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胡蘆巴哪裡有賣的
葫蘆巴
Semen Trigonellae
(英)Common Fenugreek Seed
別名 苦豆、香草。
來源 為豆科植物戎蘆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種子。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有香氣。莖直立,多叢生,被疏毛。三出復葉互生;小葉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5cm,寬0.5~1.5cm,兩邊均生疏柔毛;葉柄長,托葉與葉柄連合。花無梗,1~2朵腋生;花萼筒狀;花冠蝶形,白色,後漸變淡黃色,基部微帶紫色;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莢果細長,扁圓筒狀,略彎曲,長6~11cm,寬0.5cm,具網脈及柔毛,先端有長喙。種子10~20粒,棕色,有香氣。花期4~6月,果期7~8月。
多栽培。主產安徽、四川、河南。
採制 果實成熟時割取全草,打下種子,曬干。生用或微炒用。
性狀 種子略呈斜方形,長3~5mm,寬2~3mm,厚約2mm。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微有灰色短毛,兩側各有一深斜溝,兩溝相接處為種臍。質堅硬。氣香,味微苦。
化學成分 含葫蘆巴鹼(trigonellinelline)、薯蕷皂甙元葡萄糖甙(diosgenin-B-D-blucoside)、牡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saponare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牡荊素-7-葡萄糖甙(vitexin-7-glucoside)、葫蘆巴甙Ⅰ、∏(vicenin Ⅰ, ∏)。
性味 性溫,味苦。
功能主治 溫腎,祛寒,止痛。用於腎臟虛冷、小腹冷痛、小腸疝氣、寒濕腳氣。
葫蘆巴種子由湖北省武漢唐氏醫葯集團提供
湖北唐氏集團俊華醫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湖北唐氏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子公司,是一家民營股份制企業。在武漢市灄口經濟開發區購地166畝;興建一座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按GMP規范設計施工的生產激素類原料葯的大型現代化制葯廠。廠區緊靠武漢的主要交通幹道(距天河機場8km,京廣線灄口站4km,岱黃一級公路及29路公交線通過廠前)交通便利。
⑵ 問情的分集劇情
全劇22節
第1集
唐氏集團董事長唐振坤人到中年,膝下三個干金,大女兒如詩溫柔含蓄,二女兒如冰開朗活潑,小女兒如意像個假小子。如詩的未婚夫婿齊浩天是父母訂下的唐家世交之子,留美回國,如意借了輛破的士去接機,只接回兩個箱子,讓不敢坐她車的浩天溜掉,湊巧海味天搭了如冰的車回到唐家,殊不知這趟便車改變了唐家兩姐妹的一生。刑滿釋放的賀志波,不忘20年前的恩怨,決心再度挑戰唐振坤。
第2集
一個自稱黎曼雲的電話,使唐振坤困惑,難道死去20年的人又復活了?黎曼雲電話的不斷騷擾,加深了唐振坤夫婦不合的程度。賀志波大鬧唐氏集團,揚言要讓唐振坤不得安寧。齊浩天加盟唐氏集團,卻不願接總經理職務,他雖然遵循父母之意約會如詩,然而始終找不到感覺,偏偏如詩消極被動。浩天與如冰卻一見如故,如冰嘲笑浩天是20世紀30年代的青年。如詩辭職回家,等待嫁給浩天。
第3集
如意奉命為大姐的戀愛顧問,安排浩天和大姐約會,每每弄巧成拙,浩天只是應付了事,私下約了如冰,兩人情投意合。碧華看出苗頭,告誡如冰不得逾越,然而如冰頂撞母親,挨了耳光。振坤責怪碧華打如冰,碧華卻說她打的是振坤昔日的情人黎曼雲。在冷若冰霜的妻子那兒得不到溫暖的唐振坤,卻得到女秘書朱莉的溫馨和關愛。賀志波不斷騷擾唐振坤及家人,並想利用黎曼雲對唐振坤進行敲詐。
第4集
唐振坤怒斥賀志波不斷打電話騷擾家人,正在這時巧遇如冰,振坤帶著如冰匆匆離去,不讓如冰認識賀志波。振坤勸說如冰不要介入如詩和浩天的感情,如冰卻以父母不幸的婚姻為例,反駁父親。為了不傷害姐姐,如冰拒絕與浩天接觸。賀志波佯裝巧遇接近如冰,利用如冰喜好文藝,讓如冰在一星期內學會他指定的一首歌。
第5集
碧華向健平打聽黎曼雲的下落,並訴說自己婚姻的不如意,健平出於老同學的關心勸說唐振坤,卻見到活生生黎曼雲的翻版如冰。如意費盡心機撮合浩天和如詩,竟無效果。浩天和如冰既不願傷害如詩,又按耐不住彼此的愛慕,帶著負疚的心情偷偷約會。碧華在浩天家外目睹了浩天與如冰難舍難分的舉動,指責如冰是個不安分的女孩。由於在女兒婚事上的看法不同,碧華決定採取措施,保護如詩。
第6集
碧華執意將如詩的辦公桌安排在齊浩天的辦公室,逼得唐振坤委派如詩做浩天的私人秘書。浩天要求將劉紀聲調到總公司,目的是想將如詩推給劉紀聲。振坤聽到如冰唱《襟裳岬》,打了如冰,並不準她見賀志波,而賀志波認定如冰是自己的女兒不願放棄。如冰到浩天家,趕上碧華找浩天,她好不容易支走碧華,又被如意間進,如意怒斥如冰橫刀奪愛。碧華要和浩天談如詩的婚事,浩天卻向碧華攤牌,說他已經愛上如冰了。
第7集
如冰在夜總會唱賀志波指定的《襟裳岬》,賀志波想起20多年前的黎曼雲。振坤匆匆回家,碧華逼他立即去責問浩天。振坤趕到浩天家,看到如冰在場,明白了一切,振坤埋怨如冰任性,如冰反而說服父親不要讓子女重蹈覆轍。振坤深有體會,不顧碧華反對,收回決定。浩天將劉紀聲安排在總公司,自尊心極強的紀聲認為優厚的條件是浩天的施捨,不願接受,如冰用激將法說服紀聲接受浩天的安排。
第8集
如冰接到自稱是黎曼雲的電話,明白父母冷戰的症結,非常同情媽媽。劉紀聲走馬上任,揚言要爬到齊浩天的頭上,齊浩天卻把如詩推給紀聲。四個年輕人到舞廳逍遣,紀聲旁敲側擊點醒如詩,如詩恍然大悟借故回家。如意指出問題所在,紀聲也責怪浩天愚弄欺騙如詩
第9集
碧華逼問如冰有否和浩天發生關系,嚴重傷害了如冰,振坤安慰受委屈的女兒,並向碧華解釋,保證如冰和浩天之間是清白的。紀聲看到夜晚還躲在辦公室逃避現實的如詩,把自己的剪紙作品送給她。振坤看到紀聲送如詩回家,覺得兩人挺合適。如詩分別問了如冰和浩天,得到的答案卻是一樣的情不自禁,如詩徹底崩潰了,生了一場大病。
第10集
碧華瞞著所有人將浩天的父母請回國,想盡快辦了浩天與如詩的婚禮。浩天不願意娶如詩,只好推託說在不想結婚,迎來齊父的一頓痛斥,齊父堅決不同意悔婚。浩天和如冰面對頑固的齊父一籌莫展,善良的如詩為了成全浩天與如冰,向齊父、齊母聲稱自己有了要好的男朋友,不能嫁給浩天。齊父和齊母看出振坤夫婦感情不和,好言相勸將兩人送進卧室。面對冷若冰霜的妻子,振坤只好開車離家夜不歸宿。
