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孫橋文化有限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孩子公司王股票代碼 2025-02-14 01:25:51

孫橋文化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8-05 03:14:07

Ⅰ 浦東張江地區有哪些企業

http://www.zjpark.com/Item.aspx?infoitem_id=1
參考這個

Ⅱ 上海孫橋藝術品公司金絲楠木股票是什麼東西

文化藝術品股票在國內算是一個新興行業,了解的人還不太多,發展前景應該不錯。關於文化藝術品股票和傳統股

Ⅲ 惠民谷!我爸被安利了,問他也說不出個一二三。有誰了解請高人細說!

孫橋概況 地理位置 孫橋鎮位於京山縣西北部,是馳名中外的橋米原產地。東與縣城新市鎮毗鄰,西與鍾祥市東橋鎮接壤,南與虎爪山林場、石龍鎮相連,北與楊集鎮交界。東西最大縱距 1 公里,南北最大橫距 1 公里,版圖面積 平方公里,約京山縣總面積的 . % 山林面積 1 . 萬畝,水域 1 . 萬畝。鎮政府所在地孫橋街座落在皂(市)當(陽)公路網 . 公里處,東西寬 1 . 公里,南北長 1 公里。南北依山,中間成一狹長丘陵地帶。轄區建制 轄 個行政村, 1個村民小組, 1個居委會,耕地面積1畝,總人口1人 00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 . 億元〔 其中二業 . 億元,農業 1 . 億元〕。財政收入 萬元(其由國稅 0 萬元,地稅 萬元),年末存貸款余額 0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0 元。建置沿革 孫橋鎮政府駐地原名孫家橋,是一個古老的小集鎮。相傳 00年前,這里以街中心河為界,河西多居孫姓,河東多居羅姓,一王姓在河上修了一座石橋,名「王套橋」 , 以橋為界,東西各有一條小街,分單雙日輪流開集,因橋連兩街,改為孫羅家橋。由於橋西生意越做越旺,橋東日漸蕭條,羅姓受擠外遷,東西街生意都為孫姓所壟斷,便改名為孫家橋。因此地所產稻穀米質優良,稱為「橋米」。米市生意興隆,商賈雲集,便成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 年 月,劃為孫橋區,後改為孫橋公社, 11 年恢復為孫橋區 1 年,撤區並社,分為陳集、孫橋兩個公社。1 年 1 月,又合並為孫橋人民公社, 1年1月,撤區改建為孫橋鎮,轄孫橋、馮嶺、官橋、陳集四個辦事處, 000 年 10 月撤銷辦事處,直轄 個村, 1個居委會。自然資源 山林資源。全鎮山林面積 1 . 萬畝,綠化荒山 . 萬畝,森林覆蓋率 %。礦產資源。石灰石儲量 1 . 億噸,白雲石儲量 萬噸。水利資源。全鎮有中小型水庫 座,其中中型水庫 1 座,小(一)型水渾 座,小(二)型水庫 座,堰當壩 0處,居荊門市鄉鎮水庫之首,可供 萬畝耕地灌溉。土壤資源。土壤成土田質為頁岩知石灰岩兩類。正地、反沖下岸為石灰岩,沖地為頁岩。河流附近為頁岩沖積物。有水稻土、黃棕壤土和石灰岩土三個土類及淹育型、育型、黃棕壤、黑色石灰等四個亞類,共1個土種。動植物資源。有野豬、野雞、豬獾、松鼠、水瀨等,其中虎子最多。有膽草、欠母、丹桂、沙參、蒼術、射干、桔梗、天冬、伏答、柴胡、金銀花等0餘種中葯材。南北兩巨生長著世界珍貴材種對節白蠟,伴有紅楓、榔樹、天竹等 1 0多種花木盆景資源。山林樹種以松、杉、樟、榔為主。人文資源。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雙兒女親家張文秋出生在青樹嶺村,被譽為「皇親國戚」之鄉,鼓台舞、花鼓、嗩吶等傳統民間藝術底蘊豐厚。經濟發展 00年代,孫橋鎮立足自然優勢,著力培植發展優勢產業, 迄今已形成機械加工、橋米、生豬養殖三大支柱產業。擁有機械加工企業 家,年產值 l 億元;擁有橋米加工企業 家,橋米種植面積. 萬畝,年加工量 000萬斤;生豬年出欄規模萬頭。工業 從 001 年開始實施招商引資戰略,至 00年,累計引資 000萬元,新建了 11 個規模工業,其中,千萬元企業 個, 00萬元以上企業個。主要有機械加工、橋米加工、精密鑄鋼等產業。農業 以落實中央惠農政策為動力,進行了土地二輪延包、農村稅改革、糧食補貼等新的農村政策改革,農業和農民修養生息,農民種田不交稅,還享受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綜合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等多項優惠政策,農業、農村和農民向平安、和諧、富裕方向發展。新衣村建設從 00 年開始,全鎮以鎮村為單位編制了年規劃和當年規劃,並按規劃開始實施新農村建設。全鎮確定了余家沙坡、蔣家大堰、官橋鋪三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商貿金融 活躍商貿經濟,確保財政收支平衡。認真開展稅收征管,切實做到應收盡收。地稅部門為了保證稅收任務完成,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征管人員的素質入手,狠抓隊建設,落實了單位責任制,量化考核,細化征管,

