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8年A股市場有多少只股票退市
2018年,A股市場持續非理性下行。「黑天鵝」事件一個接一個,踩雷的風險明顯大於過去兩年。其中包括*ST長生的假疫苗風波、中弘股份的面值退市事件,而「黑天鵝」事件已讓三隻個股退市、五隻個股也即將退市,給資者帶來極大損失。《投資快報》特對今年以來的十大「黑天鵝」事件進行盤點,以饗大家。
TOP1:*ST長生(002680)
7月15日,國家葯監局在對*ST長生(002680)進行飛行檢查時發現,其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葯監局要求其停止狂犬疫苗生產,全面排查風險。7月16日,公司召回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干狂犬疫苗。除了狂犬疫苗造假,公司的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造假,但是公司卻從未進行披露。
事件爆發後,長生生物連續跌停,股價一度從24.55元跌到2.66元,期間出現了36個「一」字跌停板,累計跌幅近九成。其後股價雖有所反抽,但最新一輪停牌價3.94元,較高位仍跌去逾八成。11月17日長生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存在退市風險,從11月19日開市起停牌。
從事件爆發到現在,長生生物已被吉林省葯監局罰沒91億元罰款,可以說已經罰到傾家盪產,而在退市新規出台之後長生生物被強制退市已經板上釘釘,這樣的公司即便退市已經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如果投資者坐上末班車仍將會血本無歸。而長生生物事件比起一般的黑天鵝事件似乎更危險,它比那些完完全全業務造假的公司更難以分辨,畢竟此前的長生生物從事不錯的生意,成長性也很不錯。
TOP2:上海萊士(002252)
12月20日,上海萊士(002252)再度跌停,報6.81元。自12月7日復牌以來,上海萊士已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一字跌停,期間累計跌幅65.15%,市值縮水逾600億元。但近兩日上海萊士成交額有所放大,該股19日成交額約8000萬元,20日成交額已近3.44億元,但跌停板上仍有約165萬手封單。
此前停牌近9個月後,上海萊士為了自救,於12月6日推出了國內近年來最大的海外醫葯資產收購案,即作價約391億元收購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權以及天誠德國股東持有的天誠德國100%股權。不過市場並不買賬,上海萊士12月7日復牌後連續9個一字跌停。公司股價暴跌,不僅讓持有該股的投資者陷入困局,同時也使得控股股東萊士中國、科瑞天誠所質押的股份存被動減持的風險。
此外,持有上海萊士的基金亦「苦不堪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15家公募基金合計持有上海萊士785.68萬股股份。比如鵬華基金旗下科瑞萊士資管計劃等3隻資管計劃共計持有上海萊士14637.19萬股,市值達33億元。而隨著股價暴跌,上述3隻鵬華資管計劃合計已浮虧21.5億元。
TOP3:中興通訊(000063)
中興通訊去年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619.6億元,歸母凈利潤45.7億元。今年中興通訊一度跌至11.85元,不過,目前股價最新收報19.36元,已較低位反彈超過60%。
TOP4:中弘退(000979)
再過3個交易日,中弘退(000979)就將被深交所摘牌,公司也由此成為「面值退市」第一股。今年11月8日,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11月15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最後交易日期為2018年12月27日。
12月20日,中弘退收報0.23元。而自11月18日,中弘股份改名為「中弘退」復牌起,公司股價跌幅已達71.95%。數據顯示,國新健康(000503)股價1996年5月13日報0.4元,創下A股史上最低交易紀錄。如今,這一紀錄已被中弘退刷新。
2009年借殼上市後,在缺乏業績支撐的情況下多次通過送轉擴張股本攤薄股價,在公司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仍多次以現金收購境外資產等,都是中弘股份一步步走向退市結局的內因。另一方面,股價低於面值(1元)的退市指標是滬深交易所在2012年修訂退市相關規則時,借鑒海外市場經驗新增的條款。該指標的意義在於,以市場化選擇的方式決定公司的上市地位。
TOP5:*ST龍力(002604)
在債務危機爆發之後,*ST龍力(002604)在2017年年報中爆了個大雷。然而時至今日,公司依然說不清楚錢是怎麼沒的,去了哪裡。12月5日晚間,*ST龍力發布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中稱,公司尚未能對多個會計科目存在的問題、相關前期業務的完整經過及影響形成准確的結論。
2018年5月22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ST龍力發出關於公司2017年年報的問詢函。6月22日,*ST龍力僅對部分問題進行了回復並披露。11月27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次《關注函》,要求*ST龍力對前述問詢函中涉及到但未回復的多個會計科目問題進行充分核查。
2017年底,*ST龍力債務危機爆發。在之後的2017年度報告中,公司業績變成了虧損34.83億元。對於巨變,ST龍力解釋,今年1月11日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後,公司配合證監會及審計機構的調查與審計開展了財務自查。今年4月11月復牌後,股價曾一口氣收出22個跌停板。最新收盤價2.04元,較復牌前的收盤價跌去了76.66%。
TOP6:*ST百特(002323)