第11集
齊父跑到辦公室勸慰兒子,浩天不願讓如詩背黑鍋,將實情告訴了父親。如詩佩服浩天和如冰敢愛敢恨,敞開心扉,勇敢地走向紀聲。如詩帶紀聲回家見母親,碧華怎麼也不相信如詩會有男朋友,認為是振坤安排的,振坤雖然沒有為兒女做主,但他衷心祝福兒女們幸福。如冰看到父母不和的痛苦,決心要把黎曼雲找到,挽回父母的感情。
第12集
如詩和紀聲在眾人的祝福聲中結成連理。要找到黎曼雲,金中照是個關鍵人物,不但如冰要找,賀志波也在緊緊盯著金中照,並把他打成重傷,然後通知如冰去救金中照。振坤找不到如冰,便找賀志波要女兒,而賀志波卻要振坤把女兒還給他。如冰聽到賀志波和碧華的談話,知道自己並非碧華親生。
第13集
如冰情緒非常低落,振坤只告訴她生母是因車禍而死,如冰將母親想像成妓女,覺得恥辱不肯讓浩天來找她。酒天責備振坤荒唐,讓他給如冰編個好一點的母親。如冰找賀志波了解親生母親是個怎樣酌女人,並且知道母親並沒有死。振坤認為是碧華傷害如冰.心情更加不好,一天晚上振坤去看如詩。和女兒女婿對飲。碧華認為振坤又和朱秘書去喝酒,在朱秘書那裡證實並無此事,就認定振坤是和黎曼雲在一起喝酒。
第14集
紀聲感激振坤的知遇之恩,努力為唐氏集團工作,並要如詩支持他,兩人恩愛有加。碧華決定和振坤離婚自謀生路,如意哭鬧著不肯讓父母離婚。如冰為挽回父母的婚姻,按照金中照留下的地址去找黎曼雲。見過黎曼雲後,如冰告訴碧華,黎曼雲的狀況根本危害不了父母的婚姻。第二天如冰帶父母去見黎曼雲,可是撲了一個空,而知道黎曼雲底細的金中照也神秘消失了,賀志波聲稱黎曼雲在他手中。
第15集
唐振坤花了高價才見到黎曼雲,黎曼雲的狀況令振坤吃驚,振坤要求把黎曼雲允,並要振坤還他的女兒。在賀碧華.向振坤求證如冰是否振坤與曼雲生的,振坤的回答是肯定的。碧華決定搬出去住。如冰到迪斯科舞廳瘋狂跳舞,宣洩內心的痛苦,幾經周折,終於在賀志波家裡見到了親生母親黎曼雲。劉紀聲認為唐氏集團總經理的位置非他莫屬,因而得意忘形。如詩深感擔憂。
第16集
碧華搬出家,獨自租房住。如意把母親出走全怪罪於如冰,故意找碴和如冰吵架,被振坤訓斥,也背著行李找媽媽去了。如冰請求照顧曼雲。但賀志波的條件是要與振坤直接談判,因此如冰替振坤和志波約好了時間,賀志波狠狠地敲詐一把。唐振坤任命的總經理人選是齊浩天,使做好一切准備的劉紀聲彷徨,賀志波黎氏財團的手下婉倩乘機拉攏劉紀聲。
第17集
唐振坤與賀志波談判要求照顧黎曼雲,可是賀志波提出苛刻的條件,要唐氏集團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賀志波的敲詐行為激怒了唐振坤。浩天向如冰求婚,如冰欣然接受,但要先辦完兩件事:第一接回生母,第二請回養母。如冰找到碧華,感激20年來的養育之恩,但生母非常需要人照顧,請求碧華允許她去照顧黎曼雲,碧華答應了。劉紀聲因為總經理一職與浩天反目成仇,憤然辭職離開唐氏集團,投靠賀志波的黎氏財團。
第18集
碧華要如冰帶她去看黎曼雲,如冰希望母親見過黎曼雲後能和父親重歸於好。碧華見過黎曼雲後去找振坤,要求把曼雲接回來由她照顧,振坤因為賀志波要唐氏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而有苦難言,碧華卻誤會振坤是嫌棄曼雲人老珠黃。廣播公司陳總經理不同意碧華做《枕邊細語》的節目主持人,說是唐振坤講碧華和健平行為不檢,碧華怒不可遏,找唐振坤興師問罪,振坤一頭霧水,兩人爭執不下,最終辦了離婚手續。
第19集
振坤辦完離婚手續後去找健平。正巧遇到陳總經理。而陳總經理從沒見過振坤,這才解除了誤會。由於股市崩盤,加上賀志波四處散布謠言。
第20集
唐氏集團的股票急劇下跌。振坤為保住如冰的清白,答應賀志波的條件。讓出唐氏集團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並且要求照顧黎曼雲。碧華這才知道如冰並不是振坤與曼雲生的孩子,振坤只是覺得是他把曼雲送進鬼門關,才收養如冰。
第21集
20年的冰山融化了,夫妻重歸於好。當一家人去接曼雲時,曼雲已經死了。紀聲擔任黎氏財團的總經理,揚言要打垮唐氏。
第22集
劉母來唐家賠禮道歉,振坤迫於無奈才道出紀聲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親手安排,是派入賀志波內部的卧底。紀聲精彩的表演不但騙了賀志波,也讓最親近的母親和妻子誤會了。賀志波通過攝像頭知道婉倩的底細,原來婉倩是黎曼雲的表妹,她是為了替表姐報仇。賀志波毒打婉倩,並以她為餌,如冰要賀志波放了所有人,單獨和他談話。為了唐家人的安寧,她答應搬去和賀志波一起住。第二天如冰去找賀志波時,賀志波已經離去。如冰結婚時,賀志波讓人送來鮮花及唐家股權、房契等一切證件和一封聲情並茂的信,賀志波躲在一旁默默祝福女兒。
⑶ 求90年代一部電視劇名,可以確認不是港台劇,是內地劇 名字好像叫「小城故事」
電影《小城故事》1978
演員名單
林鳳嬌 鍾鎮濤 葛香亭 江明 歐弟 李烈 傅碧輝 崔福生 曹健 錢璐 李允中 游娟 何玉華 丁國勝 呂文忠 陳正
繼續追夢名彥開車到惠安,巧遇照片上裸背的少女薏庭以及惠安女張帆,薏庭雖然是個啞女,卻心靈手巧,純潔善良,名彥愛上薏庭,也愛上惠安這個地方,招來瑞祥的嫉妒,也使愛慕瑞祥的張帆頗為惱火。秦薏庭的父親秦保民對名彥不放心,蘇菲以女人的直覺叫保民放心,保民不以為然,他認為女人的直覺並不可靠,蘇菲笑說:我就死守著你秦保民,因為我的直覺告訴我,只有你才能跟我白頭到老。
電視劇《小城故事》2005
演員名單
印小天飾唐名彥 杜曉婷飾秦薏庭 黃仲昆飾秦保民 楊貴媚飾蘇 菲 寇振海飾唐啟華 郭昊侖飾唐名俊 戴君竹飾張 帆 王 珂飾趙 馨 郭明翔飾林瑞祥 馮 靜飾美 雀
故事梗概