Ⅳ 孫橋農業開發區怎麼樣啊

在全國來說應該都是不錯的,具體介紹如下,供您參考

園區介紹

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成立於1994年9月6日,1995年經國家計委批准,園區規劃面積為4平方公里,是全國第一個綜合性現代農業開發區。2001年4月經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批復,園區規劃面積為9.32平方公里,同年9月國家科技部據此規模評定孫橋園區為全國首批2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之一,即「上海浦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十年來,伴隨浦東開發開放和發展的進程,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按照把園區建設成為國外先進農業與中國農業接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兩座橋梁」的功能定位,並形成了以工廠化農業為代表,以科技創新、先進農業技術組裝集成和科技成果轉化為在重點,以科技研發為支撐的六大產業為主導,以企業+科技+基地的為運作模式,取得了園區自我發展和服務全國的顯著成效,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發展目標。

經過十年來的開發建設,園區累計投資規模超過了5億元,已開發面積近4平方公里,入駐企業和研發檢測機構60餘家。園區也先後被批准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首批21家國家科技園區之一、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引進外國智力成果示範推廣基地、全國農業科普示範基地、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百家工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榮譽稱號。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國際、國內雙認證的農業園區、並累計接待前來學習考察、旅遊觀光的國內外賓客260萬人次。

園區產業發展主線

未來十年是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孫橋新一輪發展要緊緊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定位來展開。在既有的發展基礎上,孫橋必須立足於更高的起點向更宏偉的目標邁進,在新的發展階段和發展要求下,孫橋未來十年的發展主線是: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定位,堅持超前性、國際性、高科技性和實用性的發展導向,在科技農業、服務農業、農業產業化經營上實現突破和創新,進一步用現代工業武裝農業,用現代科技支撐農業,用現代信息管理農業,用現代市場引導農業,積極融入全球經濟,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的現代農業的典範。

園區產業發展戰略

1、「一業特強、三業興旺」的產業融合戰略

以「農」為主是本園區特色和使命,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這個原則。以「農」為主,主要指以現代農業為主,現代農業不只是指現代農業生產形態及所需要的現代農業科技與裝備,還指現代條件下農業的全面發展。「農業為主,全面發展」是孫橋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

2、「科技先導、服務創新」的產業支撐戰略

孫橋新一輪的發展應當繼續堅持發揮科技的先導作用,適應農業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趨勢,進行現代農業科技研發,引進、消化、吸收、提高並推廣國際上最尖端、最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將科技先導作為園區未來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3、「功能互動、區域協調」的產業服務戰略

孫橋現代農業園區是張江功能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孫橋的新一輪發展必須樹立大局觀念,結合張江區域的功能定位與發展規劃,與張江高科技園區形成良性互動,實現整個區域的協調發展。

4、「專業發展、鏈式延伸」的產業擴張戰略

農產品門類眾多、品種豐富,在資金、土地有限的條件下,一味地求全求廣顯然並非明智之舉。為此,孫橋應當對自身產業基礎和未來市場需求進行科學分析和合理預測,選擇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產品走專業化發展、產業鏈延伸的擴張道路。

