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公司沒有上市,期權是不是沒有任何意義員工可以分紅嗎
這個問題很糾結,要看到相關協議材料才能做出准確回答,這里較為模糊給你解釋一下吧:
你說的可能是公司期權,不是交易所交易期權
先回答你後面的分紅問題?
「持有期權不享有分紅」
公司沒有上市,期權是不是沒有任何意義?
「沒有上市期權是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如果是個好公司的話,可以在未來給你帶來行權的收益。
簡單點但是模糊一點的理解如下:
可以理解為你持有的期權是種到期憑證,這種期權對持有人有具體的要求,比如要業績達成到什麼程度、在公司工作滿多少年等;你到期權到期後可以以當初約定的期權價格行權,行權後可以成為股份公司的股東,可以享受公司的分紅,但享受不到上市公司的股票溢價帶來的利潤,只能兌換成內部股份」
(在你已經是公司員工的情況下給你期權比較靠譜點,如果還未簽工作合同公司給你這種條件的話建議還是多思考一下,建議去咨詢一下律師,畢竟我解釋的是比較簡化的,也有點模糊。
關繫到你切身利益的事情你要慎重聽別人的解釋)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小小的參考
『貳』 公司上市期權每年有分紅嗎
期權股不能分紅,它代表的是你對證券的權利,並不是對公司的權利。
你說的是股權代表投資者在公司的股份,是可以分紅的 ,
『叄』 公司期權有用嗎
公司期權有以下作用:
1、對於員工而言,期權就是上市公司的一種獎勵措施,持有期權的員工可以在將來某天以某一固定價格購買公司的股票。
2、今後當公司股票價格上漲後,由於有期權,就可以按每股一塊錢買入公司股票,再在股市上高價拋售,從而獲利。
3、就是股市下跌,期權一開始不產生任何交易,只是未來的一個意向協議。可以選擇購買或者放棄行權。
4、如果員工擁有公司的期權,那麼就是給員工福利,但是如果還沒有上市的話,也有分紅,只是沒有所有權。
(3)有公司期權可以股票分紅么擴展閱讀
1、期權是一種權利,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家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
3、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
5、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肆』 股份期權獎勵是不是只拿股份分紅啊而不能出售啊
目前,世界各國比較通行的股權激勵模式有股票期權、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層收購、股票增值權、業績股票、限制性股票等10種。
模式1:期股
期股是一種通過經營者部份首付、分期還款而擁有企業股份的股權激勵方式,其實行的前提條件是經營者必須購買本企業的相應股份。具體實施過程是:企業貸款給經營者作為其股份投入,經營者對其有所有權、表決權和分紅權。其中所有權是虛擬的,只有把購買期股的貸款還清後才能實際擁有;表決權和分紅權是實在的,但是分得的紅利不能拿走,應按協議用來償還貸款。經營者要想把期股變實,必須努力地將企業經營好,有可供分配的紅利。如果企業經營不善,不僅期股不能變實股,本身的投入都可能虧掉。
模式2:股票期權
股票期權是較常用的一種股權激勵模式,也稱認股權證,實際上是一種看漲期權。它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行權期)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行權價)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行權)。股票期權只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持有者在股票價格低於「行權價」時可以放棄這種權利,因而對股票期權持有者沒有風險。此外,股票期權的行權也有時間和數量限制,且需激勵對象自已為行權支出現金。
模式3:業績股票
業績股票是指在年初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業績指標,如果激勵對象到年末時達到預定的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
業績股票是股權激勵的一種典型模式,主要用於激勵經營者和工作業績有明確的數量指標的業務負責人。同時,它也是我國公司中最先得到推廣,且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激勵模式。
模式4:賬面價值增值權
所謂賬面價值增值權,就是直接拿每股凈資產的增加值來激勵其高管人員、技術骨乾等。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因此激勵對象並不具有所有權、表決權和配股權。
模式5:員工持股計劃
員工持股計劃是指由公司內部員工個人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股份,並委託公司進行集中管理的產權組織形式。
員工持股計劃核心在於通過員工持股運營,將員工利益與企業前途緊緊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的新型利益制衡機制。同時,員工持股後便承擔了一定的投資風險,這就有助於喚起員工的風險意識,激發員工的長期投資行為。由於員工持股不僅使員工對企業運營有了充分的發言權和監督權,而且使員工更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這就為完善科學的決策、經營、管理、監督和分配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模式6:虛擬股票