廈門企業家唐啟華事業如日中天,妻子淑美以夫為天,長子名俊品學皆優,次子名彥又帥又酷,如此家庭,本已和樂,可惜,名俊並非啟華親生,而是啟華當年救助外地孕婦,孕婦血崩而死,留下孩子以及唯一的照片與寥寥遺言。啟華本希望名彥繼承父業,無奈名彥自小熱愛音樂,桀驁不遜,一心要當藝術家,對父親的安排陽奉陰違。 名彥一家與啟華的合夥人於鳳儀以及鳳儀的女兒趙馨一起看蘇菲的攝影展,名彥對一裸背少女的照片非常欣賞,趙馨不以為然,名俊小心翼翼地征詢趙馨的意見。 名彥的演唱會非常成功,唐啟華卻將名彥逐出家門,責怪淑美慈母養壞兒,他要好好培植名俊。淑美懷疑啟華對名俊的疼愛超越了養父與養子的關系。夫妻之間誤會越來越深,生意拍檔於鳳儀趁虛而入,對啟華無微不至地照顧,儼然唐夫人。 趙馨發現名彥愛著薏庭,她打定主意,要與秦薏庭競爭!名俊及時提醒父親於鳳儀的私心,啟華對妻子淑美呵護有加,鳳儀又氣又惱,決計讓啟華破產,要淑美不能再過舒坦日子。 趙馨憔悴不少,唐名俊心痛不已,為了趙馨,唐名俊去找薏庭,離間秦薏庭與弟弟唐名彥,話一出口,又於心不忍,自己回到廈門。趙馨忽然說,要抓住唐名俊這份愛。 淑美見到薏庭這個人,非常歡喜。趙馨心灰意冷,想起名俊的好,第二天就要跟名俊結婚,卻在名俊為她戴上戒指的剎那,成了落跑新娘。 啟華很生氣,憤而告訴淑美要讓名俊做唐氏企業的總經理,淑美埋怨他將親生兒子視如陌路,名俊無意間聽到對話,彷彿晴天霹靂。 啟華在電梯里心臟病發,淑美亂了手腳,薏庭救了啟華的命。啟華對秦薏庭另眼相待,與淑美一起去惠安向保民提親,原來,保民便是啟華當年尋找了無數遍的唐名俊的親生父親,名俊與保民父子相認,蘇菲提醒保民帶名俊與薏庭見面,薏庭也由害怕名俊變為接納名俊。 鳳儀對啟華由愛生恨,暗中收購唐氏集團的股票,不料,卻被趙馨發現。趙馨連忙告訴啟華,啟華解決了一切危機,鳳儀得知是女兒通風報信,苦笑不已。名彥的音樂事業越來越成功,啟華也不再強他所難,贊同他從事音樂。小城故事在唐名彥的音樂會上久久回盪……
原名好像叫「繼續追夢」一個是電影一個電視劇,你自己看看吧~
⑷ 曾經轟動的德隆系是怎麼個樣的事情
想知道德隆,必須要了解掌舵人唐萬新
唐萬新的故事是從整整20年前開始的。1986年,唐萬新承包一家名叫「朋友」的彩擴部,並從此開始他的商人生涯。唐出身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個幹部家庭,父母均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支邊的知識分子。唐萬新是個天性不安分的人——兩次考上大學又兩次主動退學,他對經商的興趣比讀書要大,這與他父母對兒子的期望相差甚遠。
那正是「十億人民九億商」的經商熱年代。唐萬新很快適應了新的「個體戶」角色。新疆當時還沒有彩照沖印機,唐萬新就親自坐飛機帶著客戶的膠卷到廣州沖洗,或者托去廣州的乘客代為沖洗膠卷。
唐萬新還展現無師自通的「借雞生蛋」的融資才能:彩擴部對外招工,唐萬新要求前來報名的在家待業的女青年先交押金,這些押金為彩擴生意提供了寶貴的啟動資金。
此外,唐萬新出手闊綽,當時能乘坐飛機的大多數是新疆本地經濟領域的實力人物,唐就此在當地銀行圈結交了廣泛的人脈。
據稱唐萬新在彩擴生意上賺了60萬人民幣,這在上世紀80年代並不是個小數目。後來唐又嘗試過自行車鎖、衛星接收器、魔芋掛面等諸多生意,但均遭到失敗,他一度還欠下銀行180萬債務,差點被送進監獄。
「對一個魔法師來說,死只是生命的另一次冒險。」然而,對於唐萬新來說,破產只是一個賭徒的另一次冒險的開始。僥幸逃脫牢獄之災的唐萬新又分別在海南熱、新疆石油開發熱中尋找機遇,但都不很成功。1990年代初中國股市創立,「楊百萬」、「孫百萬」等股市一夜暴富的故事鼓舞了唐萬新,他開始打算到股市上尋找機會。
按照唐萬新在公安局的供述,1992年,唐從朋友趙世平那裡借了5萬元一個人來到西安,在西安先後做了精密合金、西安民生、陝解放等十幾家企業的法人股認購權買賣,然後再倒賣給新疆和深圳兩地的下家。
這是很賺錢的交易。唐萬新從中可以賺取每股0.5元到1.5元的差價。唐在供述里承認:「到1993年3月份,我就賺到了5000萬元至7000萬元。」唐萬新以前在飛機上結交的金融圈的人脈此時發揮了作用,新疆一些金融機構為唐從事此種交易提供資金,使唐完成了大規模的法人股收購。
1992年,唐萬新成立新疆德隆國際實業總公司,此時,他已經完成了從屢敗屢戰的個體戶到股市暴發戶的蛻變。
這是個需要資金高速運轉以及大量融資的行當。唐萬新渴望得到一家金融機構作為自己的融資平台。新疆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進入唐的視野。唐打通各種關節,終於得以參股新疆金融租賃(德隆在2000年公開控股),並在1994年承包了新疆金融租賃在武漢證券交易中心的席位。
在武漢,唐萬新窺得金融機構的門徑之後,精明地發現其中的漏洞和訣竅,他開始膽大包天地進行國債回購交易,分別向海南華銀信託、中農信融得3億元的巨資進行國債回購。這是唐第一次大手筆豪賭,後來的事實表明,這種豪賭成為日後引爆德隆的定時炸彈之一。巧合的是,武漢也成了唐日後身陷囹圄之地,這是後話。
新疆金融租賃成了唐萬新的第一個融資平台,藉助於此,唐萬新開始了「點石成金」的魔術游戲。唐萬新繼續在一級半市場上淘金,他總是搶在第一時間飛到准備發行新股的公司的所在地,然後僱傭大量民工認購新股中簽表,等新股上市後轉手賣掉。唐在西安、上海從事的一級半市場業務一直持續到2001年。
「(我)做一級半市場,前後一共賺了7億至8億元。」唐在供述中稱。
「融資老鼠會」成形
「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
———古諺
1995年,唐萬新遭遇證券市場上的第一次大潰敗。
在當年的「327事件」中,唐在國債期貨市場上被強行平倉,巨虧1億元。事實上,根據有關案卷,自1994年起,唐萬新便糾集以前的朋友同學,即所謂的「德隆老戰士」,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大舉進入二級市場和國債期貨市場。
這是一場中國早期證券市場的莊家對決。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方,與萬國的管金生以及遼國發的高原、高嶺兄弟為代表的空方,發生慘烈對決。在中經開的惡劣手段之下,管金生鋌而走險、巨量拋空砸盤,最終導致萬國爆倉虧空,高氏兄弟在穿倉後則遠走高飛。中經開在6年之後因為在銀廣夏和東方電子事件扮演了不光彩角色,被勒令清盤,也在2002年黯然退場。
此時的唐萬新與這些中國股市早期教父相比,只是一個跟庄的大戶而已,不僅如此,由於在國債期貨中站錯位置及跟錯庄,還蒙受了1億元巨虧。
好在還有一級半市場支撐德隆半壁江山。不過,在國債上傷筋動骨的唐萬新並未放棄二級市場,他仍在如飢似渴地學習各種操縱手法。股市牛人馬曉全盤操控界龍股份的操作手法給唐萬新留下深刻印象。
馬曉炒作界龍股票時,開創了與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進行資金合作的新手法,他用手中的流通籌碼抵押融資,同時繼續大量收集流通股票,以至於幾乎壟斷界龍的流通盤。不過,馬曉在通化東寶上肆無忌憚地採用此炒作模式,卻最終慘遭阻擊。
股市的韭菜永遠都割不完,雖然馬曉在通化東寶出局,但呂梁、唐萬新等股市新莊家仍奉之為圭臬,紛紛效仿馬曉的手法。「德隆後來在二級市場炒作老三股並沒有什麼翻新之處,基本模仿界龍在1994年的炒作模式,只不過把時間拉長而已。」一位操盤手如此評價。