7月4日晚間,*ST百特(002323)公告稱其因涉嫌犯罪案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股票自7月6日起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自7月6日起交易30個交易日,隨後將繼續停牌,深交所將在停牌後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數據顯示,*ST百特停牌前的30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72.40%,期間出現27家個「一」字板跌停。
數據顯示,*ST百特造假事件發酵於2017年4月,當時其因涉嫌信披違法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僅僅一個月後,證監會就發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查明*ST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9月份,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5.8億元,虛增利潤近2.6億元。
對*ST百特的違法行為,證監會評價稱「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惡劣,違法情節嚴重」,言辭犀利。7月5日晚間,深交所宣布已正式啟動對雅百特的強制退市機制。若*ST百特因此被強制退市,將成為深交所中小板首例強制退市股。
TOP7:金亞科技(300028)
6月27日凌晨,深交所宣布,因欺詐發行已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300028)的強制退市機制,金亞科技也由此成為欣泰電氣之後,A股第二例因欺詐發行股票被強制退市的企業,公司簡稱變更為「*金亞」。公司股票6月27日得牌,遭遇連續八個交易日跌停。8月7日收盤價為0.68元,較復牌前跌去了75.48%。
由於30個交易日已滿,*金亞已於8月8日起開始停牌,股票簡稱變為金亞科技,目前正在等待深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暫停上市的決定。12月18日,金亞科技發布公告提示稱,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據了解,為了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金亞科技在2008年、2009年通過虛構客戶、虛構業務、偽造合同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騙取首次公開發行核准。
歷史上,金亞科技也曾有屬於自已的高光時刻。2015年2月,金亞科技計劃以溢價14.87倍,以22億元的價格收購天象互動。這條消息卻令金亞科技股價快速攀升,區間漲幅最高超過400%。而令人驚奇的是,時任金亞科技董事長周旭輝2015年2月火線入股天象互動。
TOP8:退市吉恩(600432)
退市吉恩(600432),前身是吉恩鎳業,由於2014年和2015年連續兩年虧損,在2016年5月3日便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吉恩」;去年5月26日,因連續三年虧損被實施暫停上市。今年5月15日,由於其2017年度虧損和凈資產為負且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退市吉恩被上交所宣布終止上市。
5月22日,上交所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對*ST吉恩作出終止其股票上市的決定,並於5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5月30日復牌後,*ST吉恩連續遭遇18個一字跌停。截至7月11日的收盤價1.38元/股,復牌以來股價區間跌幅高達79.55%。7月12日起,*ST吉恩開始停牌,等候上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暫停上市的決定,股票簡稱已變更為退市吉恩。
公司為何會走上這條不歸路?悲劇皆因「抄底」。 自涉足海外項目後,公司自身經營業績持續下滑,2009年至2011年,凈利潤分別較上年下滑48%、6%、70%;其中,2011年公司年報還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的無保留意見。2012年,公司開始出現虧損。
TOP9:退市昆機(600806)
5月30日,此前被宣告退市的*ST昆機(600806)正式進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證券簡稱分別變更為退市昆機。值得一提的是,30日當天退市昆機一直到10點05分才出現第一筆成交,成交量僅為1手。加上此後成交的3手和1手,公司全天僅僅成交5手,成交額僅為2900元。
此前,退市昆機因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已被暫停上市。而暫停上市公司要避免退市結局,面臨的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工程,需滿足一攬子合規條件。但公司2017年在恢復上市方面全無突破,進入2018年的*ST昆機其實早已立在懸崖邊上。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觸及多項終止上市條件。
而對於退市昆機來說,今年一季度我國機床進口增速強勁(同比增長58%),然而國內機床生產量疲弱(同比下降43%)。因此通過產業升級,借著中國製造業結構性升級的大趨勢,實現高端機床製造,或許才是公司未來實現再度起飛的翅膀。
TOP10:烯碳退(000511)