5、「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園區發展重點

未來十年是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在更高的起點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支撐起服務全國的先行區、科教興農的特色區、現代農業的樣板區、體制創新的示範區這一總體目標,孫橋必須在新一輪發展中,立足長遠、明確方向,合理布局、突破重點,實實在在地推進孫橋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孫橋新一輪發展要確立建設以生物技術為主的研發創新平台、農科產品的國際展示展銷中心、工廠化農業的示範推廣基地和以觀光休閑為主的生態旅遊農業四大發展重點,總的產業用地在5200畝左右,同時輔以2000畝配套用地,總規劃面積7200畝左右。

(一)建立以生物技術為主的研發創新平台

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是世界性農業科技革命的標志,也是21世紀世界農業競爭的熱點。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孫橋要大力加強生物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加速實用化、商品化、產業化,以生物技術為核心搭建科技農業的研發創新平台,推動孫橋農業快速發展。孫橋要依託研發創新平台,促進科技農業發展,推進科技農業創新,建立與我國農業大國地位相適應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農業創新體系。到2015年,將孫橋基本建成以農業高科技「產學研」一體化為基本特色的、全國一流、世界著名的農業高科技研發基地,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區域中心和輻射中心。

(二)建立農科產品的國際展示交易中心

農科產品的國際展示展銷中心是科技農業和服務農業平台的實際載體,經過十年努力,孫橋要依託科技農業發展,大力推進農產品的交易、展示、展銷,促進農業高科技的交流推廣,確立以下四大主要功能:
農產品、農用資料及農業技術的展示交易功能。
農產品的認證和訂單服務功能。
農業科技信息的交流服務功能。
農業會議論壇的組織功能。

(三)建立工廠化農業的示範推廣基地

工廠化農業包括設施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兩方面,前者能夠有效地將外界環境的影響控制到最低程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後者則可以通過產業鏈延伸大幅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未來十年,孫橋要以工廠化農業為特色,大力引進國外先進設施和先進技術,在設施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領域,充分發揮連接世界先進農業與中國農業、連接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橋梁作用,進行工廠化農業的示範和推廣。

(四)推進以觀光休閑為主的生態旅遊農業

以生態化農業標志,孫橋要進一步促進農業與旅遊業的結合發展,注重形成孫橋特色,打響孫橋品牌,到2015年,基本建成長三角著名的農業旅遊景區、形成上海旅遊產業新亮點、確立世界旅遊農業新品牌。

在各地都大力發展旅遊農業的形勢下,孫橋旅遊農業要在內涵上凸顯自身的特色:一是要體現上海大都市旅遊農業水平與形象特色,按照上海和新區旅遊業發展整體戰略要求,緊跟國際旅遊業發展新趨勢,與新區發展新起點同步同水平,為全國與上海旅遊農業高水平發展、高水平服務作出示範;二是要體現產業和諧融合發展特色,著力與園內各產業、各功能區交融滲透發展,景點景區布置要融入全部區域,著力營造旅遊觀光大樂園的氛圍;三是要體現高度外向化特色,土洋共存,以土帶洋、以洋帶土,共同發展。

目前進駐企業

上海孫橋現代農業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主體開發公司)
上海孫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孫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貿易部
上海孫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旅遊分公司
上海孫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溫室分公司
上海孫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銷分公司
上海農業科技種子有限公司
上海孫橋現代農業溫室種子種苗有限公司
上海浦東溫室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浦東天廚菇業有限公司
上海綠色地帶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孫橋投資有限公司
上海輝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漢楓緩釋肥料有限公司
超大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食品分公司
中鼎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愛格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百奧微繁植物有限公司
上海豐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Ⅳ 股市歷史

上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9日,當時在上交所上市的企業有8家,有趣的是,8家上市公司中還有兩家關聯企業,上海飛樂股份和上海飛樂音響,俗稱「大飛樂」和「小飛樂」。「大飛樂」要比「小飛樂」大得多,僅從員工規模看,一個約2,700人,另一個只有50人。「大飛樂」的總經理也是「小飛樂」的董事長,其「父子」關系不言而喻。事實上,「小飛樂」的發起單位之一便是「大飛樂」的前身「上海飛樂電聲總廠」。但從市場化或股份制的資歷而言,「小飛樂」成立於1984年,是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而「大飛樂」建立於1987年。更為重要的是,1986年,***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後者向***贈送了一枚紐交所徽章,憑它可以在紐交所自由進出。***回贈了一張「小飛樂」的股票,這就是「父以子貴」了。「小飛樂」1984年發售股票時,也未在媒體上刊登招股公告,只在當地市民報紙《新民晚報》上報道了一則創立大會的新聞。

