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部二戰影片
希特勒嬰兒/納粹少女的春天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為了實現「雅利安人」對世界的統治,殘忍****了數百萬猶太人和其它被納粹歸為劣等的族群,與此同時,由黨衛軍頭目希姆萊牽頭,納粹制定了「生命之源」計劃:在全歐洲建立產房,符合若干種族標準的女性可以在那裡生產「金發碧眼」的「未來精英」。這項納粹黨衛軍鮮為人知的行動,始於二戰****前夕:精心選拔年輕的女子和精銳的士兵一起送往營地進行「培育」。這就是瘋狂納粹的「優等民族」計劃。格麗卡,一個16歲的捷克女孩,德國人的後裔,被編制入計劃,因為納粹政府認為她具有典型的雅利安人體格特徵。格麗卡並不知道計劃的真實目的,她沒有作任何抵抗就被送往基地和來自許多德國佔領國家的女孩子一起開始了受教化的過程。一開始的異教儀式使行動看似孩子們的野營生活。但是,不多久,嚴冬的來臨,使得這些儀式很快就蒙上了陰影...後來,心地善良她愛上了將被送進集中營的猶太青年列奧,
並為他生了孩子,違背納粹的她企圖逃出但失敗了, 最後也被送進了集中營,二戰結束她獲得了解救而得以返鄉在殘破的家鄉里尋找自已的親生骨肉結束了悲慘的遭遇日子。
B. 納粹女特工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1976年,義大利導演丁度·巴拉斯拍了一部電影叫《凱蒂夫人》,講德國納粹精心訓練漂亮女特工,再把她們偽裝成沙龍女郎,用「枕頭風」來刺探高級將領的忠心程度。由於故事離奇、香艷、充滿禁忌,而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關注和好評。
1977年的義大利電影《納粹女特工》和《凱蒂夫人》劇情差不多,但沒有像後者那樣塑造一個覺醒的女主角,而是整體沉溺於納粹最後的狂歡中。尤其最後一幕,盟軍都已兵臨城下,狂歡還在進行中。當得知希特勒已經死亡的訊息,男主角選擇自裁。其他的女人和軍官也相繼自殺。最後要帶他們逃離的上尉坐在鋼琴旁邊哭泣。
義大利70年代的電影自帶一種好萊塢模仿不來的頹喪感。導演布魯諾·馬蒂也曾去美國拍片,他直言美國人都是群蠢貨,把錢花在了不必要的東西上。比如一架機器,有人專門管運輸,運來了就往那一放,等人來組裝,然後再等下一個人來調試,然後再等下一個人來運行,於是弄個設備就需要十多個人,還美其名曰:專業精神!如果在義大利,一個人就能幹完所有的事情了(貌似中國人也一樣)。他聲稱不喜歡自己的任何作品,因為每部作品幾乎都是重復上一次的工作,乾的順手了以後就很難玩出別的花樣來了。