今年4月28日,烯碳退前身*ST烯碳發布2017年年報,不過年度報告被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當日同時披露了退市風險警示。5月28日,深交所宣布對*ST烯碳作出終止上市決定,這是2018年度深交所首家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同時也是滬深兩市第一例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後退市的上市公司。
7月16日,烯碳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7月17日為公司最後一個交易日。數據顯示,自從6月5日進入退市整理期後,烯碳退經歷18個跌停,累積下跌了86.5%。而在烯碳退最後的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也成為了上市以來的最低價:0.61元,而從6月5日到7月17日的30個交易日中,累計下跌了88.43%。
公開資料顯示,烯碳退早在1993年就以「遼物資A」的名字在深交所上市,之後重組更名為「銀基發展」,後又再一次重組,更名為「烯碳新材」。在石墨烯概念的炒作下,股價也曾大漲過。不過之後業績就持續下跌,連續虧損,被證監會調查。
B. 截止2021年7月23號創業板有多少只股票
截止2021年7月23日收盤,創業板共有1007隻股票。
C. 金亞科技股民勝訴,金亞科技財務造價事件是怎麼回事
12月30日,金亞科技(300028)發布公告,成都中院一審民事判決該公司向7位投資者賠償110萬元。今年11月,金亞科技因2014年年報虛增利潤總額8049萬元等情況,遭證監會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浙江裕豐厲健律師表示,目前全國有456位股民起訴金亞科技,索賠金額約1億元,12月份成都中院已密集安排開庭。此次,一審判決首批股民勝訴,具有重大示範意義,其餘受損股民可繼續提起索賠。
作為國內數字電視設備的專業製造商和提供商,成都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歷經十年磨礪,通過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舉了數字電視前端到終端全系列產品的研製,並批量生產投放市場。
D.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掃雷:32家被調查未結案A股公司再篩查
11月16日晚間,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下稱退市新規),並修訂完善《股票上市規則》《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等。
當天深夜深交所又宣布,啟動對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0,*ST長生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退市新規開始「發威」,而處在「雷區」的上市公司也面臨退市風險。
華金證券建議,規避有重大違法行為且可能退市的企業,滬深交易所發布的退市新規對低市值且經營不善的企業形成估值下行壓力,尤其是有重大違法行為的企業退市的概率較大。
退市新規落地
滬深交易所的重大違法退市新規在原來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的基礎上,明確了證券重大違法和社會公眾安全重大違法兩類強制退市情形,特別是對於上市公司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社會公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專門作為一類退市情形進行規范。
對於*ST長生,深交所表示將於退市新規發布後的次一交易日起停牌,並作為深交所上市委員會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獨立的專業判斷並形成初步審核意見的起算時點。後續,深交所將根據相關規則作出是否對其股票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決定。
如果決定對*ST長生股票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將對*ST長生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上述退市風險警示期間為三十個交易日,暫停上市期間為六個月。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後,*ST長生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為三十個交易日。
而在此前的7月27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進一步完善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內容,強化了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決策主體責任,對於進一步健全市場基礎功能、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提高投資者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在11月16日晚間,此前被啟動強制退市機制的*ST百特(002323)、金亞科技(300028)也發布了退市風險提示公告。二者均表示,公司繼續維持停牌狀態,待人民法院對公司作出有罪裁判且生效後,再依據新規判斷是否構成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值得關注的是,*ST百特、金亞科技涉及涉及欺詐發行、連續三年業績虧損、違規信披等問題。
警惕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尚未結案的公司