新疆屯河1996年上市,彼時德隆持有其9%的股權,這個時候德隆在二級市場上開始悄悄吸納屯河的流通籌碼;此外,到1996年7月湘火炬也有70%的流通股籌碼被唐萬新吸納。唐萬新此時主要是以個人名義炒股,採用了以手中股票抵押融資、然後再次買入股票的循環抵押買入方式,這種股票質押融資成了日後引爆德隆的又一枚定時炸彈。
但是,到了1996年底,股市形勢突變,股價暴跌,在這種情況下唐萬新如不追加保證金將有被強行平倉之虞。更嚴重的是,中央開始整頓金融秩序,清查金融租賃公司在各證券交易中心的資金業務,那些租賃牌照到期的則需要重新領證。
屋漏偏逢連夜雨,新疆金融租賃此時還面臨人事更迭,這意味著唐萬新挪用新疆金融租賃3億多元資金的違規行為將很可能曝光。德隆另一高層人士王宏在供述材料聲稱:1996年底,德隆資不抵債1億元;德隆負債總額4.2億元左右,其中欠新疆金融租賃的即有3.2億元;而德隆資產總值僅3億多元。
唐萬新面臨第二次破產危機,迫切需要融入巨資填補在新疆金融租賃的黑洞。唐萬新在庭審中承認,他解決危機的辦法是「以毒葯解毒葯」。
金新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成為唐萬新的狩獵目標。在中央清理金融秩序的風暴下,金新信託的原大股東欲轉手金新信託股權。出手闊綽的唐萬新再次打通各種關節,通過新疆屯河曲線收購金新信託的30%股權。在股權尚未交割完畢之際,唐就迫不及待地率領王宏等德隆老戰士進駐金新信託。
類似的故事接著在金新信託上演:唐萬新繼續施展騰挪大法,利用金新信託違規融資。德隆通過挪用資金、債券、債券保管單等違規方式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融到5億到7億元資金。唐萬新終於以更大的毒葯化解了德隆1996年底的危機。王宏在供述中承認,作為經手人,他為此害怕,「我感到恐懼,後怕,無奈」。
金新信託逐漸取代新疆金融租賃,成為唐萬新的第二個重要的融資平台,唐萬新通過金新信託在全國設立了20多家辦事處,建立委託理財業務融資網路,至此,一個全國性的「融資老鼠會」已然成形。
此外,金新信託還成了唐萬新的炒股通道。武漢檢察院的起訴書聲稱,「1997年3月,唐萬新組織洪強、唐萬川、張業光等人利用金新信託上海寧武部營業部作為操作平台集中買賣『新疆屯河』股票。」
長庄下的產業整合神話
唐萬新能很快領悟並學會莊家的各種操縱手法。不過,他性格中有太多狂想成分,這讓他始終沒有學會最重要的風險控制能力———抑制內心的貪婪。 ———一位操盤手
在利用金新信託炒股的過程中,唐萬新漸漸感到馬曉模式的弊端。新疆屯河、湘火炬被高度套牢,相形之下,君安證券重倉持有的四川長虹通過數年的大比例送股,股價累計漲幅驚人,高達400%。君安證券藉以從高位從容出貨,獲利超過40億人民幣。
君安的成功讓「炒股炒成股東」的唐萬新艷羨不已,他意識到:莊家需要控制上市公司,然後操縱上市公司大比例送股,才能在二級市場賺錢。
1997年5月,新疆德隆董事局會議在北京達園飯店召開。唐氏兄弟一直把所謂「達園會議」吹捧為「德隆發展史上的遵義會議」,認為這次會議確立了「產業整合的戰略路線」。
真相卻是灰色的。根據記者拿到的武漢檢察院起訴書,這次會議上德隆實際上確定了集中持有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股票的操作方案。此後,新疆德隆逐步完成了對新疆屯河、合金投資、湘火炬等三家上市公司法人股的收購,並繼續組織洪強、董公元、張龍、唐萬川、張業光等人在二級市場集中買賣新疆屯河、合金投資、湘火炬的流通股票。
唐萬新開始在兩個世界跳舞:其一是通過金新信託繼續委託理財以獲取資金,同時在股市上通吃流通籌碼、炒股獲利;其二是通過上市公司完成產業整合,成為所謂的「成功實業家」,以報自己當年在實業領域屢戰屢敗之辱。
這是危險的舞步,1997年以後德隆規模膨脹,金新信託的賬外債務持續擴大,這仍然是一個「以一個更大的黑洞來填補前一個黑洞」的飲鴆止渴的游戲。「沒有利潤來源,完全是凈消耗」,王宏在供述中感到茫然無助。
然而,唐萬新仍樂觀不已,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在他眼裡,只要能在股市上迅速賺錢,就能夠使用這些利潤大大方方填補這些資金黑洞,兌付危機迎刃而解。
1998年8月,唐萬新在上海召開新疆德隆董事局擴大會議。根據起訴書,唐萬新進一步明確了「集中持股」方案。之後,操作「老三股」的地點轉移至上海大廈16樓。唐萬新因為要到北京去組建德隆總部,操盤工作交給唐萬川和王恩奎(兩人分別為唐萬新的三哥和姐夫),兩人都直接向唐萬新匯報。唐萬川具體負責買賣「老三股」,王恩奎負責老三股的統計。
2000年3月,德隆收購重慶證券並將之更名為「德恆證券」,老三股的操作平台也由金新信託轉移到德恆證券。起訴書顯示:由王恩奎根據統計數據以及唐萬川的指令來協調金新信託和德恆證券買賣老三股的先後次序。
在德隆向老三股派駐高管後,老三股在數年時間里連年推出高送股方案,股價也是節節上漲,賬面利潤豐厚。唐萬新在德隆出事後在一封長信中稱:「至2000年,累計為客戶賺取了30多億元利潤。」
然而,這成了無法兌現的賬面利潤。在2000年的大牛市中,當唐萬新看著股市越來越瘋狂時,他隱隱感到不安。有圈子裡朋友建議他趁高位出貨、了結利潤,但唐萬新固執地認為股市能漲到10000點,「不愁出不了貨」。
這一時間,據唐萬新的供述書,除了操作老三股外,「我還買了祁連山、三峽水利、秦豐農業、亞華種業、人福科技、青島雙星、華北制葯等(股票)。」
因此,老三股只能屹立不倒,這是德隆在資金市場上構建「老鼠會」和基地股票做莊的標桿和品牌。做莊規模鋪得太大的唐萬新在這場危險游戲里已經欲罷不能,一位熟悉他的操盤手則稱「唐對內心的貪欲失去控制」。
此外,唐萬新甚至相信了自己編造的「產業整合」的神話,德隆實業體系大概能帶來6億元的利潤,然而,唐在股市的護盤成本一年就要10個億。
擊鼓傳花戛然而止
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多米諾骨牌的游戲,終於進入了它最後也最具觀賞性的階段。 ———袁劍《中國證券市場批判》
2000年底長庄股中科創業崩盤。長庄先行者「K先生」呂梁倉皇出逃。呂梁與唐萬新淵源甚深。呂梁的名片上身份眾多,其中赫然寫著他是德隆系兩只股票的策劃人。
中科創業崩盤無疑是這場危險游戲倒下去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不少呂梁的委託理財客戶同時也是德隆的客戶。在中科創業崩盤後,這些客戶也要求德隆還錢,這是唐萬新碰到的又一場兌付危機。
2001年初,金新信託有41億元委託理財資金要求兌付。在不少地區甚至出現群情激憤的客戶打砸營業部的行為。唐萬新從這時起的三年時間里一直處於被追債的境地,以至於唐在供述書里哀嘆:「自己也成了融資員。」
