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股票分紅賺多少賣劃算
擴展閱讀
賬戶中有股票可以轉券商 2025-02-05 08:02:07
航發科技今天股票市場 2025-02-05 06:47:15

股票分紅賺多少賣劃算

發布時間: 2022-08-16 12:16:34

股票分紅派現,劃算嗎

而一隻從來不支付股利的股票,對投資者而言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有投資者對分紅派現存有疑問:股票分紅派現金之後除權,可是要交納10%的稅金。換句話說,虧了10%的派現分紅。派的越多,虧的越多? 真是這樣嗎?首先,從本質上來說,投資股票,就是為了得到分紅。而公司掙了錢回報股東,也屬天經地義。想像一個極端,倘若一家公司永遠都不分紅,那股東投資它作什麼?難道永遠只能依靠在二級市場上低買高賣來從中獲益? 實際上,一隻股票的內在價值,就取決於股東能從持有這只股票獲得多少現金流回報,這其中包括現金紅利和賣出股票的所得。而賣出股票所得,要看下一個買入者所支付的價格。下一個買入者支所付的價格,也必將是此後持有該股所能獲得的紅利和賣股所得——後者仍然要看下下個買入者的出價……,以此類推的最終結果,會得出「當前的股價取決於未來一連串的股利」這個結論,這就是財務學中有名的估計股價的「股利折現模型(DDM)」。
不糾纏於模型的細節,單說其中的思想:若一家公司現在不支付股利,至少將來總有一天會支付(如微軟公司的所作所為)。而一隻從來不支付股利的股票,對投資者而言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相當於只圈錢不花錢的「黑洞」公司)。
其次,對於公司什麼時候應該支付股利、以及應該支付多少,不要說許多人存在疑惑,這實際上也是財務學中的一個難題,也叫「股利之謎」。解釋它存在各種不同的理論流派紛爭:其中,支持支付股利的,有「鳥理論」,秉承「一鳥在手勝於二鳥在林」古訓,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紅利,對該理論的擁護者來說,勝過遙遠不定的資本利得。認為是否支付股利要看情況而定的,有「追隨者效應」理論,若公司的投資者多屬一些年紀大、需要現金支付的投資者(俗稱「孤兒寡母」型投資者),公司應當多支付股利;反之,若公司的投資者是更看重長遠收益的青壯年,則少支付股利。反對支付股利、如篇首的投資者那樣思考的,有「稅差學派」:若支付股利,投資者馬上就要繳納所得稅;若拖延支付股利,則投資者相當於受到延期納稅的好處。另外,還有支不支付股利無所謂的「股利無關論」。
若公司處於高速成長階段,增長迅速而投資收益豐厚,顯然把錢留在公司手裡而不作為股利分發,對股東來說更加劃算(股東雖然沒有得到股利,但從股價上漲獲益)。因為股東個人很難獲得公司那樣的投資機會。反之,當公司的投資效益很差,增長速度緩慢,則還不如把錢分給股東,讓股東去尋找更高收益的投資機會(這樣的公司即使股價有增長,也是極其緩慢的)。
通過上述分析得到一般推論是,新的、成長期的公司應當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而成熟、衰退階段的公司,應當更多支付股利。
最後,考慮到若管理層掌握的「自由現金流」太多,有可能引發亂投資、或為私人牟利的「道德風險」,為降低這一「代理成本」,削減公司多餘的現金流用於支付股利(或股票回購)也是有必要的。
總之,分紅派現花不劃算,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Ⅱ 我有股票5000股,分紅10派1元(含稅)持有股票不到1個月賣出合算嗎我有多少紅利可得

