. 什麼是股息股票股利對公司有何意義
股息和股利是兩個東西,因為股息是公司按照固定的利息比給公司的股票所發放的利息,但是股利並不是固定的公司有可能會發放股利,也有可能會不發放股利,兩者不是一個東西。一般來說優先股和普通股都會有固定比例的股息發放。
另外所謂的稅差裡面是說公司更願意把錢留在公司的大盤裡面轉增盈餘公積或者轉增其他渠道,讓公司的經營更加有充足穩定的現金流公司發展的好了,然後公司的股票價格自然就漲上去了,最終持有公司股票這些股東就能夠獲得更好的收益,而且這有效地規避了給你分配現金股利之後,你還要上稅的這個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叫做稅差理論,大致就是這兩個方向,但是你要知道股利和利息是不同的兩個東西兩者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