此時,唐萬新發現在老三股上根本無法出貨,股市已經走熊,老三股一旦出貨就意味著崩盤。唐的一位朋友回憶,「我對唐萬新說:『你應該放鬆下來!』可是他做不到,因為他知道,一旦放鬆下來,他和德隆就會崩潰。」
2001年,德隆先後在杭州西湖數度召開會議,幾次會議的內容都是如何拯救危機。唐萬新與其他7名董事在兩項內容上出現嚴重分歧:一是唐萬新認為要挽救金新信託,其他董事則建議讓金新信託破產、斷腕自救;二是唐萬新主張從老三股出貨,但其他董事堅決反對,因為德隆體系的龐大「老鼠倉」隱藏其中,利潤豐厚超乎想像,出貨計劃顯然與這些董事的利益相悖。
會議的最後結果就是把這場危險游戲玩大:保留金新信託和暫緩老三股出貨。唐萬新知道自己已經套上「停不了的紅舞鞋」。在2001年的寒冷冬天,不可一世的唐萬新深感恐懼,他草莽性格中顯現脆弱的一面,他對身邊人哭道:「德隆有救嗎,我能挺過去嗎?」
但是哭過之後牞唐萬新繼續選擇鋌而走險。此時金新信託已經失去客戶的信任,唐萬新在供述書中承認:「只要說是德隆的機構,就立刻出現擠兌風波,以德隆的名義再無法做下去。」唐萬新需要打造一個新的融資核心平台。2001年10月,在唐萬新部署下,上海友聯替代金新信託成為處於核心地位的新平台。
唐萬新把貪婪之手伸向城市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收購金融機構的目的無他,就是為了更方便融資,擴大融資老鼠會。友聯逐漸成了整合德隆旗下林林總總金融機構的「司令部」。德隆體系控股及參股的金融機構達到21家,收購了南京大江國投、德恆證券、恆信證券、中富證券、健橋證券等數家證券信託公司,以及昆明市商業銀行、株洲市商業銀行、南昌市商業銀行等商業銀行。
唐萬新還創造性地謀劃出「委託控股」的隱蔽收購模式以躲避監管,即:用客戶的委託理財資金收購金融機構股權,股東名冊上則仍顯示為客戶,但實際由德隆持有。唐萬新出手闊綽和金錢開道的作風,是其進軍金融機構屢屢得手的關鍵因素。
收購或參股之後,德隆很快露出崢嶸面目:這些金融機構的大量資金很快通過挪用、抵押、擔保等手段流失於德隆龐雜的體系中。德隆旗下金融機構以委託理財方式融資450億元,其中未兌付金額172億。此外,德隆系企業前後從多個地方的商業銀行挪走資金數十億。甚至德隆系的實業企業和上市公司也淪為唐萬新的提款機。重慶實業被德隆令人發指地提走將近10億人民幣。
德隆違規融資的資金大多數投入股市。根據起訴書,從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唐萬新將老三股的操作平台再次由德恆證券統一到金新信託;從2003年10月起,德隆國際安排中企東方統一操作老三股,唐萬川負責總操盤。
公訴人還對德隆的操縱進行一次總清算。按照起訴書,自1997年到2004年4月14日止,唐萬新等人利用自有資金和部分委託理財資金,使用24705個股東賬號,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採取連續買賣、自買自賣等手法,長期大量買賣老三股,造成三隻股票價格異常波動,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秩序。這段時間內,新疆德隆、德隆國際買入「老三股」金額678.36億元,余股市值為113.14億元,按移動平均法的計算原理,計算余股成本為162.30億元,共獲累計既得盈利為98.61億元。
這是一個「挖東牆補西牆」的游戲。只要不斷有新的客戶資金被騙進來,償還舊客戶的資金,這場擊鼓傳花的騙局就能維持下去。事實上,通過每年資金的不斷借舊還新,德隆早期進入「老三股」的成本早就回收,並非業內人事所宣稱的「善庄」、「傻庄」。
唐萬新瘋狂地把游戲玩大,德隆一高層人士頗有意味地對英國《經濟學家》稱:「德隆大而不死。」
不過,勒在德隆脖子上的繩索已經收緊。2003年底,新疆啤酒花董事長捲款潛逃,新疆上市公司擔保圈由此岌岌可危,各大商業銀行開始自查關聯方貸款。
唐萬新此刻感到大難臨頭。2004年1月4日,德隆董事局在海口召開擴大會議,唐萬新終於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做出縱有損失也要將老三股拋出的秘密決定。「大不了18年白幹了。」唐說。
可是為時已晚。2004年4月3日,這是唐萬新40歲生日。10天後,合金投資遭遇跌停,德隆帝國徹底崩塌前第一塊巨石滑落的聲音已經清晰可聞。次日,老三股全線連續跌停,老三股全面崩盤。
轉瞬間,德隆帝國分崩離析。
德隆大事記
1992年,新疆德隆實業公司成立,注冊資本人民幣800萬元,這是德隆帝國的開始。
1993年,德隆參股新疆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後來新疆金融租賃成為德隆一個重要的融資平台。
1996-1997年,德隆相繼入主新疆屯河、沈陽合金及湘火炬,並陸續在三隻股票上建倉,開始了瘋狂操縱股票的歷史。其間,德隆還收購新疆金新信託,填補挪用新疆金融租賃公司3億元巨資留下的窟窿。
1997年5月,德隆在北京召開達園會議,這次會議被德隆自己認為是「德隆發展史上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所謂的「產業整合」戰略,實則是確定德隆在二級市場上的股票炒作方案。
1997年-2001年間,金新信託在全國設立30餘家辦事處,開始大規模展開委託理財業務。
1999年,德隆將總部從新疆遷往上海。德隆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初,受中科創業崩盤影響,金新信託有41億元委託理財資金需要兌付,這是德隆又一次兌付危機。
2001年6月,上海友聯成立,友聯逐漸發展成為整合德隆旗下各種金融機構的「司令部」。
2002年,德隆相繼控股昆明市商業銀行、株洲市商業銀行和南昌市商業銀行,開始把手伸向銀行體系。
2004年4月14日,德隆系股票湘火炬、合金投資和屯河股份首度全面跌停,德隆危機全面爆發。
2004年5月30日,德隆國際召開了董事會暨危機處理工作會議,首度承認「德隆全系統處於危機最深重、困難最嚴重的時期」。
2004年6月8日,德隆危機進一步升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同時開庭審理了兩起有關德隆的案件,各地債權人紛紛通過法律途徑向德隆索債,德隆在各地的資產大部分被凍結。
2004年8月26日,新疆德隆、德隆國際、屯河集團與華融公司簽訂了《資產託管協議》,三公司將其擁有的全部資產不可撤回地全權託管給了華融公司,由華融公司行使全部資產的管理和處置權利;9月4日,華融接受中國證監會委託對德恆證券、恆信證券、中富證券進行託管經營。
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唐萬新沒有選擇逃避,最後還是回國受審。