紅利不僅要繳稅,而且股價還會除息,其實你的總市值根本不變。這個派息比較少 具體還要看股市整體吧。派息1元 總共派息得到500元,但是股票價格要除息下降0.1元。

Ⅲ 股票一般盈利多少了適宜拋出

盈利的比例並不是你拋出的理由!
同樣,虧損的比例也不是你補倉的理由。
首先要明確股票投資是怎麼獲利的,股票投資主要賺兩個錢:一個是企業發展的錢,一個是市場波動的錢。
先講企業發展的錢怎麼賺:
股票的本質是企業所有權的一部分,買入股票就是與企業家合夥做生意,你提供資金,他運作企業,利潤根據股份分成。
假設你家門口有一個燒烤攤,攤主手藝還行,客流量也可以,但是因為有急事導致資金周轉不開,所以他決定將自己的燒烤攤分成一萬份,攤主自己持有5000份,另外5000份以每股200的價格向社會融資。
有人會問了,上市是將自己的所有權分出去了,對企業家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大了去了,且聽我慢慢將來。
首先是身價倍增,沒上市以前,燒烤攤住如果去銀行貸款,銀行授信額度是根據他的凈資產來確定的,也不過是20萬。
上市以後攤主就土雞變鳳凰了,現在燒烤攤市值200萬,他佔有一半股份,身價就變成了100萬,放大了整整十倍!
我們通常說首富馬某某身價多少,並不是指他個人的現金和不動產,而是以他持有股份的市值來計算的。
其次是資金充足,可以擴張經營。按照凈資產來算,攤主開一個分店需要10萬,上市之前他的每年賺20萬,可以開兩家分店(如果算上預留資金的話開不了兩家),現在一上市,他就融資了100萬,夠他開十家分店,可以壟斷一個小縣城的燒烤供應了!
而且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只要做到控股,他就不怕自己的所有權受到威脅。在保證所有權的同時提高身價擴張業務,何樂而不為?幹了!
現在來講講上市以後股票的情況:
燒烤攤去年一共賺了20萬,均分到每股上就是20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每股收益EPS。
現在攤主將每股定價為200元,這就是股價P。按照正常情況下,每股投入200,每年賺取EPS20,10年回本,這就是市盈率PE。
攤主的房子,桌椅,燒烤設備,原材料等等作價20萬,這叫作凈資產,分攤到每股上是20元,這叫作每股凈資產。市值(股價)與凈資產(每股凈資產)的比值為10,這叫作市凈率PB。
記住以上幾個概念,我們以後會經常用到。
那麼股民如何決定是否買他的股票呢?簡單計算就知道,投入200塊每年能賺20,10%的收益率已經遠遠超過銀行理財和國債,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很劃算的投資。買了!
只要燒烤攤業績穩定股民就能每年賺10%,如果攤主多開幾個分店,那每年利潤就不止20萬了,賺的更多!這就是我們說的賺企業發展的錢。
下來說說賺市場波動的錢:
波動分為兩種,過分高估或過分低估。
低估:某年正好趕上一次流行性肺炎,大家都不出來吃飯了,燒烤攤也是門可羅雀。當年沒怎麼賺錢,只能剛剛夠覆蓋開支。
持有股票的人們不淡定了,有的人極端恐懼,認為這種情況會繼續下去,這部分人又需要資金,所以決定將股份出售,股價從原來的10倍PE每股200變成了100元。比起原來買的打5折出售。
你通過理性分析得出結論,流行病終究會過去,燒烤攤的業績還會恢復原有狀態。還是按EPS20算的話,PE只有5,收益率20%,簡直是天上掉餡餅,買了!
正常估值:幾年之後瘟疫已經過去,現在燒烤攤不僅恢復之前的盈利能力,而且趁著低潮期有的燒烤倒閉趁機開分店佔有了市場,現在每年能賺50萬了。水漲船高,按照PE保持10不變,他的市值變成了500萬,每股500,低估時買的人財富翻了5倍!
高估:小縣城被列為工業園區,外來務工者越來越多,小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旗下一共5個分店,每年已經可以賺100萬了,EPS高達100元。
股民們沸騰了,他們認為燒烤攤能走出縣城,走向市裡。前幾年的業績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所以人們爭相購買股票。股價已經被炒成了30倍PE,作價3000元!
在這里,業績提升,估值也提升,就是戴維斯雙擊。
這時你認為燒烤攤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業績不會再有大的發展,所以PE30的估值過高,你決定出售一部分。
我們來算算如果你在低估時買入,高估時賣出能賺多少錢呢?低估時每股100元,高估時每股3000元,賺了30倍。
這30倍里有兩部分錢,一是業績由20萬變成了100萬,提升了5倍;另一部分是估值從5倍PE炒成30倍PE,翻了6倍;二者乘積正好30倍。
以上就是股票賺錢的原理和大致過程,由此可得出,買入或拋售股票與賬面盈虧關系不大,關鍵是想清楚低估還是高估。
估值是我們確定自身行為的關鍵依據,之後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投資就像種一棵樹,樹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你要耐心等樹長成,才能吃到果子。