「小飛樂」、愛使股份與另一家延中實業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沒有國家股,當時被稱之為「集體企業」,俗稱「街道企業」。延中實業據說是為安排失業(當時叫待業)人員而建。申華電工也沒有國家股,但它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鄉鎮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瞿建國是當時川沙縣孫橋鄉副鄉長和工業公司總經理。
8家上市公司中,身份最高貴最富國企意味的是真空電子,1989年,它在全國最大的100家電子企業中銷售額排名第十二,利稅總額則是第二。真空電子在1991年6月的市值是8.6億多元,占上海股市總市值的60%以上。不過,真空電子就像後來許許多多的大型國企上市公司那般,很少有投資者喜歡,但又無法忽視它。真空電子最有名的事件是其首任董事長薛文海公開揚言中小股東無足輕重,他雖道出了真實狀況,但其粗魯的態度簡直無法讓人接受。

8家上市公司有一個共同之處——每年都分紅,而且股息率很高,這在此後許多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身上再也不會出現了,投資者們不得不以追求資本利得為目標。當年的股份公司在不能交易的情況下,也只能以股息來吸引人了。當然,所謂的高股息是和當時的高通脹背景聯系在一起的,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大多都是18.75%,它正是當年一年定期儲蓄存款的利息率。最高的股息率是22%,1989年由豫園商場和鳳凰化工發放。

特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正式營業,掛牌企業有深發展、深萬科、深安達、深金田和深原野。深發展盡管是一家股份制銀行,但考慮到姍姍來遲的中國金融改革,它能上市,在15年前是件令人驚訝的事情,所以深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市場上的一顆明星。深萬科當時還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地產公司,只是裡面有一個聰明的企業家王石,他為了盡量擺脫控股國企「婆婆」的影響,利用深圳市委急於改革的心情,直接要求市委書記支持萬科成為股份制公司。還有一家公司深原野也頗具典型,因為它是中國股市最早出局的玩家。

原野是第一家中外合資的上市公司,在1987年成立的時候,國家股佔了60%,港資佔20%,還有兩個個人股東各佔10%,其中一個叫彭建東。但過了不到兩年時間,原野只剩下了兩個股東,一個是佔5%股份的深圳國企,另一個是香港公司,佔95%股份,背後的控制人便是彭建東。原野上市後,彭建東將股價炒高,然後套現。1992年7月7日,原野停牌,直到1994年1月才改名為「世紀星源」復牌。期間究竟發生了何事,當時沒有對外披露,只是法院後來以挪用公司資金罪和侵佔罪的名義將澳大利亞國籍的彭建東驅逐出境。
除了原野的中小股東之外,沒有多少人對此深究和憤怒,也沒有多少人想到原野這類上市公司會在今後泛濫成災。
(二)不完善、不健全的證券公司
進入上交所後,我的主要工作是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專刊》的記者,顧名思義,這是交易所辦的一份報紙。中國的許多改革的特色是「只做不說」,悄悄地幹完,等大家發現,「生米已煮成熟飯」。國家對待交易所的態度也一樣,不準主流媒體播報股市信息,可股市恰恰是最市場化的,沒有公開的信息,這個市場一定會死掉。上交所索性自己辦報,向廣大投資者進行市場推廣。