⑸ 有誰知道全球知名企業香港唐氏企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唐英凱
奔德集團注重選擇新科技及投資開發新型工業產品,藉以拓展國際市場。
在加拿大、美國投資約五千萬美元,建立加工新型硬質表面材料的工廠及銷售網路,在美加市場引起了良好反應。
此外,在英國和美國收購了一些列的新科技注冊專利。
奔德集團致力於地球環境保護,率先引進綠色工業概念,斥資七千萬元人民幣設廠,利用發舊聚丙烯生產高級水晶清漆。而國內有關當局亦已證明產品水準相等於同類進口產品。故此等產品已獲相當程度的國內市場佔有率。此外,此工序之經濟及環保效益已吸引北京市多個外使單位注意,並且派專員做了實地訪問,以作研究類似工業概念可否引入自己國家。
⑹ 誰知道因為什麼導致全國擔保公司崩盤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想知道德隆,必須要了解掌舵人唐萬新
唐萬新的故事是從整整20年前開始的。1986年,唐萬新承包一家名叫「朋友」的彩擴部,並從此開始他的商人生涯。唐出身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個幹部家庭,父母均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支邊的知識分子。唐萬新是個天性不安分的人——兩次考上大學又兩次主動退學,他對經商的興趣比讀書要大,這與他父母對兒子的期望相差甚遠。
那正是「十億人民九億商」的經商熱年代。唐萬新很快適應了新的「個體戶」角色。新疆當時還沒有彩照沖印機,唐萬新就親自坐飛機帶著客戶的膠卷到廣州沖洗,或者托去廣州的乘客代為沖洗膠卷。
唐萬新還展現無師自通的「借雞生蛋」的融資才能:彩擴部對外招工,唐萬新要求前來報名的在家待業的女青年先交押金,這些押金為彩擴生意提供了寶貴的啟動資金。
此外,唐萬新出手闊綽,當時能乘坐飛機的大多數是新疆本地經濟領域的實力人物,唐就此在當地銀行圈結交了廣泛的人脈。
據稱唐萬新在彩擴生意上賺了60萬人民幣,這在上世紀80年代並不是個小數目。後來唐又嘗試過自行車鎖、衛星接收器、魔芋掛面等諸多生意,但均遭到失敗,他一度還欠下銀行180萬債務,差點被送進監獄。
「對一個魔法師來說,死只是生命的另一次冒險。」然而,對於唐萬新來說,破產只是一個賭徒的另一次冒險的開始。僥幸逃脫牢獄之災的唐萬新又分別在海南熱、新疆石油開發熱中尋找機遇,但都不很成功。1990年代初中國股市創立,「楊百萬」、「孫百萬」等股市一夜暴富的故事鼓舞了唐萬新,他開始打算到股市上尋找機會。
按照唐萬新在公安局的供述,1992年,唐從朋友趙世平那裡借了5萬元一個人來到西安,在西安先後做了精密合金、西安民生、陝解放等十幾家企業的法人股認購權買賣,然後再倒賣給新疆和深圳兩地的下家。
這是很賺錢的交易。唐萬新從中可以賺取每股0.5元到1.5元的差價。唐在供述里承認:「到1993年3月份,我就賺到了5000萬元至7000萬元。」唐萬新以前在飛機上結交的金融圈的人脈此時發揮了作用,新疆一些金融機構為唐從事此種交易提供資金,使唐完成了大規模的法人股收購。
1992年,唐萬新成立新疆德隆國際實業總公司,此時,他已經完成了從屢敗屢戰的個體戶到股市暴發戶的蛻變。
這是個需要資金高速運轉以及大量融資的行當。唐萬新渴望得到一家金融機構作為自己的融資平台。新疆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進入唐的視野。唐打通各種關節,終於得以參股新疆金融租賃(德隆在2000年公開控股),並在1994年承包了新疆金融租賃在武漢證券交易中心的席位。
在武漢,唐萬新窺得金融機構的門徑之後,精明地發現其中的漏洞和訣竅,他開始膽大包天地進行國債回購交易,分別向海南華銀信託、中農信融得3億元的巨資進行國債回購。這是唐第一次大手筆豪賭,後來的事實表明,這種豪賭成為日後引爆德隆的定時炸彈之一。巧合的是,武漢也成了唐日後身陷囹圄之地,這是後話。
新疆金融租賃成了唐萬新的第一個融資平台,藉助於此,唐萬新開始了「點石成金」的魔術游戲。唐萬新繼續在一級半市場上淘金,他總是搶在第一時間飛到准備發行新股的公司的所在地,然後僱傭大量民工認購新股中簽表,等新股上市後轉手賣掉。唐在西安、上海從事的一級半市場業務一直持續到2001年。
「(我)做一級半市場,前後一共賺了7億至8億元。」唐在供述中稱。
「融資老鼠會」成形
「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
———古諺
1995年,唐萬新遭遇證券市場上的第一次大潰敗。
在當年的「327事件」中,唐在國債期貨市場上被強行平倉,巨虧1億元。事實上,根據有關案卷,自1994年起,唐萬新便糾集以前的朋友同學,即所謂的「德隆老戰士」,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大舉進入二級市場和國債期貨市場。
這是一場中國早期證券市場的莊家對決。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方,與萬國的管金生以及遼國發的高原、高嶺兄弟為代表的空方,發生慘烈對決。在中經開的惡劣手段之下,管金生鋌而走險、巨量拋空砸盤,最終導致萬國爆倉虧空,高氏兄弟在穿倉後則遠走高飛。中經開在6年之後因為在銀廣夏和東方電子事件扮演了不光彩角色,被勒令清盤,也在2002年黯然退場。
此時的唐萬新與這些中國股市早期教父相比,只是一個跟庄的大戶而已,不僅如此,由於在國債期貨中站錯位置及跟錯庄,還蒙受了1億元巨虧。
好在還有一級半市場支撐德隆半壁江山。不過,在國債上傷筋動骨的唐萬新並未放棄二級市場,他仍在如飢似渴地學習各種操縱手法。股市牛人馬曉全盤操控界龍股份的操作手法給唐萬新留下深刻印象。
馬曉炒作界龍股票時,開創了與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進行資金合作的新手法,他用手中的流通籌碼抵押融資,同時繼續大量收集流通股票,以至於幾乎壟斷界龍的流通盤。不過,馬曉在通化東寶上肆無忌憚地採用此炒作模式,卻最終慘遭阻擊。
股市的韭菜永遠都割不完,雖然馬曉在通化東寶出局,但呂梁、唐萬新等股市新莊家仍奉之為圭臬,紛紛效仿馬曉的手法。「德隆後來在二級市場炒作老三股並沒有什麼翻新之處,基本模仿界龍在1994年的炒作模式,只不過把時間拉長而已。」一位操盤手如此評價。
新疆屯河1996年上市,彼時德隆持有其9%的股權,這個時候德隆在二級市場上開始悄悄吸納屯河的流通籌碼;此外,到1996年7月湘火炬也有70%的流通股籌碼被唐萬新吸納。唐萬新此時主要是以個人名義炒股,採用了以手中股票抵押融資、然後再次買入股票的循環抵押買入方式,這種股票質押融資成了日後引爆德隆的又一枚定時炸彈。