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且尚未結案的公司共有32家。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且尚未結案的公司
而退市新規出台後,市場也在對這些「雷區」股票用腳投票,自11月19日以來至11月22日四個交易日區間內,共有24隻股票股票呈現下跌,僅有5隻股票在此區間是上漲的,還有3隻股票處於停牌狀態。
在這32家上市公司中,其中有11家已經被ST,可以說是處於退市邊緣。
從總市值上看,11月22日收盤後,32家公司中有24家在40億以下,市值最小的*ST龍力只有12.05億元。
在這些上市公司中,雖然還未收到證監會的最終立案調查結果,但是從部分證監會此前下發的處罰事先告知書及上市公司的公告可窺見部分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千山葯機的被立案調查並不僅此一項。2018年1月16日,其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目前該調查還在進行中,證監會對千山葯業第一次立案調查仍未下發調查結論。
根據千山葯機11月15日公告,公司面臨兩項可能被暫停上市風險:一是若財務會計報告連續兩年被出具「否定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將導致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二是若2018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為負導致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除此之外,公司還有股份被司法劃轉的情況。
更有甚者,案件已經被證監會移交給公安部門。2018年1月31日,證監會對*ST華澤2013年年報、2014年年報和2015年半年報虛假陳述給予60萬元頂格罰款,對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濤合計給予90萬元頂格罰款並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16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措施。
另外,證監會專門與公安機關進行了會商,決定將華澤鈷鎳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報道>>>
最嚴新規發威 釘子戶慌了紛紛緊急復牌!仍有13家公司停牌超百天!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注意A股「雷區」公司
最嚴退市新規出台 哪些公司先拉響退市警報?
退市新規落地*ST長生被強退低價股領跌 游資大戶見好就收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掃雷:32家被調查未結案A股公司再篩查)
E. 財務打假:垃圾股將批量退市
財務打假:垃圾股將批量退市
——暫停上市是新舊制度套利的最後一根稻草
武漢 科技 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
2019年5月15日,中國證監會宣布,設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投資者保護,必須從源頭堵死財務造假的所有制度漏洞,嚴查嚴打財務造假。 財務造假既是對投資者的最大欺詐與傷害,同時也是對企業自身商譽及品牌的最嚴重自殘。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落地實施,該法首次設立「投資者保護」專章,首次構建中國特色證券集體訴訟制度,並極大地提高了證券犯罪成本及行政懲處力度。
A股市場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場」,過去,個人投資者維權難、維權成本高,許多股民被迫放棄證券民事訴訟索賠,再加上證券違法犯罪成本低下,行政處罰60萬元封頂,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信息欺詐與財務造假,大量垃圾股及僵屍企業為了規避退市,公然財務造假,公開操縱報表,欺騙投資者,死不退市。
然而,剛剛生效的新證券法, 不僅大幅提高了上市公司證券違法成本,行政處罰從過去60萬首搏槐元封頂提高至2000萬元以上,而且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證券中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直接責任人(財會人員)都必須承擔連帶的法律責任,對自然人處罰可高達1000萬元, 連帶法律責任有效覆蓋了「財務造假」鏈上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責任人,這使得任何財務人員都不敢以自家私產為公司財務造假承擔巨額賠償風險。這就是新證券法產生的巨大威懾力。
更何況,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可能還要承擔一系列後續的裁製與代價,包括強制退市、保薦人先行賠付、證券集體訴訟的巨額索賠,法人代表及直接責任人(包括白領)可能還要面臨牢獄之災,這足以讓一家上市公司倒閉破產,或是通過一元退市標準直接退市。
事實上,在新證券法落地實施後,一場嚴查嚴打財務造假的風暴已經拉開序幕,這一場風暴的結果,是報表的凈化與還原真相,更是垃圾股與僵屍企業本來面目的水落實出。這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財務打假風暴,任何人都不可小視。
當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剛剛落地實施之際, 在美上市的明星企業瑞幸咖啡竟然爆出重大財務造假的丑聞 ,這給我國A股上市公司及監管層敲響了警鍾。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已到了必須出重拳、下狠手的時候了!