Ⅳ 股票分紅前後購買哪個更劃算

你好,分紅是指上市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民的一點回報,只有公司在獲得利潤時才存在分紅。紅利是股民投資股票獲利的主要部分之一。

關於股票分紅前買入還是分紅後買入,哪個更劃算。下面詳細解析:

比如,小明在他10歲時用20元買了一顆李樹,過了5年後,李樹開花結果,此時,李樹的價格為120元,小明可以通過二種情況獲取李樹所帶來的價值。第一種情況:小明繼續保持李樹的所有權,吃掉李樹上的果實;第二種情況是:小明以120元的價格把李樹連同果實出售給小王。不管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李樹給小明帶來的價值沒有改變,只是體現方式不一樣而已。

在股票市場上一樣,李樹代表你購買的個股,果實代表紅利。假如你以10元的價格買入某股10000股,分紅配股後,你以8元的價格持有12500該股。雖然你從股票的價格數量上看,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的總值沒變,還是100000元。

分紅所分配的股票,雖然不要交稅,但是存在一定的手續費。不管是分紅分配的股票還是交稅,二者區別不是很大。

因此,投資者不管是在股票分紅前買入的股票還是分紅後買入的股票,他們二者所帶來的價值一樣。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Ⅳ 股票分紅可以分多少

分的錢不多,還要繳20%的稅。靠分紅賺不了錢的。
炒股靠的是差價!

Ⅵ 一隻股票要升到多少賣出才不會虧本

那要看你買多少,印花稅提高之後,10000元以上每次交易的手續費大概千分之3、5,10000以上每次交易的手續費大概千分之3

買入要交一次手續費,賣出要交一次,這樣算來大概11.06-11.07賣出就不賠了。

Ⅶ 買入的股票盈利在百分之多少賣出才不虧本

盈利比例超過手續費就不虧本了。

買進費用:傭金是成交金額的千分0.2到千分之3+過戶費每1手收0.06元(滬市收,深市不收)。
賣出費用:傭金是成交金額的千分0.2到千分之3+過戶費每1手收0.06元(滬市收,深市不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1。
傭金不足5元時,按5元收。
如果傭金千分之3的股票帳戶,買賣一次的手續費達到千分之7,如果是傭金千分之0.2的股票帳戶,買賣一次的手續費只有千分之1.4(買賣價格相同的情況下且單筆傭金超過5元)。

Ⅷ 現在股票分紅前賣好還是分紅後賣好

分紅之後是要股價會除權除息,股價會變低,如果你是個短線投機者之前之後沒有什麼區別(忽略稅的話) ,

Ⅸ 買了一隻股票漲多少才可以賣。怎麼算出來自己能掙多少錢詳細一點

不一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不過一般的股票漲跌20左右是一個階段,把握不住個股的話,可以在這個時候出局。

Ⅹ 銀行股分紅後什麼時候賣最劃算

股票分紅後隨時可以賣出。但是持股時間和納稅比例有關系。持有股票一年以上只需繳納現金分紅5%的稅費、一個月以上繳納稅費10%、一個月以內繳納稅費20%。

所以投資者如果想少交一點分紅稅的話,那麼就可以考慮長期持股,做價值投資。前提是這個標的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可能分紅稅對小資金影響不大,但是對大資金還是有影響的。

拓展資料

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配股
配股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配股與送股轉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種利潤的分配式,是投資者對公司再投資的過程。配股是指上市公司為了進一步吸收資金而向公司股東有償按比例配售一定數額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紅,而是一種籌資方式,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的發行,公司股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所配的股票。
「按季分紅」就是國外上市公司成熟的表現,表明國外公司是重視回報股東的。中國股市還是一個重融資輕回報的市場。在中國股市裡融資才是第一位的,至於回不回報投資者,其實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在中國股市裡,上市公司5年、8年甚至10幾年不回報投資者似乎也是正常的。因為中國股市並沒有形成一種以不分紅為恥辱的風氣。國內的上市公司為什麼要因為國際板公司的「按季分紅」而感到無地自容呢?實際上,國內股市也還是有重視分紅的公司,比如那些A+H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