除了股市行情之外,可報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交易所的會員單位1990年時僅有26家,其中以信託投資公司為主,佔了14家,證券公司僅有6家,還有就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我有兩天調研完5家信用社營業部的經歷)。上海的證券公司主要有3家——萬國證券公司、申銀證券公司和海通證券公司。申銀證券背後的銀行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海通證券公司屬於交通銀行體系,萬國證券則是一家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萬國和申銀等證券公司原始資本的積累離不開對國庫券的套利。當時,中國各地市場因投資者市場意識不同,國庫券價格差異很大,把黑龍江的80多元國庫券弄到上海,就能賣到100多元。但當時沒有什麼電子化交易,國庫券全是實物券,面額最大的才10元,2,000多萬元的國庫券總得需要裝十幾個麻袋、十幾個箱子,租一節火車皮,配上多名經濟警察和槍支押運回上海吧。有意思的是,個體投資者也在做同樣的事,有個叫楊百萬的人就是這樣發家的。中國證券公司的經營水平一直不高,行為與一個散戶或暴發戶沒有什麼兩樣,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另外,當時的券商充分利用不對稱的信息優勢乃至違法獲得先機來牟取暴利。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在1989年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處串門,看到了1988年國庫券准備在一個星期以後上市的內部文件,趕緊以黑市價75元買進,一上市就是104元,大有斬獲。萬國證券的行動引來了其他證券公司的跟風,最後皆大歡喜。

很多年來,中國股民真正有多少人,一直是個謎,原因是為了操縱股市、提高認購和配售新股中獎率等原因,個人或投資機構收集了大量的非股民身份證,然後開戶,俗稱為「拖拉機」,結果把中國股民弄得面目全非。但在1991年夏天的3個月中,我很幸運地見到了幾乎所有的上海股民(佔了當時10萬中國股民的絕大部分)。上交所為了無紙化交易,也為了消滅黑市,要求投資者本人必須來浦江飯店換取新的股票賬戶。交易所所有員工從下午到深夜12時加班加點工作,我的崗位是最後將賬戶遞給客戶。整整3個月,拿著小喇叭喊號的我看到了無數張臉,那是很真實的事情,不似後來,市場變得越來越玄虛了。
(三)市場的狂亂與挫折(「810」事件)、中國證監會的設立(1991年下半年-1992年)

1991年6月上海浦江飯店門外站著不少投資者,他們在議論著該不該買股票和買什麼股票,我記得自己站在他們中間,太陽曬得有點吃不消。到了7月,大家已經沒什麼可以議論的了,因為市場每天單邊上場,而且都漲停在0.5%的漲停板上。由於普遍惜售,像鳳凰化工從前周成交的6,280股縮小到這周成交55股。每天空漲不是個辦法,上交所在9月30日開始以成交量調控股價,如果當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當天就不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會有人作出些「貢獻」,湊足成交量,然後股價繼續向上。於是,出現了世界股市上難得一見的奇觀,證券公司每天聚滿人群,看著行情大屏幕,像久旱盼甘霖那般等待幾股或十幾股的成交量,最後積累成功,延中實業2,800股,真空電子1,500股,大飛樂400股,愛使電子85股,申華電工110股,小飛樂65股,豫園商場40股,鳳凰化工2,140股,股價上漲,大家欣喜若狂,一齊鼓掌。它之所以給我們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以後的中國股市一直被「擴容」壓力所困擾,也就是說,發行的股票總是多於市場中的資金,不會出現在股市中買不到股票的現象。但是,這個奇觀還是預示了以後中國股市的宿命——荒誕的政策不斷地扭曲市場,市場又時不時作出離奇極端的反應,讓政策制定者惱羞成怒或焦慮萬分,用更離奇的政策來束縛或刺激市場,然後市場奄奄一息或亢奮異常,接著政策又……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不難理解,上交所成立一年後才出現了第一家新上市公司興業房產。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一直不願意讓新公司上市,造成粥少僧多,供不應求。
那時的深圳市場又是另一番景象,深發展的擴股遭到股民的反對,1991年8月11日其股價曾狂跌41.6%,在證券公司前的一名婦女目睹此景當場暈倒。9月6日,深指已從全年最高點136.9點跌至最低點45.6點。當地政府一邊實施2億元資金秘密救市行動,一邊採取取消漲跌停等多種市場化方法,終於使市場反轉。
1992年年初,***南巡講話,提到了上海作為改革開放龍頭的重要性,也具體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當然,***的肯定是辯證的和謹慎的,一方面講要大膽試,又說搞得不好就關)。3月,原來的上海市市委書記、上交所的創建者,當時已是國務院副總理的朱基公開稱贊深圳市場比上海成功的報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總經理尉文淵。他越過主管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領導申請全面放開上海市場的股價,讓市場自己說話,終於形成了股價天天小漲、最後變暴漲的局面。例如豫園商城的股價就從800多元/股上漲至10,500元/股(10年後,一些中國股市投資者高喊要創造第一個百元股的奇跡,卻未考慮到豫園商城早就是萬元股了。即使將百元1股拆細至1元1股,豫園商城也是中國第一個百元股票)。