打擊財務造假,必須用「重典」。監管層將充分利用新證券法賦予的法律權利,加大財務造假的打擊力度,這勢必有效震懾、威懾證券犯罪及財務造假,並將大幅提升信息披露尤其是年報數據的質量,垃圾股批量退市將無人能擋。
新證券法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證券違法犯罪成本,而且首次賦予了IPO注冊制合法地位,並 取消了退市制度中「暫停上市」的條款 , 科創板退市制度及創業板新退市制度已然廢除「暫停上市」、「恢復上市」、「重新上市」的陳俗陋規,極大地簡化了退市程序,大幅縮短了退市周期,大幅提高了退市效率。
如果說,新退市制度讓垃圾股退市更容易,而注冊制則讓公司上市更高效、低成本,因此,垃圾股「殼資源」已分文不值, 保殼、炒殼、賭殼已成笑話。 過去,大批股民跟隨皮包公司和牛散們大玩炒殼、賭殼的賭博 游戲 ,越垃圾、越暴炒。今天,股民已然覺醒,他們對垃圾股將「用腳投票」,比賽「跑得快」, 炒殼、賭殼將無人問津。 這是注冊制和新退市制度帶給A股市場生態及投資理念的一場革命。
尤其是 「一元退市標准」直接賦予了投資者「用腳投票」的決定權,這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一種退市標准,投資者「用腳投票」是神聖的,它具有至高無上的決定權 ,垃圾股退市不需要滿足其他退市標准,也不需要任何解釋,只要投資者「用腳投票」,它就必須無條件退市。這是市場的進步,也是投資者的覺醒與成熟。 唯有優勝劣汰、大浪淘沙,才能還原股價正常信號及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
2019年,科創板注冊制+新退市制度落地實施,已然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預期。2019年全年已有8隻股票被投資者「用腳投票」趕出股市,這是「一元退市標准」自2012年設立以來首次產生功效。者友這在過去的A股市場是不可想像銀者的, 這就是股市的自我凈化功能。
我們預測,今年A股退市家數最保守估算,至少可以突破20家。 其中,大部分將通過一元退市標准由投資者「用腳投票」趕出股市。 這種市場化退市標準是毫無爭議的,也不需要任何解釋和理由,而且退市效率高、退市周期短,威懾力巨大。
實際上, 什麼樣的制度,就有什麼樣的投資者。 我們的股民很聰明,他們並不是賭徒,他們對制度變革的適應能力是最強的,請相信我們的股民正在成長與成熟。
截止2020年5月15日,今年已有6家上市公司進入了正式退市程序,其中4家上市公司是被投資者「用腳投票」、通過一元退市標准而終止上市的。具體情況如下:
(1) *ST神城 A(000018)、B股(200018)在2019年9月26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間,連續20個交易日的A股、B股收盤價同時均低於1元,根據相關規則,決定公司A股、B股自2020年1月7日起同時終止上市;
(2) *ST華業 (600240)在2019年10月16日至2019年11月12日期間,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自2020年2月6日起終止上市;
(3) ST銳電 (601558)在2020年3月16日至2020年4月13日期間,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4) 東灃B (200160)發布公告稱,截止2020年5月10日,公司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人民幣。東灃B將是第一隻通過一元退市標准退市的B股。
(5)2020年5月14日,深交所公告,決定創業板兩只股票: 樂視網 (300104)及 金亞 科技 (300028)終止上市。樂視網退市原因是連續三年虧損且凈資產連續兩年為負值,2019年年報審計為「保留意見」;金亞 科技 退市原因是連續四年虧損。
截止2020年5月15日,上述處在「暫停上市」狀態的垃圾股,共有11隻,這些都是「死緩」級別的僵屍企業,一部分將在今年退市,另一部分最遲在明年退市。其中, 下列5隻股票是在今年上半年「暫停上市」的,它們利用新舊制度的交接「套利」,暫時規避了被一元退市標准趕出股市的厄運:
(1)2020年3月13日晚間, *ST秋林 (600891)公告稱,公司因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2018年和2019年財務會計報告兩次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相關規定,上交所決定自2020年3月18日起暫停上市。其實,早在3月3日*ST秋林停牌前收盤價為1.19元,如果不「暫停上市」,就會在20個交易日之後,被一元退市標准趕出股市。這便是舊制度留給它們苟延殘喘的最後機會。
