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限售股」是什麼意思
限售股是指那些短期內不能在二級市場進行流通的股票,這類股票最為明顯的特點在於都具有一定時間的鎖定期或者是長期持有隻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流通現象。這類股一般產生於過去的政策性股改、新股剛發行、定增或者是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況,具有成本低,數量大的特點。
限售股股票作為一種有價證券,其在解禁後轉讓應按照「金融商品轉讓」項目繳納增值稅。然而,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形成原因可能較為復雜。
常見的如IPO限售股、重大資產重組限售股、股改限售股等,在按照「金融商品轉讓」項目計算增值稅時,如何確定買入價,是決定稅額的關鍵因素,最終直接影響增值稅稅負。
(1)非上市公司股票掛牌限售股擴展閱讀
為保持公司控制權的穩定,《公司法》及交易所上市規則對於首次公開發行股份(IPO)並上市的公司,於公開發行前股東所持股份都有一定的限售期規定,由於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劃分,這部分股份在限售期滿後解除流通權利限制,構成了新股限售股。
這類限售股目前已經佔到全部限售股的大多數,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新股限售股出現。新股上市後,新股限售股於解除限售前歷年獲得的送轉股也構成了限售股。除股改限售股和IPO限售股外,目前市場上還有一些有限售期要求的股票,主要是機構配售股和增發股。
機構配售股是指IPO的時候,參與網下申購的機構投資人獲得的股票,這部分需要鎖定3個月到半年,然後才可以上市交易。增發股類似機構配售股,是指定向增發後的股票,需要鎖定1年,然後才可以上市交易。
Ⅱ 限售股 和 非流通股 有何區別
1、概念不同
限售股是指以前的上市公司,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非流通股指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場上自由買賣的股票,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買賣,它可以通過拍賣或協議轉讓的方式來進行流通,這樣做了,必須獲得證監會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2、包含內容不同
非流通股票:分為國家股、國有法人股、內資及外資法人股、發起自然人股。限售股是指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中國A股市場的限售股,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另一類是新股首次發行上市(IPO)產生的限售股。
3、期限不同
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證券市場買賣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Ⅲ 解禁的限售股對股票價格有什麼影響股價一定會大跌嗎
【解禁快訊】六月限售股上市規模全年最低,解禁最大壓力在最後一周
6月份A股將有92.49億限售股上市流通,數量為本年度月度解禁最低,以5月26日收盤價計算,市值為1146.3億元,同為年內最低值。
在6月的解禁股構成中,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解禁數量佔比較多,達到69.36億股,占月總解禁股數量的86.68%。
從各周數據看,6月解禁最大的壓力在最後一周,即6月26日至30日,數量共計30.62億股,市值約449億元。
|每日分享股市投資干貨,和眾多小散兄弟姐妹們一起逆襲股市,希望每一天的分享也能夠給您帶來一點收獲,歡迎各位吐槽拍磚,互動交流共同進步是持續分享的動力!
Ⅳ 原始股 和 限售股 有何區別
1、概念不同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2、時間限制不同
購買原始股,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
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一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限售股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3、性質不同
原始股從總體上可劃分為:國有股、法人股與自然人股。國有股是國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國的法律還沒有允許上市流通。法人股是企業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經過轉讓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自然人股是一般個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該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限售股是指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轉變而來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場俗稱為「大小非」。所謂「大非」指的是大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所謂「小非」指的是小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內。
Ⅳ 什麼是限售解禁股,解禁對股票有啥影響嗎
限售解禁股是指上市公司股票根據股改、新股發行、非公開增發等等規定被加以限售期,而限售期滿能夠參加流通買賣交易的那部分股票。解禁之後股票的流通量增加,對股票的價格會造成一定影響,如果限售解禁股大量拋出,股價會逐步下行,如果解禁股籌碼鎖定較好,經過心理波動期之後,股價會重新上行。
Ⅵ 限售流通股是什麼意思
限售流通股指的是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之前的那部分非流通股,換句話說就是股東持有的沒有流通權的這些股份。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之後,這些原來沒有流通權的部分股份也就具有了可以流通的權利,但是如果直接放開交易,就會出現大量股份入市的風險,為了維持市場,給這部分股份規定了一些限售條款,結合起來就稱它們為限售。
【拓展資料】
限售流通股,是指股權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也就是原來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沒有流通權的股份。股權分置改革之後,這部分股份也具有了流通權,不過,為了防範大量股份入市的風險,對這部分股份採取了限售條款,所以稱限售流通股。
簡介:
限售流通股是在一定時間內不能出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戰略投資者通過定向增發投資某上市公司的時候,由於其戰略目的持股時間要超過一般投資者,而且往往定向發行價格要低於當前的市場價格,因此要求鎖定該股份於一定的期限。另一種情況,在股權分置改革下,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對價後搖身變成流通股需要一個過渡期,一般禁售期為一年,一年後可以按比例流通出售,這個期限內也是限售流通股。
至於是利空還是利好,凡事都是相對的:一方面,限售股可流通會增加市場的拋售壓力,也就是利空,另一方面,為了能讓拋售的價格高一些,限售股的相關利益方會想辦法將股票價格做上去,這就是利好。
種類:
有2種限售流通股,
1.新股發行的時候,基金網配售的,一般限制3個月。
2.股改時候非流通股東為了獲得流通權支付的對價,一般限制12個月以上 。過了期限就可以和一般的流通股一樣進行買賣了,這就是「解禁」。
相關法規:
為更好地保護流通股股東的利益,證監會對非流通股的上市交易作了期限和比例的限制。如《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二)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與限售相對應,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