深圳臨近亞洲金融重鎮香港,它所在的地域廣東又得改革之先機,要比當時正欲改革起飛的上海,在市場意識方面成熟得多。如果不是出了「810」事件,上海股市在幾年之內是很難超越深圳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當年發行5億股公眾股,發售500萬張抽簽表,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以購1,000股。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場的寵兒,如何公平公正地發行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由於每張身份證可花100元買一張抽簽表,不僅全國各地大量的身份證寄往深圳,據說上百萬外地人湧入了這個常住人口只有60萬的城市,各售表機構門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隊。到了8月9日早上,排隊人數可能已達100萬,當天晚上9時,500萬張抽簽表售完。未獲得抽簽表的人群目睹了種種不公正和fb行為後湧向市政府。午夜12時後,警察與示威者發生沖突,到處是石塊、汽水瓶、催淚瓦斯、水炮、電棍,汽車、商店被燒被砸,混戰持續了4個小時。事後調查,至少有10萬張以上的抽簽表被內部藏留私買,涉及金融系統幹部職工4,000多人。

盡管事後朱基副總理認定「8.10」事件是「一次技術失控事件」,但深圳市市長鄭良玉曾在公眾面前泣不成聲,他12月16日轉任江西省副省長。隨後,市委書記李灝被調回北京。

「8.10」事件觸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線。中國***人深知金融穩定事關政權安危,1948年舊上海金融市場的崩潰正是國民黨垮台的直接原因之一。金融市場不能影響社會和政局的穩定,否則的話就必須關門。作為金融市場最活躍又最不穩定因素的股市能否做到這點,誰都沒有把握。上交所開業時,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鴻儒和上海分行行長龔浩成就對尉文淵說:「半年內不出問題就是勝利。」由此可想上上下下是多麼的不確定。

因為「810」事件,深圳市場是夠得上「關門」條件的,盡管深圳市場沒有關門,卻從此元氣大傷,直到1996年才打起精神再度與上海競爭。「8.10」事件也引發了上海股市的暴跌,卻沒有讓上交所循規蹈矩,他們反而趁著上海的改革開放大肆發展,直至1995年的「327」國債期貨事件,才讓上交所領略了什麼叫「關門」。

「8.10」事件還有一個得益者是中國證監會,地方上的混亂給了北京集權的理由,於是,證監會於當年10月26日成立。

(四)本末倒置的市場營運和1994年的大暴跌(1992-1994年)

今天最能代表中國股市的量化指標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100點),它的最初發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點報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點。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開股價,上證指數從前一天的623點沖到1,334點,並在5月26日達到全年最高點1,429點。但由於這一年有30多隻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長了3.88倍,對投資者的心理沖擊和資金面壓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點,出現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但不久就反彈,在當年年底,上證指數收在780點上。
與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額的幾十倍地放大,股票總成交金額247億元,比1991年增長了近30倍,市價總值558.4億元,增長了317.98倍。上交所的會員單位也達到75家,比以前增加了49家,交易所場內的席位也從最初的25個擴大到1992年年底的500多個,到1994年則擴大到了3,000多個。
在這個擴張過程中,出現過上海市場交易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即營業部太少,投資者沒有「跑道」可以買進賣出。為了獲得營業部限量發放委託單,投資者開始通宵達旦地排隊(讓人感嘆的是,十幾年後的上海房市泡沫時,又讓我們看到了同樣的場景)。於是,上交所竟然在昔日的「跑狗場」——文化廣場中搞了一個超大型的證券營業部,100多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在那兒設立臨時拒台,接受股民的委託。有些緊張的是,1992年6月1日第一次開門時,沒想到竟來了4萬人,有關方面准備不足,只得臨時關閉。6月9日,它才開始順利運行,半年後的12月,這個違反規定開設的證券經營場所才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這座位於過去的法租界、植有法國梧桐的陝西路永嘉路口的「文化廣場」,後來成了鮮花集市,最近又要挪作它用了。很少人能將它和大型股票委託展銷會聯系在一起,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絕,可它確實充滿了早期的市場精神,是不「規范」的早期中國股市的象徵。