(2)2020年4月7日起, *ST盈方 (000670)因2017-2019年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可以肯定,如果不「暫停上市」,*ST盈方也會提前被投資者「用腳投票」趕出市場。
(3)2020年5月13日起, 天翔環境 (300362)因2019年末凈資產為-17.33億元,且2018年、2019年兩年連續虧損,而且兩年財務報告均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深交所要求其股票2020年5月13日暫停上市。其停牌前最低價為1.36元。
(4) *ST信威 (600485)因連續三年虧損,自2020年5月15日起暫停上市。停牌前其最低股價為1.22元,如果不「暫停上市」,那麼,它也會被一元退市標准趕出股市。*ST信威在2016年12月23日至2019年7月12日之間 連續停牌長達兩年半,無人問津,這是A股陳舊退市制度的尷尬!
(5) *ST歐浦 (002711)因2018年、2019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且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決定自2020年5月15日起,暫停*ST歐浦上市。實際上,早在2002年4月29日停牌時,*ST歐浦已經連續1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收盤價0.77元,該公司原本應該被一元退市標准趕出股市的,但是,它卻借用新舊制度「套利」,並主動要求「暫停上市」,以求得「死緩一年」的喘息。
此外,還有一批「准一元」退市概念股正在耐心地排隊、等待著投資者「用腳投票」的嚴峻考驗,其中,最逼近一元退市標準的3隻垃圾股分別是:
(1)截止2020年5月19日, *ST美都 (600175)連續14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低於1元。
(2)截止2020年5月19日,創業板股票 神霧環保 (300156)連續14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
(3)截止2020年5月19日,創業板股票 盛運環保 (300090)連續11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
最後是股民問答環節:ST康美能否賭一把?ST康美會被一元退市標准趕出市場嗎?
2020年5月14日晚,證監會宣布依法對ST康美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決定對ST康美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相關中介機構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正在行政調查審理程序中;同時,證監會已將ST康美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移送司法機關。
5月15日(周五),ST康美開盤封漲停板4.83%,並直至當日收盤也沒有打開漲停板。許多股民禁不住要問:能炒一把?
5月18日(周一),ST康美高開3.19%,當天收於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2.82元,零漲幅。
其實,ST康美財務造假,不僅損傷其信譽和商譽,而且後面可能還面臨著投資者索賠及刑事追責。你敢賭嗎?試一把?
事實上,2020 年 5 月 15 日,ST康美已收到5個關鍵高管的辭職報告:馬興田先生辭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提名委員會及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許冬瑾女士辭去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及薪酬和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林國雄先生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庄義清女士辭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溫少生先生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自公告之日起已生效。
最後結論:A股已然步入一元退市時代,凡是3元以下的股票,股民買入時必須謹慎!A股博傻 游戲 (越垃圾越暴炒)的時代已經終結。這是A股「最好時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