虛擬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也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
虛擬股票可以看做是期股的一種變異,因為它借鑒了期股的一些特性和操作方式。比如,它同樣需要公司在計劃實施前與激勵對象簽訂合約,約定授予數量、行權時間和條件等,以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但與期股不同的是,在虛擬股票計劃中員工並不擁有在未來按某一固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它僅僅只是一種賬面上虛擬的股票。因此,在本質上,虛擬股票是一種遞延現金支付方式。
模式7:股票增值權
股票增值權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如果公司股價上漲,激勵對象可以通過行權來獲得相應數量的股價升值收益,激勵對象不用為行權付出現金,行權後即可獲得現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模式8:限制性股票計劃
限制性股票是指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但激勵對象不得隨意處置股票,只有在規定的服務期限後或完成特定業績目標時,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否則,公司有權將免費贈與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以激勵對象購買時的價格回購。也就是說,公司將一定數量的限制性股票無償贈與或以較低價格售與公司高管人員,但對其出售這種股票的權利進行限制。
模式9:管理層收購
管理層收購又稱「經營層融資收購」,是指公司的管理層(個人或集體)利用借貸所融資本購買本公司的股份(或股權),從而改變公司所有者結構、控制權結構和資產結構,實現持股經營。同時,它也是一種極端的股權激勵手段,因為其他激勵手段都是所有者(產權人)對雇員的激勵,而MBO則乾脆將激勵的主體與客體合二為一,從而實現了被激勵者與公司利益、股東利益完整的統一。
模式10: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也稱延期支付計劃,是指公司為激勵對象(管理層)設計一攬子薪酬收入計劃,其中部分年度獎金、股權激勵收入等不在當年發放,而是按當日公司股票市場價格折算成股票數量,存入公司為其單獨設立的延期支付賬戶。在一定期限後,再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據期滿時股票市值以現金方式支付給激勵對象。
激勵對象通過延期支付計劃獲得的收入,來自於既定期限內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上升,即計劃執行時與激勵對象行權時的股票價差收入。如果折算後存入延期支付賬戶的股票市價在行權時上升,則激勵對象就可以獲得收益;反之,激勵對象的利益就會遭受損失。
『伍』 公司期權在公司產生利潤後,參與分紅嗎
期權是一種在未來某時間之內以特定價格獲得一定數量股票的權利。理論上只有在公司上市後才能以行權價獲得相應的股票,繼而可以獲得相應的股票分紅。
舉個例子:
公司承諾給你2017年前以2元錢每股的價格購買10000股的期權。
那麼如果公司在2017年上市並且股票價格超過2元,比如3元,你可以行使期權以2元每股的價格購買10000股,隨即可以以3元賣出獲利10000元。如果公司在2017年上市股價不足2元,你可以不行權,獲利0元。
如果公司在2017年沒有上市,你的期權沒有任何效果。
題主所說的利潤分配與期權沒有關系,因為你不是股東,只有未來購買股票的權利。
所以創業者一定要談好條件,明確利潤分配方式。寫進合同,把利潤兌現才是應該做的。
『陸』 期權在年限滿3年後可以行權 ,並獲得相應分紅
行權的意思是你可以購買這部分股份了,然後購買股份的當年就可以獲得相對應股份的分紅。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公司給A5%的股權,規定年滿3年後行權,3年前股價是1元1股,5%需要10萬元。在第三年滿期後,A可以拿出10萬元買這5%的股份,這就是行權,而在這之前他即使有20萬,也不能買。
『柒』 關於公司股票期權的問題。
不可以的~
期權獎勵只給本公司員工,期權協議上會註明,建議實際獲利之後再離職~
『捌』 公司因股權激勵分配的股票期權還沒有進行行權的,享有分紅權嗎或者利潤分配
期權沒有行權,就不能將期權轉化為股權,自然也就沒有資格分紅。
『玖』 擁有易泊的期權股將來能分紅嗎
不能。
期權是一種在未來某時間之內以特定價格獲得一定數量股票的權利。理論上只有在公司上市後才能以行權價獲得相應的股票,繼而可以獲得相應的股票分紅。
舉個例子:
公司承諾給你2017年前以2元錢每股的價格購買10000股的期權。
那麼如果公司在2017年上市並且股票價格超過2元,比如3元,可以行使期權以2元每股的價格購買10000股,隨即可以以3元賣出獲利10000元。如果公司在2017年上市股價不足2元,可以不行權,獲利0元。
如果公司在2017年沒有上市,期權沒有任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