比起文化廣場股票委託點形式上的不規范,影響到中國股市長遠發展或者說讓中國股市受到不良「路徑依賴」的,是看似規范和名曰「規范意識」的文件和規定,它們非常在意股東與國家的關系,而不是從股東的權利來界定股票類型,從而衍生出許多看來富有「創造性」,但最終卻被證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為市場發展障礙的東西。比如「國家股」、「法人股」與「個人股」,就是一些當時就有點矛盾、今天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概念,保險公司和投資公司從市場中直接買來的股票是不是法人持有的股票呢?為什麼它們就不是「法人股」呢?界定概念的混亂,直接導致了中國股市的結構性缺陷,股票被人為地劃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當年的不流通,緣自於對所有制意識形態的考慮,不能讓民間力量「私有化」公有企業,但由於「法人股」與「不流通股」劃上了等號,結果後來很多民營企業的「法人股」也不能流通了。

有趣的是,只要不被稱為「法人股」或「國家股」,就可以想辦法變相流通。在1992年之前是沒有「法人股」這個概念的,只有所謂的「單位股」,這在上海市場的「老八股」當年的報表中出現過,後來有許多就化為流通股了,否則今天北大方正(當年的「延中實業」)和華晨集團(當年的「申華電工」)就不可能是全流通的股票了。

我還有好多,太長了,自己去網上找一下吧!

Ⅵ 上海張江孫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上海張江孫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是2016-05-2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沔北路185號D8-308號。

上海張江孫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115MA1K3CBL8W,企業法人夏多,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上海張江孫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物業管理,倉儲(除危險化學品),從事貨物與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上海張江孫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Ⅶ 孫橋哪裡可以辦信用卡

您好,如果您准備申請招行信用卡,最主要的條件是年齡在18-60周歲,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必備申請文件為身份證明復印件和工作證明文件,若您能提供其它的財力證明文件,將更有助於我們對您個人情況的了解以及信用額度的判斷。
詳細申請資料如下: 1、身份證明:一般是身份證(若您使用的是新版身份證,需正反面復印件),軍人需提供軍人證復印件; 2、工作證明:可以是任職單位出具的工作證明原件(請寫明具體的公司名稱、部門、崗位及收入情況,並加蓋公司公章或人事章),或經推廣員核實過原件並註明的工作證\牌復印件; 3、財力證明:可以是銀行代發工資記錄,或所得稅扣繳憑證,或房、車、存款和投資市值證明文件(如房產證/汽車行駛證/銀行定期存單的復印件)等能證明您財力水平的資料。其他可供參考的文件還包括:近6個月社會保險個人賬戶清單、水、煤氣賬單、他行信用卡賬單等。
若從未持有我行信用卡,可以通過以下3種方式進行申請:
1、請您登錄信用卡網站http://creditcard.cmbchina.com/,選擇「申請信用卡」-「新客戶快捷申請」,在對應信用卡前點擊「立即申請」,在線填寫簡單的預約信息,等待銀行審核,若審核通過將有專員為您上 門服務。若您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辦理,請先確認您所在區域,我行能否提供免費預約上 門服務(選擇省/市/區後會顯示結果);
2、請攜帶您的身份證明原件、工作證明和財力證明文件,親自到招行各營業網點辦理。
3、您也可以致電客服熱線4008205555,在語音中選擇「3#」申請信用卡咨詢,再選擇「1」即可轉接服務專員為您登記,並通知我們當地的工作人員聯系您確認申請事宜。提醒您,信用卡的核發情況將以最終審核結果為准。
如有其他疑問也可隨時撥打4008205555詳細咨詢相關事宜,非常感謝您對招商銀行的關注與支持!

Ⅷ 上海孫橋藝術品公司金絲楠木股票是什麼東西

金絲木,又稱金絲烏木,主產於南美巴西、宏都拉斯、牙買加、非洲、印度等地,屬熱帶樹種,紋理交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