但是,到了1996年底,股市形勢突變,股價暴跌,在這種情況下唐萬新如不追加保證金將有被強行平倉之虞。更嚴重的是,中央開始整頓金融秩序,清查金融租賃公司在各證券交易中心的資金業務,那些租賃牌照到期的則需要重新領證。
屋漏偏逢連夜雨,新疆金融租賃此時還面臨人事更迭,這意味著唐萬新挪用新疆金融租賃3億多元資金的違規行為將很可能曝光。德隆另一高層人士王宏在供述材料聲稱:1996年底,德隆資不抵債1億元;德隆負債總額4.2億元左右,其中欠新疆金融租賃的即有3.2億元;而德隆資產總值僅3億多元。
唐萬新面臨第二次破產危機,迫切需要融入巨資填補在新疆金融租賃的黑洞。唐萬新在庭審中承認,他解決危機的辦法是「以毒葯解毒葯」。
金新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成為唐萬新的狩獵目標。在中央清理金融秩序的風暴下,金新信託的原大股東欲轉手金新信託股權。出手闊綽的唐萬新再次打通各種關節,通過新疆屯河曲線收購金新信託的30%股權。在股權尚未交割完畢之際,唐就迫不及待地率領王宏等德隆老戰士進駐金新信託。
類似的故事接著在金新信託上演:唐萬新繼續施展騰挪大法,利用金新信託違規融資。德隆通過挪用資金、債券、債券保管單等違規方式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融到5億到7億元資金。唐萬新終於以更大的毒葯化解了德隆1996年底的危機。王宏在供述中承認,作為經手人,他為此害怕,「我感到恐懼,後怕,無奈」。
金新信託逐漸取代新疆金融租賃,成為唐萬新的第二個重要的融資平台,唐萬新通過金新信託在全國設立了20多家辦事處,建立委託理財業務融資網路,至此,一個全國性的「融資老鼠會」已然成形。
此外,金新信託還成了唐萬新的炒股通道。武漢檢察院的起訴書聲稱,「1997年3月,唐萬新組織洪強、唐萬川、張業光等人利用金新信託上海寧武部營業部作為操作平台集中買賣『新疆屯河』股票。」
長庄下的產業整合神話
唐萬新能很快領悟並學會莊家的各種操縱手法。不過,他性格中有太多狂想成分,這讓他始終沒有學會最重要的風險控制能力———抑制內心的貪婪。———一位操盤手
在利用金新信託炒股的過程中,唐萬新漸漸感到馬曉模式的弊端。新疆屯河、湘火炬被高度套牢,相形之下,君安證券重倉持有的四川長虹通過數年的大比例送股,股價累計漲幅驚人,高達400%。君安證券藉以從高位從容出貨,獲利超過40億人民幣。
君安的成功讓「炒股炒成股東」的唐萬新艷羨不已,他意識到:莊家需要控制上市公司,然後操縱上市公司大比例送股,才能在二級市場賺錢。
1997年5月,新疆德隆董事局會議在北京達園飯店召開。唐氏兄弟一直把所謂「達園會議」吹捧為「德隆發展史上的遵義會議」,認為這次會議確立了「產業整合的戰略路線」。
真相卻是灰色的。根據記者拿到的武漢檢察院起訴書,這次會議上德隆實際上確定了集中持有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股票的操作方案。此後,新疆德隆逐步完成了對新疆屯河、合金投資、湘火炬等三家上市公司法人股的收購,並繼續組織洪強、董公元、張龍、唐萬川、張業光等人在二級市場集中買賣新疆屯河、合金投資、湘火炬的流通股票。
唐萬新開始在兩個世界跳舞:其一是通過金新信託繼續委託理財以獲取資金,同時在股市上通吃流通籌碼、炒股獲利;其二是通過上市公司完成產業整合,成為所謂的「成功實業家」,以報自己當年在實業領域屢戰屢敗之辱。
這是危險的舞步,1997年以後德隆規模膨脹,金新信託的賬外債務持續擴大,這仍然是一個「以一個更大的黑洞來填補前一個黑洞」的飲鴆止渴的游戲。「沒有利潤來源,完全是凈消耗」,王宏在供述中感到茫然無助。
然而,唐萬新仍樂觀不已,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在他眼裡,只要能在股市上迅速賺錢,就能夠使用這些利潤大大方方填補這些資金黑洞,兌付危機迎刃而解。
1998年8月,唐萬新在上海召開新疆德隆董事局擴大會議。根據起訴書,唐萬新進一步明確了「集中持股」方案。之後,操作「老三股」的地點轉移至上海大廈16樓。唐萬新因為要到北京去組建德隆總部,操盤工作交給唐萬川和王恩奎(兩人分別為唐萬新的三哥和姐夫),兩人都直接向唐萬新匯報。唐萬川具體負責買賣「老三股」,王恩奎負責老三股的統計。
2000年3月,德隆收購重慶證券並將之更名為「德恆證券」,老三股的操作平台也由金新信託轉移到德恆證券。起訴書顯示:由王恩奎根據統計數據以及唐萬川的指令來協調金新信託和德恆證券買賣老三股的先後次序。
在德隆向老三股派駐高管後,老三股在數年時間里連年推出高送股方案,股價也是節節上漲,賬面利潤豐厚。唐萬新在德隆出事後在一封長信中稱:「至2000年,累計為客戶賺取了30多億元利潤。」
然而,這成了無法兌現的賬面利潤。在2000年的大牛市中,當唐萬新看著股市越來越瘋狂時,他隱隱感到不安。有圈子裡朋友建議他趁高位出貨、了結利潤,但唐萬新固執地認為股市能漲到10000點,「不愁出不了貨」。
這一時間,據唐萬新的供述書,除了操作老三股外,「我還買了祁連山、三峽水利、秦豐農業、亞華種業、人福科技、青島雙星、華北制葯等(股票)。」
因此,老三股只能屹立不倒,這是德隆在資金市場上構建「老鼠會」和基地股票做莊的標桿和品牌。做莊規模鋪得太大的唐萬新在這場危險游戲里已經欲罷不能,一位熟悉他的操盤手則稱「唐對內心的貪欲失去控制」。
此外,唐萬新甚至相信了自己編造的「產業整合」的神話,德隆實業體系大概能帶來6億元的利潤,然而,唐在股市的護盤成本一年就要10個億。
擊鼓傳花戛然而止
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多米諾骨牌的游戲,終於進入了它最後也最具觀賞性的階段。———袁劍《中國證券市場批判》
2000年底長庄股中科創業崩盤。長庄先行者「K先生」呂梁倉皇出逃。呂梁與唐萬新淵源甚深。呂梁的名片上身份眾多,其中赫然寫著他是德隆系兩只股票的策劃人。
中科創業崩盤無疑是這場危險游戲倒下去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不少呂梁的委託理財客戶同時也是德隆的客戶。在中科創業崩盤後,這些客戶也要求德隆還錢,這是唐萬新碰到的又一場兌付危機。
2001年初,金新信託有41億元委託理財資金要求兌付。在不少地區甚至出現群情激憤的客戶打砸營業部的行為。唐萬新從這時起的三年時間里一直處於被追債的境地,以至於唐在供述書里哀嘆:「自己也成了融資員。」
此時,唐萬新發現在老三股上根本無法出貨,股市已經走熊,老三股一旦出貨就意味著崩盤。唐的一位朋友回憶,「我對唐萬新說:『你應該放鬆下來!』可是他做不到,因為他知道,一旦放鬆下來,他和德隆就會崩潰。」
2001年,德隆先後在杭州西湖數度召開會議,幾次會議的內容都是如何拯救危機。唐萬新與其他7名董事在兩項內容上出現嚴重分歧:一是唐萬新認為要挽救金新信託,其他董事則建議讓金新信託破產、斷腕自救;二是唐萬新主張從老三股出貨,但其他董事堅決反對,因為德隆體系的龐大「老鼠倉」隱藏其中,利潤豐厚超乎想像,出貨計劃顯然與這些董事的利益相悖。
會議的最後結果就是把這場危險游戲玩大:保留金新信託和暫緩老三股出貨。唐萬新知道自己已經套上「停不了的紅舞鞋」。在2001年的寒冷冬天,不可一世的唐萬新深感恐懼,他草莽性格中顯現脆弱的一面,他對身邊人哭道:「德隆有救嗎,我能挺過去嗎?」
但是哭過之後牞唐萬新繼續選擇鋌而走險。此時金新信託已經失去客戶的信任,唐萬新在供述書中承認:「只要說是德隆的機構,就立刻出現擠兌風波,以德隆的名義再無法做下去。」唐萬新需要打造一個新的融資核心平台。2001年10月,在唐萬新部署下,上海友聯替代金新信託成為處於核心地位的新平台。
唐萬新把貪婪之手伸向城市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收購金融機構的目的無他,就是為了更方便融資,擴大融資老鼠會。友聯逐漸成了整合德隆旗下林林總總金融機構的「司令部」。德隆體系控股及參股的金融機構達到21家,收購了南京大江國投、德恆證券、恆信證券、中富證券、健橋證券等數家證券信託公司,以及昆明市商業銀行、株洲市商業銀行、南昌市商業銀行等商業銀行。
唐萬新還創造性地謀劃出「委託控股」的隱蔽收購模式以躲避監管,即:用客戶的委託理財資金收購金融機構股權,股東名冊上則仍顯示為客戶,但實際由德隆持有。唐萬新出手闊綽和金錢開道的作風,是其進軍金融機構屢屢得手的關鍵因素。
收購或參股之後,德隆很快露出崢嶸面目:這些金融機構的大量資金很快通過挪用、抵押、擔保等手段流失於德隆龐雜的體系中。德隆旗下金融機構以委託理財方式融資450億元,其中未兌付金額172億。此外,德隆系企業前後從多個地方的商業銀行挪走資金數十億。甚至德隆系的實業企業和上市公司也淪為唐萬新的提款機。重慶實業被德隆令人發指地提走將近10億人民幣。
德隆違規融資的資金大多數投入股市。根據起訴書,從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唐萬新將老三股的操作平台再次由德恆證券統一到金新信託;從2003年10月起,德隆國際安排中企東方統一操作老三股,唐萬川負責總操盤。
公訴人還對德隆的操縱進行一次總清算。按照起訴書,自1997年到2004年4月14日止,唐萬新等人利用自有資金和部分委託理財資金,使用24705個股東賬號,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採取連續買賣、自買自賣等手法,長期大量買賣老三股,造成三隻股票價格異常波動,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秩序。這段時間內,新疆德隆、德隆國際買入「老三股」金額678.36億元,余股市值為113.14億元,按移動平均法的計算原理,計算余股成本為162.30億元,共獲累計既得盈利為98.61億元。
這是一個「挖東牆補西牆」的游戲。只要不斷有新的客戶資金被騙進來,償還舊客戶的資金,這場擊鼓傳花的騙局就能維持下去。事實上,通過每年資金的不斷借舊還新,德隆早期進入「老三股」的成本早就回收,並非業內人事所宣稱的「善庄」、「傻庄」。
唐萬新瘋狂地把游戲玩大,德隆一高層人士頗有意味地對英國《經濟學家》稱:「德隆大而不死。」
不過,勒在德隆脖子上的繩索已經收緊。2003年底,新疆啤酒花董事長捲款潛逃,新疆上市公司擔保圈由此岌岌可危,各大商業銀行開始自查關聯方貸款。
唐萬新此刻感到大難臨頭。2004年1月4日,德隆董事局在海口召開擴大會議,唐萬新終於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做出縱有損失也要將老三股拋出的秘密決定。「大不了18年白幹了。」唐說。
可是為時已晚。2004年4月3日,這是唐萬新40歲生日。10天後,合金投資遭遇跌停,德隆帝國徹底崩塌前第一塊巨石滑落的聲音已經清晰可聞。次日,老三股全線連續跌停,老三股全面崩盤。
轉瞬間,德隆帝國分崩離析。
德隆大事記
1992年,新疆德隆實業公司成立,注冊資本人民幣800萬元,這是德隆帝國的開始。
1993年,德隆參股新疆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後來新疆金融租賃成為德隆一個重要的融資平台。
1996-1997年,德隆相繼入主新疆屯河、沈陽合金及湘火炬,並陸續在三隻股票上建倉,開始了瘋狂操縱股票的歷史。其間,德隆還收購新疆金新信託,填補挪用新疆金融租賃公司3億元巨資留下的窟窿。
1997年5月,德隆在北京召開達園會議,這次會議被德隆自己認為是「德隆發展史上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所謂的「產業整合」戰略,實則是確定德隆在二級市場上的股票炒作方案。
1997年-2001年間,金新信託在全國設立30餘家辦事處,開始大規模展開委託理財業務。
1999年,德隆將總部從新疆遷往上海。德隆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初,受中科創業崩盤影響,金新信託有41億元委託理財資金需要兌付,這是德隆又一次兌付危機。
2001年6月,上海友聯成立,友聯逐漸發展成為整合德隆旗下各種金融機構的「司令部」。
2002年,德隆相繼控股昆明市商業銀行、株洲市商業銀行和南昌市商業銀行,開始把手伸向銀行體系。
2004年4月14日,德隆系股票湘火炬、合金投資和屯河股份首度全面跌停,德隆危機全面爆發。
2004年5月30日,德隆國際召開了董事會暨危機處理工作會議,首度承認「德隆全系統處於危機最深重、困難最嚴重的時期」。
2004年6月8日,德隆危機進一步升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同時開庭審理了兩起有關德隆的案件,各地債權人紛紛通過法律途徑向德隆索債,德隆在各地的資產大部分被凍結。
2004年8月26日,新疆德隆、德隆國際、屯河集團與華融公司簽訂了《資產託管協議》,三公司將其擁有的全部資產不可撤回地全權託管給了華融公司,由華融公司行使全部資產的管理和處置權利;9月4日,華融接受中國證監會委託對德恆證券、恆信證券、中富證券進行託管經營。
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唐萬新沒有選擇逃避,最後還是回國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